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均超3000MB/s 閃電之速東芝RD500 NVME固態硬碟裝機體驗

2020-12-24 阿牛說數碼

現在裝機,沒有裝一個固態硬碟你不好意思曬單。即使你的處理器主板再牛B,沒有固態硬碟來打配合也是白搭。誇張點說,如果還配個機械硬碟那電腦速度慢起來真能夠讓你懷疑人生,我到底是不是攢了一臺新機器。因此想要榨乾新電腦的性能潛力,一塊高速的NVMe固態硬碟必不可少。近期,阿牛就入手了一款這樣的硬碟——東芝RD500,原廠主控搭配原廠顆粒,官宣讀速可高達3400MB/s,寫速可達3200MB/s。那麼它在阿牛的3800X平臺上有著怎樣的表現呢?一起來看:

開箱及細節:

阿牛對於東芝這個品牌可以說是一點都不陌生,因為第一份工作就是做各種IT品牌的輿情監測,記得就是中英文品牌轉換,因此對東芝(TOSHIBA)留有深刻的印象,而在快閃記憶體界,它也絕對是鼻祖了。到現在為止,阿牛也使用過很多款東芝產品了,最近購買的就是前不久攢機時入手的P300硬碟了。而本文的主角——東芝RD500,則是阿牛入手的第一塊東芝固態硬碟。

先來看下包裝,這款硬碟配色上主要以金黑色調為主,在左上角白底紅色標註品牌東芝TOSHIBA英文標識,金底白字標註硬碟為NVME SSD。右上角標註容量為1TB,中間以圖例展現這款硬碟的樣子,左下角標註了這款硬碟的接口協議為M.2 2280(80mm),顆粒類型為BiCS FLASH,右下角則突出這款硬碟為RD500固態硬碟。

包裝背面,主要介紹的是這款硬 盤的注意事項、廠商等相關信息,可以看到這塊固態硬碟的原產地為日本,製造廠為鎧俠股份有限公司。剛開始看到還一愣,後來才想起來之前看到過新聞說東芝改名鎧俠了,真是很特別的做法。幸好,在所有宣傳上目前還都是東芝,不然看到鎧俠還真不好說是該買還是不該買,畢竟一個全新品牌的口碑不是一天兩天能樹立起來的。

包裝內部全家福,東芝RD500固態硬碟、快速啟用指南、產品質保條款,以及從內包裝取出RD500硬碟的方法提示。

來細看東芝 RD500 M.2這款NVMe固態硬碟,PCB電路板的顏色為藍色。在硬碟正面中間,以金底白字標註了這款硬碟的型號為RD500,上方位置則標註有TOSHIBA品牌標識。而在標籤面下方,可以看到有4片東芝自產存儲顆粒緊密排列,而這些顆粒則為的東芝原廠的96層3D BiCS FLASH TLC存儲顆粒。

正面右方,則分布的是東芝八通道主控晶片TC58NC1201GST-00-BB和海力士緩存。擁有緩存是高端固態的標誌,這樣才能發揮最大的讀取和寫入速度。而這款RC500固態硬碟配合PCIe Gen3.0x4通道,官方標稱最快讀取速度可達到3400MB/s,寫入速度可達到3200MB/s。只不過,從官方的介紹上,並未知道這款硬碟的緩存到底是多少。

而在硬碟背部,正面緩存對應的位置同樣有一顆海力士緩存晶片,然後靠右側可以看到這款硬碟的銘牌,銘牌上右上角標註容量為1000GB,標註電壓為3.3V,組裝地為中國。細看的話,還可以看到KIOXIA Corporation的字樣。銘牌下方同樣可以看到4片緊密排列的96層3D BiCS FLASH TLC存儲顆粒。

裝機體驗:

好的固態硬碟也要有好的平臺來進行匹配,才能夠發揮最強性能。接下來我們來將東芝 RD500裝機。阿牛的電腦主要配置為AMDRyzen 7 3800X處理器+ROG Strix X570-E Gaming主板+ 十銓 DDR4-3200 16GB內存,作業系統為Windows 10專業版。

先將ROG主板南橋散風扇擋板取下,然後將東芝RD500裝在第二個NVME硬碟位上,這樣的好處在於不用再裝一遍系統。而相對來講,AMDRyzen 7 3800X處理器+ROG Strix X570-E Gaming主板的組合應該可以完全發揮東芝RD500這款固態硬碟的性能了。

先用CrystalDiskInfo來看下東芝RD500的基本信息。容量為1000.2GB,接口NVM Express,傳輸模式PCIE 3.0 x4,通電次數2次,通電時間0個小時,健康狀態良好,溫度32攝氏度。

再來用AS SSD Benchmark及CrystalDiskMark這兩款軟體來測試下這款硬碟的讀寫速度。AS SSD測試,連續讀取速度在2735.16MB/s,寫入3009.11MB/s,得分4761。用CrystalDiskMark測試,順序讀取速度為3126.8MB/s,寫入為3224.0MB/s。讀取速度未達到東芝官方宣稱的速度,但寫入速度還超過了。而且,兩個軟體測試寫入比讀取速度都高真是個很神奇的問題。

再來用TxBENCH來測試下看看,讀取3077.96MB/s,寫入為3085.57MB/s,整體來講都達到了相當不錯的水平,讀寫都超過了3000MB/s,只不過與理論數值略有差異,只不過差距很小。

用ATTO Disk Benchmark軟體測試,寫入速度最高在3238MB/s,讀取速度最高平均在3060MB/s。仍然是寫入比讀取速度高,真是讓人費解,難道是因為我的內存不是雙通道的問題,等回頭組了雙通道再來測試看看。

看下實際傳輸文件的表現,複製幾個影音文件到這款RD500硬碟,可以看到全程很平穩的達到了1.54GB/s,總體感覺很牛。

偶爾來把LOL,感覺很是不錯,比未升級電腦前真是快太多了。

使用Adobe Premiere pro2019進行視頻剪輯,軟體啟動、創建項目、導入視頻素材、進行渲染等速度都非常快,感覺這次電腦升級配AMD 3800X+X570主板+RD500硬碟還真的是有點物有所值。

總結:

使用了幾天之後來談談感受,相對來講這款東芝RD500固態硬碟阿牛認為對於自己來說算得上是一個性能過剩的產品。畢竟作為一款超高速硬碟,它的主打目標人群是電競玩家,而阿牛平時只是做一些簡單的圖文設計、視頻剪輯,偶爾玩下遊戲而已。但不得不說,速度快是真的爽,拷貝4K高清電影幾秒就1部,讀寫速度都超過了3000MB/s,妥妥的閃電之速,真的是高端玩家的福音呀!

來總結下這款硬碟的優缺點吧!東芝原廠主控+原廠96層3D BiCS FLASH TLC快閃記憶體顆粒,這種組合絕對是最佳的,因為沒有任何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產品的特性了。另外,搭配PCIe Gen3x4接口是真的快,無論是遊戲還是影音,都能夠實現秒傳,真的沒有什麼比這更爽的了。而習慣了這種高速,再去用筆記本、移動硬碟搗騰數據絕對是一種折磨。特別,鎧俠官方還提供5年質保,讓人用著是更穩了。不過,這種超高速的硬碟售價也的確對得起它的高速,沒點實力還真不捨得下本拿下它!大家是不是也這麼覺得呢?肯定也希望它的售價能夠更親民吧!

相關焦點

  • 3000MB/s讀寫帶來的PC體驗升級,東芝RD500固態硬碟評測
    去年的時候,由於機緣巧合購買了遊戲本,硬體配置方面還是不錯的,但在安裝和運行遊戲的過程中,卻給了我不太好的體驗——速度太慢,多少讓我有些失望。而在於朋友的交流中,才發現原來問題出在硬碟上,機械硬碟的速度拉低了整體的遊戲體驗。而在前段時間,東芝發布了兩款固態硬碟:RC500和RD500,特別是RD500讓我眼前一亮。
  • 同是高端旗艦原廠顆粒NVMe固態硬碟 為何RD500是最優選
    nvme固態硬碟。這四款固態硬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產品:三星970 Evo、東芝RD500、威騰電子SN750、英特爾760P,最後得出「RD500是值得購買的nvme固態硬碟旗艦產品」的結論。明明的4款固態硬碟都是市場上的高端原裝顆粒NVME固態硬碟。為什麼rd500是最好的選擇,而SN750在熱門市場是第二好?4個原始固態硬碟之間的差距是多少?
  • 我把電腦硬碟全換成M.2以後:東芝RD500 NVMe 1T固態硬碟裝機體驗
    在裝機完成的一段時間裡,上一臺電腦裡硬碟直接拆下,在桌子下面掛了一個硬碟櫃,機械硬碟本身的讀寫速度就很讓人著急,在掛了硬碟櫃以後,每次點開硬碟櫃都是需要等3秒左右,因為機械硬碟放在硬碟櫃裡的時候,會智能休眠,不使用硬碟裡面文件時,它就停轉了,現用現轉的使用體驗極差,每次等那麼3秒鐘都像看電影卡了一下,有一種浪費了這臺電腦配置的感覺,於是就想著弄一條容量大一點的
  • 有效避免心情煩躁,東芝RD500 NVMe固態硬碟讓加載時間接近為零
    理論值算了一下,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一般只有110MB/s,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最高也只有600MB/s,也就是說4G的視頻,理論最高速度機械硬碟需要加載37秒,SATA接口最高速度需要7秒,而現在主流的M.2接口讀寫速度主要有中端的1600MB/s和高端的3200MB/s,分別只需要2秒和1秒左右,基本上是秒加載,工作效率上會相差得太多,而渲染速度更是有非常大的差距
  • 老主機升級東芝RC500 NVMe固態硬碟,性能提升有多少?
    現在裝機大家基本上都會選擇固態硬碟,固態硬碟一般分為PCI-E通道和SATA通道,但是一年前固態硬碟還是很貴的尤其是PCI-E、M.2接口的固態硬碟,很多人裝機往往選擇的是比較便宜的SATA接口硬碟,我的老主機就是這樣,所以近期動了換塊NVMe固態的心思。
  • 1TB NVMe高端固態硬碟哪家強?東芝 RD500 vs 三星 970 EVO
    一、市場認可:三星 970 EVO 領路,東芝 RD500 追趕最近有裝機的小夥伴問我NVMe旗艦級別的固態硬碟怎麼挑,我自然給他推薦了諸如三星 970 EVO系列、西數SN750系列、海康威視 C2000 Pro一類的。
  • 我再一次選擇東芝,因為什麼?——東芝RD500固態硬碟體驗
    而且每一個電容都有做防水點膠處理,當然我沒有觀察其他產品有沒有哈,我只是說東芝RD500有,很不錯。三:不服跑個分CrystalDiskMark測試的順序讀寫速度為3425.89MB/s和3112.42MB/s,數據相當的給力。
  • —東芝RD500 NVME固態硬碟評測
    作為一名經常DIY愛好者,特別喜歡折騰各類數碼產品,通過我關於固態硬碟的原創就可以看出,本人比較喜歡折騰固態硬碟的各類玩法。固態硬碟本身的性能、可靠性是一切玩法的基礎。經手過不少固態硬碟,每一款都經歷過跑分等基本測速。但是近兩年來折騰過的固態硬碟跑分和性能一直在一個瓶頸,沒有太大的突破。
  • 東芝RD500的正宗傳人:鎧俠RD10固態硬碟評測
    今天要評測的固態硬碟是來自鎧俠(原東芝存儲)的EXCERIA PLUS,又名鎧俠RD10。它是東芝存儲改名鎧俠之後RD500的正式接班人,提供500GB、1000GB和2000GB三種容量選擇,保修期限5年。鎧俠RD10使用了一顆TC58NC1201GST主控,具備8個快閃記憶體通道,支持PCIe 3.0 x4接口。
  • 速度超越550MB/s 金速60G固態硬碟評測
    60GB固態硬碟是市場爭奪的焦點,各個廠家均將重點放在此處,擴大市場佔有率。相對接近500元的64GB頂級固態硬碟,國產SSD產商金速採用SF2281主控和美光快閃記憶體,將旗下一款SATA3.0 60GB固態硬碟做到399元的價格。它的內部做工和性能如何呢?
  • 東芝XS700移動固態硬碟評測:風馳電掣般的存儲體驗
    近些年以來,隨著固態硬碟的價格逐漸親民,相比傳統機械硬碟,固態硬碟更具性價比,所以讀寫速度具有先天優勢的移動固態硬碟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了我們的身邊。東芝是存儲領域的傳統知名品牌,在移動存儲領域擁有極具競爭力的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製造技術。
  • 電腦有它提速好幾倍,東芝RC500 NVMe固態硬碟
    京東物流送貨速度沒得說,上午下單,下午就收到了這款硬碟。那麼接下來我就帶給大家對於這款東芝RC500 NVMe固態硬碟使用體驗吧。打開包裝就能夠看到這款小巧的東芝RC500 NVMe固態硬碟了。固態硬碟在體積上比起傳統的機械硬碟有著非常大的優勢。
  • 東芝PK臺電NVMe固態硬碟對比測試,4K性能竟然相差45%
    很多人都知道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相比機械硬碟要快很多,無論是用來做系統盤還是做倉庫盤都是極好的。近來隨著快閃記憶體顆粒價格的不斷下探,以往高高在上的固態硬碟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大容量的固態硬碟越來越普及,尤其是NVMe接口的固態硬碟憑藉小巧的體積和更快的讀寫速度而受到廣大用戶的歡迎。作為快閃記憶體鼻祖的東芝在固態硬碟領域不斷發力,推出了很多品質優秀的存儲產品。
  • 筆記本升級M.2 2242 NVMe SSD新選擇,東芝RC100讀寫破1GB/s!
    東芝官方標稱RC100讀寫速度參數,讀取速度高達1600MB/S寫入速度高達1100MB/S,存儲設備的本質是更快地去存儲更多的數據,讀寫速度始終是固態硬碟的立足之本,接下來用測試數據來說話,使用AS SSD Benchmark進行基準性能測試,看看這NVMe固態硬碟在實際的性能到底如何。
  • 原廠顆粒,東芝RC500 NVMe 固態硬碟高速讀寫,存儲更放心
    的確硬碟已經從機械硬碟走入了SSD時代,笨重的機械硬碟同小巧的 SSD硬碟比較,無論是體積、重量、還是速度、性能方面,都全面的落後於SSD硬碟,而其中支持NVMe協議走PCI-e 的M.2 SSD則是其中的佼佼者,為大家所喜愛。在智能建築中的系統都比較複雜,需要存儲支持高速存取,否則會拖慢系統響應速度。
  • 外觀優雅的性能獵豹,東芝XS700移動固態硬碟深度體驗
    東芝這個品牌從1984年創造新一代存儲——快閃記憶體,多年以來,一直以來都是口碑比較好的。固態硬碟的強悍速度,移動硬碟的便捷體驗,值得信賴的原廠品質都是我選擇這款移動固態硬碟的原因。  四、讀寫速度  移動固態硬碟的價值體現可以是外觀、可以是便攜性、可以是容量或者安全性,但是其中最核心的競爭力還是移動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
  • 寫入超100MB/s?32G神速U盤PK固態硬碟
    【PConline 評測】SSD速度快大家都知道,但是由於價格比較高,現在大家買SSD基本都是用來裝系統、升級筆記本,很少有人拿來當移動硬碟。好消息是,近期筆者發現了一款號稱「媲美SSD」的極速U盤,價格僅199元,部分用戶宣稱測得寫入速度超過100MB/s,真這麼神?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真相!
  • 中端NVMe固態硬碟的妙用:越級體驗鎧俠(原東芝存儲)RC10
    M.2 NVMe固態硬碟已經稱為當代電腦的標配硬體之一,不過很多玩家同時也注意到,高端NVMe固態硬碟的效能在很多情況下無法完全施展開來,一些筆記本電腦可能會遇到散熱問題,一些入門臺式機平臺主板只提供了PCIE 3.0 x2或者PCIE 2.0 x4接口。
  • 鎧俠RC10固態硬碟上手體驗:東芝存儲雖更名,實力任依舊!
    就比如筆者我,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遊戲黨,基本市面上出了什麼新款遊戲都會去體驗一下,但近幾年來各大遊戲廠商推出的遊戲那是越來越大,動輒就要三四十G,我現在使用的500G機械硬碟是根本不夠用了。於是就打算再增加一個固態硬碟來解決我的燃眉之急。而在眾多的固態硬碟中,筆者也是選中了這款鎧俠的EXCERIA RC10系列NVMe固態硬碟。
  • NVME固態搭配USB3.2硬碟盒是什麼神仙體驗?
    從一個從IDE接口硬碟時代過來的人來看,不禁感嘆如今存儲領域的發展之快,隨著M.2 SSD的普及,開始價格高高在上的NVME固態也慢慢變得平易近人,目前的PC和筆電端基本上都配備有M.2接口,M.2 SSD似乎對2.5寸SSD也漸有了取代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