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快訊】填報志願到底是優先選大學還是選專業?權威專家為您詳細解答!

2021-02-20 殷都區教育局

河南2020年高招報志願的日子越來越近。對於很多考生和家長來說,面對這麼多學校和專業,到底該如何選擇,有點無從下手。近日,河南高校招辦主任對志願填報進行指導——填報志願到底是選大學還是選專業,考生和家長意見出現了不一致怎麼辦?

河南師範大學招生辦副主任瞿洪明進行了詳細解讀↓↓↓

「對於好多家長和考生來說,這麼多學校麼多專業無從下手。其實說到底,看你的分數夠不夠、你想去上學的地方好不好、有沒有想讀的專業,其實就三個因素。」瞿洪明說,把三個因素一交叉,那麼你要報的學校就出來了。這時候,再按照平行志願的規則去選擇衝、穩、保的學校。這樣的話,基本上你今年的志願大概能框定出來。

瞿洪明說,平時問的比較多的問題,綜合性大學和行業性大學怎麼選?一些211行業性院校的錄取分數呢?有的並不比咱們中上等的985的綜合性院校低,這時候該怎麼選呢?他給出綜合性大學和行業性大學的特點,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做參考。

第一,綜合性大學一般都是大而全。他的學科專業很多,名氣大,並且是屬於一種開放包容的一種辦學的理念。

第二,有利於綜合素質的培養。他多學科都在學校裡面,對他綜合的素質培養是有幫助的,那麼未來的發展傾向呢,考研、出國。其實,他是把本科階段作為基礎來學習,那麼像代表學校,就不用說了:清華、北大、南大、浙大、川大等等。這些些高校都屬於是綜合性大學的代表院校。那麼行業性大學的特點。一般來說,這些學校的學校地域都非常好,而且那在行業內的認可度都非常高。當然,他專業的培養就更加的專精,他往往同樣的專業,那麼含行業性大學往往會比綜合性大學更專更精。

第三,未來傾向行業內就業發展的,你將來就準備吃這碗飯了,就在行業內發展了。那麼,你讀行業性大學,對你未來的發展是有優勢的。像這類的代表學校,比如說,政法大學、財經大學、外國語大學、郵電大學、交通大學等等,其實都是一些非常好的大學,但是就根據咱們考生未來發展,自己來做出判斷和選擇。

在瞿洪明看來,專業的選擇有五個地方需要注意。

第一,首先要感興趣且能學好的專業。光感興趣還不夠,必須還要對專業有一定的了解。到底問問自己能不能把專業學好,因為你的興趣會轉移。那麼你學習,也不能完全靠興趣做支撐。

第二,較熱門前景好的專業。毋庸置疑,它會對你未來的就業發展以及你的生活質量都會很有幫助。

第三,在你沒有明確的目標方向的時候,那麼你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特長,性格特點來選擇專業。他說,其實在師大有時候,我會問一些考生、新生,「你怎麼想學化學」,「其實我也不知道想些,當時老師讓我報了,因為我是化學課代表」。你說選擇有錯嗎?其實也沒有錯。當你自己沒有明確的目標的時候,那麼你哪個學習比較有興趣學,能學的好,完全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特長來進行選擇。另外,比如說有女同學,她性格很內向,不太愛說話很文靜。那麼她完全可以選擇,比如說語言類,或者是師範的專業來進行學習。

第四,不要勉強自己選不喜歡的專業,不要為了湊數。把自己原本不喜歡的專業放到了你的專業志願裡面。萬一你被專業錄取了,未來的生活將會非常的痛苦。

第五,不要只看專業的名字,憑想像去選專業,因為有時候專業的名稱和你真正學起來,它的內容是大相逕庭的。這一點考生一定注意。

瞿洪明注意到,這是近兩年很多考生和家長問的問題,因為有時候往往就很不湊巧。比如,在豫招生高校有我想去的學校,但是卻沒有我想讀的專業。這時候怎麼辦呢?在這給大家三點建議。

第一,如果你的分數足夠高,能上985、211類的重點大學。雖然學校沒有自己特別喜歡的專業,但仍建議走學校的路線。

第二,如果你只能上一般的大學或者是民辦獨立院校,這時候就建議以專業的質量優先,還有比較特殊的情況,你對自己的未來發展已經有了規劃,有了明確的就業導向,尤其是你還有家學傳承的優勢,比如說是音樂世家、把體育世家呀、中醫世家等等,那麼我也建議專業優先。咱們簡單分析一下,首先呢,現在第一學歷還是非常重要的。名牌大學,它的含金量還是非常高。而且名校它的培養必有其過人之處,並且專業在入校之後,其實還是有調整的餘地的,我們還可以轉專業嗎?真是達不到轉專業的條件,我們還可以修雙學位。雙學位如果說也沒有時間和精力的話,那我們在考研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跨方向考慮?總而言之,專業還有調整的餘地,但是學校你只有一次選擇,一次機會。

第三,當我們的分數達不到這類重點院校的時候,其實你的選擇是非常大的,因為他是金字塔型,越往中下,你的選擇範圍越多,這時候就一定要挑選你喜歡上的、前景光明的專業,因為這時候的大學,它中間的差別、含金量就差不多了,那麼就一定要選擇自己心儀的專業。這也是我個人的一點建議,僅供大家參考。

報志願時候,孩子和家長的意見起衝突了怎麼辦?瞿洪明建議。

第一,給家長的建議是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意見。有人說,高考是成人考,要走向獨立了,那麼就從選擇自己未來的大學專業做起。

第二,家長既然想提出建設性意見,想幫助孩子選擇,那你首先得成為專家。得下功夫多翻閱一些資料,這樣你的建議才有說服力。

第三,要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要有策略和技巧,並不能用這種大家長的態勢來壓制孩子。要以理服人,與孩子們達成共識,如果你最終強迫呢?我遇到過這種情況,最終強迫的結果是,孩子表面上是屈服了,但心裡是逆反的。往往入校之後,他說,他的確尊重了你的意見,到了你想讓他去的學校,學了你想讓他讀的專業。但是他進到學校裡面之後,他認為他是給你學的。本來他對學校對專業也沒那麼大的意見,但因為你當時跟他溝通交流的方法不對,他反而非常膩煩,非常地討厭學習,那事情就非常麻煩了。

第四,作為考生,也要問問自己堅持選擇的依據是什麼,夠不夠理性?有的考生說,我女朋友選這個地方的學校。但你女朋友考530,你考630,你跟她選一樣的高校一樣的專業,你的選擇算是理性嗎?倒是很感性,是吧。也就是說,你想去上的學校包括你想讀的專業,不要望文生義,看著名字就去了,要真正去做一番調查、了解。

相關焦點

  • 高考志願填報,優先選專業還是選大學?魏坤琳教授:專業最重要
    導語:轉眼間,高考已經結束了近一個月了,高考的志願填報也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大部分的學生還沒有開始填報志願,也有很多成績普通的學生還在糾結到底是優先選大學還是選專業。如果你還有這樣的糾結,這篇文章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 高考志願填報:選專業重要還是選院校重要
    俗話說得好,考得好不如志願報得好!在全力以赴高考的同時,志願填報也是重中之重。下面是一些有關填報志願的乾貨總結,希望能夠對家長和孩子有一定的幫助。一、了解平行志願進行高考志願填報的前提就是需要先了解平行志願投檔規則,什麼是平行志願呢?家長們只需要記住八個字,那就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
  • AI填志願靠譜嗎?選專業還是選學校?專家這樣說
    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的大幕今天即將拉開,這兩天,家長們在「晚報發布升學群」裡討論得熱火朝天。記者將高頻問題進行了收集整理,邀請江蘇省高考志願填報專家龍裡一一解答。熱問1AI填報志願靠譜嗎?今年網上出現了AI(人工智慧)高考志願填報小助手,據說可以根據考生所在省份招考政策以及考生個人成績和選科情況,智能地分析出歷年招生計劃、往年錄取分數、同水平考生往年報考情況等,再結合考生分數信息和實時搜索大數據,幫助考生更科學合理地填報志願,為考生擇校、選擇專業提供參考。這樣的方式靠譜嗎?
  • 權威解答!事關安徽高考志願填報
    7月27日起,安徽高考生就要進入填報志願階段,志願到底怎麼填?選學校參考分數還是排名?沒有選擇專業服從會不會造成退檔?......對於廣大考生和家長的疑問,今天上午,安徽省教育廳就2020年高校招生工作在線接受諮詢,「一對一」解答考生有關志願填報、投檔錄取等疑問。
  • 高考志願填報是學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志願填報其實有竅門!
    每個考生都想上一個好一點的學校,學一個好一點的專業。有不少家長朋友和考生們留言問我,考多少分,應該報什麼學校,雖然可以為大家推薦一些學校,但是在這裡,我更想讓大家知道,你該選擇什麼,比如考多少分,你是選一個好點的學校,差點的專業,還是一般的學校,好的專業呢?其實,這個,還是很有講究的,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高考志願填報到底應該是學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不同的分段選擇其實是不同的。
  • 高考志願填報工作全面開啟,選專業還是選學校?
    高考成績和各省份分數線一出,千萬考生懸著心終於落下來了,接下來就是填志願、選學校、選專業啦!那麼在志願填報的過程中,一直困擾歷屆考生的難題又來了:到底是以專業優先填報志願還是以學校優先填報志願呢?考生之所以會有這種疑問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學校不同專業的分數線設置上有巨大差異,除非分數遠遠超越學校分數線,一般情況下學生都要在學校和熱門專業上二選一。
  • 填報高考志願,選專業還是選城市?
    1.先選專業,這點很重要。雖說大學畢業後不從事本專業工作的比例非常高,但這正說明選擇專業的重要性。上大學是要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你比別人能提前四年就開始專業學習了。3. 但遺憾的是,很多人不會選專業。當然這情有可原,大多數考生只是埋頭做題,並不了解大學裡的專業設置、個人和專業的匹配度。4. 專業選定了,查專業排行榜,諮詢業內人士,看看在自己的分數範圍內,哪些學校的這個專業實力比較強。
  • 專科志願填報,是優先選學校還是選專業?這裡分三部分給出建議
    在上一期我已經講了,專科志願填報在高職院校和高專院校中如何選擇?報哪個更好今天我們接著探討一下專科志願填報,是以學校優先還是以專業優先?其實高考分數出來以後,很多學生在填志願時最怕的就是把分數浪費掉了。因為自己辛辛苦苦地一筆一畫寫出來的分數,一定要讓每一分發揮最大的價值。於是很多人撓破腦袋在想,既要報一個好的學校,又要挑一個好的專業,只有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分數,對得起自己的未來。
  • 志願填報常見問題解答:選好大學還是好專業
    好大學 vs 好專業  如果終生職業 = 大學專業 + 工作前5-7年,我們可以嘗試聊聊志願填報時最常見的問題之一:選好大學還是選好專業?   推薦:2009年高考志願填報 備受矚目的二本大學盤點  首先說說我眼中大學的意義:  其一:大學是一段重要的人生經歷。  大學可能是人生中最後一次群居的機會,沒上過大學,就像一輩子沒機會見到海一樣,或多或少會有遺憾。  其二:大學文憑是一種資質認證。
  • 高考填報志願時,到底先選大學還是專業呢?一點小建議
    今時的大學之道,主要目的是什麼呢?光耀門楣?穩定就業?似乎育人已退居其次。高考結束後,馬上要面臨的一件事就是選學校或者選專業,這也是眾多家長們頭疼的一點。一直以來,大學優先還是專業優先,總能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可以說是眾說紛紜。
  • 填報高考志願,到底是優先選擇學校還是優先選擇城市?
    高考結束之後,頭等大事就是填報志願,而各大院校分布在全國各地,到底是應該優先考慮城市還是優先考慮學校呢?一直以來都爭論不斷,其實一流的大學大多都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如果分數足夠,根本不用糾結,直接選擇中意的院校即可。但是不少學生分數剛好在一個不上不下的臨界點上,這才會糾結萬分。
  • 辰才專家說| 高考倒計時八天!辰才報考專家權威指導志願填報技巧
    如何填報志願才能避免分數浪費、退檔滑檔?怎樣填報更有可能進入名牌大學?高考出分前,家長和考生需要如何籌備志願規劃?  為解答家長和考生關注的志願填報問題,知名學業提升品牌【辰才】舉辦多場公益講座,特邀辰才升學規劃研究院湖北省首席諮詢師石厚智老師,湖南省首席諮詢師賀曉軍老師,華北區高級諮詢師王松梅老師,為全國考生和家長分析政策變化、解答報考問題,分享填報技巧和報考策略。
  • 高考報志願,選學校還是專業?選學校還是城市?選文科還是理科?
    在高考志願填報時的諸多問題中,是優先選學校還是優先挑專業可謂老生常談,一直是家長和學生關注的焦點。因此,我們不要迷信預測,而是要關注趨勢,更重要的是通過大學的學習,養成有應對變化的能力。這就體現在是優先學校還是優先專業的選擇上。
  • 高考分數不高優先選擇學校還是專業,應該如何填報志願
    有些同學對自己大學所學的專業非常看重,這時候就需要使用專業優先的志願填報思路了。
  • 劉強東:高考填報志願,選大學還是選專業?總結的太精闢了
    劉強東:高考填報志願,選大學還是選專業?總結的太精闢了劉強東這個人大家都不會陌生,他從一個寒門學子逆襲到了現在的商業大佬,回顧自己的成功,和自己當初高考填報志願有著很大的關係,又一年的高考結束,學生該選專業還是選大學呢?劉強東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學生總結了幾點經驗,值得高考生借鑑。
  • 高考志願怎麼填?選學校重要還是選專業重要?
    全國各省市高考成績陸續出爐,考生們即將開始填報志願,關於填報志願時優先考慮選專業還是學校,同學們看法不一,還有同學表示上大學的城市更重要,你覺得選專業和選學校哪個更重要呢?01選學校還是選專業填報志願是第一步2020高考成績開始放榜,各省相繼傳來喜訊。隨之而來的就是填報志願環節。在分數差不多的情況下,到底是選擇自己比較喜歡的學校呢?
  • 高考志願填報技巧:學校VS專業誰優先
    出場專家:衡水中學劉邦重  填報志願時,到底是學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一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學校、專業各有各的優先權  觀點一、學校優先、名牌效應很受用。
  • 高考志願填報,為什麼選專業比較重要?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談了談填報高考志願時,面對越好的大學,選擇學校比選擇專業可能更重要。具體為什麼呢,大家可以看看我的上一篇文章。但專業沒那麼重要嗎?那當然不是。如果你有足夠的分數,儘量還是選擇你喜歡的專業。孔子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選擇喜歡的專業,會讓孩子們在大學這個相對高中學習較寬鬆的環境下,更願意去主動學習,會對未來職業規劃更加清晰。
  • 高考志願選大學還是選城市?答案是...
    最近大部分高考生的志願填報已經落下帷幕,選擇去哪裡,填什麼學校,選什麼專業應該是那幾天他們還有家長最頭疼的事。一網友也發帖詢問關於填報志願是優先考慮學校還是城市,底下網友紛紛走心評論>@海頂撈:當然先大城市然後再選擇感興趣的有前景的專業@生而為贏.
  • 孩子挑大學選專業,填報志願是關鍵,只需3步避開這5個常見誤區
    同時,在調查問卷中有一道題:「在您選擇目前所讀的大學時,下列原因有多重要?」統計結果如下表所示,大一學生在高考後的志願填報階段,「挑大學、選專業」可謂「五花八門」。高考,是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旋轉門」,而高考志願就是考生要選擇哪一扇門進入大學,科學合理的選擇,「進門」後「風景這邊獨好」;錯誤的選擇,往往就會「行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