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下午5點13分,新鄉衛輝一名三歲男童帶著遊泳圈在不足半米深的遊泳池遊泳時,突然溺水,男童掙扎近2分鐘才被附近的一名家長發現。
遊泳館監控記錄下男童掙扎全過程
從監控視頻中可以看到,下午5點13分,這名三歲男童帶著遊泳圈獨自趴在水面上玩耍,20秒後男童開始掙扎,但始終無法從水中站起。
下午5點14分,男童面部完全沒入水下,雙腿不斷拍打水面。
期間,先後有幾名孩子在旁邊玩水嬉戲,但是都沒有發現異常,還以為男童在練習憋氣。
下午5點15分05秒 ,坐在泳池邊的一名女士李新景發現情況不對,趕緊將孩子撈了出來,當時孩子臉色烏青、嘴唇發紫、眼瞼微張只露眼白。
李新景隨即高聲呼喊求助,她的好友也就是在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心實驗室工作的張麗娜聽到後,迅速趕過去對孩子進行施救,隨著胸部按壓的進行,幼兒開始吐出大量的水和飯食。
不到兩分鐘時間,男童臉色開始變得紅潤,眼睛張開,「哇」的一聲哭出聲來,並大喊:「媽媽!媽媽……」聽到哭聲,李新景和好友心裡壓著的大石頭瞬間卸下。
回過神來,大家紛紛開始尋找孩子的家長,最終在成人泳池的一角找到了正在學習遊泳的孩子媽媽。
這位粗心媽媽得知孩子被及時救起後,忙向兩位好心人表示感謝,並表示會提高安全意識,照看好自己的孩子。
看到這兒
可能有人會問
遊泳館內那麼多人
為什麼沒有人聽見孩子的呼救呢?
實際情況是,孩子在溺水的過程中,根本無法發出求救聲!如果這個時候大家都沒有發現孩子溺水,那麼等待孩子的只有死亡……
牢記7種跡象辨別孩子是否溺水:
1、孩子的嘴會沒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沒有時間呼救。
2、孩子的手臂可能前伸,但無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動。
3、孩子在水中是直立的,掙扎20-60秒之後逐漸下沉。
4、孩子的眼神呆滯,無法專注或閉上眼睛。
5、頭髮可能蓋在額頭或者眼睛上。
6、溺水最重要的跡象是看起來不像溺水,只是在發呆,但如果對詢問沒有反應,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7、小孩子戲水會發出很多聲音,一旦安靜無聲就要立刻警醒。
可能還有人疑問
泳池裡的水只有半米深
孩子還帶著遊泳圈
為什麼還會溺水呢?
從監控視頻看
孩子使用的是腋下遊泳圈
溺水時孩子身體前傾
疑似重心失控導致頭部浸入水裡
而遊泳圈前翻壓在孩子背上
導致孩子無法抬頭發生溺水
新聞多看點:幼童泳池溺水並非個例
2017年1月3日中午,西安的肖女士帶6歲女兒和不滿4歲的兒子到海泉灣溫泉世界玩。當天下午5時,當她準備離開時,卻找不到兒子豪豪的蹤影。找尋一個小時後,發現時孩子已經溺亡。
事後查看監控顯示,畫面中肖女士背對淺水池邊走邊看手機,這時豪豪爬過了淺水池和深水池之間的矮牆,進入深水池。豪豪從深水池邊緣走向中間大約用時1分鐘,隨著他走向水池中間,他的頭開始被淹沒,緊接著在水中掙扎。但是母親的眼睛一直在關注著手裡的手機...
還有之前在泉州,一名兩三歲大的孩童不小心在遊泳館倒立溺水長達72秒。期間孩子家屬、遊泳館工作人員均未發現!直至孩子奄奄一息。
最近天氣炎熱,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去遊泳池和海濱浴場,但是涼爽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千萬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此外還要選對遊泳圈。
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遊泳圈
✘坐式遊泳圈
坐式遊泳圈是最不安全的一種遊泳圈,嬰兒在重心不穩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翻倒,完全起不到保護孩子的作用。
✘脖圈
脖子上有頸動脈竇,脖圈套的位置比較危險,若不小心被壓到,會發生壓力感受性反射,出現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嚴重者甚至休克。
✔浮力衣
想要最大限度地保證孩子的安全,兒童浮力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目前市面上的兒童浮力衣包括連體浮力衣和浮力背心兩種。
✔臂圈
稍微大點的寶寶可以嘗試臂圈。這種遊泳圈套通過雙臂「穿」在身上,輕便貼身,不論怎樣遊動都不容易掉落,而且方便行動,非常適合較大的寶寶用來學習遊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