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擔心孩子遊戲成癮?家長不沉溺就是最好的預防方法
北京安定醫院成癮醫學科主任醫師遲勇表示,孩子觸網年齡越來越小,遊戲障礙不僅會導致孩子的攻擊行為和心理抑鬱等問題外,還會帶來身體缺乏鍛鍊、忽略健康飲食、視力或聽力下降、睡眠不足等一系列健康問題。遊戲成癮應早幹預早治療遲勇指出,遊戲成癮的發展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患者開始有些沉迷於遊戲,但學習沒有受到明顯影響;第二階段,玩遊戲開始有些失控,還能堅持學習,但學習成績、效率開始下降;第三階段,沉溺於網路遊戲並嚴重影響學習和睡眠,雖還能勉強堅持上學,但經常遲到、精神不振;第四階段則已經放棄學習,晚上玩遊戲至第二天凌晨甚至通宵達旦
-
家長課堂:如何避免青少年上網成癮
關於什麼是網癮的話題陽光新希望李主任解釋,網癮是網絡成癮的簡稱,網絡成癮包括幾個類型,即網路遊戲成癮、網絡購物成癮、網絡關係成癮或者是網絡色情成癮。網絡成癮是指網絡使用過度、沉迷,患者會想方設法上網,即使到了規定時間,也不肯停止。
-
世衛將首次把電玩成癮列為精神疾病
世衛將首次把電玩成癮列為精神疾病 2017-12-27 09:37: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於明年發表的最新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編碼(ICD)中,將「電玩失調」(Gaming disorder)納入危害精神健康的疾病之一,是首次將電玩成癮行為正式列為精神疾病。 據悉,若玩家連續打遊戲12小時,便可能患上電玩失調,但需持續觀察逾一年以上才能確診。資料圖:電子遊戲機。
-
孩子遊戲成癮?家長你也玩玩試試
前幾天,有位家長前來諮詢:說最近幾天,在她陪孩子玩耍時,經常被孩子要求拿著積木拼成的飛機或者汽車進行對撞大戰,隨著積木被撞得四分五裂,孩子會開心地大笑,表情滿足。甚至在玩的過程中,還會說一些不文明的話語。經過家長的耐心詢問,原來是孩子在玩平板時,看到別人玩遊戲的視頻,畫面內容充斥著暴力、血腥,加上玩家解說時不斷說出的髒話,讓孩子不自覺地被吸引,並有樣學樣。
-
應對孩子手機成癮的家長手冊
哪怕自己的孩子已經是「成癮」的一份子,也不要輕易放棄,連你自己都放棄自己的孩子,還有誰會幫你的孩子呢;還有一些家長直接實施打罵及家庭暴力,不要忘記,孩子的逆反心理悄然地支配著孩子與父母對著幹或隨波逐流,最終卻錯過了戒除手機成癮的最佳時機,更導致其他各方面的問題。
-
我的孩子上網成癮了嗎?!─給父母的幾個建議
「你看看新聞,那個犯罪的人也每天玩電玩,你再玩下去到時候跟他一樣!」「心理師,我孩子每天都一直上網,叫他不要用也不聽,他是不是網絡成癮了?我要怎麼辦?」「心理師,我也是為了孩子好,才把網絡切斷,他一直生氣,現在都不跟我說話了,怎麼辦?」…… 這些對話是否對您來說不陌生呢?
-
孩子一哭鬧就給玩手機?這或許是孩子成癮行為的根源
隨著3C產品愈來愈普及、近乎已成為人手必備的重要工具,人們在家庭的教育方式,也因應科技的轉變有莫大的變化,孩子們今日的童玩不再是彈珠、踢罐子、跳房子,取而代之的各種電玩和手機,早已成了他們成長過程的習慣。
-
避免焦慮相互傳遞,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幾米家長A:醫生,我的小孩厭學,對學習沒有任何興趣,他是不是有心理問題?家長B:醫生,我女兒一天到晚玩手機,晚上不睡覺,白天不出門,她是不是網絡成癮了,你們這裡可以戒掉網癮麼?家長C:醫生,我兒子說學習壓力太大,跟我說緊張,心慌,胸悶,上課喘不上氣,天天拉肚子,這是學習壓力大引起的嗎,休學減輕壓力會不會就好了?
-
「佛山高明」陪伴.溝通與孩子一起成長
為讓家長和孩子認識到親子陪伴的重要意義,提升家庭成員毒品預防意識。2020年7月22日-2020年8月31日,在佛山市高明區荷城街道禁毒辦的指導下,高明鵬星禁毒社工開展了為期十節的「快樂伴我成長」親子溝通小組。本次小組以寓教於樂的方式,邀請了社戒社康學員共同參與,加強親子間的溝通,讓親子能更加了解對方,活動共吸引8對親子參與。
-
家長應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別忽略他們
家長不能一直忙於工作而忽略了給孩子的陪伴。家長回家後要摒棄所有的工作以及手機和電腦,多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要知道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及時消除孩子不良的情緒,讓他們建立自信以及樂觀的心態。讓孩子多動手做事,能促進身心和諧發展,同時也培養了他們自立以及自理的能力。3、多帶著孩子一起郊遊平時多帶孩子孩子郊遊能給他們潛移默化的教育,儘量要選擇空氣清新,而且陽光充足的環境中,讓他們直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
...親子關係出現問題,父母孩子缺乏溝通?聽聽北師大專家怎麼說
2020年,以「陪伴,我們在一起」為主題,倡導家長和孩子高質量陪伴、共同成長。2021年,將以「感恩」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提升家長家庭教育能力,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導家庭成員厚植「愛黨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近年來,青少年學生如何規避青春期出現的各種心理不良情緒與狀況,從而更加健康地成長,成為學校老師、學生家長乃至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話題。
-
國內兒童網絡成癮達3%!專家:孩子有三大現象,就該尋求幫助
手機已經成為每個人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且越來越多的兒童將時間投注在網絡上,有時會因為玩線上遊戲而影響生活,進而出現身心問題。造成網絡成癮的原因很多,但絕大多數可能都跟生活有關,家長可從生活中三大現象觀察。
-
孩子沉迷電視成績下降,英國兒童專家:家長回事了孩子3種心理
我相信孩子沉迷於電視或網絡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家長,面對這些高科技的娛樂工具,尤其是網絡的無窮魅力,爸媽陷入了兩難的抉擇:讓孩子接觸吧,給孩子自由又擔心把握不好尺度,讓孩子電視成癮、網絡成癮,影響身心發展;不讓孩子接觸吧,又怕孩子與時代脫節,這種因噎廢食的方式不可取。
-
孩子「成癮」和「叛逆」,多與家長教育有關,不是雞湯有科學依據
如今叛逆的孩子越來越多,這和父母的教育初衷顯然相悖而馳,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聽自己的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每天都有進步。但在孩子身上,我們卻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缺點,甚至有可能出現一些成癮行為,比如抽菸,上網等,沉迷在其中難以自拔。於是父母開始埋怨孩子不聽話,開始不停的在孩子耳邊嘮叨自己的付出,甚至會對孩子採取一些暴力手段,希望以此來改變孩子。
-
如何能避免中小學生網絡成癮?家長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現在網絡成癮,已經成了中小學生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想要避免孩子網絡成癮,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網絡成癮的原因。一、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成就感,容易在虛擬的網路遊戲裡得到不斷的滿足。二、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得不到家長和老師的鼓勵和肯定。
-
如何能避免中小學生網絡成癮?家長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現在網絡成癮,已經成了中小學生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想要避免孩子網絡成癮,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網絡成癮的原因。一、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成就感,容易在虛擬的網路遊戲裡得到不斷的滿足。二、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得不到家長和老師的鼓勵和肯定。
-
如何高效地陪伴孩子?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教育專家聊聊如何陪伴孩子。通過父母的陪伴,孩子才逐漸構建起對自己的認知,判斷這個世界是安全還是冷漠的。首先,孩子在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溝通與陪伴。心理學研究表明:學齡前、童年期、青春期,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溝通與陪伴,父母都不能缺位,否則,不利於其人格的形成與完善。
-
大學生遊戲成癮曠課掛科被退學屢見不鮮 專家:建立分級標準
建立分級標準預防網路遊戲成癮在校大學生遊戲成癮曠課掛科被退學屢見不鮮專家建議本報記者 韓丹東本報實習生 梁 晨近年來,遊戲成癮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據北京某大學的一位輔導員介紹,現在,大學生中玩遊戲的情況比較多,很多學生也會在宿舍「開黑」。據了解,在校大學生大多數已經年滿18周歲,遊戲本身的防沉迷系統對其不會限制,但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卻沉迷遊戲從而耽誤學業。
-
《網絡成癮》:孩子網絡成癮怎麼辦?丨佐心家長
網絡時代,很多同學都面臨著社交網絡成癮的困擾。有些情況比較嚴重的同學,看電影每五分鐘就要停下來一次,走路吃飯時也盯著微博刷個不停……就這樣,網絡成為了當代人的鴉片。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根治網絡成癮?就是如果我們要去了解網絡成癮的話,我們可能要去關注小孩子對於網絡沉迷這件事情的持續的時間,以及它的嚴重程度,還有包括社會功能。但是,目前來說,網絡成癮是逐漸引起我們心理學家,以及精神疾病專家、精神障礙專家重視的這樣一種行為,嚴格意義上我們是不能把它定義成一種疾病的。第二部分:父母如何幫孩子正確使用網絡?
-
防止孩子沉迷遊戲,家長要做到三點
防止青少年沉迷網遊,一方面除了遊戲廠家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有關部門繼續強化監管外,另一方面,家長也應積極行動,主動防範,充分盡到監護人的責任,防止孩子沾染上手機遊戲。如果孩子出現了沉迷遊戲無法自拔,家長要和孩子一起積極尋求、接受專業的心理諮詢與治療,在專家的指導下,重點做到以下三點:調整心態理性面對孩子出現的問題全面接納孩子,不嫌棄,有耐心,傾聽孩子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