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受苦受累的應該就是媽媽了。可能媽媽們最害怕帶著孩子去遊樂園和超市了吧,一個是什麼都想玩,另一個是什麼都想要。
買一塊糖,遭工作人員歧視,但是值得媽媽們學習
媽媽帶著琳琳去逛超市,新到的榴槤糖榴槤味道特別濃,琳琳當然特別好奇這種味道的糖果,媽媽知道她可能是圖一時新鮮,如果買了很多回去,比較浪費,而且榴槤的味道還比較大。
於是在和孩子商量之後,媽媽決定買一顆榴槤糖,在結帳的時候,收銀員看見她們只買了一顆糖,就說了一句,買一顆糖,還不如不買呢,媽媽就說了一句我家的孩子我了解,只是圖一時新鮮,買的多了也是浪費,你都操心到我們家的事情了,看來你是真閒。讓收銀員無地自容。
其實,在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家長不能盲目滿足孩子的要求,要理性對待孩子提出的各種要求。
孩子對爸爸媽媽提出要求時,家長該怎麼做
一、口頭協商
每個人的腦子裡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對自己的生活有各種各樣的要求,小孩子也是,他們也會纏著自己的爸爸媽媽要各種各樣的東西,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孩子提出要求時,有時候家長並不能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但家長可以通過口頭協商,和孩子商量之後,滿足孩子的一部分要求。
父母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教育孩子,從小教導孩子。時間久了,孩子腦子裡有了家長的諄諄教導,讓他們知道並不是所有的要求都是合理的、都能被滿足。也能學會慢慢克制自己。
二、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朋友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分析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比如,孩子在商店裡選擇玩具,如果孩子看到什麼就要什麼,作為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家裡有的就不能再要了,而且要選擇自己喜歡的,無論是玩具店還是商店,孩子只能選擇一個,不能一次性買很多,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然孩子會養成不珍惜物品的壞習慣。
三、幫助孩子認清事物的本質
有時候孩子喜歡一件事物總是三分鐘熱度,過了新鮮感就沒有了,家長不能慣著孩子這樣的習慣。
如果孩子喜歡一項運動,那首先讓孩子了解其中利弊,告知孩子學習這項運動要吃的苦頭很多,如果要學習就一定要堅持到最後,光鮮舞臺的背後是要付出很多汗水的。
如果孩子喜歡,就讓孩子去做,並且要一直鼓勵孩子讓他們堅持下去。而且要給孩子訂立目標,短期要達到什麼要求,長期又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四、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小孩子的思想一般都是比較簡單的,面對孩子提出來的無理要求,有時候只要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就會忘記自己之前的無理要求。
千萬不要用打罵的方式來對待小孩子。其實,只要給孩子放最喜歡的動畫片,孩子可能就會安靜下來,忘記自己之前無理的要求了。
只要用對方法,小孩子也是很容易溝通的。用對方法,面對孩子無理的要求時,家長就不會頭疼了。同時,作為家長,應該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哦。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