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1年,只剩下最後幾天。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很多人都蠢蠢欲動,想換工作的心快按不住了。
但那份辭職申請,始終沒敢交上去。
不是捨不得,而是不確定現在走,是否真的明智。
什麼時候才是離職的最佳時機?這個問題,每個職場人都要弄清楚。
從招聘市場的角度看
我們都知道,招聘市場一年有兩個旺季:一個是年後3月份左右,一個是國慶前的9月份。
既然是旺季,就說明企業急著招人,這是最容易找到工作的時候,也可以說是最難找到工作的時候。
機會多了,競爭壓力隨之變大,你要和更多人去競爭一個機會。
之前稍微了解過HR的工作,發現他們尤其重視每年的招聘旺季,在選人上有更高的要求。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這個時候去應聘,會比平時難得多。
什麼時候企業會稍微放低要求呢?那一定是企業急需用人的時候。
剛剛也說了,很多人都會趁年底離職,這時候企業就會空出許多崗位。
你完全可以抓住這個機會,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還能幫公司填好這個缺位。
而且在年前入職,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儘快適應工作,過完年後就能儘快投入工作。
所以年前離職並儘快入職,既能避開競爭壓力,又能避開企業的招聘套路,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當然,如果你捨不得年底的那份年終獎,還是不要輕易辭職了。
年終獎還是很重要的,尤其對於月光族來說,甚至可以幫你度過裸辭的那段空窗期。
而且年前離職,把公司打了個措手不及,他還要找人跟你交接工作,從良心上說確實有點過意不去。
這就要看你離職的決心了,如果你決定不在這兒做了,甚至已經找好下家,那就不用猶豫了。
從公司形勢的角度看
經常有人說,現在的年輕人心不定,不踏實,動不動就辭職。
這跟人有關係,跟公司也有關係。如果公司真的很好,誰願意重新找工作呢?
很多時候,是公司留不住員工,而不是員工不夠忠誠。
有的公司自身難保。
當你發現公司人員流動很大時,就要提高警惕了。
偶爾有一兩個員工離職很正常,但若每周都有人調動,經常有人離職,這就說明公司的發展很不好。
不知道怎麼最優化地安排員工的位置,更加沒有資本和底氣留住員工。
這些公司不是處於夕陽行業,就是自身規劃不合理,方向不明確,所以發展得越來越差。
自身難保的公司也保不住你,是時候離開了。
有的公司壓榨員工。
當你感覺到公司把員工當狼使喚,卻不給肉只餵草的時候,就要開始防備了。
華為的員工願意拼命工作,是因為他們拿到了和付出同等的報酬,但不是所有公司都是華為。
現實中的許多公司,給錢少不說,加班沒有加班費,一味剋扣工資,還不給買五險一金。
這些公司不但過度宣揚狼性文化,還擅長給員工洗腦,讓員工不知不覺地為公司賣命。
不要被賣了還傻傻地為公司掙錢,不值得的。
有的公司主次不分。
比如說,該好好搞業績的,老闆拿出各種規章制度來約束你們;再比如,該重用的不重用,老闆把各種關係戶搞進公司裡。
連老闆都不用心經營的公司,再留下來你也只是瞎折騰自己。
從個人發展的角度看
在職場上,跳槽一定是一件需要謹慎對待的事情。
不能意氣用事,也不能衝動決定,有可能錯過更好的機會。
你要從自身出發,想清楚這份工作到底適不適合你。
1.工作不利於長遠發展。
換工作最重要的原則是:價值>成本。
很多時候,我們過於在意換工作的成本,而忽略了如果不換工作,你能得到的價值會越來越少。
首先要評估,繼續做這份工作,你還有多大的發展前景,以及多大的提升空間。
如果你的職業發展已經撞到天花板,公司能提供給你的機會不多了,或者在這個平臺上你很難施展,那就換一個更好的工作,更大的平臺。
職場人不能安於現狀,要不斷打破自己的天花板,才能發展得越來越好。
2.身體開始亮紅燈。
如果你經常出現頭暈眼花、心跳加速、頻繁生病等症狀,那就是身體在告訴你:快吃不消了。
有一些工作並不適合你,如果你實在吃不消,承受不了壓力,還是不要勉強自己。
身體是奮鬥的本錢,趁著離職先好好休整一段時間吧。
3.業績一直上不去。
還有一種情況比較常見,那就是你的業績一直上不去,始終達不到公司要求的標準。
每個人都要對自己有清楚的認知,知道自己擅長做什麼,不擅長做什麼。
如果去到一個不喜歡的公司,從事自己不勝任的工作,那就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不要覺得因為業績差而離職很沒面子,人貴在自知,很多東西是不能強求的,及時放棄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公司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