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劍的第 104 篇原創文章
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由於全球市場本身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系統內部之間的各個要素更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不管是中國疫情還是全球疫情,必然都會給全球市場裡的每個部分帶來重大、深遠的影響。
而隨著疫情在全世界不斷擴散和升級,形勢開始變得不容樂觀,特別是由於一些國家前期的輕視和大意,註定了這場戰役是一場持久戰,且造成的影響和損失更是慘重的。
比如,我們每個人眼前最大的關注點之一,就是當下的經濟發展了,特別是金融市場,因為它直接關乎到每個人的生活狀況。
《得到》的香帥老師近日提到:
「從3月9號到現在,我們經歷了這十幾年來全球金融市場最「魔幻」的一段時間。先是石油價格暴跌,1991年以來單日跌幅的記錄;然後美股又破紀錄地在10天內熔斷4次,緊接著巴西、韓國等等7個國家股市陸續熔斷,就連相對穩定的黃金也暴跌。」
面對複雜系統問題,單靠某個國家或某個措施是無法解決的,需要基於系統內部的各個部分參與進來,且依靠系統思維、多元化、多維度的方法措施才有可能解決。
因此,雖然目前國內疫情已基本控制住,且全國範圍內已經基本全面復工了,但是在持續兩個月的停工、停業以及全球疫情的不斷升級,經濟復甦則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和時間,而這一切則取決於疫情全球擴散的情況,以及各國的防疫戰略。
在國家或組織的宏觀層面,可能我們很難依靠一己之力來改變和解決這些複雜系統問題,但是在個人的微觀層面,我們除了響應國家的政策做好自我防護等措施外,還可以對當下和未來進行反思並做出一些改變。
過去已過去,未來還未來,當下就是當下。
因為幾乎所有的事情和問題最終都要回歸到我們自己身上,也就是和我們自身利益相關的東西,如何通過增強「反脆弱」能力來抗擊「黑天鵝」事件的打擊,既活在當下珍惜眼前,又不憂慮未來,而是發展未來。
比如,如何更好地去面對疫情並最大程度降低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和損失;
比如,如何讓自己以及家人的生活得到一定保障;
比如,如何從危機中發現機會;
比如,如何利用好這段時間提升自我;
……
俗話說:關注什麼就會獲得什麼!
專注,意味著不管任何時候都能盡最大努力做到持續和聚焦。
在忙碌的時候,能夠通過自我管理不做那些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排除幹擾做到專注;
在空閒的時候,也能夠通過自我管理做那些緊急特別是重要的事情,排除誘惑做到專注。
也就是說,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做到自我管理的,才是真正的自律!
有的人天天刷劇、刷抖音、玩遊戲,而有的人則利用這些「寶貴」的時間,反思、讀書學習、提升自我甚至拓展新領域。
都說,讀書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思考是洞察本質的最好策略,寫作是快速成長的絕佳方法,而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只關乎兩個字——成長!
是的,一切只關乎成長!
任何時候都是如此,疫情期間更是如此!
不管是讀書、思考還是寫作,都只是手段和方法,目的都是為了更快、更好的成長,而成長意味著認知的提升和格局的拓展。
而認知力,是一種非常重要卻往往被人忽視的底層能力。
所謂認知力,就是對世界萬物的判斷,你的認知力越高,你的判斷越接近事實,越接近事實誤判越少,進而犯錯就越少,那麼就更容易獲得成功。
其實,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往往是思維方式的差別,也就是認知力的差距!
認知力決定效能的大小,也就是做正確的事情的概率,這比追求效率去正確地做事情重要100倍,因為方向錯了再努力也白費。
而提升認知力,單靠某個知識、某個方法論或某個思維模型或許就可以做到,但是往往很難或很慢。
因為面對這個世界,我們每個人就像「盲人摸象」一樣,所處的視角和立場決定了我們看待事物的不同和片面,另外我們也無法跳脫三維世界去擁有「上帝視角」。
因此提升認知力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全面的知識體系、眾多的方法論以及多元思維模型等,來獲得更多的視角和更接近的事實。
也就是說,自我成長路徑,至少包括了學習更多知識並建立體系,擁有更多高效的方法,掌握更多的思維模型以及自我管理矩陣,等等。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會成長,但是關鍵是我們成長的速度是否跟得上時代的發展,以及自己的「野心」。
更何況在「隨波逐流」的當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因此,我們更需要構建出適合自己的自我成長路徑,才有可能讓自己在任何時候,特別是疫情時期,都能朝著目標堅定且正確地走下去。
關於我自己的「自我成長路徑」,算是基本構建好了(其實就是上面分享的四大版塊,當然還有一小部分沒有展示),但是對我而言,構建路徑僅僅只是開始,不斷完善和實踐才是關鍵,也是一個很大的系統工程。
後續我會在不斷完善和實踐過程中,慢慢分享我的一整套「自我成長路徑」,或者可以稱之為「自我成長地圖」。
溫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