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胖智商越低?科學家證實肥胖會降低孩子智商,父母要重視

2020-10-31 帶娃小潘潘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長得胖只是不太好看,只要健康就行。但其實肥胖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影響是很大的,不僅容易患上各種疾病(會看上一期文章),平時也會行動笨拙,容易出汗疲勞,稍做運動就心慌氣短,一停下來就想睡覺。更有科學研究表明,肥胖會讓孩子的智商低下。


使孩子的操作智商降低

操作智商是智力組成的一部分,也叫作業智商,實際上就是操作能力的強弱

其實我們從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出來,長得肥胖的孩子往往行動緩慢,不善於運動。這一類孩子的動手能力相對較差,在圖形補充、圖形配置、積木設計、物形配置、符合代替等方面的測試結果中處於劣勢。

科學家曾以正常體重的兒童超重20%的兒童做過對比實驗,實驗結果證實,超重20%的兒童在操作智商上明顯低於正常體重的兒童而操作智商的高低也反映了孩子在視覺、知覺、接觸能力等方面的優劣。


使孩子的記憶力變差

記憶力是智商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說一個人的記憶力超強,那麼這個人大概率很聰明,相反地,記憶力差的人很難擁有高智商。

據英國《星期日電訊報》報導,法國科學家曾經對2200多名不同體重指數(BMI)的成年人進行過為期5年的記憶力測試。

體重指數(BMI):根據特定公式對體重身高計算得出的數據,體重指數(BMI)在18.5~25之間被認為是正常體重,25~29為超重,30及以上為肥胖。

5年後發現,體重指數(BMI)20和20以下的人能回憶起56%的詞彙,而體重指數30%和30%以上的人只能回憶起44%的詞彙。而且在這5年期間,那些一直在變胖的人只能回憶起37.5%的詞彙。換言之,肥胖會降低記憶力,越肥胖記憶力越低。


劍橋大學的科學家露西恰克也曾做過一項實驗,結果顯示體重指數(BMI)越高的人,在一款關於記憶力比拼的電腦遊戲中取得的分數越低。

所以,科學家們的實驗證明,肥胖會降低孩子的智商。


為什麼肥胖會影響孩子的智商?

一般來說,大腦溝回褶皺越多的孩子越聰明。但肥胖會導致孩子腦組織中的脂肪堆積,使腦溝回緊貼在一起,褶皺消失,孩子的智商就會降低。

科學家認為,肥胖會導致腦血流降低,使大腦皮質出現稀疏區,人的心智活動和行為自然受到幹擾。如果大腦的顳葉質出現稀疏區,那麼記憶力和語言理解能力也會下降。而且肥胖的人本身也不愛運動,運動的節奏感差,也會使顳葉功能受到影響。

科學家還認為,肥胖會影響孩子身體的荷爾蒙分泌,一旦荷爾蒙出現異常,大腦內的神經生化物質也會受到影響,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孩子的思維、記憶力、情緒活動等出現混亂。


家長該怎麼幫助孩子減肥?

為積極防控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國家衛健委、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制定了《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這個方案從家長、學校、醫療機構、政府四個方面給出了具體建議。我們一起來看看家長應該做些什麼。


一、幫助孩子養成科學飲食行為

為了讓孩子身體更好和變得更聰明,很多家長往往會給孩子吃各種各樣的食物,以為有利於身體和智商發展,殊不知,一不小心就把孩子吃成了小胖墩。

根據科學家的調查結果顯示,飲食不健康是導致孩子肥胖的最主要原因。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保證孩子的合理飲食。很多家長因為溺愛孩子,孩子想吃什麼就給買,或者為了給孩子補補,無節制地吃各種營養食物,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家長只需要保證孩子的營養均衡即可,合理地選擇、搭配和烹調食物,不需要過多地補充某些營養成分。培養孩子規律的進食行為和教育孩子不挑食、不偏食。高熱量食物、甜品、零食和飲料等易長胖的食物更要少吃。



二、培養孩子積極身體活動習慣

現在很多孩子都愛躺著玩手機、看電視,缺乏運動,身體容易堆積脂肪。這需要家長以身作則,帶孩子多運動,遠離電子產品。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建立運動時間表,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也可以培養孩子1-2項的運動愛好,讓孩子在鍛鍊身體的同時也能愛上這種好習慣。


三、做好體重及生長發育監測

不只是肥胖的孩子需要減肥,正常體重的孩子也要被監測和預防。孩子一旦養成吃零食、不運動等壞習慣的時候,就很容易變胖,這時候家長再去幹預就很難讓孩子改掉。家長應該長期控制孩子的飲食、運動等習慣,定期測量身高和體重數據,根據實際情況對孩子的生活習慣進行合理的幹預,也可以請教專業醫療機構採取措施進行幹預。


因此呼籲所有的家長,即使再溺愛孩子,也不要讓孩子過於肥胖,因為這不僅僅是健康的問題,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未來。


歡迎下方評論留言,關注了解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美國腦神經科學家證實:嬰兒出生時的體重影響智商,與迷信無關
    美國腦神經科學家證實:嬰兒出生時的體重影響智商,與迷信無關新生嬰兒出生時候的體重是否跟智商有關係,一直是我們關注的問題。嬰兒出生時體重和智商的關係嬰兒出生時候的體重真的跟智商有關係嗎?美國腦神經科學家給出證實。美國腦神經科學家研究發現,當新生嬰兒體重低於7.2斤的時候,體重越重智商越高,而當超過這個數字的時候,智商和體重成反比。
  • 出生幾斤幾兩影響孩子智商?不是迷信,美國腦神經科學家證實了
    事實上科學家也做過類似的研究,但是結果卻和我們想的大不一樣。出生體重和孩子的智商有關,但是卻不是無限的正相關。有一定要範圍。美國腦神經科學家研究發現,當體重低於3.6公斤時,嬰兒越重越聰明。超過4公斤以後,他們的智商會下降。也就是說,孩子出生體重在7.2斤以下時,越接近7.2斤,孩子越聰明。
  • 腦神經科學家:智商與出生體重有關,新生兒體重越接近這數越聰明
    孩子的智商,爸媽的心頭大事,每一個寶媽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聰明,在智力這一塊佔領絕對的高地。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力有60%~80%取決於父母遺傳,其中和母親的相關度為0.443,和父親的相關度為0.411。先天不夠,後天來湊,如何讓孩子出生後的智力達到最高,爸媽們為此操碎了心。孩子出生智力和什麼有關呢?
  • 腦神經科學家:智商與出生體重有關,新生兒體重越接近這數越聰明
    孩子的智商,爸媽的心頭大事,每一個寶媽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聰明,在智力這一塊佔領絕對的高地。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力有60%~80%取決於父母遺傳,其中和母親的相關度為0.443,和父親的相關度為0.411。
  • 較真丨科學研究證實新生兒越胖越聰明?盲目聽信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肥胖新生兒對於母親生產是個大問題不說,孩子自身以後的健康狀況也堪憂。現代醫學的研究顯示,過胖的嬰兒不但會造成孩子以後成長中諸多的不利,對母親的健康也是極大的損傷,比如母親難產、產道撕裂、產後大出血、甚至子宮破裂。過重新生兒以後成為肥胖兒的機會也大大增高,成年後患代謝綜合症的機率也大幅提高。
  • 越會讓父母操心的孩子,越容易得到父母的重視,原因很真實
    以上說的是兩種孩子,一種總是丟三落四、製造麻煩的,需要父母在身邊督促和幫助;另一種,穩重,做事情從來不讓父母多操心。按理說,兩種不同的孩子,讓父母省心的那個,應該會得到更多重視和關心。可是,現實情況正好相反。
  • 父母層次越低,孩子格局越小
    小孩無法選擇父母,父母卻可以控制小孩的人生。小時候父母的言行舉止是孩子的榜樣,層次越低的父母,往往不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他們無法與自己的內外達成和諧,卻對孩子橫加指責。他們無法控制外在的境遇,便會對毫無攻擊力的孩子發洩情緒。父母學歷越低,意味著他們在社會中獲得的資源越少。我的朋友小A,她父母都是小學文化,她父母共同特徵就是偏激,情緒化,家裡實行強權統治。
  • 孩子學會走路越晚,將來智商就越低?李玫瑾:家長們可別被忽悠了
    ,將來智商就越低。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時說到了關於智商的問題,就說到了很多家長誤會孩子走路越晚將來智商越低的事情,表示孩子走路早或晚跟個人智商並沒有直接關係,而是和其他因素有關,比如說孩子的協調能力,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有一樣的協調能力的,此外還和孩子的腿部的肌肉力量有關,力量大的就可能走路比較早,力量小的學走路就比較慢
  • 研究證實:父母常有的幾種壞習慣,可能是導致孩子智商不高的因素
    在這場實驗中,研究人員得出相應的結論:家庭關係或者家庭環境,準確地說是父母常常出現壞習慣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的發展,進一步影響到孩子的成功。父母的壞習慣能夠影響孩子智商的發展?這似乎聽起來有些天方夜譚。
  • 頭圍決定智商,囟門閉合越晚越聰明,是真的嗎?
    為人父母之後,就像重新上了學,很多育兒知識都要在實踐中一點一點積累和學習。所以,很多像親貝網小編一樣的寶媽都感慨:養一個孩子,自己能當半個醫生了。其實,主要還是現在的父母更重視科學育兒,不像以前的父母養娃隨意,只要孩子不凍著、餓著就行了,在健康、衛生、聰明等方面,他們並沒有現在的父母這麼上心。
  • 父母不僅要重視孩子的「智商」、「情商」,還要重視「玩商」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玩物喪志」,我們總擔心孩子玩耍會破壞學習的積極性,會讓孩子不思進取,但殊不知兒童就是通過玩耍、遊戲的方式來學會如何學習、結交朋友以及體驗生活的。生物心理學家馬克·羅森茨威格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該實驗以一批遺傳素質一樣的白鼠為對象,結果發現:環境越豐富,玩耍得越充分,大腦的發育就越好。
  • 孩子的出生體重,暗示了智商高低?體重越接近「這個數字」越聰明
    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說過這樣一種說法,在很多上年紀的人觀念中,孩子的出生體重暗示著智商高低,孩子體重越大,證明孩子智商越高越聰明。當然這只是老一輩人的一種傳統觀念,實際上並沒有科學的證明,很多年輕人也並不是很相信這種說法。
  • 新生兒體重「預示」孩子智商?不是迷信,美國腦神經科學家證實了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健康,不開玩笑的說,甚至有的人在孩子還是精子卵子的時候就開始全副武裝做好準備,備孕時期更是做足了準備。胎兒在母腹中,也沒忘了找各種能讓寶寶變聰明的偏方,魚啊蝦啊堅果啊都不能放過,一定要大吃特吃才覺得沒有虧待孩子。
  • 頭圍決定智商,囟門閉合越晚越聰明?科學解釋讓人漲知識
    為人父母之後,就像重新上了學,很多育兒知識都要在實踐中一點一點積累和學習。所以,很多寶媽都感慨:養一個孩子,自己能當半個醫生了。其實,主要還是現在的父母更重視科學育兒,不像以前的父母養娃隨意,只要孩子不凍著、餓著就行了,在健康、衛生、聰明等方面,他們並沒有現在的父母這麼上心。
  • 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孩子若有這3個特徵,多半智商不低
    相信帶孩子的家長大多喜歡聽話的孩子,「這孩子讓人省心」這句話似乎成為了兒時最好的誇獎。但很多家長卻忽略了,那些難帶的、甚至想要把他們重新塞回肚子裡的孩子,時刻要把家長氣吐血的娃很可能是聰明的。比如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多數難帶,但多半智商不低。
  • 這4種食物會降低孩子「記憶力」,越吃越笨,家長儘量別讓孩子吃
    現在的家長們對於孩子的飲食是要要求的非常嚴格的,因為孩子還小,家長們會擔心如果孩子吃到了一些對他們不好的東西是對他們在長大之後會有一定的影響的。所以,有的食物孩子吃得越多會越聰明,而有的食物會阻礙孩子的智力發育;而且有些食物還會導致寶寶的記憶力下降,因為寶寶們的記憶力是很重要的,如果記憶力下降了,那麼以後學習的時候自然會影響孩子的成績。
  • 這三種孩子越長大越醜,無論小時候多漂亮,父母要趁早留意
    在父母的眼裡,自己的孩子永遠是越看越漂亮的,畢竟孩子就是自己的小寶貝。可是在一些不良習慣的影響下,無論孩子小時候多漂亮,都可能讓他們因此越長越醜。因為一個人良好的形象是需要從小去培養的,對此父母一定要趁早留意。這三種孩子越長大越醜,無論小時候多漂亮,父母要趁早留意。
  • 孩子出生的體重暗示了智力的高低,科學家:越接近這個數越聰明
    新生兒出生的體重真的和孩子的智商有關係嗎?3900名新生兒體重及成年後的智商水平,結果發現,出生體重越重的孩子智力越低。隨後其他科學家研究,發現最聰明的孩子出生體重在6斤左右,推翻了體重和智商成正比的觀點。
  • 家長越聰明,越懂得培養孩子這「2項能力」,孩子將來情商不會低
    孩子將來能否成才,家長的教育方式最為重要。因為家長是和孩子最最親近的人,也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智商培養。但其實,除了智商培養以外,孩子的情商培養也同樣重要。著名的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曾經表示說,成功=20%智商+80%的情商。
  • 身材胖、個子矮的孩子智商低?科學家:聰明的孩子有這8個特徵
    我們在誇孩子的時候,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真聰明!」這說明了,孩子都希望得到類似的誇獎,甚至父母也很喜歡聽到別人誇自己孩子「聰明」。有的孩子是真聰明,有的孩子是自作聰明,也有的孩子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莎士比亞說過一句話:「傻瓜認為自己是聰明的,但智者知道自己是個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