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2008總體投資環境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汕尾是一片充滿神奇和魅力的土地,碧海藍天,青山綠水;地域遼闊,民風淳樸;是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
  

汕尾經過建市20年的努力,憑藉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僑鄉優勢和資源優勢,堅持「讓外商發財,讓汕尾發展」的宗旨,積極開展對外貿易和經濟合作,目前已同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建立了穩定的經貿關係,外來投資遍及全市各行業,已積蓄了厚實的後發優勢。當前,全市圍繞市第五次黨代會提出的「活力汕尾、人文汕尾、和諧汕尾、清新汕尾」的戰略目標,努力打造電子信息產業基地、電力能源工業基地、石油化工工業基地。
  

現在的汕尾,得天時、佔地利、具人和,全市上下正煥發出更加強烈的發展欲望、更加澎湃的發展激情、更加強勁的發展活力。汕尾這片生態優美的淨土、投資興業的熱土、人居旅遊的樂土已成為港澳及海外華人眼中「最適宜創業與投資的城市」。
投資汕尾,商機無限。

把深汕產業轉移園建成區域合作示範區———訪汕尾市市委書記、人大主任戎鐵文

南方日報:如何評價「雙轉移」政策執行以來,汕尾老區獲得的重大機遇?汕尾又是如何在抓住機遇中有所作為,體現政策的發展性和延續性?

  戎鐵文:推進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是省委、省政府促進廣東科學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對於革命老區的汕尾進一步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把握「雙轉移」主動權,去年以來,我們著力抓好幾件工作,並取得成效。一是抓好規劃。按照省委、省政府「雙轉移」的決定和產業轉移區域布局指導意見,結合市「三基地三經濟帶」的產業布局,開展全市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四大規劃修編,制定承接產業轉移發展規劃。二是全力招商。組織市黨政學習考察團,先後到深圳、東莞、中山、佛山和廣州等市開展交流推介活動,舉辦了「深圳—汕尾產業轉移招商推介會」。三是打造載體。與深圳達成共建深(圳)汕(尾)特別合作區協議,投資30億元,首期10平方公裡產業轉移工業園「七通一平」建設已經全面鋪開,目前已建設面積51.6公頃,轉移入園企業18家,投資總額7.45億元。四是培訓轉移勞動力。近三年來,全市培訓勞動力4.5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2.6萬人,其中輸往珠三角等地6.17萬人。

  南方日報:深(圳)汕(尾)產業轉移園是在什麼基礎上孕育誕生的,在汕尾經濟發展格局中扮演何種角色,將起到何種作用?

  戎鐵文:推進深(圳)汕(尾)產業轉移園建設,是深圳、汕尾兩地加快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選擇。深圳有資金、人才、經驗、管理、體制等優勢,但面臨空間、資源制約;汕尾有土地、區位、勞動力、人緣等比較優勢,兩市存在優勢互補、合作發展的巨大空間。

  深圳、汕尾共建產業轉移園,對於汕尾進一步發揮後發優勢、承接產業轉移,對於汕尾打造工業發展載體、實施集聚發展、做大經濟規模,具有重要的意義。汕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深汕產業轉移園的建設,先後出臺了《深圳(汕尾)產業轉移工業園招商引資若干規定》、《關於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擴大招商引資若干規定》等文件,落實了用地、稅收、融資等方面的優惠措施。接下來,我們將認真學習借鑑新加坡蘇州合作模式的經驗,創新體制、機制,高起點、高標準打造現代工業載體,努力把深(圳)汕(尾)產業轉移園建設成為全國區域合作示範區、先進產業聚集園區、創新型、生態型新城區和粵東地區乃至全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南方日報:汕尾招商有什麼有別於其他城市的策略政策,針對落戶工業園區的企業,有否特殊的鼓勵、保護政策?

  戎鐵文:汕尾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特別注重改善投資環境,營造「親商、安商、穩商、富商」的良好氛圍,並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扶持和優惠政策,從用地、用水、用電、稅費等方面給予優惠,從政務環境、企業保護、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予以服務和扶持,使其良性發展。要說我們汕尾在招商中有什麼策略的話,我認為主要有三點:一是親緣招商。汕尾與香港一衣帶水,血脈相連,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背景,形成了汕港親緣關係。原籍海陸豐地區的香港人達60萬,其中不乏工商金融界成功人士,頗有實力;他們的桑梓情懷,成了港資回鄉、港人報國的巨大原動力。二是環境招商。汕尾地處粵東沿海,區位優勢獨特,是粵東通往珠三角和港澳地區的橋頭堡。擁有全長455公裡的海岸線,有眾多港灣和深水碼頭,擁有大量工業腹地,是國際或區域產業轉移的首選。三是服務招商。我們樹立「企業是政府的衣食父母,幫助企業就是幫助自己」的理念,實施重點企業幫扶活動,建立「保姆式」服務體系,努力為企業營造良好氛圍。

 

彭湃故裡商機澎湃———訪汕尾市市長鄭雁雄

南方日報:汕尾近年來變化大,但仍然未能擺脫尾巴的城市形象,用什麼辦法使之有實質性改變?

  鄭雁雄:主要通過轉移園區的改變作為最關鍵的切入。產業轉移園通過市場運作,引進中國泛華建設集團深圳分公司用B.T合作方式帶資30億元進園搞基礎設施建設,建設進展大大加快,預計今年底完成新區4.6平方公裡七通一平、道路管網、標準廠房、公共設施、排汙設施等建設項目,三年內完成13.15平方公裡全部基建任務。

  南方日報:和前幾輪PK時相比,整合後的深汕產業轉移園有什麼不同?

  鄭雁雄:首先是經過省政府批准,深圳(汕尾)工業園從原來的10平方公裡擴大到包括信利國際、德昌電子、康明斯電機、海麗高爾夫會度假基地等在內的39.1平方公裡,已開發面積13.15平方公裡,現有園區投產企業24家,2008年工業產值108.89億元,已經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和帶動能力,且主導產業突出,佔園區工業總產值的81%。

  另一個需要強調的是,深汕兩城空前密切的合作。深圳對產業轉移扶持力度之大,相信旁顧之下,無人能及。今年以來,深圳市已經派出30個行業協會負責園區招商工作,已籤約項目32項共268億元;深圳出資為園區10平方公裡做好詳細規劃和200平方公裡特別合作區概念規劃;落實了轉移入園項目各項優惠政策和引導產業轉移《實施意見》;最近,深圳市再次撥出2.5億元支持園區基礎建設,其中2億元已經到位。

  南方日報:深汕這樣的深度合作,在機制上有何創新?

  鄭雁雄:園區的合作,不僅僅停留在扶持、轉移、搬遷上,而是以產業轉移工業園為起步,探索產業深度分工、建立互動產業體系、形成新的總部與基地模式的經濟共同體,這種合作有可能將為我省對區域協調發展探索新道路。

  特別合作區創新模式對區域發展合作領域的理論和實踐均有較高程度的創新,它的提出和實施對國內其他相對落後地區的發展有借鑑意義。更重要的是,由於特別合作區模式實際上是以深圳市政府作為特別合作區的信用背景,同時使深圳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積累的優秀管理經驗移植到特別合作區,這將大大增加了獲得國家開發銀行中長期開發貸款的可能性和高端投資者信心。這個作用意義深遠。

  特別合作區的溢出效應將包括體制轉型改革的綜合試驗、良性的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革命性地加快落後地區的發展和縮小地區差別,對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區域協調發展、深化改革都有重要作用,是廣東當好深化改革示範田、科學發展排頭兵的重要探索和具體措施。

  南方日報:這樣的合作對廣東的產業布局的意義體現在哪裡?

  鄭雁雄:汕尾作為深圳、廣州通向粵東的唯一通道,是整個粵東地區誰也代替不了的重要節點城市。汕尾接下來必須以融入珠三角為主攻方向,以溝通海西與珠三角兩個經濟區為己任,大力建設汕尾特色的現代海岸經濟產業體系,實現東聯西融,締造橋頭堡地位。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根據2007年土地變更調查匯總(過渡地類)的數據,全市轄區土地總面積735.29萬畝:農用地面積595.47萬畝,佔全市土地總面積81%,其中耕地面積139.95萬畝,園地62.89萬畝,林地351.57萬畝,牧草地435.15畝,其他農用地41.02萬畝;建設用地面積68.48萬畝,佔全市土地總面積9.31%,其中居民點與工礦用地50.31萬畝,交通用地3.53萬畝,水利設施用地14.63萬畝;未利用地71.33萬畝,佔全市土地總面積9.70%。土壤有水稻土、南方山地草甸土、黃壤、紅壤、赤紅壤、菜園土、潮沙泥土、濱海鹽漬沼漬土、海濱沙土、石質土等10多種土類,40多個土屬,70多個土種。

【礦產資源】 初步探明全市有礦產資源6類17種,即有色金屬、貴重金屬、稀土稀有金屬、燃料、黑色金屬、金屬。主要的礦產有錫、花崗巖、海河砂、硫鐵礦、玻璃砂、礦泉水、地下熱水。其中,儲量較大的錫礦主要分布在海豐縣的長埔、吉水門、銀瓶山,陸豐市的博美等地;境內各地都有花崗巖;硫鐵礦主要分布在海陸豐交界的官田;玻璃砂主要分布在市城區、紅海灣的遮浪和陸豐沿海一帶;陸豐市的大安及海豐大湖有豐富的高嶺土;陸豐市有儲量豐富的鈦鐵和獨居石及鋯英。此外,全市還有優質的地熱水、礦泉水和數量相當可觀的鎢、銅、鉛、鋅、金屬鈹、水晶石、鉀長石等礦產資源。 

【水資源】 汕尾市河流多,水力資源豐富。境內集雨面積10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有螺河、螺溪、南北溪、新田水、烏坎河、長山河、水東河、龍潭河、鰲江,赤石河、明熱水、黃江、西坑水、吊貢水、大液河等15條。多年來本地區平均降水量為2066毫米(1956~1997年),河川徑流量為68.69億立方米,其中淺層地下水為18.03億立方米,全市年人均水資源量為2294立方米。區域內共計理論蘊藏量21.98萬千瓦,其中可開發裝機容量為16.53萬千瓦,年可發電量5.5億千瓦時。2007年全市平均降水量約2122毫米,拆合降雨總量103.2億立方米,比上年減少28.3%,地表水資源量60.0億立方米,比上年減少29.8%,淺層地下水14.4億立方米。2007年全市有大中型水庫20座(其中大型水庫2座,中型水庫18座),年末蓄水總量3.03億立方米,佔正常庫容的55.4%,比上年末減少1.41億立方米。 

【海洋資源】

     港灣資源 海岸線長455.2公裡(佔全省岸線的9%),沿海有紅海灣、碣石灣兩大海灣。港口資源豐富,可建大型港口的港灣有6處:白沙湖(施公寮)、小澳(遮浪)、小漠(大圍)、金廂、汕尾港(沙舌西側)、甲子,均具有建設萬噸級以上泊位碼頭的自然條件和道路交通等基礎條件。現擁有12個港口,其中汕尾港、甲子港是國家外貿口岸和國家一級漁港,碣石港、馬宮港是國家二級漁港,湖東、金廂、遮浪、鮜門、小漠、大湖港是國家重點群眾漁港,烏坎、東洲港是綜合港。汕尾市轄下海域還分布有92個海島,島岸線長45公裡,島嶼面積2.9平方公裡,較大的島嶼有龜齡、嶼仔、江牡、芒嶼、菜嶼、金嶼等。

  水面、灘涂資源 大陸架內(即200米水深以內)海域面積2.39萬平方公裡,相當於陸地面積的4.5倍,是海捕漁船的主要作業場所,其中80~200米水深的中外海漁場1.38萬平方公裡,40~80米水深的近海漁場0.48萬平方公裡,40米以內淺海的沿岸漁場0.53萬平方公裡。10米等深線內淺海、灘涂104.4萬畝(淺海99.9萬畝,灘涂4.5萬畝),目前已開發利用的有33.45萬畝。另外,沿海岸還有2.4萬畝的沙荒地,可用於建高位池養殖魚蝦貝類。

  水產資源主要的海洋經濟水產品種有14類,107科,173種,其中年產量超過2000噸的有20多種。上述水產品種中,有相當一部分屬於中上層魚類,集中在遼闊的中深海漁場,尚有開發餘地。

  海洋氣候資源 汕尾市海域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陽光充足,氣候適宜,除個別年份外,屬春秋相連長夏無冬;沿海地區年平均氣溫22℃,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冬季以東北風為主,春末至夏季以東南風和西南風為主,年風速2.1~3.5米/秒以上;由於海岸線較長且曲折,海域廣闊多海島,海洋水文狀況顯得複雜;近岸海域沉積物以現代沉積為主,河口區多為陸源沉積物所覆蓋。

  海洋礦產資源 據初步勘查沿海岸可供建築和造地用的砂土地面積271平方公裡,蘊藏約4.88億立方米。其中沿白沙湖畔,從施公寮至內湖一帶沙灘的石英砂蘊藏量有2000萬噸,部分砂的二氧化矽含量超過98%,是製造玻璃的優質原料。海底油氣資源也很豐富,中國海洋石油南海東部公司已在汕尾市南面海域開發了惠州、西江、流花、陸豐等4個油田,發展前景看好。

      濱海旅遊資源 汕尾市的海岸線上,分布著眾多的沙灘、奇巖、島礁、古蹟等濱海迷人風光,「神、海、沙、石」兼備,具有「陽光、沙灘、海水、空氣、綠色」5個旅遊資源基本要素,歷史、人文內容也十分豐富,適於開發觀光旅遊、購物旅遊、宗教旅遊。金廂、遮浪、捷勝等地海灘連綿,安全係數高、沙質細軟,海水水質好,開發濱海旅遊的條件得天獨厚,是海水泳浴場、日光浴場、水上運動場的優良潛在選址,其中以遮浪和金廂旅遊資源開發潛力最大。遮浪山、海、湖、角風光旖旎,是國家重點海水浴場之一;觀音嶺金廂灘沙白、水清、浪小,嶺前奇石眾多,是一個理想的濱海度假勝地。龜齡島、小島等海島風光旅遊資源也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水產野生動物 汕尾市目前存在的水生野生動物品種有:花鰻鱺、海馬、海龜、金錢龜、玳瑁等品種,其中形成規模馴養繁殖的主要有花鰻鱺和海馬,海龜、玳瑁、金錢龜等作為觀賞用途馴養的有10多家。

  海洋能 遮浪巖及其毗鄰區域,位於紅海灣、碣石灣之間大陸向海最突出的部位,風能資源豐富。其有效風能達到3020千瓦·時/平方米,有效風速時數為7467小時。在遮浪南面,也是全省匯聚流最為突出的區域之一。

【生物資源】

  農作物 主要分為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糧食作物以水稻、番薯為主,其他還有馬鈴薯、玉米和蠶豌豆等旱糧作物;經濟作物有蔬菜、果樹、花生、甘蔗、大豆、木薯、茶葉、花卉、南藥、食用菌等。

  果樹 全市水果共有種類24科42種。主要品種有:荔枝、龍眼、黃皮、柑桔、橙、香蕉、青梅、柚、楊桃、梨、芒果、油甘、臺灣青棗、李子、番石榴、西番蓮、臺灣甜桃、天下第一桃、大五星枇杷等。2007年,全市有水果種植面積62.55萬畝,總產量17萬噸。

  森林 2007年,全市有林地面積298.35萬畝,林業用地面積334.5萬畝,公益林面積11.58萬畝,商品林面積1.20萬畝,森林覆蓋率43.6%。境內木本植物有39科115種,常見的喬木有杉、松、桉、紅椎林、稠、荷木、木麻黃、臺灣相思、大葉相思、樟、柳、苦楝、油桐、橡膠等。灌木品種主要有桃金孃、野腳木等。人工栽培品種有馬尾松、臺灣相思、速成桉、茶、楝葉五茱萸等。

  野生動物 汕尾市境內已發現的野生動物有16科46種,其中屬國家規定的保護動物有穿山甲、白鶴、蘇門羚、猴鷹、蟒蛇、黑臉琵鷺等。其它的還有豺、斑林狸、大靈貓、小靈貓、豹、斑羚、山豬、籠豬、黃、豺狗、豺狸、果子狸、鳶、蒼鷹、褐耳鷹、雀鷹、松雀鷹、大、普通、向尾鷂、鶚、遊隼、灰背隼、小青腳鷸、褐翅鴉鵑、草、長耳、短耳、鷓鴣、斑鴣、鵪鴣、夜遊鶴、海鵝、岸鵝、山雞、紅腳水鴨、銀蛇、廣蛇、索蛇(過樹龍)、大避虎、青蛙等。

 

汕尾:紅色老區 綠色家園 藍色崛起

信息來源:南方日報

  要求切實幫助老區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胡錦濤

  從經濟上看,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當前面臨的重大問題與挑戰。建國60周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的今天,廣東作為全國最富裕的省份之一,如果不能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尤其是老區的脫貧致富問題,我們就沒有完成中央交給的任務。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首先就要解決老區發展的問題,這是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重要抓手。如果能把一些產業轉移到老區,就能解決當地的財政收入、就業等一系列問題。要繼續抓好「雙轉移」工作,對一些有條件的老區,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汪洋

紅色回憶

  縣級蘇維埃政權最早誕於海陸豐

  汕尾是革命老區,是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關於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確定的全國十三個紅色革命根據地之一,我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誕生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彭湃同志的故鄉。

  中共領導下第一個農民武裝誕生於此;

  中共領導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確立於此;

  中共領導下第一次農村土地革命爆發於此;

  中共領導下第一次縣級工農兵代表大會召開於此;

  中共領導下第一批貨幣發行於此;

  ……

  在革命戰爭時期,汕尾為中國革命勝利做出過重大的犧牲和貢獻。大革命時期全市犧牲革命幹部群眾近4萬人,被燒房屋6萬餘間。全市烈士人數(國內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共計4370人。

  1957年、1989年、1993年評補劃老區;1957年原海豐、陸豐被列為全省重點老區縣;1957年評劃老區村莊1215個,涉及46萬人。汕尾市95%的地方都是老區。

汕尾:紅色老區 綠色家園 藍色崛起


 

紀念彭湃

  激情不減———革命老區建設邁出新步伐

  汕尾市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現有老區人口265萬人,佔全市總人口80%以上,分布在59個鄉鎮778個村委會3166個村莊,其中「二戰」時期村莊2403個,抗戰時期村莊237個,解放戰爭時期村莊526個。2008年人平純收入3848元。

  近年來老區建設獲得顯著成效,經濟快速發展,老區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較大提高。2008年老區工農業總產值296億元,比2005年165億元增長44.3%,老區人平純收入比2005年的3541元增加307元,三年來老區實現脫貧群眾1.2萬戶5.6萬人。為了培養老區的造血功能,老區的民營經濟、特色農業也受到特別的關注和扶持。

  至目前為止,汕尾市已建立「汕尾農業現代化示範區」、「汕尾市『羅非魚』優新技術加工園區」和「廣東省生寶農業種植園區」三個省級示範園區。近幾年,市委、市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爭取每年至少20個項目納入省扶持中小企業技改、創新項目導向計劃。

  汕尾市長鄭雁雄動容地說:「汕尾最需要扶持,最值得扶持,在雙轉移政策執行過程中,老區人民相信,自己不會被遺忘。」

 綠色汕尾山清水秀,環境質量優良。

  風情依舊———守望紅色老區的綠色家園

  汕尾山清水秀,環境質量優良,多年來江河水庫水質達標率、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均為100%,近岸海域水質完全滿足環境功能區劃的要求,是全省少有的未受汙染的黃金海岸;轄區內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良好,共有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25個,合計面積506.26平方公裡,佔國土面積的9.6%,市區全年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一直保持100%,市民每天都呼吸著新鮮空氣、喝著放心的水,在遠離汙染的狀態下生活、工作。

  為了保有老區的青山綠水,汕尾市委市政府從各種渠道籌資50億元,突出生態先行,用兩到三年時間,打造城鄉生態發展環境。

  據汕尾市市長鄭雁雄介紹,該市立足改善投資環境、有效保障增長、促進科學發展的理念,著力實施「修規、造堤、治汙、改水、植樹」五大舉措。一是2009年用一年的時間,組織專業團隊,以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接《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為核心,以主體功能區定位為主要內容,以「三基地、三經濟帶」為基礎,以發展海洋經濟為特色,以空間規劃、產業規劃、土地規劃、環境規劃「四規合一」的規劃體系,全面啟動汕尾規劃編修工作;二是啟動百裏海堤愛海工程,守護海岸安全。汕尾是粵東第一海岸線資源大市,同時也是颱風和洪澇災害多發地區,在省的大力支持下,該市今年啟動「百裏海堤愛海工程」,斥資20億元,按不同堤段防護標準對324公里海堤進行加固維護;三是啟動全面減排計劃,守護環保安全。該市拓展投資渠道,採用BOT等合作方式,按中長期規劃解決環境汙染根本問題;四是啟動飲水改造工程,守護飲水安全。針對目前部分農村人口及少數市(鎮、街)居民飲水乾淨安全問題,邀請當地鄉賢及深圳水務控股集團投資及承建管理,三年內全部完成改水任務;五是啟動荒山綠化工程,守護水土安全。針對沿海地區風雨衝涮,綠化難度大的實際情況,該市破解難題,啟動造林工程,從2008年起,按照既要綠化又要美化的理念,重點抓好環市區4.6萬畝荒山綠化工作,2010年全面完成種植任務。

港口助力汕尾藍色崛起。

  雄心崛起———開發老區千裡藍色海岸線

  汕尾發展海岸經濟的綜合優勢非常突出,一是海岸資源富集。汕尾的人口、土地面積只佔全省的3%,而海岸線卻佔9%,海域面積佔5.6%。陸地海岸線全線達455公裡,既有具備發展深水碼頭的天然條件,又有大量緩坡地、鹽鹼地可供發展臨港產業;既有風格各異的沙灘、島嶼、濱海風光適宜發展海岸線旅遊業,又有大量淺海、灘涂可開發海洋水產業;既有粵東沿海三大海灣之碣石灣、紅海灣兩個海灣,又有品清湖、白沙湖等難得一見的海上湖泊。

  二是交通區位優越。汕尾緊接珠三角的深圳、惠州,距離香港82海裡,距離臺灣高雄港200海裡,距離太平洋國際航道12海裡,是廣東省從區位上唯一能夠既對接香港、又對接臺灣;既與深圳有密切產業合作,又緊靠太平洋國際航道、便於打通國際航運的城市。已開工建設的廈深鐵路為汕尾植入發展海岸經濟的大動脈,規劃建設中的天津至汕尾高速公路、廣西玉林至福建漳州高速公路汕尾段、廣州至汕尾鐵路、龍川至汕尾鐵路等項目,將使汕尾成為水陸交通運輸樞紐。

  汕尾市委市政府對汕尾經濟發展的構思是,圍繞海岸經濟一個軸心;以港口建設及相關交通網絡配套建設為兩個基礎;以新城區新園區、新環境建設為三個重要支撐;以港口物流、臨工產業、濱海旅遊、加工製造業、海洋水產業為五大龍頭產業;全面展開寬領域、多層面、深層次的海岸經濟發展格局。汕尾將對藍色海岸線的開發構想通俗易懂地歸納為「五龍興海」:

  港口物流業「活海」。建設紅海灣港區國際樞紐港口,依託施公寮島、紅海灣68平方公裡可利用土地發展現代物流業,建設立足汕尾、面向粵東、輻射泛珠三角的寶石加工配料、紡織服裝配送、汽車物流配送、保稅倉儲、凍品儲備、石化儲運重要物流基地。建設陸豐湖東煤炭碼頭,發展輻射粵東北煤炭配送基地;建設甲子港、碣石港作為對臺小額貿易港口納入規劃,打造粵東農產品基地;建立工貿一體化園區,打造「三角東」交通物流樞紐地位。

  臨港工業「富海」。做大做強電力能源基地。重點保證汕尾電廠二、三期、陸豐核電、華潤火電、陸豐甲湖灣新能源基地等電力能源項目的順利上馬建設,力爭10年左右建成我國重要電力能源基地。以汕尾新港區施公寮臨港工業和保稅區、深汕特別合作區臨港工業區、小漠石化臨港工業區、陸豐湖東臨港工業區為重要引擎,推動石化、造船、裝備、生物製藥等項目在此落戶,形成新增長點。

  電子信息業「興海」。重點保證信利國際TFT項目二、三期、中信印刷電路板基地和德昌電子擴建項目的建設,力爭10年左右建成廣東省重要的電子信息業和高新技術出口基地。對傳統優勢產業(包括紡織、服裝、珠寶、聖誕用品等)加大扶持和優化升級力度,形成支撐現代物流業的重要實業基地。

  濱海旅遊業「旺海」。按照「著眼大區域,塑造新形象,營造大環境,發展大旅遊」的總體思路,建設好五個旅遊區,即:市區城市遊憩旅遊區;紅海灣海洋運動旅遊區;鮜門濱海高爾夫球度假區;碣石玄武山—金廂灘宗教濱海旅遊區;赤坑溫泉度假旅遊區;陸河綠色走廊生態旅遊區,把汕尾市打造成為粵東地區乃至全省重要的海濱休閒度假勝地。

  海洋水產業「趕海」。重點發展海洋捕撈業、水產養殖業和水產品深加工;發展水產特色品牌產品;積極扶持培育發展一批新的漁業龍頭企業;重點建設羅非魚養殖基地、對蝦養殖基地、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基地、海馬養殖基地、牡蠣養殖基地、鮑魚養殖基地等,努力打造海洋經濟支柱產業。

相關連結:

  老區新項目

  陸豐核電項目。該項目總裝機容量為6×100萬千瓦,計劃總投資700億元。

  汕尾發電廠3、4號機組擴建工程。該項目規劃容量為4×60萬千瓦+4×100萬千瓦等級機組,分兩期建設。

  華潤電力海豐小漠電廠項目。建設規模為4×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一期投資90億元。

  陸豐甲湖灣新能源基地。由廣東寶麗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其中陸豐甲湖灣陸上風電場項目,總投資12億元,預計2009年9月可全部併網發電。

  陸豐甲湖灣海上風電場項目。該項目設計總裝機容量125萬千瓦,總投資200億元,該項目計劃建設成為我國海上風電場的示範基地和行業新標準。

  陸豐甲湖灣發電廠項目。該項目規劃總裝機8臺100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總投資345億元。

  中央直屬儲備冷庫汕尾庫的建設項目。該項目由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在全國建設的三個中央直屬儲備冷庫項目之一,計劃總投資3.2億元。

  銀貝投資有限公司與汕尾合作經營城市經濟項目。計劃在五年內投資500億元,主要經營造船、工廠化養殖、高新技術等項目。

  菱電合組財團與汕尾合作開發銀龍灣項目。擬與汕尾合作投資興建跨海大橋及開發銀龍灣項目,把銀龍灣建設成為廣東知名的、粵東地區最大的集五星級遊艇會所、會議中心、休閒旅遊、商業地產為一體的濱海社區。

  廈深鐵路汕尾段建設工程。建設規模為國鐵一級112.5公裡,計劃總投資100億元。項目於2008年9月開工建設,至2009年8月累計完成投資18億元。目前工程正加緊施工中,已動工建設的隧道19座,橋梁24座,完成鑽孔樁灌注7228根,承臺灌注576個,墩臺灌注484個;完成工程建設施工用地8185畝(其中:臨時用地2819畝,永久性用地5366畝),約佔用地總量的97%。

  汕尾百裏海堤愛海工程。項目委託省水電設計院完成整體規劃,規劃海堤總長325.66公裡,需加固或新建海堤238.21公裡,加固或重建水閘305宗,工程總投資約21億元。目前該項目的專業審查基本完成。

關於鼓勵在汕尾市區

投資興辦工業的若干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鼓勵外國公司(企業)、華僑、港澳臺同胞、國內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在我市投資興辦工業,促進我市經濟全面發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著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發揮本市優勢,努力發展市區的工業經濟,增強市區的工業基礎。

  第二章 稅收優惠
  第三條 在汕尾市區興辦工業企業,享受國家和省規定的一切稅收減免優惠政策。國家和省規定有幅度的,按最低限額徵收。
  第四條 對外商投資工業企業,經營期在十年以上的,企業從開始獲得利潤之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第五條 凡高新技術當年生產出口產品產值達到當年企業產品產值70%以上的,可按照現行稅率減半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六條 外商投資的先進技術企業按照國家規定減免企業所得稅期滿後,經法定機構認定仍為先進技術企業的,可按稅法規定的稅率延長三年減半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七條 凡在汕尾市區興辦工業企業的國內企業,企業所得稅也可享受「二免三減」的優惠待遇。採取先徵後退的辦法,從獲利之年起,第一和第二年地方分成部分,由地方財政部門按全額返撥給企業;從第三年至第五年按50%返撥給企業。
  第八條 投資的工業企業經財稅機關批准,可加速企業固定資產折舊。
  第九條 投資興辦工業企業不徵收場地使用費;外商企業暫免徵收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費和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新購置的房地產三年內免徵城市房地產稅。
  第十條 凡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所得稅,增值稅地方分成部分全部返還企業。
  第十一條 有出口經營權的企業,承接來料加工業務出口貨物及其加工費一律免徵增值稅和消費稅。
  第十二條 投資者以合資、合作、內聯經營方式,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改造我市老工業,發展出口產品,搞活企業,原企業的債權債務,欠繳的社會保險費,編外人員、離退休職工的工資福利等在原企業分成利潤中解決。

  第三章 收費優惠
  第十三條 在汕尾市區規劃的工業區內,投資興辦工業企業,徵用市政臨20米路土地的,按規定標準給予減收50%的道路建設費。
  第十四條 在汕尾市區規劃的工業區內,投資建設工業廠房及生活設施,其報建費、市政建設配套費、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費和消防設施配套費均按規定收費標準減收50%,對於實際投資達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上述各項收費可待企業竣工投產後二年內繳納。
  第十五條 在汕尾市區規劃的工業區內,投資興辦工業企業,投產後三年內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減收50%,凡屬高新科技或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二年內免予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
  第十六條 在汕尾市區規劃的工業區投資興辦工業企業,用電報裝的供配電貼費,由市電力工業局適當予以優惠,市區用電配套設施費按規定標準減收50%,供水報裝的設施費按規定標準減收50%。

  第四章 用地優惠
  第十七條 工業企業用地使用期為50年,期滿可申報延長使用年限。
  第十八條 凡在汕尾市區規劃的工業區內,投資興辦工業的,土地價格實行優惠。不同地域實行不同地價。在本規定生效之日起的五年內,出讓的土地價格最高不得超過100元/M2。
  第十九條 除十八條規定優惠外,對於高新精尖科技項目和投資規模達5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土地價優惠20—30%;對於在荒坡、荒山、荒嶺建廠,缺乏「三通一平」條件的,土地價格可再優惠。
  第二十條 徵地費應在收到批准用地通知書後,按規定期限內交納,對於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高新精尖科技項目和投資規模達50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可在徵地後二年內分期付還徵地款。

  第五章 辦事高效
  第二十一條 申報投資項目,凡符合法定條件的,審批機關接到申報後,在一個工作日內審批;屬於重大項目的,審批期限不得超過四個工作日;須上報上一級機關審批的項目,審批機關必須在三個工作日內審核上報。
  第二十二條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投資企業的註冊登記手續,凡符合法定條件的,在兩個工作日內核發執照。須上報上一級機關審批的,審批機關必須在三個工作日內審核上報。
  第二十三條 有關部門必須廉潔高效地為企業辦理銀行開戶登記,稅務登記,海關備案登記、合同備案審核和合同延期、變更登記,社會保險登記,招聘、招工等手續。
  第二十四條 企業投資建廠房及生活配套設施,符合法定條件的,有關部門在接到申請後必須在三個工作日內辦妥報建手續。對於投資項目生產經營所需的水、電、通訊,有關部門在接到申請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優先安排。

  第六章 其 它
  第二十五條 對介紹、引進項目成功的,給予重獎。具體實施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六條 市計委、經委和外經貿負責對投資的指導、服務和協調;市計委、科委負責對高新精尖科技項目認定。
  第二十七條 各縣(市、區)可參照此規定製定具體辦法。
  第二十八條 過去頒發的文件與本規定有牴觸的,按本規定執行。
  第二十九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生效。

 

相關焦點

  • 汶川縣城(威州鎮)災後重建總體規劃(2008-2020)環境影響評價公示...
    汶川縣城(威州鎮)災後重建總體規劃(2008-2020)環境影響評價公示(第2次)
  • 廣東省汕尾市八大名人,你知道汕尾市的哪些名人?
    這裡還留有很多歷史遺蹟,文化底蘊深厚,環境優美,被稱為是東方的夏威夷。今天小編主要來帶大家介紹下汕尾市八大名人,希望能對要了解汕尾市的朋友有所幫助。早在上世紀80年代,林如光就開始回國投資興業。如今,林如光在大陸共創辦了20多家企業。在廣東主要有增城琉璃瓦生產基地、潮陽、佛山和三水的陶瓷公司、廣州南沙的嘉鼎浩公司(嘉豐集團中國總代理)。補充說明!
  • 臺灣桃園市城市交流團參訪廣東汕尾市
    中國臺灣網5月29日汕尾訊 5月23日至25日,臺灣桃園市觀光旅遊協會會長、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姜嶽峰率領城市交流團一行22人到廣東汕尾市參觀訪問。市政協副主席、市旅遊局局長呂珠龍,市委副秘書長、接待處處長李偉華等接待了交流團。
  • 廣東省汕尾市房產前景如何?
    汕尾市目前房價7482元/m2,全國排名第135,環比+1.58房價開始上漲,那汕尾市房產前景到底如何?那下面來具體分析。一、基本情況汕尾市,廣東地級市,面積4865.05平方公裡。2、汕尾海岸線漫長,是南海優良漁場;同時環境優美,適合旅遊度假。
  • 2008新疆樓市總體評析
    2008新疆樓市總體評析   編者按:3月18日,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烏魯木齊新建住房銷售價格上漲24.2%,二手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24.5%,漲幅均居全國首位。繼2007年9月、10月、11月、12月以來連續4個月漲幅位居全國,烏魯木齊房價漲幅已是第五次位居全國。
  • 市人大常委會開展《汕尾市水環境保護條例》立法後評估調研 檢驗...
    汕尾日報訊(通訊員 吳海銀)12月1日至2日,市人大常委會《汕尾市水環境保護條例》立法後評估小組到各縣(市、區)開展實地考察和座談交流活動。市司法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城鄉和住房建設局、第三方服務機構廣東文宗律師事務所等人員參加調研。
  • 汕尾市410不鏽鋼市場心態悲觀
    汕尾市410不鏽鋼當然,鋼鐵廠也將發布一些關閉訂單來抵消一些損失。公司有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和業界公認的聲譽,距廣珠鐵路丹灶貨場僅米。將提高地方債流動性今增規模或超萬億    一方面,應強頂層設計,根據主體能區規劃制定區域產業發展「負面清單,引導符合主體能區規劃的企業有序向相關區域轉移;另一方面,根據當地環境能區劃和環境容量,承擔區域應建立空準入、總量準入和項目準入的「三合一環境準入制度,以及「二合一專家評價和評價的環境決策諮詢機制,從源頭上防止汙染遷移。
  • 《玉林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編制完成
    《玉林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以下簡稱《規劃》)日前編制完成,《規劃》勾勒出了玉林「遠景圖」。目前,該《規劃》已向社會公示,徵詢市民的意見和建議。     按《規劃》,至2020年,全市要達到小康生活水平以上,並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保障、服務體系,以及布局合理、設施完備的醫療衛生保健網絡;到時,全市環境質量要在總體上明顯改善,「三廢」汙染得到全面控制,工業汙染達標排放;環境噪聲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標準之內,並建成和改善一批自然生態保護區和生態示範區,實現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
  • 汕尾市420不鏽鋼成交持續低迷
    汕尾市420不鏽鋼成交持續低迷   無錫新同巨鋼業有限公司專業生產304不鏽鋼板、316l、310s、321、904l等材料為主的公司,資源充足,品種齊全,庫存量大。    汕尾市420不鏽鋼沒有好消息,不鏽鋼將在份繼續鞏固。
  • 汕尾市430卷板周報價格走勢
    汕尾市430卷板周報價格走勢   無錫新同巨不鏽鋼有限公司專業生產汕尾市430卷板,價格實在,質量可靠,型號齊全,支持加工定製,歡迎來電選購!
  • [擔保]陽 光城:為子公司汕尾市萬德隆提供擔保
    一、擔保情況概述 (一)擔保情況 陽光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擬為公司100%權益的子公司汕尾市萬德隆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汕尾市萬德隆」)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擔保金額10.02億元,債權人為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分公司(以下簡稱「信達資產江西省分公司」),期限不超過36個月
  • 汕尾市食藥監局:汕尾市城區興源堂奎山藥店「嚴重失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7月16日,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汕尾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撤銷GSP認證證書公告(2018年第5號)》。據公告,汕尾市城區興源堂奎山藥店嚴重違反《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規定,汕尾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依據《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認證管理辦法》第四十五條,依法撤銷其《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認證證書》,並根據《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生產經營單位信用分類管理的實施辦法》(粵食藥監法〔2014〕109號)規定,評定其信用等級為「嚴重失信」。
  • 汕尾市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今日開幕!
    一年一度的汕尾市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開幕了。、汕尾市教育局、汕尾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汕尾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汕尾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汕尾市總工會、團市委、汕尾市婦聯、中國人民銀行汕尾市中心支行啟動儀式汕尾市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開幕式於9月14日上午舉行
  • 汕尾市420不鏽鋼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汕尾市420不鏽鋼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無錫新同巨鋼業有限公司專業生產304不鏽鋼板、316l、310s、321、904l等材料為主的公司,資源充足,品種齊全,庫存量大。
  • 廣東省汕尾市公安消防局汕尾市公安消防特勤中隊辦公配套設備採購...
    汕尾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受廣東省汕尾市公安消防局的委託,於2019 年1月25 日就汕尾市公安消防特勤中隊辦公配套設備採購(441500-201901-095-0001)採用競爭性談判採購進行採購。
  • 汕尾市職業技術學校怎麼樣、好不好
    汕尾市職業技術學校怎麼樣、好不好 2020-12-07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
  • 廣東汕尾市簡介,學習一下!
    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在原海豐、陸豐兩縣的行政區域上設置地級汕尾市,並析海豐縣南部沿海的汕美、紅草、馬宮、東湧、田墘、捷勝、遮浪7鎮建置城區;設陸豐縣北部山區的河田、河口、新田、螺溪、水唇、上護、南萬、東坑等8個鎮設置陸河縣。汕尾市管轄城區、海豐縣、陸豐縣、陸河縣。
  • 汕尾市現代漁業考察團赴臺灣交流考察
    我們在虛心請教的同時,不忘適時地宣傳汕尾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美好發展前景以及良好的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樹立了汕尾的良好形象,讓臺灣地區的朋友們更多地認識汕尾、了解汕尾。同時,我們真誠地邀請臺灣的朋友特別是漁會組織負責人和水產養殖專家,組團前來汕尾參觀考察,加強現代漁業發展上的交流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臺灣地區的朋友對汕尾市良好的投資環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表示一定找機會來汕尾實地學習考察。
  • 汕尾市博助慈善會助力2020年汕尾市荔枝文化節啟動儀式
    汕尾市博助慈善會的精神文化追求:博周行善 助益宣慈 宗旨:扶貧 濟困 助學6月21日,以「鄉村振興·美荔定製」為主題的2020年汕尾市荔枝文化節活動,在海豐縣赤坑鎮崗頭和發村舉行。應主辦方邀請,汕尾市博助慈善會組織了28名志願者,活動總領隊為汕尾市博助慈善會赤坑支隊隊長曾向迅,向陽幼兒園幼師等共同參與協助此次活動,負責活動現場各項志願服務。參與本次活動的志願者有28名,其中4名在臺下協助工作人員布置活動事宜沒有參與合照志願者們依時出發前往現場,在活動開始前,按照活動主辦方的安排分配工作。
  • 陸豐3人入選汕尾市道德模範,內湖1名鄉賢榜上有名
    為改善家鄉教育教學環境,從2008年到2018年,郭靖花費10年時間,共捐獻善款1700多萬元,把原先破舊的三陂小學,重建成九年一貫制的郭靖三陂學校。期間,他還自掏腰包設立三陂村教育基金會,作為學校的「獎教獎學基金」和外鎮教師的生活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