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公安部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通報公安部服務「六穩」「六保」,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推出優化營商環境12項措施情況。
「措施」中提及:放寬小型汽車駕駛證申請年齡,取消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輕便摩託車駕駛證70周歲的年齡上限。對70周歲以上人員考領駕駛證的,增加記憶力、判斷力、反應力等能力測試,保證身體條件符合安全駕駛要求。
在這之前,我國歷史上曾調整過2次駕照年齡上限調整:
1996年起施行的《機動車駕駛證管理辦法》規定,小型汽車駕駛證的人員年齡為60周歲。
2003年公安部推出30條便民利民措施,小型汽車駕駛證的人員年齡上限由60周歲放寬到70周歲。
放眼全球,中國在駕照方面政策偏保守,部分國家政策如下:
美國:司機年齡沒上限。
其中,佛羅裡達州法律規定,80歲以上的駕駛人在申請延期駕照時,須親自到監理站接受視力測驗,或提供由眼科醫師開具的視力測驗證明;伊利諾州法律規定,75歲到80歲的老人須每4年延期駕照一次,並接受路考。81歲到86歲的須每兩年接受一次路考,87歲以上的須每年接受路考。
英國:司機年齡沒上限
70歲以上的老人若想保留駕駛資格,每隔3年須聲明沒癲癇、糖尿病、心臟病等病症。
德國:駕照可終身持有,不要求老年駕車者定期體檢,若老人有駕照,只要願意就可以開車上路。
日本:75歲以上的駕車者在更換駕照時要進行老年痴呆症測試。
各國都規定了開車上路必須考駕照並對老年駕車者作出了諸多規定,開車無疑被定義為一門「技術活」。
而道路參與者眾多,交通安全方面的壓力無疑是非常大的,來看兩組數據: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私人汽車保有量達到了2.26億輛,汽車的高保有量給交通安全帶來了巨大壓力。2019年,我國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共導致大約14527人死亡。
2018年濟南交警曾做過一個以時速60公裡的速度行駛剎車距離實驗,結論是剎車啟動時間只要晚1-2秒,剎車距離將多出8.5米,此時模擬為站立行人的錐形桶,已經被捲入車底,並撞出了3.5米遠。
從數據上看,汽車的高保有量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交通事故,而高齡駕駛人員又給交通安全帶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二
國家政策勢必是慎重考慮後再制定和發布的,那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推出放寬駕照年齡上限的政策呢?
1 緩解人口結構轉變帶來的社會矛盾,滿足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過去70年裡,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正逐步走向老齡化。
聯合國發布報告顯示,中國將是世界人口大國史上繼日本之後的又一個老齡化(65歲以上)速度極快的大國,中國人口老齡化水平2050年將達24%-27.4%。
而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及醫療條件越來越好,高齡人員的健康保障及健康狀態評估手段也將越來越完善,高齡人口勢必會迎來持續增長。
同時,生活之於老年人也不再是在家看看報紙、喝喝茶、享清福。孫子孫女的接送、結伴旅遊等老年人用車的場合比比皆是,政策的放開能夠滿足高齡人員實實在在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2 雙循環背景下刺激消費的手段
1)駕照年齡上限放開,從短期和中長期來說,是刺激汽車消費的重要手段。
從汽車保有量上來看,2019年中國雖然私人汽車保有量已超過2億臺,但從世界銀行2019年統計的數據來看,中國的汽車增長其實還有很大的空間。
汽車行業作為我國製造業重要支柱產業,2019年生產總值超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8%,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首當其衝受到疫情持續帶來的巨大衝擊,給短、中、長期的供給端和需求端,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根據公安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上半年,超過60歲的駕駛員只有1424萬人。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曾表示:「從國際經驗看,車主要是給中老年人開的,因為家庭財富相積累較多,出行的用車需求更強,國外購車的老年人就有很多」。
而另一方面,隨著人口向老齡化發展,消費主力在可預見的未來勢必也會逐漸向中老年群體傾斜,國內汽車的消費市場必將迎來一場變革。
2)汽車細分消費群體的增加,倒逼國內智能汽車更快發展。
當今汽車的智能駕駛水平已足以讓駕駛員放開雙腳,未來更高級的自動駕駛功能落地,能讓人逐漸放開雙手,甚至放開雙眼放開大腦。屆時注意力、判斷力的要求將逐步下降至非常低的水平,高齡人員開車的劣勢將被抹平。
數據顯示,以往只有高端車上才有的自動駕駛黑科技,已逐漸下沉至中低端車型。
老年人消費群體的增加,則會推動自動駕駛高級功能的更快落地,以及在中低端車型的普及。
據調研機構HIS數據顯示,全球自動駕駛收入在2035年將達5600億美元。
巨大的市場前景吸引著全球各領域巨頭紛紛投入巨資,2019年僅Waymo的研發投資(Google旗下子公司)就高達35億美元,國內華為、百度等企業也紛紛發布了激進的戰略,力爭在未來的汽車出行中獲得領先地位。
中國也力圖在此次歷史性汽車革命中拿到領先地位。
——2015年,國務院發表《中國製造2025》,提出到到2025年,掌握自動駕駛總體技術及各項關鍵技術,建立較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及產業群,基本完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2019年,國務院發表《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研發,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產業鏈。
——2019年,工信部發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有條件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銷量佔比30%。
——2020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明確表示,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密集發布的政策,代表了國家在汽車轉型升級上,決心重大。
結語
駕照年齡的逐步放開是成熟社會的必經階段,這不僅緩解了老年人生活的社會矛盾,更是在國內人口結構轉變趨勢及「雙循環」背景下,刺激國內經濟消費重要手段。
這無疑是民生經濟領域的一枚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