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顯巴洛克奢華風 它來自400年前的歐洲宮廷

2020-12-22 浙報融媒體

2018-05-21 06:5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俞吉吉 攝影 魏志陽

人靠衣裝美靠亮裝。中國絲綢博物館館藏的4萬餘件西方服飾中就有一套來自17世紀末期的獨特亮裝。這一期,就讓我們踏上一段跨越400年的時尚之旅,走進17世紀的歐洲宮廷,在團團大花、金絲銀線和各種繁複的織錦手藝中,感受一場奢靡的巴洛克時尚盛宴。

中國絲綢博物館內的西方四百年時裝館是國內首家介紹西方服飾的展覽,行走其中,如同在一個個絢麗多姿的時尚維度間穿行。而這場別樣時尚之旅的起點,是一件來自400年前的綠色織錦禮裙。它是17世紀巴洛克風的代表之作,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鎮館之寶。

這是一件怎樣的織錦禮裙,它的價值何在,又來自何方?風靡一時的巴洛克風又是一股怎樣的時尚潮流?

近日,記者走進禮裙所在的西方四百年時裝館,聽策展團隊成員、中國絲綢博物館的副研究館員張國偉講述了這件時尚珍品的故事。

這件17世紀末期的華麗禮裙是展廳內的第一件服飾展品,使用了在當時非常珍貴的織錦緞面料縫製而成,在綠底上對稱裝飾了巴洛克風格彩色大花卉圖案,充分顯示了擁有者對財富和社會地位的炫耀。巴洛克時期面料通常在每個循環圖案中央有一個大花紋圖案,兩側對稱分布小的花卉紋樣。而這樣的花紋樣,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內,也比比皆是,數見不鮮。

遠遠地看,你或許會覺得這是一件連衣裙,其實不然,它的上衣和碩大的裙是彼此分離的,所以,它是一套,而非一件。

上衣是緊身的,用了近三十根鯨骨支撐,後背用絲帶閉合,鯨骨均勻插入並直至下擺的垂片。

要說這件禮裙最特殊之處,當屬前面的三角胸衣了,它裝飾精美,特別引人注目。在銀絲地上用綠色的絲線和銀線精心繡出圓形紋樣,金屬線蕾絲呈三角環狀層層點綴。

三角胸衣在17-18世紀非常流行,是一塊用於裝飾女性外衣或者緊身胸衣前部的倒三角形或矩形的飾物,同緊身胸衣一樣呈倒三角,縫在或者用針固定在胸衣前面,又或者插入前胸衣的系帶中固定。一般三角胸衣會採用刺繡等精美裝飾,價格不菲,它可以拆卸下來搭配不同的裙子,循環利用。

上衣的袖子長及肘部,橙紅色織錦克夫與翠綠的裙子底色形成對比的同時,又呼應了面料圖案中的康乃馨和其他花卉圖案的色彩。下部的裙用了6幅的面料,大約圍度在3米多,為營造服裝奢華的體積感,穿著者要在裡面穿上錐形裙撐或用環型的墊圈。

如此美裝從何而來呢?

張國偉告訴記者,這套17世紀禮裙徵購於美國的一個古董商,據這位古董商說,他的這件藏品也是上一代的古董商流傳下來的。由於年代久遠,17世紀的成套服裝保存下來的並不多見,西方國家的服裝博物館也收藏較少。這套服裝保存完好,做工精美,後片花卉拼接對稱,不僅需要有精湛的手工技藝,也非常費料,三角胸衣的奢華裝飾,都可見這在當時應該也是貴族或富商才能享有的服裝。

「該套禮服裙跨越400年,還保持了原有的金屬和絲綢光澤,造型結構完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鎮館之寶。」張國偉說。

大名鼎鼎的巴洛克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時尚風潮?這就要回到它的發源地法國去看看了。

提到巴洛克時期就不得不提到路易十四(1638-1715),法國時尚的開創者。路易十四為了集中政治權力,在巴黎郊外建造了凡爾賽宮。1682年他搬進這座位於巴黎城郊的巨大的宮殿。他要求貴族離開自己領地,都住進凡爾賽宮,將貴族們變成了他宮廷的成員,並在宮廷中舉辦各種舞會、宴席和其他慶祝活動,制定了參加宮廷的活動的服裝規矩。如果貴族們沒有完美的衣著和得體的禮儀,他們輕則會被處以罰款,重則會被趕出皇宮。路易十四讓這些貴族們沉溺於博取國王的寵幸,在服飾上爭奇鬥豔,甚至不惜背負巨額的債務來購置大量的奢侈衣料、珠寶來迎合宮廷的奢華,路易十四選擇時尚作為他擴大影響力的手段,時尚昂貴,能展示穿戴者的財富,但不實用,也可以把財富奪走,所以也很難維持。

路易十四時期逐漸強盛,標誌著藝術、建築、音樂、時尚領域的典型巴洛克時期的到來。

這是一種用自然、彎曲的輪廓,流暢的線條,黃金的裝飾,豐富的色彩和通體的渦螺裝飾來詮釋的藝術風格。

巴洛克時期的服裝也許並不像文藝復興時期那樣過度地使用大量裝飾,但它也在彰顯財富時極盡奢華,服裝裝飾著大量的蕾絲花邊、珍珠、絲帶和金色的刺繡,服裝追求成套的搭配,通常用一種面料製成。

和法國時尚大量運用緞帶、蕾絲裝飾不同,西班牙服飾相對比較嚴謹。據推測,這套服裝可能來自義大利,17世紀末期的義大利仍處於西班牙統治時期(1535-1706年),所以服裝裝飾相對簡潔。

此外,這件三角胸衣的裝飾用到的金屬線是自15世紀以來在義大利非常流行的,尤其是米蘭的金屬線,製造工藝享譽歐洲。

和中國的平面服裝不同,西方的服裝都是立體造型,這就要求不僅靠三維的人體來撐出衣服的造型,還需要一些輔助的比如裙撐、胸衣來達到流行的服裝造型樣式。

「看西方服飾的變遷,胸衣就是一個很好的載體。」張國偉告訴記者。

那麼,像這件三角胸衣這樣多少有些束縛女性身體自由的緊身胸衣從何而來,又是如何變遷的?只有貴族才能消費得起的鯨骨真的取材於鯨魚身上的骨頭嗎?

在中世紀晚期,女性就流行穿著綁帶的上漿的麻制或棉質緊身胸衣以控制和塑造體型。在16世紀,隨著航海業的發展,新的鯨魚捕撈業興起,緊身胸衣大量採用義大利和西班牙的絲綢和天鵝絨面料,這就需要更堅實的基礎造型,鯨骨成為塑性的流行材料。

鯨骨也稱為鯨鬚,它並不是骨頭,是鬚鯨的上顎周圍的一種角質的材料,用於過濾浮遊生物和磷蝦。它牢固而柔韌,順著紋路可以切成非常狹窄的細條。

我們在這個時期的一些外衣或緊身胸衣上常常能看到一道道豎條的縫線,其實,在縫線下的就是一條條被插入的鯨鬚,整件胸衣的造型便會呈現僵硬的圓錐形。除了鯨骨,還有用木頭、竹片、動物角、金屬製成的骨撐,歐洲的一些博物館也收藏有由昂貴的材料如貝母或象牙製成的骨撐。有的上面還刻有圖案和誓言,作為定情信物。

緊身胸衣最普遍的用處就是塑身,主要用來提升和誇張女性的胸部、腰部和臀部,使得穿著者的身形符合時尚的廓形,它的材料、結構和造型影響了穿著者的姿勢、動作和步態,胸衣通常在前面系帶閉合,背面系合的胸衣需要僕人協助,適合僱得起僕人的富人穿著。

如此硬邦邦的緊身胸衣到什麼時候是個頭了呢?

張國偉說,從400百年的西方服飾史看,這種形式的緊身胸衣到19世紀初就告一段落了。

時尚更新換代,但也會捲土重來。「到了19世紀三四十年代,帶骨撐的緊身胸衣又出現了,胸衣呈沙漏狀,並配以巨大的裙擺,呈現出X的造型形態。在《亂世佳人》等電影中,也可見類似緊身胸衣的身影。」她說。時至現在,一些復古的緊身衣也時不時會在時尚圈中露臉,甚至還出現了些3D列印的高科技產品。

向展廳深處走去,如同從400年前的17世紀穿越回當下,在20世紀的西方服飾藝術板塊中,我們便能看到與當下服飾與時尚相似的那麼些影子了:大大小小的包包、形態各異的時尚美鞋,更有來自經典大牌的時尚服飾,這些靚麗的尤物,來自於中國絲綢博物館自2003年起從美國收藏家莉迪亞葛頓處徵購的近4萬件西方藏品。

這批藏品中也不乏著名歐洲和美國的設計師,如香奈兒,迪奧,郎萬、巴倫夏加等的作品及品牌。作為國內首家介紹西方服飾的展覽,西方四百年時裝館目前仍在逐步開放西方藏品,為服裝院校師生和設計師研究西方服裝史和當代西方服飾提供實物資料,成為校外的服裝實物圖書館及研究基地。

相關焦點

  • 「中國風」在十七世紀就吹過了歐洲,影響了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
    17—18 世紀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發生過一段插曲,就是歐洲產生了一種東方情調的裝飾藝術風格,這種風格被稱作中國風格或中國風,持續了一百餘年,很多中國的元素融匯在巴洛克、洛可可風格中,展現了中國藝術獨特的魅力,為歐洲上層社會奢華的生活增添了幾分異國情調。
  • 18世紀以精湛技藝風靡歐洲,盡顯宮廷高貴奢華
    西方歐洲宮廷電影中的華麗服飾,無論是在《伊莉莎白》還是《公爵夫人》影片中,無論衣服首飾日拋更新,歷經幾個世紀的風潮流轉,從頭到腳全方位都是「頂級私人訂製款」,手中必有一件「華麗配飾」——摺扇。萬萬沒想到吧,引領西方歐洲宮廷時尚風潮的單品,居然是一把「made in China」的摺扇!最初的扇子是由中國十三行傳到歐洲的,也是在中國清朝時期才大量出口到海外。18世紀,對外貿易是中國廣州的黃金時期,除了絲綢,瓷器和茶葉等,中國的扇子也是由此傳到歐洲宮廷貴族們的上流社會的。
  • 羅浮宮進口館:你所愛的宮廷風,不止在別人家
    歐美宮廷風裝修風格在各大歐美劇中都有完美展現,精美的雕花與蕾絲,精湛的鐵藝與雕塑等藝術形式,都吸引了無數眼球。如經典影片《年輕的維多利亞》中,雕塑藝術的天花板、經典的鐵藝水晶燈、蕾絲雕花的沙發座椅等,將歐美宮廷風展現無遺。其實,經典的歐式宮廷風不僅僅存在於影視劇中,自己也可以進行裝扮。
  • 歐洲古典服飾的變化,巴洛克風格襲來,嚴肅含蓄向極致奢華的轉變
    我國古代的服飾就有著各個朝代的特點,那麼歐洲的服飾又是如何呢?首先服飾是文明的一個標誌,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色,也是人們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特點的展現。在歐洲中世紀時期歐洲服飾普遍簡潔樸素,而且色彩簡單。這似乎和我們在影視劇裡所看到的不同,這是因為這個時期是基督教統治時期。基督教宣揚脫離野蠻,純潔生活,提倡禁慾,反對奢華。
  • ZUNWOUN | 環宇燈飾集團 —— 再現800年歐洲宮廷文化精粹
    從建立之初,「尊煌」就致力於推動歐洲宮廷文化的傳播,特別是受16~18世紀法國宮廷藝術風的深刻影響,從文藝復興時期的保守和含蓄的藝術理念,延伸到法式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義藝術的透徹解讀,「尊煌」通過對國人的審美藝術詳細和全面的了解,讓每一件作品都在法式宮廷藝術的基礎上,加上自身原創的中國化落地設計;讓法式風格的燈具能夠融入中國風的元素和審美藝術。
  • 晶瑩剔透——巴洛克時期的歐洲玻璃藝術
    歡迎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更多精彩收藏信息等著你~巴洛克(Baroque)是風行於歐洲17世紀至18世紀中葉的一種藝術風格,主要表現在繪畫、音樂、建築、裝飾藝術等領域狩獵紋高腳酒杯狩獵紋高腳酒杯採用雙層無色透明玻璃,杯體採用金箔雕花、刻花技術,雕刻狩獵場景,一位貴族身著獵裝,頭戴氈帽,手持獵槍,策馬前行,身前跟著侍從、獵犬,紋飾雕刻細膩,人物刻畫形象生動,此類雙層玻璃是波希米亞地區流行的獨特裝飾工藝,主要用於大口杯、高腳杯、盤和奢華的紀念品
  • 歐洲宮廷奢華的首飾,珠光寶氣的油畫細節,哪些閃瞎眼系列珠寶
    導讀:歐洲宮廷奢華的首飾,珠光寶氣的油畫細節,哪些閃瞎眼系列珠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
  • 流行元素|泡泡袖打造歐洲宮廷風
    流行元素|泡泡袖打造歐洲宮廷風 2020-05-27 08:02:48 來源:全球紡織網 泡泡袖是時尚元素之一,它的呼聲很高,可是很「挑人」,所以小編推薦的次數也比較少
  • Elie Saab 2020高定禮服:奢華宮廷貴氣,最後一件壓軸婚紗美爆!
    飄逸優雅的知性果綠色還有銀色拼接在一起,蔓延的宮廷風柔和清新。珠光寶氣的仙女裙細節還有巧奪天工的高定手工藝,穿上之後就會秒變成人群中最耀眼的Queen,仿佛一件件藝術品般存在的高定禮服,鑲嵌的巴洛克漩渦流,每一件禮服都沉浸在金色的刺繡之中,沐浴著貴族氣息。
  • 第五人格:「宮廷」時裝誰最奢華?紅夫人驚豔眾人,邦邦溫文爾雅
    「宮廷風」的設計風格,首先來說這種設計其實和莊園遊戲所處的背景不謀而合,畢竟根據背景描述來還原的話莊園裡的大多數角色也都是歐洲人居多,所以這種歐洲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宮廷」的奢華風格也會讓遊戲更加的凸顯質感,另一方面「宮廷」風對於大多數玩家的認知中普遍都認為是「極致奢華」和「金光閃閃」的心理認知,或許正是因為這種認知才導致「宮廷」風在遊戲裡目前越來越受玩家歡迎。
  • 巴洛克風格和洛可可風格其實離你很近
    而這個是跟它形成的歷史背景和宗教文化相關的。後面我們會講到,在此不多說了。在此貼3張當時的巴洛克風格建築作為觀感來體驗一下:《絕代艷后》中的宮廷服飾風格是對洛可可風格的極好詮釋,瑪麗皇后嫁給路易十六之後極盡奢華的生活,奢華的生活當然對服飾就是過分的講究了,我們先一起來看一波瑪麗皇后的華麗麗宮廷生活照。
  • 成都博物館新展 讓你分清「巴洛克」和「洛可可」
    巴洛克與洛可可,這兩個時髦的詞彙,到底代表什麼含義?成都博物館與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聯手打造的「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即將於9月29日開展。昨日,策展人對於本次畫展中的一些藝術名詞進行了科普。
  • 奧珀銅藝成套五金—傳承經典手工銅藝 弘揚歐洲宮廷文化
    過去一年,奧珀銅藝家居作為國內歐式銅藝家居五金的制界廠商,始終恪守在其創立之初就明確的「匠心打造傳世之作,傳承宮廷藝術理念」使命,深耕國內家居五金行業市場,不斷挖掘消費者需求。其產品兼具藝術美感和實用性,設計風格多來源於上世紀的歐洲宮廷藝術,運用法式手工雕銅的技藝,堅持原創性和奢適化的設計理念,融合了歐洲巴洛克的藝術精髓和最頂尖的雕刻工藝,在國內外業界享有盛譽。
  • 「國王選情人,情人挑裁縫」法國宮廷秘聞錄——《洛可可豪華版》
    路易十四,也稱路易大帝和太陽王,是法國專制制度極盛時期的國王,其在位的70餘年間,法國一度稱雄於歐洲。這位不亞於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的「超長待機王」,不但醉心於文治武功,還非常重視藝術修養,法國著名的凡爾賽宮就是他為後世留下的文化遺產。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們今天看到的凡爾賽宮並不是它最初的模樣。
  • 紅金碰撞,復古宮廷風婚禮
    盛大也好、奢華也罷、個性也成、簡單也可,婚禮形式能有千千萬萬,可以沒有婚紗、手捧、鑽戒……但唯獨不能缺一樣,真愛。這場婚禮告訴你「童話裡不是騙人的」!歐式復古婚禮,散發著淡淡的懷舊氣息,金色和紅色完美的搭配,彰顯出富貴與奢華,策劃師用華麗與精緻的復古物件,來打造一場浪漫婚禮。宮廷風建築、鮮花、和最愛的人帶你走進最美宮廷風。
  • 2020別穿「極簡風」了!最火的是「宮廷泡泡袖」,優雅又高貴!
    "宮廷復古風"在2020的熱度依然不減,大家手中應該都少不了幾件復古風的單品吧?小編個人也是復古風的狂熱愛好者,而泡泡袖就是打造宮廷復古風的利器啊!很多姐妹擔心泡泡袖太過誇張,其實完全不會的,泡泡袖隨著時代的發展,一直在不斷更新換代哦~泡泡袖作為傳統袖子的一種,其實很早已經出現了,曾在巴洛克時期、洛可可時期以及帝政時期非常流行,當時流行的高腰長裙即用小拋袖,(也就是泡泡袖)從1920年起,拋袖變大且篷起部擴展至整個上臂,就成了羊腿袖或懸鐘袖。
  • 兩種歐洲古典主義經典風格,巴洛克和洛可可,真的了解了嗎?
    有很多新人寶寶們說特別喜歡歐式婚禮但是就是不知道該做成什麼樣子的今天我們來一起看一下歐洲兩個代表性時期巴洛克和洛可可經過對比,更清晰他們的風格特點『 歐洲古典主義風格分為多塊巴洛克和洛可可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兩種風格類型如果我們將巴洛克風格比作是極具傳奇色彩的霸道總裁那麼洛可可風格就是天真浪漫的貴族小姐同樣作為風靡歐洲一時的兩位
  • 黎巴嫩Basil Soda高定:刺繡華麗瑰美,立體剪裁禮服奢華宮廷風
    來自黎巴嫩的設計師巴茲爾·蘇打 (Basil Soda),熱愛刺繡的他曾向大師Digree學習刺繡藝術,並且主修時裝設計與建築學的他,偏愛立體剪裁,創造出獨特的版型。釘珠、漸變、羽毛等經典高定禮服元素,堆積在魚尾立體版型之上,如魚得水般的絢麗風格,讓奢華宮廷風融入禮服中,別致的褶皺與層次感靈動優雅,袖口處的羽毛飄逸精緻,中間這條漸變風格的魚尾飄逸高定禮服,才是最為雅致的存在。Basil Soda的設計中總帶著絲阿拉伯風格異域風情,如水般飄逸的輕盈雪紡與碎鑽鏤空設計相遇,仙氣四溢的美麗氣質讓人喜愛不已。
  • 哥德式建築、羅馬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如何分辨歐洲建築風格?
    歐洲建築式樣繁雜,什麼哥德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羅馬式建築……一堆沒聽過的名詞擺在眼前,卻也成了提升審美旨趣的一大難題。今天,維京遊輪和你一起探訪歐洲建築精粹,並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帶你入門歐洲建築史!假如你看到一樣古建築裝飾綺麗,甚至有些金光閃閃,很可能就是巴洛克式風格。巴洛克時期的建築師們喜好炫技,追求形體的不穩定性,最愛用畫家常用的透視法誇大空間比例,讓整個室內空間充滿跳動感和曲線感。
  • 編織華麗的Christian Lacroix|夢幻斑斕宮廷風,優雅法式風情
    來自法國南部阿爾斯的設計師Christian Lacroix,將揉進骨子裡的法式美麗搬到T臺秀場上,身披白紗頭戴王冠的模特出場時,方能知曉他塑造的是何等瑰麗的夢幻世界。極盡華麗的剪裁手法以及獨特的審美,古典油畫中的美人躍然於鏡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