情商大家都不陌生。
研究指出:成功=20%智商+80%情商。
有人認為情商是天生的產物。
情商高的人天生樂觀樂觀,而情商低的人天生劣質,敏感,容易煩躁。其實並不是。
高情商與後天培養有很大關係。
許多情緒智力高的孩子離不開和諧健康的家庭作風。在約翰·戈特曼(John Gottman)的《培養具有高情商的孩子》一書中,提出了三種培養情商的方法:
1.嬰兒期(約3個月)
牙牙學語的嬰兒似乎與「情商」一詞相距甚遠。
實際上,孩子已經有能力,喜歡在三個月大的時候與父母面對面交流。
因此,這是發展兒童情緒智力的好時機。
此時,父母可以與孩子進行一些無聲的面部交流,例如「互相模仿」。當孩子做出某種表情時,父母也會做出同樣的表情。
在「培養具有高情商的孩子」一書中,提到:
「這種模仿對話對孩子們意義重大,因為它使孩子們感到父母非常關心自己並回應自己的感受。
對於嬰兒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經歷被人理解的滋味,這也是情感交流的開始。 」
2.幼兒(1〜3歲)
當孩子達到這個年齡時,他們已經有了更清晰的自我概念,並開始嘗試運用他們的自主權。
因此,如果父母可以根據情況為孩子提供一些簡單的選擇,則將大大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例如:
將「今天很冷,你必須穿夾克」更改為「今天你想穿什麼?夾克或毛衣?」
將「你必須吃藥」更改為「媽媽餵了你還是自己吃了?」
將「快點吃點水果」更改為「你想要蘋果還是香蕉?」
使用更少的命令式語氣,使用更多選擇句型,這將使孩子們享受擁有自主權的樂趣,但也將轉移問題的焦點,使他們更樂於接受建議。
但是,不僅在幼兒時期,無論兒童處於什麼發育階段,都必須從他們的角度看問題。
在此期間,幼兒的最重要任務是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因此避免讓他們感到無助和克制,這對於發展他們自己的觀點非常有益。
3.童年(4〜7歲)
幼兒期的孩子已經開始有一些情緒,例如,看到漂亮的玩具時會感到高興,與孩子發生衝突時會感到悲傷,以及在看恐怖片時會感到害怕。
因此,對於這個時期的孩子來說,調節自己的情緒和調節自己的行為的能力非常重要。這些與友誼的培養密不可分。
通過與朋友相處,孩子可以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掌握分辨是非和判斷的基本能力,因此他們將習慣於交流,分享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因此,父母不應因為擔心而限制孩子與伴侶的交流,而應尊重孩子的友誼,並讓他們結識更多的伴侶,以擴大他們的社交聯繫,並為培養未來的情商打下堅實的基礎。 。
4.少年時期(8〜12歲)
當兒童處於青春期時,他們的認知能力逐漸發展。在一個小組中很長一段時間後,他們自然會理解什麼樣的人很容易受到大家的歡迎,並將逐漸認識到情商的重要性。
他們將盡最大努力在小組中贏得尊重,並努力與他們所屬的小組融合,並避免被他人孤立。如「培養高情商的孩子」所述:
隨著孩子對同伴的影響越來越大,你會發現他會盡一切努力避免在同伴面前尷尬...
他們將努力避免引起人們的注意,特別是當他們擔心自己的形象或行為會引起批評或嘲弄時。
因此,當孩子抱怨被拒絕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時,父母應帶他們去看電影或聽一些音樂來緩解情緒,然後與他冷靜地討論如何與伴侶建立和維持友誼。
當孩子們想學習別人如何穿衣打扮,羨慕別人的好看的玩具時,不要忽視他們的「羊群心態」,不要試圖改變自己的願望。
因為這是孩子們融入小組的努力表現。
5.青春期(13〜17歲)
青春期是青少年身心變化最迅速,最明顯的時期。
在青春期,由於荷爾蒙水平的變化,他們的情緒有時會失控,起伏不定,甚至叛逆心理。
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已成為青少年兒童的最大問題。
顧問麥可·利弗拉曾經說過:
在你的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前,你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著「經理」的角色:安排日程,計劃周末活動,指導他完成家庭作業……但是在青春期,這一切不再適用。
因此,你必須重新制定策略和計劃,改變角色,成為「顧問」並恢復工作。
從「經理」到「顧問」的轉變是從決策者到顧問的轉變。
鼓勵孩子們做出獨立的決定,成為他們的情感導師,讓他們控制自己,並理解他們的一些非理性行為。
對於他們的問題,請傾聽他們的同理心,當他們向你求助時,請成為他們最可信賴的盟友。
02強調兒童的「情感管理」
有一次,一個鄰居的孩子哭著對我說,當她和媽媽一起購物時,她來看一個芭比娃娃,並高興地問媽媽,但是母親說她不會給她買任何東西。
他還在營業員和其他顧客面前責罵她。
看到她哭著下著雨,我問她:「你難過,因為你沒有買芭比娃娃嗎?」
她擦乾眼淚說:「實際上,我家裡有很多玩具。我不買這些都沒關係,但是商場裡有很多人,媽媽對我大吼大叫。我感到很尷尬。」
可以看出,與他們最喜歡的玩具相比,孩子們在相處時更加關注父母給予的精神關懷和氣氛的和諧。
有時候,他們並不因為無法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而感到難過,而是因為父母施加的力量和動力。
全面的指控,不加選擇的否定以及對兒童自由意志的控制,都將使他們閉上頭腦。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感情和情感,將在他們長大後難以控制自己的情感。
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將越來越少與你交流。當你問「你的學校生活如何?」時,你擔心本來心中的委屈和不滿將成為你控告他的根基,而你只能以敷衍的「不錯」來回應。
注意孩子的情緒管理比注意「今天吃什麼」,「他們在考試中獲得多少分」等等更有意義。
並且要注意孩子的情緒,我們必須提高「移情」的能力,這就是所謂的移情。
簡單來說,「同理心」是指使自己處於孩子的位置並做出相應反應的能力。
同情可以使孩子將父母當作可以信任和交談的朋友,而不是冷漠的旁觀者。
有同情心的父母,當他們看到一個孩子在流淚時,他們會想像自己是孩子,並理解他的痛苦。當孩子生氣地大吼或腳時,他會投入自己的精力來理解孩子的不滿和煩惱。
「培養具有高情商的兒童」說:
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如果我們可以將這種親密和情感上的理解傳遞給他們,則意味著我們認識到他們的經歷,並引導他們學會安慰自己。
這種技術使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們可以坐在同一條船上,無論前方是急流還是巖石,我們都可以一起目睹並引導孩子們走正確的路。
高情商是為了很好地控制情緒。
因此,要培養兒童的情感智力,我們必須從管理兒童的情感開始。
03提高父親的「參與能力」
心理學家早已發現,父親參與撫養孩子至關重要。父親的參與在兒童情緒智力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父親與孩子相處的方式與母親相差甚遠。父親在某些方面影響母親無法做的事情。
他們參與兒童的生活,使他們朝著不同的目標發展,並具有獨特的競爭力,特別是在社會關係,學習成績和生活發展方面。
伊萬卡·川普(Ivanka Trump)曾被福布斯(Forbes)評為「 80年代後最富有的女性億萬富翁」,儘管她出生於一個非凡的家庭,但她根本沒有病。顯然,你可以依靠自己的臉來吃飯,但是憑藉他的出色表現和出色的實力,他在商業領域開闢了新天地。
她不僅幫助父親做房地產,還創立了自己的品牌。
有人質疑她的真正能力,認為她的傑出成就與她的父親川普密不可分。但是伊萬卡說:「如果我做的不好,爸爸會這樣開除我的。」
她承認自己的生活是「本壘打」。她通常睡四個小時,在黎明前起床跑步,跑步後開始工作。這些嚴謹的習慣都是從父親那裡學到的。
儘管擁有財富,但川普還是致力於培養兒童的獨立性,例如:
通常只提供生活費用和教育費用,甚至電話費也必須由工作的孩子支付才能賺錢;飛行時,僅為女兒購買經濟艙,並告訴她,如果她想升讀商務艙,則必須自己購買。大學畢業後,讓他們自己進入世界,而不是直接進入家族企業。
談到父親對她的影響,伊萬卡說:
我父親做事大膽,所以他可以開一家大公司。我花了很長時間觀察他的工作方式,然後我創建了自己的公司。
要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如果你看到我父親如何激發員工的士氣,你就會受到激勵。
根據研究,缺乏父親的愛的男孩很難在男子氣概和自制力之間取得平衡。而在父親的陪伴和支持下的女孩在學術和職業發展上具有更大的潛力,並且擁有更健康的關係和親密關係。
所謂「父親必須有兒子」,孩子的狀態往往是父親性格的一面鏡子。
頭腦明亮,健康,陽光充沛的孩子的父親往往樂觀而豁達。在人際關係差,心理陰鬱的孩子中,父親常常冷漠,堅強或自私。
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中,增加父親的參與度,讓父親更多地照顧孩子。孩子們可以從父親那裡學習毅力,勇氣,抗壓力和責任心,這是未來職業發展的基石。這也是情商的重要組成部分。
情緒智力高的人,人們喜歡與他交往,並始終得到許多人的支持。
父母必須從嬰兒開始,培養孩子的情緒智力,為孩子將來進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越早培養情商,越好。
把握兒童情感智力訓練的五個關鍵時期,重視兒童情感管理,提高父親的參與度,是兒童情感智力訓練的良好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