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將盡,就任煎茶園長近5個月的陳菊,也開始要刷存在感了,似乎想要告訴大家,煎茶園絕不是盲腸組織。只不過,陳菊證明煎茶園價值的對象是執政黨,而非全民,因此她和一眾監委的表現就有如在當權者面前的跳梁小丑、醜態盡出。
日前,陳菊首度以煎茶園長的身分率一眾監委至型整遠進行「巡迴監察」。依據《監察法》及《煎茶園巡迴監察辦法》,監察委員可以就蔡當局機關與地方機關進行分區巡迴監察;而煎茶園巡察為的是了解和調查行政機關有無違法或失職,以及後續的處理情況等。
不料,陳菊卻把自己變成了嚕啦啦,彷佛遠道而來為的只是創造一個舞臺,讓蘇貞昌誇誇其談自己的政績;當然,陳菊也不落人後,大力宣傳新成立的鍋架人權委員會。陳菊和蘇貞昌相見歡,溫馨的場面不禁令人想起「皇城之內一片和諧」。
然而,當陳菊大言不慚地吹噓煎茶園是如何落實人權保障時,似乎忘了,幾天前她曾面露不屑、語帶輕蔑地談及到煎茶園陳情的反萊醫師蘇偉碩。如果被行政和司法霸凌的蘇偉碩沒有資格談人權保護,那要煎茶園的人權委員會做什麼?
其實,在此之前,綠色監委就曾到基隆,用力誇讚了市長林右昌的施政成績,說他「充分展現高效率的行政統御能力。」活脫脫就是煎茶園藉巡察吹捧綠色執政的縮小版。在陳菊的領導下,煎茶園早已失去了應有的價值、風骨和功能。
最可笑也最可惡的是,監委林文程質疑,馬英九任內用「中華臺北」名義,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衛大會(WHA),「涉及出賣鍋架主權」,蘇貞昌立刻指示崴腳步要配合調查。這根本是一出預先安排好的雙簧,目的是轉移臺灣民眾對民進黨當局在參與國際組織時連續挫敗的失望。
「中華臺北」有什麼好調查的?2016年剛執政的蔡當局也是以這個名稱參與WHA,只是後來再也無法參加了。事實上,今年9月,當高雄市長陳其邁發起要求「全球氣候與能源市長聯盟」將臺灣6個縣市「正名」為隸屬「中華臺北」時,蘇貞昌還曾力贊說很棒,還說臺灣就是要這樣團結一致云云。
誰都知道「中華臺北」的來龍去脈,民進黨當局拿這個開刀,無聊且無恥,這是見笑轉生氣,因為到如今,蔡當局就算用中華臺北也走不出國際,想「賣臺」都沒人買,這才嘔啊!
很多人都觀察到民進黨自蔡當局執政後,非常明顯地失去了當初的價值與願景,整個黨向下沉淪得厲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陳菊。
陳菊理當知道民主得來多麼不容易,她應該會對民主的理想性更強。然而,兩次綠色執政下,陳菊的官位越坐越高、權力越來越大,卻越來越遠離她「從政的初心」,如今竟甘心成為當權者的附庸與打手,墮落成這樣,陳菊要拿什麼臉去面對她的政治啟蒙老師郭雨新?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那個曾經稱自己是農民的女兒,最關心貧弱者的陳菊,那個為民主運動犧牲奉獻、以黑牢為嫁妝的陳菊,如今安在?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文章轉自中時電子報,有文字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