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yatt,本科就讀於國內知名高校法學院,研究生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法律博士(JD)學位,並完成法律專業證書(PCLL)課程。在香港學習的第一年暑假,獲得某著名國際律師事務所香港辦公室的暑期實習(Summer internship)機會,並於實習結束後順利取得該律所香港辦公室應屆見習律師合同(Training contract/TC)。
Wyatt的法律求職經歷很「佛系」。
相比很多同學簡歷上絢爛的實習名字,Wyatt的簡歷看起來似乎十分簡單:只收到一個國際律所的實習面試邀請,只拿到一個香港暑期實習,也只有一個香港律所TC offer。
這樣高效、省時的求職路徑,可謂正是大部分香港法學生們夢寐以求又難以企及的結果……
今天「香港法律求職助手」(以下簡稱「助手」)有幸採訪到了Wyatt。我們設計了一些問題,幫助大家了解嘉賓的心路歷程,希望對各位學弟學妹在香港法律學習和求職路上有所幫助!
助手 - Q: 前文提到,你的香港法律就職經歷十分「簡約高效」,你能分享一下當時為什麼只找一個暑期實習呢?是一開始就有信心自己會拿到TC嗎?
嘉賓回答: 當然不是啦。我當時投了差不多20家律所,不過無奈第一學期成績不好,最終只有一家律所伸出了橄欖枝。 要不是精力有限,我一定把全香港的律所都投了……不過我的經歷也說明:(1)GPA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拿到面試的概率;(2)但總有那麼一兩家慈悲為懷的律所會網開一面。所以,還是能投多少投多少吧。
助手 - Q: 你覺得你的什麼特質讓香港律所選中了你的簡歷,邀請你面試?
嘉賓回答: 篩簡歷這一關跟HR個人的關係很大,跟律所的人力資源戰略也有關係。我曾經問過HR,為什麼我績點不高也給了我面試機會。HR小姐姐說,她讀法學院的時候(她是澳洲律師)曾經也成績不好,所以願意給沒考好的同學一個機會。而就在招我進去不久後,那位HR小姐姐就離職創業追求人生意義去了。。想想看,假如我晚一年申這家所……
至於選中我簡歷的原因,我相信可能跟我的國內法律教育背景有關。因為這家所做很多大陸相關的業務,很多事情涉及到大陸的法律,可能需要懂大陸法律的人,所以應該是一個加分項吧。
助手 - Q: 我們看到你在法律求職各個環節的成功率都是100%,的確是小概率事件,你認為通過律所面試的關鍵是什麼?通過律所實習順利留用的關鍵的是什麼?你為此做了哪些準備?
嘉賓回答: 面試這東西,就是「盡人事,聽天命」。
所謂盡人事,就是要事前做足功課,事中事後注意反饋。面試前,搜集所有律所、面試、面試官的信息。了解律所最近的招牌deal是什麼,這家律所的面試有沒有什麼固定模式(比如M&A領域的case study),面試官的專業領域等等。另外要對自己的簡歷爛熟於心,不論問到哪一塊的經歷,都能講出一兩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在小故事中體現你的工作能力、責任心、創造性等等。不過,儘管自己準備了很多材料,但面試中最重要的還是時刻關注面試官的反應。Ta感興趣的就多講點,不感興趣的就少講。同時,注意與面試官的雙向溝通。要知道,不僅面試官可以問你,你也可以適當的回問面試官一些問題,將單向的「問答」模式,轉變為雙向的「溝通」模式。面試後,可以向面試官發thank you letter,同時嘗試問一下自己在面試中有什麼不足以便改進(也可以藉此旁敲側擊面試結果)。
所謂聽天命,就是說面試中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有同學面試時被罵了一通結果錄取了的,也有同學面試聊的特別開心結果被拒了的。調整心態,降低期望,平和對待。
至於順利獲得留用的關鍵,我感覺一方面是要把活幹好,另一方面要跟律所的同事處好關係。
把活幹好就是說不僅要完成律師分配給你的任務,最好還能提供「增值服務」,想想哪些東西是如果你做了律師會很驚喜的事情。比如,律師交待的任務僅僅是讓你根據可轉債票據看看債轉股的程序有哪些。但假如你多個心眼,就會額外看一眼公司章程,留意一下章程裡有沒有其他要求履行的程序,然後把結果反饋給律師。這樣的驚喜多了,律師自然就記住你了。
所謂跟同事們處好關係就是善待所有人,不僅對合伙人、律師禮貌客氣,還要友好地對待其他實習生、行政以及後勤人員等等。時刻記住,你對任何人的態度都可能會被素未謀面的人知曉,畢竟香港法律市場是個太小的圈子…… 做好這兩方面後,剩下的也是聽天命了,畢竟連面試都會有太多偶然因素,能不能拿到TC更是如此。
助手 - Q: 作為一個已經擁有國內知名法學院法律本科學歷的學生,你為什麼選擇繼續到香港來求學,甚至選擇就讀法律博士(JD)項目呢?是什麼讓你作出了這個選擇?
嘉賓回答: 這是個很經典的面試問題……首先,我的夢想是做一個有追求、有逼格、有國際視野的律師,所以我認為需要系統的學習一下普通法。而不論哪裡的LLM項目,時間都比較短,我感覺自己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了解普通法體系的全貌。因此,讀一個JD是有必要的。
而相較於香港JD,美國JD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太高,況且也不一定就能找到global pay的工作,對我來說風險太大。香港JD費用差不多相當於美國LLM,性價比更高。
另外,香港JD只有兩年,時間成本低,哪怕JD讀完沒找到工作,我也可以及時回大陸找工作。
再加上香港是個大陸跟西方世界之間的絕佳跳板,進可攻退可守,將來的職業路徑比較廣闊,香港JD於是就成了我的最終選擇。
助手 - Q: 聽說你有很多業餘愛好,你能介紹一下嗎?繁忙的學業和實習生活是否讓你沒有時間兼顧自己的愛好了呢?你平時是如何兼顧愛好和分配時間的?
嘉賓回答: 讀JD和PCLL確實比較忙,平時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消化、整理筆記。留給自己的時間不算多。不過身處香港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遠足的地方非常多。所以有機會的話經常約上三五好友郊野行山。
至於其他愛好,我都是三分鐘熱度吧,比如某段時間突然喜歡看狼人殺類綜藝,再過段時間就看些經濟學之類的正經書籍,然後過段時間就開始喜歡刷抖音,接著又開始琢磨比特幣……所幸看這些東西時間都是比較靈活的,可以見縫插針,也可以隨時拿起,隨時放下。
助手 - Q: 相較其他同學,你在第一學年就拿到了律所TC,你應該有更多空餘時間了吧?你有沒有突然放鬆了?或者你在稍微輕鬆的環境下把重心放到了哪裡?
嘉賓回答: 雖然拿到了TC,但是律所給的見習律師合同裡是有績點和考試要求的(讀JD時績點不低於3.3,讀PCLL時所有考試一次過),所以也不能說完全放鬆了吧,還是會要求自己全力以赴。
不過縱然有績點要求,我感覺這依然是人生中比較黃金的兩年了。畢竟不用花額外時間和心思找實習或者想方設法充實CV,這意味著課業之外就可以放心大膽地追求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了。至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的具體範圍是什麼,這就不好說了,因為太多太雜……導致的結果就是我的書單裡常年躺著五六十本打算讀但卻還沒來得及讀的書……
助手 - Q: 你在香港中文大學求學期間,什麼課程或經歷讓你受益最深/印象最為深刻?
嘉賓回答: 我最喜歡的課程是Jurisprudence。這跟個人喜好有關,我本身就對法理學很感興趣,現在還時不時翻看本科一位法理學老師的博士論文(陳景輝,《法律的界限》,很推薦)。同時,CUHK這門課的老師Bryan Druzin也超讚,他尤其擅長化繁為簡,講課深入淺出,引人入勝。
至於最難忘的經歷,莫過於跟同學在考前一起奮戰、做past paper、對筆記、猜題,然後考完了去LKF吐槽題出得有多坑爹。JD有23次考試,PCLL有22次考試,相信這些激蕩會成為我在港求學期間最難忘的回憶。
嘉賓回答: 這個也是面試中可能會問的問題……不過真的很難回答。因為畢竟我們還沒有真正邁進法律行業的大門,只是通過各種渠道嘗試擷取門內的信息,而這種方式一定會導致或多或少的信息失真。我還不清楚做某一領域律師的真實體驗如何,我對各個領域業務的發展前景也無法做出有效的判斷。所以,我現在能說的規劃就是:先拿到香港律師牌,其他的到時候再說吧。
助手 - Q: 你對學弟學妹在香港法律求職/求學路上有什麼寄語?提醒學弟學妹應該注意什麼?
嘉賓回答: 遙想三年前,我來港前其實對香港這邊的就業形勢、薪資狀況是完全沒什麼概念的,來這邊後才開始慢慢了解。
其實,做所有的決定都會面臨太多未知的因素,不可能把所有信息都了解了才做決定。所以,我認為在各位同學做出例如是否來港求學/求職等重大決定前,一定要先搞清楚哪些是你認為最重要、最根本、不可以妥協的要素(比如家裡的負擔能力 、投入/產出比、香港的居住環境等)。想清楚了這些,剩下的都是技術問題,相信來港後都可以解決的。
往期精彩:
香港法律求學:
從「學霸」到「學神」:如何讀好case law?
臨近期末,沒有前輩notes,如何survive HK JD學習?
7/11分享會:香港法律求職(學習篇)
香港城市大學JD/LLM選課指南(3)
香港城市大學JD Year 2選課指南(2)
香港城市大學JD Year 1 課程指南(1)
港大JD Year 1課程指南
香港JD/LLM選課指南(1)
香港JD/LLM選課指南(2)
香港JD/LLM選課指南(3)- 附圖片
香港JD/LLM選課指南(4)
往期專訪
專訪第3期:北京-倫敦-香港,內地法學生成為香港見習律師
專訪第2期:首戰告負,如何華麗轉身進入「魔術圈」律所
專訪第1期:突破天花板,從律師助理到香港註冊外地律師
香港法律求職:
我在香港求學這3年JD+PCLL(2):經驗和答疑
我在香港求學這3年JD+PCLL(1):過程和體驗
知名律所香港辦公室:新人培養模式
2018 HK Law Fair:如何獲得最有效的一手信息?
做香港大律師,還是事務律師?業務、求職、薪酬……
聊一聊:讀完LLM,要不要在香港工作?
港大面霸:香港律所求職攻略
求職準備:如何了解一家律所?
香港JD學生求職時間表
可能是最全總結-在香港成為律師的途徑
香港律師事務所大盤點
香港律所大盤點(續篇)
7/11分享會:香港法律求職技能
7/11 分享會:香港JD第一學期的重要性
其他
2019中國獎學金啟動!內地法學生也可以成為香港律師!(更新申請條件)
香港讀JD的尷尬時刻
經濟學角度論點:你會選擇哪條職業發展之路?
從「大歷史」角度看法律的作用
關於香港法律求職,請戳:香港法律求職助手產品介紹
關於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香港留學文書服務,聯繫方式見公眾號-聯繫我們-長按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