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心我們經常聽到,發心是什麼意思? 發心,又作「初發意。、「新發意」、「新發心」、「初心」、「發意。」發心是指發無上菩提之心,為發菩提心的略稱。我們破我執、破法執,開啟補特伽羅無我和法無我的智慧,就是生命境界的轉染成淨。轉染成淨的修證方法是什麼呢?可以歸納為兩個字——發心。
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輕則懈怠廢弛,重則道心全退,大乘學人不能片刻離開菩提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發心。由於我們每個人在動機裡所存儲的意念不一樣,發心也可以分很多種,包括虛榮心的發心、顛倒發心、自私的發心和為利益大眾之發心。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發心。由於我們每個人在動機裡所存儲的意念不一樣,發心也可以分很多種,包括虛榮心的發心、顛倒發心、自私的發心和為利益大眾之發心。
發心就是你發展什麼心理,就代表了對生命目標的選擇。正向的發心就是發出離心、發菩提心。如果行持善業的動機是為了升官發財、名聲榮譽、消災除病、世間的榮華富貴的話,那就是虛榮心的發心,也就是世間發心。
我們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你發多大的心、立多大的願,就能成就多大的功德。人生真正的意義就在於發心。人生成就的高低,純粹是看你的發心,靠你的發心。發心決定造業的方向,決定造業的大小。發心是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最根本的因素。
我們要每時每刻都在發心,一輩子都在發心,這才是真功夫。我們做不到,說明功夫不夠、不深。怎樣才能得到真功夫?這就需要不斷在佛法上薰習、培養,日積月累,發心的功夫就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