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不願意分享的時候,家長避開這兩個誤區很重要

2020-10-10 萌媽百寶箱

你有沒有遇到孩子不願意分享的時候?大多數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孩子突然在某個階段不愛分享,變得「小氣」了。

家長會認為小孩子要懂得分享,因為分享是一種優秀的品質,當孩子不願意分享的時候,很多大人就會給自己家的孩子,或給別人家的孩子立馬添上「小氣、自私、不懂事、沒家教……」等一系列的負面標籤。

真實案例:

鄰居小孩歡歡,今年2歲半,她奶奶每天都會帶著歡歡在小區遊樂場玩。平時,小女孩歡歡也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小可愛,最喜歡和一起玩的小朋友分享自己的零食和玩具。

但是最近,歡歡的奶奶說孩子變得越來越小氣了。有一次,歡歡奶奶想讓孩子分享水果給經常一起玩的小朋友吃,可歡歡說什麼也不肯,緊緊地抱著有水果的袋子不放手。

奶奶教育孩子:「歡歡,你要做個大方的孩子,快點,分享水果給小朋友一起吃啊!」

歡歡一邊大聲說著「不要」,一邊就跑回家去了。

這樣「失控」的場面讓孩子奶奶覺得非常尷尬,一邊抱怨著孩子越大越不聽話了,一邊就去追著孩子回家了。

分析:

相信這樣的場面,很多家長都很熟悉吧,可能也正剛剛經歷著「孩子不願意分享」的時期,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特別普遍的現象。

這個時期,在我們大人眼裡覺得孩子不願意分享是小氣的表現,如果從專業的心理學角度來分析的話,孩子在這一時期的心理特徵是「自我意識」,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得越是處於較高的水平,孩子對自己的物品就會出現佔有欲,這樣的狀況一般要從孩子2歲以後開始,逐漸持續到孩子7歲以後,自我意識感才會慢慢降低。

所以,通過孩子的「自我意識」概念,我們了解到了當孩子不願意分享的時候,並不是孩子變得「小氣」、「吝嗇」、「不聽話」了,而是他們的自我意識水平在提升了。

兩個誤區:

如果當孩子不願意分享,我們還要繼續教育孩子懂得分享的時候,就要注意避開以下兩個誤區:

誤區一:既然是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了,那就由著孩子吧,不必教孩子分享了。

這類家長知道了孩子有自我意識之後,就認為這是好事,不能限制孩子發展自我意識,所以,當孩子不願意分享的時候,就要隨著孩子的性子,不分享就不分享。

這樣的時間一長,孩子會分不清楚到底分享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或者孩子會失去分享的意識,凡事都是以自我為中心。

誤區二:學會分享是孩子有教養的基本表現,必須從娃娃抓起,一定要讓孩子懂得分享。

這類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品性教育,想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好孩子,當然是對的。可是,當孩子正處於不願意分享,自我意識特別強烈的階段,我們為了教育孩子學會分享,就不顧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逼著孩子一定要從小學會分享,做個大方的孩子,就會適得其反。

那我們在孩子不分享的時候,到底該如何做才合適呢?

家長首先要分清楚分享意識和分享行為這兩個概念,也就是說,當孩子在一定的年齡階段,自我意識發展的時候,我們遇到孩子有不願意分享的行為時,我們不要覺得尷尬,更不要隨意給孩子添上「小氣」的標籤,我們需要做的只要繼續給孩子傳遞分享是一件好事,分享能使人快樂這樣的意識就夠了。

當我們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分清楚了分享意識和分享行為之後,要學會接納孩子不分享的行為,但是我們可以和孩子經常一起做一件小事,用實際行動來向孩子繼續傳遞分享意識。

什麼小事呢?我們父母可以經常帶著孩子一起做分享的小事,比如家裡有好吃的東西時,記得給鄰居或父母自己的朋友分享一些,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榜樣是愛分享、懂分享的,等到孩子過了這個階段,也自然而然會成為一個懂得分享、樂於分享的孩子。

相關焦點

  • 讓孩子愛上數學,蒙特梭利教育如何幫家長避開啟蒙誤區
    別再逼孩子做題啦!蒙特梭利數學如何幫家長避開數學啟蒙教育誤區?為什麼要學數學?數學實在是太重要了!人類社會目前沒有任何一個行業能夠100%脫離數學。正是明白數學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家長沉迷於給孩子報奧數班、數學培訓課,仿佛孩子經過題海戰術,便可以順其自然地掌握這門學科?然而實際情況呢?有多少孩子,看到數學就頭疼;有多少孩子,明明有天賦卻不願意學數學;有多少孩子已經成長為大人,在社會裡終於明白數學的重要性,但因兒時基礎薄弱,在事業上難以再進一步?
  • 讓孩子愛上數學,蒙特梭利教育如何幫家長避開啟蒙誤區
    別再逼孩子做題啦!蒙特梭利數學如何幫家長避開數學啟蒙教育誤區?為什麼要學數學?有多少孩子,看到數學就頭疼;有多少孩子,明明有天賦卻不願意學數學;有多少孩子已經成長為大人,在社會裡終於明白數學的重要性,但因兒時基礎薄弱,在事業上難以再進一步?由此,我們不禁深思,孩子們為什麼學不好數學?
  • 孩子遲遲不說話,家長別著急,避開七個誤區、學會兩個方法
    現在說話晚的孩子越來越多,只要你帶孩子下樓玩兒,就能注意到有孩子說話有問題,或者說話晚。當到了該說話的年齡了,孩子語言有問題了,家長就特別著急,尤其是在聽到別人家的孩子叫爸爸和媽媽的聲音那麼好聽,而自己的孩子還是在無意識地與自己呼應的時候。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乾貨分享,讓你避開這些帶孩子的誤區!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乾貨分享,讓你避開這些帶孩子的誤區!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本書叫《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本書是我覺得特別幸運能夠遇到的一本書。近期因為我的孩子一個六年級,一個二年級,總是感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比較吃力,就開始閱讀一些關於兒童教育的書籍,其中最有效的就是這本叫《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如果你不希望我們的家庭變成一個個悲劇的話,如果你想更好地教育好你的孩子的話,我建議你一定要研究一下這本書。
  • 孩子睡不好直接影響發育,這幾個睡眠誤區,家長要避開
    文|淘媽很多家長應該都知道,想要孩子健康發育的話,除了補充必需的營養,充足、高質量的睡眠也是必不可少的。孩子睡不好的話,會影響體能、身高、免疫力等。所以說,家長平時要多關注孩子的睡眠問題。像以下這幾個睡眠誤區,儘量避開,別坑娃。
  • 1-2歲寶寶,家長照顧避開十個誤區,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終於熬到孩子一歲之後,很多家長就覺得終於可以放鬆一些了,孩子一歲之後慢慢學會了走路,學會了說話,甚至學會了自己吃飯,很多家長就覺得孩子長大了,不用這麼操心了。卻不知道孩子一歲到兩歲也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孩子在1到2歲的時候:一年時間孩子的生長增長12-15釐米,比青春期更快。而孩子的體重增長慢了下來,一年長五斤左右。
  • 避開這幾個親子閱讀的誤區,何愁孩子不會閱讀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時家長的不當行為,則會導致孩子越來越不喜歡閱讀,因此,效果並不好。那麼,有哪些誤區呢?下面來談談常見的幾個:誤區1:家長需要花很多精力,才能使孩子喜歡閱讀。孩子的專注力有時被高估,家長也意識到了孩子只有3分鐘熱度。拿孩子最喜歡的玩具來說,孩子在玩喜歡的玩具時,多半是一個玩具玩一小會就換了。
  • 孩子成長過程中,這8大誤區,爸媽一定要知曉,儘量一一避開
    一個家庭,在孕育孩子的過程中,是比較艱辛的。尤其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很多的事情。這其中,不乏一些常見的「誤區」,家長們一定要知曉,儘量避免。,這8大誤區,爸媽一定要知曉,儘量一一避開誤區一:補鈣越多越好?
  • 家有內向孩子,父母應避開5個教養誤區
    如何理解內向孩子面對內向的孩子,我們應該避開哪些誤區呢?1、故意讓孩子難堪。有的父母自身性格比較外向,神經大條,說話幽默,於是也喜歡跟孩子開玩笑,殊不知內向的孩子一般都很敏感,玩笑開過了頭,尤其是有外人在場的時候,這會讓孩子變得很難堪,他們不會像外向的孩子那樣一笑了之,反而可能更加封閉自己。
  • 固體飲料當奶粉,孩子喝了2年患佝僂病,家長一定要避開養育誤區
    不少網友在心疼孩子的同時,對於家長無法辨別真假也十分氣憤,不敢相信竟會無知到這種地步。 而真實情況是,不少家長在購買時,對包裝外寫明的「蛋白固體飲料「也產生過質疑,但是導購這樣說:蛋白固體飲料是牛奶的另一個簡稱。並且還告訴家長:倍氨敏奶粉就是專門給過敏寶寶吃的特醫奶粉。
  • 小學生學英語,避開這些誤區!分享方法總結,推薦學生家長收藏
    當下,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外語教育。而眾多五花八門的培訓班讓家長們迷茫困惑,難以取捨。其實,家長要認清英語學習的若干誤區,才能作出較為明智的選擇,這一點ivy先生還是有發言權。ivy先生從事英語教育十幾年。
  • 「我寶寶不願意爬怎麼辦?」避開這幾個誤區,每個孩子都能學會爬
    說到寶寶爬行,許多父母就會這麼說:我寶寶不願意爬,讓他爬他就哭,那我也沒辦法呀!他不喜歡爬,就喜歡讓人抱著玩;我給他練爬,他爬了一會兒就不幹了,沒有耐心;這是遺傳他爸爸的,他爸爸小時候也不會爬;順其自然吧!他不願意我們也沒法強迫他爬。
  • 秋冬季孩子保暖,家長一定要避開的4大穿衣誤區
    但是,對家長們來說,真的落實到自家孩子身上,穿少了還是會擔心。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穿得既保暖又舒適呢?下面這些穿衣誤區就一定要避免。>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想法,孩子今天穿得多不多?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保暖,就會給孩子選擇加絨的保暖內衣,其實根本沒有必要,加絨的內衣不利於吸汗,反而更容易使孩子著涼。
  • 總結往年填報志願時候的一些誤區,希望可以避開這些坑
    縱觀每年的高考志願填報,都會出現一些誤區或是盲點,導致有考生和家長在志願填報時候出現了很大的失誤而沒有去到想去的院校或專業,甚至出現了高分低報、沒大學可上的尷尬境地。我們今天總結了一些常見的誤區,提醒家長和考生們注意,希望可以避開這些坑。
  • 孕初期,新手孕媽要避開這兩個誤區,不注意會影響孕囊發育
    畢竟孕期前三個月一切不確定因素都太多,因先天性的優勝劣汰、宮外孕、葡萄胎等,或者由於孕媽自己大意引發的流產等這些情況也都是有可能存在的。所以孕初期,不少沒經驗的新手孕媽還都是比較擔心的。今天我們重點來談談孕初期有關孕囊的發育情況,新手孕媽們可要注意避開這兩個誤區,不然影響孕囊發育不說,嚴重的甚至會引發流產。
  • 家有學齡兒童 教育要避開6大誤區
    學齡兒童的教育不僅是在學校接受的集體教育,家庭教育也很重要。研究顯示,心理因素和家庭因素極大程度的影響著孩子的情緒與行為,家長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可以很好的引導孩子的行為。不過,家庭教育要避開誤區,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優化孩子的心靈。誤區一:意見不一現在的孩子是爺爺奶奶的心頭肉,很多時候,父母想要對孩子進行教育,可是爺爺奶奶卻多加阻攔。家庭教育意見不統一,有人管,有人護,孩子會在其中左右搖擺,甚至會尋找「庇護所」。
  • 寶寶任何時候都不願意分享怎麼辦
    絕大部分家長都希望孩子成為樂於分享的好寶寶,願意和別人分享玩具、食物、場地…但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寶寶不願意分享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接下來我們就分析一下不願分享行為背後的原因。3.家庭中父母的所作所為也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幼兒分享行為的發展。在幼兒的腦海裡還沒有「分享」概念的時候,他會把自己感受到的「分享」視為分享的內涵,自己給「分享」下一個定義。很多的小朋友正是因為家長採取了不恰當的方式,使得寶寶對分享下了錯誤的定義,認為只要是分享,就是把東西送給別人。4.家長的不當分享行為也會被孩子所模仿。
  • 讓孩子學好英語,家長需要避開這三大英語教育誤區
    其實,這些問題的根本在於,爸媽們對於引導孩子學習英語存在誤區。今天備考君就來跟大家說說,引導孩子學好英語中最為常見的 3 大誤區。誤區一:錯過最佳學習時間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高考那麼遠,和小學生有什麼關係?小學生恰恰才是最應該重視英語的群體!語言學研究表明,3-12歲是人類學習第二語言的最佳時期。
  • 當孩子不願意把玩具給別人的時候,家長是怎麼做的呢?
    帶孩子在小區裡面玩的時候,一般會帶點寶寶的玩具下去玩。遇到小朋友的時候我一般都會鼓勵孩子跟大家一起玩,一起分享玩具。但是有很多時候寶寶不願意交換,特別是對寶寶自己來說剛買的玩具,他自己本身都剛玩沒有多久的玩具。這個時候我是不會強行去說服寶寶一定要把玩具分享給別的小朋友的,因為我覺得會傷小朋友的自尊心,他會覺得媽媽幹嘛把我心愛的玩具給別人玩,而不願意讓我玩。小朋友會有明顯不開心的情緒表現出來。
  • 避開這幾個親子閱讀的誤區,會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時家長的不當行為,則會導致孩子越來越不喜歡閱讀,因此,效果並不好。那麼,有哪些誤區呢?下面來談談常見的幾個:誤區1:家長需要花很多精力,才能使孩子喜歡閱讀。 孩子的專注力有時被高估,家長也意識到了孩子只有3分鐘熱度。拿孩子最喜歡的玩具來說,孩子在玩喜歡的玩具時,多半是一個玩具玩一小會就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