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好奇說的感動——二胎職場媽媽的自我成長路徑

2020-12-24 閱樂繪育兒園

昨晚好奇說的21天特訓營結營了,很多夥伴都感觸很深,不忍結營!確實,這是一次特別有價值的學習,不僅收穫了本領,更多的是對自己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從內而外升華了自己,用「脫胎換骨」一點都不為過!每一次群內優秀夥伴的分享總能給大家帶來觸達心靈深處的感動,今天上午來自25組的魏珊學姐的分享就讓很多人感動之餘開始深深地反思自己。

魏珊學姐是一個二胎職場媽媽,國企會計,平時工作很忙,很繁瑣,她曾經也和我們很多在職媽媽一樣,面對工作、生活、育兒等問題焦頭爛額,不知所措。她也曾迷茫過,對自己失望過。然而,就在她無力地撿拾生活的一地雞毛時,有幸遇見了好奇說,魏珊學姐說:好奇說就像一本生命的解答之書,打開的不只是親子閱讀的興趣之門,更打開了我探索自我的人生價值之門。

很喜歡魏珊學姐說的這樣一句話:真正的強大,並不是無所畏懼,而是不斷在困境中吸收光和熱,在人生各個角色裡都能永不疲倦地尋找方向,讓自己的人生熠熠生輝。

當看到魏珊學姐跟大家分享,她已經連續幾個月凌晨不早於2點睡覺,每天早晨要6點半起來,每天上午,下午要送孩子上學,再去上班。每天要輔導大寶作業,每天要給小寶親子閱讀高質量陪伴。2個孩子10點多都睡了之後,她才有時間整理消毒碗筷,開始做自己的事情,時常一不小心,就到了2點多3點。我心裡除了對學姐滿滿的敬佩外還有對自己每次藉口時間不夠用滿心的愧疚,我總說自己時間不夠用,所以導致很多事情堆了一大堆,可仔細想想我每天有魏珊學姐這麼忙嗎?即使已經這麼忙了,學姐還不忘高質量的陪伴孩子,看到這我真的無地自容了,我這個媽媽當得實在是太不稱職了!

當看到學姐送完孩子去上學,自己上班的路上騎著電動車差點騎著睡著了的時候,真的很心疼她,好想抱抱她。這是一個多麼堅強的女人,堅強得令人心疼。就在我們都為學姐的境況捏了一把汗的時候,學姐和我們侃侃而談了她在好奇說的那些收穫,讓我們又一次不得不驚嘆這個媽媽簡直太優秀了!

魏珊學姐擠出時間來參加繪本閱讀指導師的考證學習,咬牙堅持,最終在團隊夥伴們的支持和鼓勵下獲得了很優異的成績。她的努力也深深地打動了很多人,從而收穫了一批與她同頻的粉絲,跟著她一起堅定地走在好奇說親子閱讀的路上。

每一個人做任何一個項目、一份工作都是從零開始的,魏珊學姐也不例外,新人剛開始遇到的各種問題,被人拒絕、遭人嫌棄、經歷挫折、遭受打擊她都有過,她也曾哭過、懷疑過、想過放棄,她也並非外人看到的那麼堅強、樂觀,她的副業之路也並非我們想像中的那麼一帆風順。能走到今天,除了她足夠努力,也因為她足夠堅定。這也驗證了那句話:每一個成功的、優秀的人,背後一定付出了常人所不曾想像的努力!

魏珊學姐的努力和她每一次真誠地分享,幫她獲得了更多連結多種優質資源的機會,也重新塑造了一個更加優秀的自己。正如學姐所說:當我做好知識儲備,整裝待發,我原本平凡的人生腳本,也被自己的努力一一改寫!多麼感同身受的一句話,這是發自內心的感悟,更是生活的真實寫照:你想突出,你想變得更優秀,那麼你就加倍地努力,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魏珊學姐通過她自己的努力在好奇說收穫了一連串的榮譽和獎項,更收穫了一個更具魅力、更加美好的自己,得到了一大批同頻者的認可和肯定,她把所學的帶到學校,帶到各個社區,帶進千家萬戶,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行動力,走出了一條最具影響力的二胎職場媽媽的自我成長路徑。

看完學姐的故事,我一直在不停地反思自己,比我優秀的人、比我忙碌的人他們卻比我更努力,比我更堅定、更踏實地在走每一步,我又有什麼理由給自己找藉口呢?又有什麼理由不奮勇直追呢?生活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就看你是想做生活中的強者還是弱者了!

魏珊學姐是在職二胎媽媽的典型代表,她的事跡深深地感染著每一個人,在好奇說還有很多優秀的媽媽,這就是一個高能量的圈子,你想不努力都難!如果你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想改變自己,突破自己,我真誠地建議你來好奇說,我們一起抱團成長,做一個高能量的媽媽,遇見那個更優秀的自己

相關焦點

  • 二胎時代,如何才能做一個出色的職場媽媽?
    優學派學生平板金鷹卡通原創動畫《23號牛乃唐》最新一集《加班大作戰》中,職場二胎媽媽也遇到了這樣的難題,我們來跟著這部金鷹卡通原創的動畫片,且看且學習家長和孩子們的相處之道吧。爸爸出差在外,媽媽答應周末陪伴姐弟倆盡情暢玩遊樂園,哪知臨時接到工作任務,需要處理緊急文件,媽媽只好提出「下次再去遊樂園吧」。
  • 二胎媽媽重返職場,真實生活曝光
    從全職二胎媽媽到職場二胎媽媽 蠟燭兩頭燒的生活過去的三年多,我們一家在廣州生活。老公在網際網路公司上班、我在家照顧著一對姐弟。疫情爆發後,我們回到老家,老公也準備轉換工作。今年慘澹的求職市場,老公的進展不如預期,於是離開職場超過三年的我決定「重返職場江湖」。
  • 二胎媽媽重返職場,真實生活曝光!
    從全職二胎媽媽到職場二胎媽媽 蠟燭兩頭燒的生活過去的三年多,我們一家在廣州生活。老公在網際網路公司上班、我在家照顧著一對姐弟。疫情爆發後,我們回到老家,老公也準備轉換工作。今年慘澹的求職市場,老公的進展不如預期,於是離開職場超過三年的我決定「重返職場江湖」。成為職場媽媽後,真不比全職媽媽輕鬆,一周七天都沒閒著。到底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的生活有多大差別呢?
  • 疫情下的自我成長路徑
    都說,讀書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思考是洞察本質的最好策略,寫作是快速成長的絕佳方法,而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只關乎兩個字——成長!也就是說,自我成長路徑,至少包括了學習更多知識並建立體系,擁有更多高效的方法,掌握更多的思維模型以及自我管理矩陣,等等
  • 圍繞家庭教育搭建媽媽成長服務生態 好奇說獲數百萬元投資
    原標題:首發|圍繞家庭教育搭建媽媽成長服務生態,好奇說獲數百萬元投資   12月21日,家庭教育平臺「好奇說」宣布獲得藍象資本數百萬元
  • 家庭教育平臺「好奇說」獲藍象資本數百萬投資,圍繞媽媽成長搭建社...
    好奇說成立於2019年6月,基於家庭教育與生活場景,圍繞媽媽成長提供內容產品、媽媽社區、在線教育等綜合教育服務。目前平臺用戶已超20萬、付費年度會員超4萬,並建立了覆蓋上百個城市的線上線下社群服務網絡。2020年,好奇說在0投放的情況下,依靠高質量UGC內容分享和用戶口碑推薦實現季度環比50%+的自然增長,單一業務數千萬營收規模。
  • 職場的自我感動以及應對方法
    我記得自己剛工作的前幾年,經常有這種感覺,容易自我感動,容易自我感覺付出了很多。當然,很多時候,獲得的反饋跟自我的預期有很大的差距,這種時候,就經常感到失落。其實,以上便是職場的 「自我感動」。"自我感動" 在一些情況下是好的,特別是自己感到很累,感到沒有動力的時候,能夠通過這種」感動「 獲得新的內在動力,甚至可以幫你扛過最艱難的時期,但自我感動多了,也會帶來比較大的問題。
  • 如何避免變成自我感動的媽媽?媽媽的付出孩子卻反感,3點應注意
    小美曾經是個職場白領,工作上努力認真,也在不斷地晉升,但是因為孩子進入小學沒人帶,於是就辭職在家照顧孩子。那麼,在親子關係中,媽媽要如何避免自我感動的教育方式呢?而不是有附加的條件才會選擇去愛孩子,愛孩子,為了孩子付出,就不要有自我感動的方式去感動孩子,因為大家都是在各司其職的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孩子也在努力地慢慢地地成長,那麼家長在這個過程中也是在不斷地成長,所以為了孩子,請克制自己的情緒。
  • 首發|圍繞家庭教育搭建媽媽成長服務生態,好奇說獲數百萬元投資
    12月21日,家庭教育平臺「好奇說」宣布獲得藍象資本數百萬元投資。好奇說成立於2019年6月,基於家庭教育與生活場景,圍繞媽媽成長提供內容產品、媽媽社區、在線教育等綜合教育服務。好奇說產品服務的核心都圍繞「用戶在學習中的輸出」設計,從媽媽開始陪孩子閱讀打卡、到總結育兒心得和成長筆記,再到線上組織微課沙龍、線下走進社區組織繪本活動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既能使用戶提升自身能力、增加內在價值感,又能幫助好奇說積累大量高質量的UGC內容、形成外部影響力。
  • 職場媽媽到底有多難?「失去自我,每天在單位與家之間疲憊奔波」
    文/笑雪隨著二胎寶寶的增多,身邊全職媽媽也越來越多,很多人都說做全職媽媽很辛苦,每天無休止的操持家務、陪伴孩子,可是換來的卻是與社會脫節、與老公離心,可是作為一名職場媽媽,我覺得也很難。更過分的是,我孩子還不到一歲,她就用半開玩笑半認真的口氣跟我說,叫我不要生二胎了,影響工作……做個職場媽媽,真是受盡委屈,可是自己又不想辭職,就只能忍著,工作上要努力上進不能出差錯,家庭中還得做個好媽媽好妻子好兒媳……可是,若是遇到孩子有個頭疼腦熱,往往照顧孩子的主力軍還是媽媽,如果單位領導好請假還好,如果遇到一個不好請假的
  • ...媽媽成長服務生態 好奇說獲數百萬元投資_個股資訊_市場_中金在線
    好奇說成立於2019年6月,基於家庭教育與生活場景,圍繞媽媽成長提供內容產品、媽媽社區、在線教育等綜合教育服務。目前平臺用戶已超20萬、付費年度會員超4萬,並建立了覆蓋上百個城市的線上線下社群服務網絡。好奇說創始人柯嘯成表示,本輪融資將投入內容研發與技術研發,用於產品體系擴充與平臺效率升級。
  • 36氪首發|家庭教育平臺「好奇說」獲數百萬元融資,面向媽媽群體...
    好奇說成立於2019年6月,基於家庭教育與生活場景,圍繞媽媽群體的成長提供內容產品、社區、在線教育等綜合教育服務。目前平臺用戶超過20萬,付費年度會員超4萬,社群服務網絡覆蓋上百個城市。36氪曾於今年7月對好奇說進行過報導。
  • "老二出生後,每天都在焦慮",二胎媽媽的自我救贖:從這3點做起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二胎媽媽們的疲憊、焦慮和痛苦無處安放。求人不如求己,二胎媽媽應該學會自我調節,緩解焦慮。這種焦慮、抑鬱,會阻礙媽媽心平氣和地照顧孩子,並不利於孩子們的健康成長。③每天工作、育兒和家庭瑣事壓得人喘不過氣:感覺自己被掏空,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當今社會,工作競爭壓力大,職場媽媽每天下班後就已精疲力盡,回到家還要強打精神,給小寶餵奶、換尿布,給大寶輔導作業、談談心,還有洗衣服、做飯一大堆的事兒等著做。
  • 職場媽媽鄙視全職媽媽?有一類職場媽媽,連全職媽媽也看不上她!
    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一位職場媽媽說自己「看不起」全職媽媽,並且給出了3個理由:風險管理意識差,目光短淺,自我感動。作為一名3歲孩子的媽媽,曾經的職業女性,現在的全職媽媽,我想說:對於家有未入學(幼兒園或者託兒所)兒童的寶媽來說,不論是堅守職場,還是回歸家庭,都一定是綜合考慮了多方面的因素,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對整個家庭最有利的選擇。
  • #經驗榜#【孕期打怪記】看職場二胎媽媽如何打怪
    作者:寶寶知道 臭兜媽話說兜媽職場開始一個月,二胎就來了。一邊是工作,一邊是孩子,現在想想真是很難平衡。血淚史有點誇張,但是真不輕鬆倒是實實在在的。 有大寶的時候基本沒啥反應,吃嘛嘛香,基本整個孕期順風順水。
  • 心酸的感動!陪著媽媽產檢的小女孩,一胎or二胎,條件允許嗎?
    文 | 文茵媽媽輕點右上角,歡迎關注,育兒那些事,我們一起聊傅首爾在《奇葩說》裡關於生不生二胎這個問題,說過這樣一段話:我覺得一個女人,無論你生第幾胎,都必須經過核心家庭成員的同意。因為他們同意了,你才能讓他們幹這幹那。
  • 當一胎媽媽升級二胎媽媽,給初當二胎媽媽的你。
    2017年大寶出生後,我對大寶非常有耐心,從寶寶衣服到寶寶輔食,連寶寶大便都仔細檢查,可以說是無微不至,無一不精。大寶犯了錯誤也是非常的溫柔的教導,那時候還立志說要做溫柔的好媽媽。初當二胎媽媽的你是不是也會下面這些情況:【覺得大寶跟自己不親】:當小寶出生以後,大寶的事情,各種力不從心顧不過來。對大寶的教育各種的不耐心。那一段時間吼孩子太多了。大寶打小寶,我會吼大寶。大寶玩具亂扔我要吼他。大寶聲音大了吵到小寶,我也會批評他。又有爺爺奶奶寵著,大寶都不找媽媽了。讓我一度好傷心。【覺得老公不在乎自己】:老公是別人的爸爸,是別人的兒子,是別人的哥哥。
  • 孩子成長不想錯過,「全職媽媽or職場媽媽」,你怎麼選?
    媽媽們都不想錯過孩子的成長,那麼,「全職媽媽or職場媽媽」,你會怎麼選?小歐有了寶寶以後,她覺得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爸爸沒辦法在家全職照顧孩子,但她可以。如果媽媽選擇當職場媽媽,就算下班回家也很少陪伴孩子,那麼孩子也會和父母感情疏遠,和陪伴他最長久的老人更加親近。
  • 「二胎毀三年……」,一位二胎媽媽的血淚經驗,太真實!
    二胎政策5年過去了,在這5年時間裡,作為一個二胎媽媽,我經歷過無數情緒的輪迴,從最初的猶豫,到產後一段時間的焦慮,也曾險些被刷屏的二胎媽媽現狀「勸退」。二胎是一場修行,比媳婦熬成婆更真實的是,我也終究熬成了佛。
  • 寶媽教師背孩子上課:孩子是軟肋,補償心理讓職場媽媽安全感缺失
    最近,一位背著孩子上課的90後教師媽媽的照片,在網絡上走紅。原來這位媽媽,產假還沒結束,但因為學生面臨中考,所以提前結束產假給學生上網課。無奈她的孩子才5個月大,寶寶的爸爸,在部隊幫不上忙,其他的家人,又因為疫情不能來身邊幫忙。她只好把孩子背上,對著QQ視頻給學生上起了網課。對此,學生表示很感動,網友們,也誇她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