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父母在孩子成長中舉足輕重,單靠學校的教育遠遠不夠,父母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與母親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個都會使孩子的成長失衡。父親能帶領孩子拓展視野、提升格局,決定孩子飛多高;母親能讓孩子擁有道德品質,決定孩子能飛多遠。
對於孩子而言,父親往往起著榜樣的作用。有心理學家發現,孩子在12歲以前都會把父親當作自己的崇拜對象,會把父親看作力量與智慧的象徵。
男孩子會下意識地模仿父親的行為做派,女孩則會因為父親而有安全感。
郭麒麟把自己的父親郭德綱看作榜樣,後來也因為受父親的影響,對相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選擇和父親一樣做一名優秀的相聲演員。
郭德綱對行業的盡心盡責深深影響著兒子,使郭麒麟在相聲界也有所成就。
相對於母親而言,父親會更加嚴厲,會為孩子指明方向,讓孩子憑藉自己的努力去達成目的。父親給孩子的是引導式立志教育,與母親的關係體貼完全不同,但這也是一種愛的表達。
父親能夠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具有力量感,從小擁有足夠父愛的人都會比較自信,做事有方向、有目的性。
而從小缺少父愛的人,往往做事循規蹈矩,沒有自信突破,永遠默默無聞,不能有很好的發展。
如今社會壓力巨大,父親是主要的經濟支柱,為了家人與生活往往會出遠門賺錢,使得很多孩子缺乏父愛。導致孩子在日後的事業上,會受到自我約束,不敢突破創新,只有原地踏步。
無論有多忙,都請父親們都抽出點時間陪陪孩子,做孩子背後堅強的後盾,讓他們做事不再畏手畏腳。一個好的父親,他的格局一定能影響孩子的未來,決定孩子能夠到達的高度。
母親的愛溫潤如水,寬容與溫厚能使孩子養成寬厚的性格,母親的自身修養也影響著孩子的品格。
女人就是一所學校,孩子、愛人都會在她身上受益匪淺。母親的舉止品德會讓孩子分清世間的善與惡,讓他們明白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事才是正確的。
孩子長大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母親的教育。一個人的品德是決定他能否在社會立足的關鍵,你的性格、恆心與耐心,都是決定日後能走多遠的必要條件。
就算你沒有特別出眾的表現,也能持之以恆獲得一番成就。腳踏實地,人生之路會越走越遠。
母親不如父親嚴厲,缺乏母愛的人往往會很衝動,性格比較直接,在人際交往中不能遊刃有餘;而擁有母愛的人包容性很強,這不是懦弱的表現,以柔克剛會比剛強更加有力度。
胡適從小被母親養大,擁有包容和寬厚的性格。作為那個年代的進步青年,卻沒有抵制包辦婚姻,像徐志摩和魯迅那般忍下原配,追求自己的所愛。
儘管包辦的妻子大字不識,性格暴躁,還好吃懶做,但胡適還是選擇包容她,沒有丟下妻子。
胡適性格溫潤,與文學圈諸人的關係都很好,大家對他的評價也很高。可見母親帶給孩子待人接物的處事原則,讓他們更容易融入社會。
由母愛滋養長大的孩子,心理健康程度強於其他人。孩子日後能飛多遠,主要取決於母親的修養。
父母對子女的愛剛柔並進,陰陽結合,失去任何一方都會使孩子的成長失衡。所以,合格的父母親要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發揮好自己的作用,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得到全面發展。讓孩子飛得更高、更遠,是每個父母的責任與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