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實習生轉正被拒絕後怒懟:不讓轉正,為什麼還招新人

2020-12-27 向著你的綿綿細雨

相信不少從大學上過來的求職者,第一份正兒八經的入職經歷,應該就是大學最後那一年,學校要求的實習,有的學校實習是不管的,讓你們自己去找,只要有地方幹就行了,有的小學是跟某些公司合作,有校招會,還有一部分是直接分配好的,但這幾種往往各有利弊,不少大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表現良好,因此就被工作單位留下了,這樣也省得出去找工作了。

而職業論壇上有這麼一則帖子,講述的是一位在騰訊實習的大學實習生,因為騰訊的過高門檻的轉正標準,導致自己被刷了下來,這讓他很是不服,而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這位網友是通過校招會上來到了騰訊進行實習的,本來想通過這樣的機會能夠讓自己留在騰訊,但是騰訊的轉正標準很苛刻,所以他被無情地刷了下來,這讓他很是不能理解,既然這麼難入職,為什麼當初校招的時候要故意放水,讓他們進來呢,難道公司就是這樣只講利益嗎,果然是不能跟公司講感情?幸好自己手裡已經有了三個公司的offer,不然真的要找騰訊理論一番。

很多公司其實都是這樣,當初來實習的時候就是給一個名額,但是轉正的標磚往往是因公司而異的,像騰訊這樣的大公司,標準高的話也沒有什麼毛病,畢竟人家起點就是高,而這位網友說的校招時候故意放水,可能公司單純就是想招幾個年輕人,畢竟學校和公司是有合作的,總不能來了一個也不招吧。

針對此事,不少網友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騰訊這樣的公司能給實習資格都是很不錯的了,人家本身就有自己的標準,你自己達不到你賴誰啊,你來到公司也知道轉正不可能,那你現在抱怨這些有什麼用呢?

還有一部分網友表示:公司的常規操作,不少公司都是喜歡搞這些操作,找一些廉價一點的實習生,結果轉正的時候給人家裁掉。

還有一部分網友表示:這樣的大公司想要入職本身就難,所以當初校招的時候,很多人其實都被看中了,但是沒有去,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不好轉正。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

相關焦點

  • 985應屆生哭訴:「華為轉正實習把我害慘,秋招都毀了!」 轉正實習還可信嗎?
    等了一個多月後,接到了自稱招聘部門負責人打來的電話,審批沒有通過,原因面試成績是B+,達不到要求。(看完我也是黑人問號,既然前面已經承諾可以給offer,為什麼突然又變成面試不合格???) 但其實不只是華為,不少企業常常在「可轉正實習」這招上玩套路,這究竟是為什麼?轉正實習還可以信嗎?
  • 對華為失望了,靠實習轉正就是個笑話
    大廠秋招難,可實習轉正也不容易,接著開頭,針對華為來講:1、實習生轉正的結果通知時間大部分比較晚,甚至晚於秋招,甚至不通知。3、實習轉正拿到高薪和高級別的概率可能會低於校招。4、實習面試的標準以及形式和秋招其實沒什麼差別。但是存在實習面試後失去秋招機會的情況。
  • 同是實習生,為什麼你不能轉正?
    事實上很多小可愛參加暑期實習,瞄準的其實是轉正的機會。四大、券商乃至快消、網際網路行業當年入職的應屆生裡,就有很大比例的人是由實習轉正而來的。但是,同樣是實習生,你怎麼才能殺出重圍,成為轉正的那個?或者說,你為什麼無法成為拿到轉正資格的那個人?
  • 職場生存記:實習期滿公司還不給你轉正,其實都是因為這三點!
    很多實習生應該都會有過這樣的疑惑:為什麼在實習期滿之後,公司還是沒有給自己轉正呢?是不是公司把自己遺忘了或許把自己當成廉價的勞動力了?事實上是怎樣的呢?站在公司的立場,當然是希望你可以轉正,如果重新再招一個人,所有的流程還需要再教一遍,公司付出的成本需要再來一次,對於公司來說是損失。那為什麼還有很多實習生不能轉正呢?
  • 百家號為什麼在轉正前推薦量很高,而轉正後卻很低,幾乎沒有
    最近有很多網友提到過一個問題,就是百家號在新手期發布的作品推薦量都很高,而轉正後推薦量卻低的可憐,幾乎沒有,這是為什麼呢,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的作品沒有推薦量呢? 下面我就以我個人的角度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問題到底出在哪了,還有如何提高作品的推薦量。
  • 什麼樣的諮詢實習生能轉正?
    但誰都不可能一上來就負責技術含量很高的任務呀~況且真心話,初來乍到的實習生確實沒有那麼高的能力。咱們是實習生,不是重金挖過來的副總監,把分內的事情做好是最重要的。把基礎的工作做好,做得更好,上司看到滿意後自然會主動給予你更多的成長空間。況且基礎工作不意味著什麼都學不到。
  • 給職場新人的建議,試用期一定不要踩這些坑!做到很容易順利轉正
    作為一名職場新人,我們首先要樹立自己的形象,看起來自信陽光,不能畏首畏尾,因為很多初來乍到的,都只是實習生,領導還要暗中觀察一段時間,覺得你的能力足夠勝任這份工作時才會將你轉正。那麼作為一名職場新人,我們應如何去做才能順利轉正呢?
  • 德勤交付中心招英語翻譯實習生,提供轉正機會
    在招職位:德勤全球交付中心-英語翻譯中心實習生 (表現優秀可提供轉正機會?)
  • 為什麼說職場新人拒絕「打雜」是愚蠢的表現?告訴你三個原因
    導語:對於剛剛踏入社會工作的職場新人或是剛剛實習的應屆畢業生,在職場上往往會因為要做一些雜事或者自認為無關緊要的事而心有不甘,容易產生罷工辭職的心理。據專家分析,拒絕「打雜」是職場人士一種心理成熟度不高的表現!
  • 年年招、月月招,為什麼輔警總是不夠用?輔警有機會轉正嗎?
    從近些年全國各地招聘公告看,各地對輔警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19年末南寧招聘1092人,20年寧波招聘539人,長沙市招聘1000人,新疆招聘2000人,這裡就讓人難以理解了,為什麼輔警一直在招人,年年都在招人,為什麼一直招不滿?輔警需求量大,主要是有這幾個原因。
  • 新人剛入職不知道幹什麼?員工如何快速轉正?做到以下幾點即可
    不知道該幹什麼?也不安排任務!尤其是應屆畢業生,沒有工作經驗的,剛入職什麼都不懂,對什麼都好奇,即便應聘的崗位和自己的專業對口,依然不知道該幹什麼?如果是專業不對口的崗位,估計更是一臉懵了吧?這個時候你就要注意咯~你已進入領導關注了!可能面臨被辭退!入了職不等於有了鐵飯碗!
  • 作為實習生,怎麼向公司表達想轉正的意願,又該做些什麼?
    其實,實習生沒有什麼「轉正」的說法,就是實習工資的高低,你表露加薪的意願即可,實習沒有實質的勞動關係建立,也不符合勞動合同法所規定的:試用期工資不能低於轉正後薪資80%這樣的條款。再者,表達加薪意願,還是需要和直接主管談,也就是你說的「管理層的小領導」,就算你能接觸到BOSS,也不可以越級溝通!一個外企的BOSS如果連實習生的漲薪需求都要管,這公司也沒法幹了,流程不對。
  • 轉正!轉正!中國經濟劃出上揚曲線
    新華社記者 郭 程攝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外部環境帶來巨大挑戰。但這一年,中國經濟扛住了壓力測試。中國成為疫情發生以來第一個恢復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既彰顯了經濟韌性足、活力強、迴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特點,也為全球經濟貢獻了積極力量。
  • 輔警轉正為什麼這麼難?不難,可能連輔警都難考
    今天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關於輔警轉正這個問題輔警常見的轉正方式其實我們前面已經給大家介紹過很多次了,有參與定向事業編制輔警考試轉正,參加社會招警考試轉正,以及立功轉正。每每提到這些轉正途徑,就會有人說,我考不上,太難了;立功都得冒著生命危險等等......然而事實是,通過考試的方式轉正已經是一個比較公平而且比較容易的方式了。
  • 日薪200+、可轉正,就等你啦!
    優秀的同學還可以轉正,普華永道的寒假實習生,轉正率高達70%-80%。僧妞知道,道理很容易懂,但邁出寒假實習這一步就太難了,因為寒假又冷又短又要回家過年,都辛苦一年了,誰還願意去遭實習的罪呢?其實啊,你不是不想寒假去實習,你只是想要那種短小精悍、高薪舒適、名企大廠、最好離家還近…的實習,而已。
  • 聊一聊,短期外包工轉正容不容易
    當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會直接找第三方平臺合作,採取短期外包工來解決階段性的用工難題,會有不少短期外包工在企業上班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挺喜歡這樣的工作,但又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轉正,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各位介紹一下短期外包工轉正容不容易吧。
  • 養成這3個職場習慣,實習生快速轉正,就這麼簡單
    大學生最後半年時間,都是在實習階段,怎樣才可以讓實習生快速轉正,讓他們獲得自己理想的工作,可以在熟悉的工作環境下面得到成長呢?以下的三個習慣,就可以幫到大家,不妨來試一下吧。【1】會規劃才會有好結果不管是幹什麼工作,不管它的難易程度有多大,一定要學會規劃,其實就和上學時期預習功課,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你之前有預習過,在老師再次講到它的時候,你就可以理解其中的內容,可能當時預習的時候,這一點內容不太懂,經過老師講解之後,就會恍然大悟,那在工作的時候,也要學會提前的了解一下,做好自己的規劃,這樣在後續的工作當中,才不會忙手忙腳的,讓自己特別的慌亂
  • 拿不到華為200萬年薪沒關係 騰訊校招5000人!
    「往年這個時候,師兄師姐都有人已經拿到校招提前批的offer,但今年,我們實驗室的人還沒有一個人正式拿到。」東北一所985高校電子信息與通訊工程學部的研二學生金志宏(化名)感嘆。
  • 日薪200+、可轉正,還不快來?
    優秀的同學還可以轉正,普華永道的寒假實習生,轉正率高達70%-80%。僧妞知道,道理很容易懂,但邁出寒假實習這一步就太難了,因為寒假又冷又短又要回家過年,都辛苦一年了,誰還願意去遭實習的罪呢?其實啊,你不是不想寒假去實習,你只是想要那種短小精悍、高薪舒適、名企大廠、最好離家還近…的實習,而已。
  • 實習期滿不給轉正?你把我當廉價勞動力?
    二來初到新公司可能不了解公司文化,行事作風也可能與他人格格不入,正好趁這個機會慢慢磨合一下。對公司來說,可以趁著實習期看看新員工的「分量」,看看是否能勝任這份工作。都知道除了一些知名的業內大公司,就一般公司而言,實習期並不會有太大競爭,期滿後一般都能得到轉正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