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大名的《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 竟然來源於一場酒館賭局

2020-12-15 浙江新聞

  王克迪教授(左)做客人文大講堂。

  浙江在線11月6日訊 (浙江在線記者 鄭琳)今年是牛頓劃時代巨著《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以下簡稱《原理》)出版330周年。330年前的1687年,《原理》第一版出版。牛頓的《原理》是第一次科學革命的集大成之作,它在物理學、數學、天文學和哲學等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原理》是經典力學的第一部經典著作,也是人類掌握的第一個完整的科學宇宙論和科學理論體系,在其後的300年裡一再取得豐碩成果。牛頓三大運動定律,至今仍是中學物理課的開篇。

  日前,哲學博士、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克迪教授做客人文大講堂,在浙江理工大學開講《站在巨人肩上的巨人——牛頓》主題講座,為我們揭開牛頓這部經典巨著背後的故事。

  笛卡爾、克卜勒、哥白尼

  牛頓站在了巨人肩膀上

  牛頓寫作這本書的時候,前人已經做了一些工作。

  首先是笛卡爾,他是一個法國哲學家,研究了一些涉及物理學的問題,例如漩渦說。笛卡爾寫過一些哲學著作,其中有一本就叫《哲學原理》,牛頓這本書叫《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從書名上就有參照笛卡爾,他在宇宙論以及涉及物理運動方面的想法跟笛卡爾不太一樣,是有針對性的。

  其次是哥白尼的日心說,牛頓毫不猶豫地採納了日心說,日心說過渡到牛頓理論中間有一個很重要的跳板就是克卜勒的行星定律。

  克卜勒留下最重要的遺產是行星運動三定律,基本意思是行星是沿著一個橢圓形的軌道圍繞太陽旋轉的,這個橢圓軌道在數學上是可以嚴格計算的。牛頓是在這個基礎上再來開展自己的研究。

  還有伽利略的運動學,他幾乎走到了牛頓力學的門口,但實際上還是有很大區別。

  所以牛頓寫《原理》之前實際上已經有了大量前人的準備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這裡還要介紹一本書叫《幾何原本》,作者歐幾裡得是個希臘人。這本書是牛頓寫作《原理》的樣本,他是參照這本書的格式來寫的,這樣的一個理論體系叫公理體系。一個好的科學理論是什麼樣子的,就是從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開始。這本書由三個重要部分組成,其中一部分叫公理部分,它是不論證的,它不和經驗、科學實驗結果相違背。歐幾裡得一下展開了400多個命題。

  所以牛頓是有這樣一個重要的參照。

  《原理》研究運動現象的自然力,然後從這個力再去推算別的物體的運動,獲得一些規律型的東西,再把規律推廣到其他領域。此外他要批判笛卡爾學說,主要批判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宇宙體系,第二個是解釋這個宇宙運行的原因。笛卡爾的宇宙體系最核心的是地球,地球和硬殼之間是充滿了以太。這個以太是一種很神的物質,我們不會感覺到它的存在,可是它就在宇宙裡面。我們看到宇宙中有一些星在跑,就是因為以太裹挾著他們在運動。

  在笛卡爾那個時代,這個宇宙體系還是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是到了牛頓時代要求就高了,需要講清楚什麼東西在推著它轉,以及推力的來源是什麼。

  《原理》產生的直接動因

  竟然是一次酒館裡的賭約

  《原理》一開篇8條定義,定義了質量、運動的量、物體固有的力、外力、向心力等。第二部分就是牛頓運動三定律。牛頓三定律的表述和我們今天教科書上的表述幾乎是一字不差,300年經得起考驗,這是很了不起的。

  主要內容分成三編。

  第一編是物理的運動,是理論體系最核心的部分,基本上把牛頓要說的所有的話都在這一部分裡說完了,但是它是一個純粹的理想狀態的討論,後面的討論是接觸實際的討論。

  以前很多人看這本書一開始很失望,因為一上來講的不是宇宙和物理,講的是數學,它叫引理。我們現在知道它就是微積分。在牛頓以前人們不掌握這個手段,這個地方應該是牛頓的原創部分,而且相當有想像力。

  其中有一個重要的第66命題。牛頓在劍橋大學當教授的時候,當時歐洲知識界很多人都已經開始議論,克卜勒的橢圓軌道跟兩個物體之間的相互吸引力是有關聯的。

  在一次酒館的聚會裡,有三個人相遇了。一個是哈雷,他是牛頓忠實的門徒;一個建築師叫雷恩,他是現代倫敦城的總設計師;還有一個就是胡克,他是皇家學會的創始人和秘書長。

  三個人相遇以後,胡克說自己已經證明了克卜勒定律和平方反比關係,數學上是可以推導出來的,結果那兩個人不信,決定打賭,然後讓胡克一周內拿出證據。可是兩周過去以後,胡克沒有拿出他的證明,哈雷就認為胡克是吹牛,他就想到了一個人——牛頓。他就趕到劍橋大學去見牛頓,一見面就問:如果兩個物體相互吸引,吸引力是平方反比關係,那麼一個物體繞著另一個物體在旋轉的時候,那個軌道的形狀應該是什麼?牛頓連想都沒想脫口而出:橢圓。牛頓說自己20年前就證明過,然後翻箱倒櫃開始找,卻找不出證據。哈雷說,給你兩個禮拜時間,把這個證明寫出來寄到倫敦去,然後哈雷就回去了。

  兩個禮拜以後,哈雷收到了牛頓的信,是一個9頁的手稿,這個手稿實際上是一篇非常重要的論文,這個論文後來就成了命題66的基礎部分。哈雷看到以後又立刻趕到劍橋找到牛頓,敦促他馬上寫一本書,他說牛頓重建了整個宇宙體系,這個就是《原理》這本書產生的直接動因。

  牛頓獨創了歷史學方法

  但中國古人早就會用了

  第三編是整部書最輝煌的部分,叫做宇宙體系。牛頓時代已經知道的全部宇宙,也就是太陽系以內的土星以下的各個行星的運動情況,逐個討論。牛頓討論了彗星的運動,當時沒有人知道彗星是怎麼回事,它突然就出現了,然後很快不見了,它有時候來得非常誇張,在天上很大很亮。牛頓運氣很好,在他開始深入研究宇宙問題的時候,他連續看到兩次彗星,其中有一次規模比較大。

  他做了非常密切的跟蹤、觀察以及大量的計算,他告訴我們他看到過的兩顆彗星,其中一顆的周期是75年,後來那顆彗星交給了哈雷去研究,哈雷糾正了他的偏差,哈雷證明那顆彗星的周期是76年。於是70年後,那顆彗星被命名為哈雷彗星。

  另外一顆星是牛頓估算的,那顆彗星的周期是575年。牛頓獨創了一門方法叫做歷史學方法,有人把它叫做宇宙考古法,證明這顆彗星它歷史上來過幾次。牛頓翻了之前大量的記錄,575年前就有記錄,這顆彗星有多少嚇人,拉了多長的尾巴,那年地球上死了什麼重要人物,比如說凱撒被刺了,羅馬帝國發生了政變等等。

  牛頓相信,每隔575年人們都記錄過一顆重要的星相,這樣的方法中國早就用過了.

  上世紀60年代初,前蘇聯專家找到中國科學院,說觀測到有一顆超新星,大約在公元1006年左右爆發的,問題是全世界沒有記錄,但是中國人從周朝開始幾乎都是記錄天相的,於是中科院讓一個研究生去查星象記錄。1006年大概對應的是宋朝,這個幸運的研究生後來成了中科院院士,叫席澤宗,是中國天文史大家。他翻到了這個記錄,然後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中國天文學報上。20年後,德國科學代表團來到中國,說中國有一本雜誌叫《天文學研究》,他們看過英文版,裡面有一篇真正的歷史遺留的文章,就是席澤宗這篇文章。

相關焦點

  •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導讀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是劃時代的巨著,也是人類掌握的首個完整的、科學的宇宙論和科學理論體系。牛頓在本書中構建了一個人類有史以來最為宏偉的物理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很好地解釋了當時已知的一切運動形式和現象。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的影響所及,遍布經典物理學的所有領域,並在其後300年裡一再取得豐碩成果,它達到的理論高度前所未見的,其後也不多見。
  •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精彩書摘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是劃時代的巨著,也是人類掌握的首個完整的、科學的宇宙論和科學理論體系。牛頓在本書中構建了一個人類有史以來最為宏偉的物理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很好地解釋了當時已知的一切運動形式和現象。
  • 牛頓:1687年《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牛頓在世時共發表了三個版本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分別在1687年、1713年及1726年發表,都是拉丁文版本。牛頓去世後的第一個英文譯本是由第三版翻譯而來,出版於1729年,譯者是莫特(Andrew Motte)。在1802年,又出現了根據《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第一版翻譯的英文譯本。
  • 閱讀經典--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蒲柏(18世紀英國詩人)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是科學史上一部劃時代巨著,也是人類對自然規律的第一次理論概括和科學歸納,其影響之深遠,幾乎遍布所有自然科學領域。在人類的文明進程上,它造就了英國工業革命,引發了法國大革命和歐洲啟蒙運動,在社會生產力和基本社會制度兩方面都結出了豐碩成果。
  • 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只是慢慢到了後來,人們才發現知識原來很豐富很龐雜,並不是簡單地由什麼水啊、氣啊、火啊、土啊、還有以太啊,就能包羅得了的,並逐漸有了各種知識的分類:數學、醫學、文學、物理、化學……等等,還一個個地從哲學中分離獨立出來。大家都知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是牛頓的一本劃時代名著。這是一本什麼書呢?
  • 科學網—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
    理性時代從這裡開啟——
  • 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是聖經,而不是哲學
    牛頓的指路明燈是聖經,而不是什麼哲學,這裡是他在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的幾個觀點:[創造說] 美麗動人的宇宙體系,只能來自一個全能全智的神的設計和統治;>[主宰說] 神不是作為宇宙之魂而是作為萬物的主宰來支配一切的;[絕對時空] 神不是永恆和無限,但卻是永恆的和無限的;神不是延續和空間,但卻延續著而且存在著。
  • 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新聞—科學網
    理性時代從這裡開啟——
  • 1687年上半年,牛頓的《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這部傑作即將問世
    由於這段時間的努力,牛頓完成了科學史上的偉大著作,即牛頓的《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一書。不知是巧合,或者是上天的安排,牛頓的這些偉大思想的孕育也經過了18個月,經過20年的辛勤勞動和不懈追求,這些偉大的思想終於成熟。現在,牛頓準備把這部凝聚了他20年心血和人類千百年智慧的偉大著作奉獻給人類了。
  • 42J1: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 讀書筆記 20210209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MathematicalPrinciples of Nature Philosophy》(1687年),作者:艾薩克·牛頓(1643—1727)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科學哲學體系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發布之前,統治歐洲思想一千多年的世界觀(宇宙觀),是天主教所支持的亞里斯多德——託勒密的地心說體系。
  • 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的科學方法論
    、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等,然而真正改變人類世界觀從而深刻影響近代文明發展歷程的是他於1687年7月5日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簡稱《原理》)一書;牛頓於此中提出的科學方法論,是他最終想要傳達的一種「大義」——《原理》系因萬有引力定律發現而完成,可牛頓想通過該書表達的遠非這樣一條具體的力學定律,他要表達的是一套全新的研究自然的方法。
  • 內容來自《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
    1687年,牛頓出版了讓他名垂千史的著作《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正是在這部著作中,牛頓完整地推導出了萬有引力的計算方法。下圖是牛頓在《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中計算過程的壓縮版本。在牛頓的時代,主要的數學工具是歐幾裡得幾何學和代數學。矢量運算工具還沒有出現、現在高等數學的那些微積分符號工具是萊布尼茨開創的。
  • 【每周科普】【13】牛頓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1687年,牛頓發表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這是他科學創造的頂峰。所以,《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出版,標誌著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共有兩大部分。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第二部分的第一編是討論萬有引力定律和有心運動問題的,最後一章是牛頓光學的力學基礎,為解釋光的折射,提出了光在密媒質中的速度比在疏媒質中更大的假設。
  • 015《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以物理的方式探究世界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宗旨是從各種運動現象中探究自然力,再用這些力來解釋自然現象。貫穿全書始終的核心內容,是三大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這些自然事實包括月球運動的偏差、海洋潮汐的大小變化、歲差的長短不一等。
  • 牛頓哲學用數學構想自然
    深受笛卡爾「把數學看作研究和了解自然的鑰匙」這一觀點的影響,牛頓致力於用數學定律來說明自然現象,探討自然哲學問題,尤其是為幾何學和力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途徑。他之所以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來命名其著作,乃是因為「哲學全部任務看來就在於從各種運動現象來研究各種自然之力,然後用這些力去論證其他現象」。
  • 牛頓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原稿在俄被盜
    牛頓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2002年11月14日01:56  北京娛樂信報   信報綜合消息 據美國媒體昨日報導,一夥竊賊11月6日從俄羅斯國家圖書館盜走了17世紀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的「蘋果」——他寫的一本名為《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 《陰陽師》青蛙瓷器「鼎鼎大名」皮膚介紹
    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陰陽師青蛙瓷器皮膚「鼎鼎大名」介紹。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陰陽師青蛙瓷器皮膚「鼎鼎大名」介紹。 青蛙瓷器皮膚「鼎鼎大名」相關攻略 鼎鼎大名-青蛙瓷器獲取方式
  • 張首晟談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出版於1729年的第一英文版牛頓名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最不歡喜禮品,總覺得物質生活越簡單越好。所以每逢聖誕佳節,天倫之樂,卻面對一大堆禮品而深感困惑。但2015年的聖誕禮物,卻使我喜出望外,夢寐以求。期待到今天,這份厚禮終於送到了家。
  •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定義和公理化體系分析
    歐幾裡得開創的這種方法也影響了無數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被幾何學這種「嚴密而確定的力量」迷得神魂顛倒,牛頓更是他的死忠腦殘粉,所以我們的牛頓同學在寫他的傳世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時候也基本按照《幾何原本》的樣式來,他建立的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公理化力學體系。
  • 1687年7月5日,物理學家牛頓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1665年,他發現了廣義二項式定理,並開始發展一套新的數學理論,也就是後來為世人所熟知的微積分學。在1665年,牛頓獲得了學位,而大學由於倫敦大瘟疫暫時關閉。在此後兩年裡,牛頓在家中繼續研究微積分學、光學和萬有引力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