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應試教育不行?中國關鍵數據超越美國,日媒:位居世界第一

2020-12-14 神鳥知訊觀察

長久以來一直有人說中國的應試教育會扼殺孩子的天性,會導致中國人喪失創造能力,更是有不少人對於歐美的素質教育大力推崇,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據WIPO表示,中國的一項關鍵數據已經超越美國,日媒更是對此高呼,中國在該方面已經位居世界第一,而他們所說的就是專利申請量。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通過PC 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有26.58萬件,年增長率5.2%,其中僅僅是中國一個國家所提交的專利申請就達到了58990件,超過了美國的57840件,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而這也是中國教育體制的一次勝利。

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會看過類似的文章,這些文章作者通過一些邏輯並不通順的例子,發揮自己的詭辯技巧,想證明中國教育的落後以及西方教育的先進,更是讓人進一步產生了中國落後於西方國家的感覺。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應試教育聽起來非常的死板,但在當前社會背景下這可以說是最公平的教育制度了。尤其是對於這些家庭條件相對不好的學生來說,這幾乎是他們唯一改變出路的方式。

而素質教育聽起來好像引人羨慕,但這對於社會資源的佔有率極高,每一個孩子的性格、生長環境都有所不同,而素質教育講究的又是因材施教,所以這就必須要求老師絕對的專業且敬業,這對於富人家庭來說或許沒有什麼,但普通家庭最多也只是把孩子送到公立學校,在這種情況下,強調素質教育就是最大的不公平。事實上,如果大家對西方的教育現狀有所了解的話會發現,實行所謂素質教育的往往是那些公立學校,而在這裡上學的也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至於那些精英家庭的學生則是早早就被家長送到了私立學校,在這裡他們所接受的教育強度甚至要比我們的應試教育更大。

擁有創新能力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想要直接評斷出創新能力的高低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也正是因為如此,專利申請量成為了一個相對可以量化的標準。根據相關報導指出,1999年中國的專利申請量為276件,但在20年內中國的專利申請量增長了200多倍,從這一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的創新能力的確是在不斷增強的。

而中國創新能力增強的根本其實是中國教育能力的增強,也是中國綜合實力增強的體現。根據我國外交部的消息顯示,我國在創新方面的研發經費支出已經從06年的3003.1億元增長到了19677.9億元,年增長率達到了17%,至於我國的研發人員數量也一直是穩居世界第一。另外,根據具體的數字來看,我國的專利申請主要是集中在計算機、半導體等相關領域,以中國的華為為例,在2019年該公司申請量達到了4411件,位居企業申請人第一。

需要注意的是華為已經連續三年位居第一,從這一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美國執意打壓華為的原因。畢竟如果不是因為華為的實力太強,美國何必對華為感到忌憚,又為了打壓華為而不擇手段。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從地區申請量來看,佔據世界第一的是亞洲,總比例達到了52.4%;第二的是歐洲,總比例為23.2%;北美則是第三,總比例為22.8%。從這個數據中也可以看出亞洲國家在世界上的話語權正在逐漸增加。

相關焦點

  • 日媒: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中國電影的成長與矛盾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日媒:中國電影的成長與矛盾日本《日經商業》網站11月19日文章,原題: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中國電影的成長與矛盾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將佔據2020年全球電影票房榜第一的不是美國,而是中國。雖然中國的GDP規模目前還只相當於美國的64%,但在過去的一兩年時間裡,中國製作了許多熱門電影,有人曾預測,即使沒有疫情的影響,中國電影市場規模也將在幾年後超過美國。中國有很多能夠激勵人們愛國主義情懷和珍惜傳統文化的影視作品。
  • 中國將成全球經濟「火車頭」!日媒:2028年,中國GDP超越美國
    可以說,在多個國家的經濟仍受困於疫情時,中國經濟已逐漸回歸到與疫情前不相上下的水平。12月23日,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中國經濟簡報》還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或將回升至7.9%;經合組織此前也對中國經濟做出積極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8%。除此之外,經合組織還表示,中國將成為未來全球經濟增長「火車頭」。
  • 10年,3次PISA世界第一,中國的應試教育是「屠龍之技」?
    直到今天,在很多人的認知裡,中國的學生還是只會刷題,沒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刻板印象。但是當中國學子走向世界,與西式教育下的學生同場競技時,我們卻突然發現,原來中國的教育,非但沒有公知嘴裡說的那樣不堪,甚至在世界範圍內的基礎教育中,獨佔鰲頭。
  • 川普說中國是發達國家,國內是誰說已經超越美國的
    川普說以前那些總統不負責任,或者智力不行,他們一把傻瓜,在世界上搞全球化,讓中國賺便宜了。張維為提出,中國在經濟總量、百姓資產、社會保障、科技創新、制度安排和思想理念六個領域超越美國。清華教授胡鞍鋼成功論證:中國國力已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中國在經濟實力(2013年)、科技實力(2015年)、綜合國力(2012年)上已經完成對美國的超越。到2016年,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分別相當於美國的1.15倍、1.31倍和1.36倍,居世界第一。
  • 作文教育,如何超越應試?
    原北京陳經綸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北京教育學會語文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王大績看來,作文寫不好的關鍵是欠缺聯想的能力。「聯想和想像是語文的基本思維方式,作文出問題的根本原因是語文教育出了問題。」王大績說。浙江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授蔡偉說。應試教育的要害是閱讀指導。
  • 英媒:往返月球,中國研發正超越美國
    《金融時報》12月14日文章,原題:往返月球,中國研發正超越美國  世界許多人,特別是美國人,都在關注美國要出臺什麼疫情復甦刺激計劃。但對於世界各國的長期健康來說,近來最重要的經濟新聞可能來自兩個意想不到的地方:波多黎各和月球。12月的第一個早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倒塌了。
  • 中國是應試教育?美國是素質教育?
    美國教育本質也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通常被視為一種以提升學生應試能力為主要目的教育制度。但由於美國的教育考試制度很靈活,再高校錄取的時候不僅看分數還要考查其它能力,所以很多人認為美國教育不是應試教育。但事實上,美國學生為了能夠考上好大學,也會為其而選擇應試教育。舉個例子,美國最出名的應試教育學校就是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公立學校。
  • 應試教育,到底危害了誰?誰最恨應試教育
    有人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對立起來,在這個理論下,應試教育當然是危害了素質教育,或者說的更嚴重一點,就是,危害了中國兒童的素質養成,危害了中國人的素質。如果按照這個理論,就是說,原來都是應試教育,原來在應試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人,基本上都沒有素質,或者說絕大多數素質不高?很顯眼,這是胡說八道!
  • 日媒:中國崛起為世界數據超級大國
    印度《歐亞時報》網站11月26日文章,原題:中國是新的「信息冠軍」,在跨境數據流動方面超越美國  過去20年裡,中國在經濟、國防等不同領域裡取得了巨大的增長,現在正作為一個「信息冠軍」引領世界。日經亞洲數據經濟研究團隊利用進出每個國家的大量數據分析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跨境數據流量。根據該研究結果,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新的數據冠軍,「在2019年擁有最多的跨境數據。」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內地和香港佔跨境數據流動的23%,美國以12%落在後面。2001年到2019年間變化速度的不同使中國現在走到了美國的前面。在這段時間內,中國的跨境數據增長了7500倍,而美國只增長了219倍。
  • 這國超越美國成第一,中國排在第幾呢?
    來源:九哥財經日前,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2019全球競爭力報告》。這份報告是世界經濟論壇按照12個支柱指標,對全球141個經濟體的競爭力予以評估。報告顯示,美國從去年的第一跌至第二,新加坡超越美國成為第一,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
  • 中國特色的應試教育
    說起中國的教育,我們先對比下美國的快樂教育和精英教育。美國加州排名第一的學校叫惠特尼高中。這個學校的生活什麼樣呢?曾經獲得普利茲新聞獎的一位記者,休姆斯,就跑到這家學校臥底一年,然後寫了一本書,叫《美國最好的中學是怎樣的》。其中說到了一個數字:4。什麼意思呢?4小時睡眠,4杯拿鐵咖啡,4.0的GPA成績。4.0的GPA,是最好的成績。要想達到它,每天只能睡4個小時。
  • 為什麼說,美國與歐洲高校的數據科學項目是第一梯隊?
    信息來源:和鯨科技關鍵數據一:美國的98%世界範圍內,美國領先高校開設的數據科學項目總量的第一,佔比全美洲的高校項目的98%,在保持3039所高校數量的絕對優勢下,教育領先世界水平。關鍵數據二:中國的58%中國以93個項目,58%的項目佔比領先亞洲;日本以37.74%的項目佔比位居第二;考慮學校數量以及國家土地面積,日本的數據科學推廣力度稍強於國內,高校數據科學項目分布率達到了7.8%,高於中國的3.5%。
  • 世界排名第一的大學是哪所?美國說哈佛,英國說牛津,中國這麼說
    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大學是哪所?相信這個問題就跟我國排名第一的大學是清華還是北大一樣,答案可謂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根據美國和英國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似乎他們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也相差很大。美國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簡稱USNews)和英國的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簡稱Times)作為世界上四大權威高校排名機構之一,兩者的排名數據還是有很大認可度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兩個機構對於「誰才是世界大學第一」這個問題的看法。
  • 在中國,反抗應試教育的人,是真傻
    2020年07月05日,上了熱搜。當天7點45分大巴車離校,較過去8點8分的出發時間提前了不少。按照慣例,第一輛車的司機和學生都是屬馬或姓馬的,寓意一馬當先,馬到成功;很多媽媽穿了旗袍來送考,寓意旗開得勝。因為疫情,今年的高考比往年遲了一個月。
  • 中國再獲第一!日本最引以為豪的領域被中國超越,日媒求手下留情
    導語:中國再次第一!日本最引以為豪的領域被中國超越,日媒求手下留情。大家都知道,現在許多外國人對中國都貼上了一個標籤:中國製造。身上穿的,手上拿的,吃的喝的玩的用的很多東西都有中國的身影,可以這麼說,如今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是無處不在的。
  • 華媒:低齡留美潮促反思中國教育制度
    中新網8月15日電 美國《僑報》14日刊載社論指出,越來愈多的「小留學生」到美國學習,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反思中國教育制度的實例,因為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美中教育的差距,不僅存在於高等教育,更存在於中小學教育之中;不僅存在於教學方法與內容上,更存在於觀念與體制中。文章摘編如下:越來越多的中國小留學生來美讀書。
  • 看過丹麥、新加坡的教學課堂,中國的應試教育並沒有想得那麼糟糕
    PISA是考核全球學生綜合能力的國際學生能力測試,從2000年起,每隔三年在世界各地的青少年中進行,如今PISA 試卷的語言已經增加到了40多種。每一次測試的結果都打破了人們的思維定式——並不是所有「聰明的孩子」都生活在亞洲,也不是只有美國孩子在創造力方面表現突出。
  • 中國GDP何時會超過美國?日媒給出「時間表」,時間提前了
    一直以來,美國都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始終未曾有哪個國家可以實現對美國GDP的超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崛起,未來將打破這一局面,如今疫情影響下美國GDP下滑,趕超時間或將提前。中國經濟復甦較快今年一季度,在「黑天鵝」事件的影響下,我國GDP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但是,我國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控制住疫情,經濟活動逐漸恢復,復工復產進程加快。
  • 日媒:在165個國家,中國北鬥令美國GPS黯然失色
    11月25日,在我國"嫦娥5號"成功升空後的一天,日本《日經亞洲評論》發表文章,標題為:《在165個國家,中國北鬥令美國GPS黯然失色》。文章以東非國家衣索比亞為例。擁有480萬人口的埃國首都阿迪斯阿貝巴,正倚靠著中國的高科技,欣欣向榮的發展。
  • 看過丹麥、新加坡的教學課堂後,中國的應試教育並沒有想得那麼糟糕
    圖片來源:Google 再看閱讀這一項,中國上海不僅位居第一,成績優異者比例也是最高的,達25.1%。 圖片來源:OECD 從PISA數據來看,以中國與新加坡為代表的傳統教育模式完勝,應試教育,沒有想像得那般糟糕;美國教育,也並非憧憬的那般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