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公路改建設計專題為您提供川藏公路改建設計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川藏公路改建設計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更多內容請查看築龍學社路橋市政熱點推薦。
省道S107川藏公路某段改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立即下載
等級: 文件 108KB 格式 doc
關鍵詞: 路橋施組設計 高速公路實施
內容簡介 1.1 工程簡介 本工程項目為省道S107川藏公路xxx段改建工程路線起於雙流縣金花-國棟段與環城公路的交叉口,改線新建550米後接川藏公路,沿線老路經黃水、花園鎮、興樂鄉、花橋鎮、止於蔡彎立交橋。路線全長15公裡,按二級公路標準建設,路基寬15米,設計行車時速60公裡/小時,設計荷栽公路-II級,瀝青混凝土路面。本工程A合同段由K7+100-K14+900,本段全長7.1公裡。 1.2 地形地貌及地質情況 項目地處四川盆地西部之成都平原,其東部為寬谷壟崗,淺丘地貌,其西部為廣闊的成都平原,線路主要位於平原地帶。沿線地面高程主要在459M~491M之間,從線路起
立即下載川藏公路迫龍溝特大橋設計解析 查看詳情
瀏覽數:114
關鍵詞: 預應力混凝土 迫龍溝特大橋
一橋飛架迫龍溝,天險變通途。2016年4月13日,由中國中鐵大橋局修建的西藏最大跨度斜拉橋——迫龍溝特大橋通車,這標誌著國道318線通麥至105道班整治改建項目全線貫通,通麥天險14公裡「死亡路段」成為歷史。 該橋橋址區屬高山河谷地貌類型,橋位處迫龍溝寬約400m,兩岸為泥石流堆積地貌,植被發育。河谷斷面呈U形,兩側傾角約148度,主溝切割較深,橋位軸線地面標高介於2001.37~2087.57m,相對高差達86.2m。根據以上特點,主跨400m以上的斜拉橋為最適合的橋型。結合兩岸地形及路線平縱線形,最終確定採用跨徑組成為(156+430+156)m的雙塔斜拉
查看詳情川藏線正在發生巨變,我們從這些埡口說起! 查看詳情
瀏覽數:86
川藏線,險峻壯美的進藏路,它的美永遠訴說不完,它註定是旅行人永遠魂牽夢繞的所在。 而沿途的的埡口,又承包了這條公路一大半的美!說到這,或許還有人不太明白,什麼是埡口呢? 到底啥叫埡口? 埡口是高原上最常講的一個詞,常為高山大嶺的交通孔道。埡口在地理意義上指的是山脊上呈馬鞍狀的明顯下凹處。 當地人不是為了登山而登山,他們只是要翻過埡口,用最短和最省力的路途進山和出山。換句話說,埡口就是翻山越嶺的捷徑。 其實,埡口除了風光獨特,還有很多無法被替代的作用! 中途的休息站
查看詳情川藏公路大面積塌方致道路中斷 查看詳情
瀏覽數:2419
川藏塌方據介紹,此次累計塌方10餘處,其中覺巴山路段K3503處墜下一塊長80米、寬7米、高10米的大型塌方體,導致道路雙向中斷。 武警交通二支隊20餘名官兵已經連夜趕赴現場,採取「雙向掘進,人機輪換」方式,清挖塌方體。指揮搶險的武警交通二支隊政委江清華說:「人停機不停,官兵將採取三班倒輪換作業,以最快速度打通此路段。」 此外,受強降雨影響,川藏公路芒康縣海通溝路段24日發生多處水毀致道路中斷。截至記者發稿時,這兩處路段均在搶通中,搶通時間暫無法預計。 來源:鳳凰網 築龍路橋25萬粉絲共同關注,把握路橋市政行業動態,分享精品工程案例,探討專業技術話題,參與熱
查看詳情川藏線第一關飛仙關隧道成功貫通 查看詳情
瀏覽數:1499
關鍵詞: 隧道工程施工 隧道施工方法 不良地質隧道
摘要:川藏線第一關--飛飛仙關隧道全長1620米,兩車道,設計時速60公裡。近日順利貫通,工程將力爭明年元旦前開放交通。 飛仙關隧道施工現場 飛仙關隧道從大深溪(小地名)進入山體,從飛仙關鎮穿出。 在施工現場,負責人指著頭頂上方做完初步襯砌的隧道頂說:「隧道每掘進一段距離我們就會對內壁進行襯砌處理,在隧道四壁全部噴上混凝土漿固定,然後在第一層混凝土上鋪一層防水板,再將混凝土用高壓澆注進去,最後形成一個約30釐米厚的混凝土層,防止脫落碎石塊傷人。同時,還要對已經掘進的隧道進行打樁固定,防止塌方和下陷。」每天有約100人和10臺大型機械在隧道施工現場。目前,飛仙關隧道累計
查看詳情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長隧道——川藏線雀兒山隧道貫通 查看詳情
瀏覽數:1267 回複數:12
經過5年艱苦建設,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長隧道——國道317線雀兒山隧道正式貫通。雀兒山隧道的正式貫通,意味著該隧道主體開挖基本完成,預計明年7月1日,該隧道將正式通車。 「爬上雀兒山,鞭子打著天」。雀兒山位於甘孜州德格縣境內,藏語稱為「措拉」,意為「老鷹也飛不過的山峰」。這裡主峰海拔6168米,山高路險、高寒缺氧,被稱作「川藏第一險」。 長期以來,雀兒山是這條生命線的「瓶頸」。開車近兩小時才能翻過雀兒山。在冬季,路面結冰後,翻山時間會長達近3小時,一旦實施交通管制,這條線就會徹底中斷。雀兒山隧道通車後,穿越雀兒山只需要5-10分鐘,長久以來的交通「瓶頸」將徹底消除。&
查看詳情世界最高隧道「雀兒山隧道」貫通,終結川藏線「魔鬼路段」 查看詳情
瀏覽數:1585 回複數:6
摘要:雀兒山隧道長約7公裡,為雙向兩車道,總投資11.5億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長隧道。11月10日,經過5年艱苦建設,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境內的川藏公路雀兒山隧道正式貫通。從此終結川藏線「魔鬼路段」。 此前的雀兒山公路 雀兒山隧道外景 雀兒山隧道施工現場 【攔路虎】 高海拔、缺氧 海拔6168米,終年氧氣含量只有內地的60%,年均氣溫零下18攝氏度 凍土、暗冰 不比青藏鐵路的永久性凍土施工技術難度小 【變通途】 隧
查看詳情中國最美景觀大道 國道318川藏線PK國道214 查看詳情
瀏覽數:3018 回複數:6
關鍵詞: 道路設計方案 景觀設計方案 濱水設計方案
摘要:318國道起點為上海,終點為西藏友誼橋,全長5476公裡,是中國最長的國道。國道318川藏線素有「中國最美的景觀大道」、「地質博物館」等美譽,沿途匯聚的冰川、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峽谷和若干大江大河,擁有驚、險、絕、美、雄、壯的迷人景色。 中國最美景觀大道國道318川藏線PK國道214滇藏公路滇藏公路(國道214)南起滇西景洪,穿過橫斷山區原始森林,橫跨金沙江翻越海拔4300餘米的百芒雪山和洪拉山,經西藏芒康、左貢、昌都、類烏齊至青藏界多普瑪,抵甘肅蘭州,西藏自治區境內803公裡。 中國最美景觀大道國道318川藏線PK國道214滇藏公路(214
查看詳情[成都]川藏公路北線景觀大道規劃設計方案(國內大型園林公司) 立即下載
等級: 文件 44MB 格式 ppt
關鍵詞: 景觀方案文本 城市規劃設計 景觀規劃設計 城市景觀營造
知名地產類型:城市道路圖紙深度:方案(初設圖)項目位置:四川設計風格:現代風格圖紙格式:PPT圖紙張數:75張作圖方式:手繪,PS景觀設施:座凳•座椅,駁岸•擋土牆,欄杆,樹池•花壇•花缽,雕塑,水景設計,景觀照明,自行車棚,停車場,管理用房,公用電話,公用廁所,標識系統,鋪裝設計,假山置石內容簡介 [成都]川藏公路北線景觀大道規劃設計方案(國內大型園林公司) 設計理念:田園、簡潔、自然 。 目錄:第一部分 設計主題 第二部分 風貌策略 第三部分 方案設計部分(景觀設計節點與標準段、設計意圖、節點設計、雕塑設計主題及效果圖等),共75張
立即下載在雅康公路上讀懂川藏公路的「昨天和明天」 查看詳情
瀏覽數:644
摘要:如果說二郎山是「川藏公路咽喉」,那麼位於四川省雅安市的飛仙關鎮則可以稱之為「川藏公路口腔」。在飛仙關鎮和天全縣交接之間,聳立著一座吊橋,叫「飛仙關吊橋」。儘管吊橋早已棄用,且面貌及結構已顯斑駁,但其歷史意義對於整個川藏線來說,深遠而悠長。 川藏公路 回顧 時間調撥回1950年,剛剛成立的新中國籠罩在一片歡慶的氣氛中。但在祖國的西南一隅,卻處於動蕩——彼時,尚未解放的西藏的政治情形極為複雜。為和平解放西藏,實現祖國領土的完整和主權的統一,毛澤東主席指示:解放並營救西藏。隨即,任務的重擔落在了當時駐守西南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第十八軍的肩上。 
查看詳情川藏線四川瀘橋隧道內一罐車起火(組圖) 查看詳情
瀏覽數:672 回複數:9
關鍵詞: 隧道工程講義 隧道事故案例 隧道標準化施工
摘要:2015年3月29日上午,國道318川藏線四川甘孜州瀘定縣境內一重型罐車在長1658米的瀘橋隧道內起火燃燒,車上有3個裝滿約1.5噸柴油的油箱,隧道內有大量車輛和人員被困。 瀘橋隧道冒出滾滾黑煙 隧道內不斷冒出滾滾濃煙 隧道內冒出滾滾濃煙,大量車輛通行受阻 消防官兵正在現場處置「貨車起火後,隧道內外等待通行的車輛排起了長隊,隧道口不斷有黑煙竄出。」一位現場目擊者稱,國道318線是川藏線瀘定境內,一車牌為川V09796重型水泥罐車,在長1658米的瀘橋隧道距洞口約500米處起火燃燒,車上有3個裝滿約1.5噸柴油的油箱,隧道內有大量車輛和人
查看詳情川藏公路怒江大橋列入「2014年危橋改造項目」 查看詳情
瀏覽數:1021
摘要:2013年橋梁檢測評定結果,怒江大橋技術等級評定為四類,符合納入危橋改造的條件。鑑於怒江大橋地處國道318線咽喉地帶,為確保國道318線的安全運營和暢通,交通運輸部已初步同意將怒江大橋增列入2014年危橋改造項目中。川藏公路怒江大橋12月16日,從西藏自治區公路局獲悉,根據該局組織實施的2013年橋梁檢測評定結果,怒江大橋技術等級評定為四類,符合納入危橋改造的條件,目前已基本擬定列入西藏自治區2014年危橋改造項目中。通過西藏交通部門不斷與交通運輸部進行溝通和匯報,鑑於怒江大橋地處國道318線咽喉地帶,為確保國道318線的安全運營和暢通,交通運輸部已初步同意將怒江大橋增列入2014年危橋
查看詳情「川藏線第一橋」拆除現場 查看詳情
瀏覽數:619
關鍵詞: 橋梁拆除方案 國道連接線工程
摘要:國道318線連接蘆山、天全兩縣的飛仙關石拱大橋橫跨蘆山河,橋身一半屬天全縣,一半屬蘆山縣。是川藏線上第一座鋼架橋,隨著經濟的發展,石拱大橋難以滿足通行需要。隨著起爆倒計時結束,從橋面到橋墩,瞬間冒出點點閃光……飛仙關橋爆破現場飛仙關橋爆破現場地處蘆山、天全、雨城三縣(區)交界的飛仙關,是國道318線上的第一關,被譽為川藏線陸地「第一咽喉」。被爆破拆除的飛仙關石拱大橋橫跨蘆山河,橋身一半屬天全縣,一半屬蘆山縣。市公路局介紹,1950年,原西南軍區支援司令部工程處在飛仙關修建了川藏線上第一座鋼架橋飛仙關橋。1972年,由川交一處07109工程隊承建的飛仙關石拱大橋建成使用。飛仙關鋼架橋就此「
查看詳情川藏線通麥隧道塌方致「13死」消息為假 專家稱造謠者或許就想要個 查看詳情
瀏覽數:803
摘要:1日,川藏線必經之路通麥發生塌方,網傳「死亡13人其中4名騎行車友」,記者多方核實此消息為假消息。截至昨日下午,道路已經恢復暢通。「西藏林芝波密縣政府網」闢謠稱,道路塌方至道路搶通無任何人員傷亡情況發生。 「西藏網警」微博截圖 網傳消息微博截圖 1日,川藏線必經之路通麥發生塌方,網傳「死亡13人其中4名騎行車友」,記者多方核實此消息為假消息。截至昨日下午,道路已經恢復暢通。「西藏林芝波密縣政府網」闢謠稱,道路塌方至道路搶通無任何人員傷亡情況發生。 現場塌方當日封路「塌方地段在通麥縣下面7公裡,而通麥縣城是川藏線的必經之路,也
查看詳情川藏公路有望於9月3日恢復通車 查看詳情
瀏覽數:331
因近期連續降雨,川藏公路沿線近日發生多處泥石流和塌方,嚴重影響交通運輸。其中8月30日下午發生在西藏自治區波密縣排龍溝段的大規模塌方更是使這條公路陷於中斷,大量車輛滯留兩端。經武警官兵在排龍溝不分晝夜的搶修,一條近200米長的便道已初步成型。據了解,如果9月2日晚間當地不下雨,這條便道9月3日就可以投入使用,這就意味著川藏公路有望於9月3日恢復通車。來源:新華社 築龍路橋25萬粉絲共同關注,把握路橋市政行業動態,分享精品工程案例,探討專業技術話題,參與熱點問題討論。請在公眾號中搜索築龍路橋或者zhulonglq,或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即可獲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