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自我成長路徑

2020-10-18 陳小劍

陳小劍的第 104 篇原創文章

雪崩之下,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由於全球市場本身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系統內部之間的各個要素更是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不管是中國疫情還是全球疫情,必然都會給全球市場裡的每個部分帶來重大、深遠的影響。

而隨著疫情在全世界不斷擴散和升級,形勢開始變得不容樂觀,特別是由於一些國家前期的輕視和大意,註定了這場戰役是一場持久戰,且造成的影響和損失更是慘重的。

比如,我們每個人眼前最大的關注點之一,就是當下的經濟發展了,特別是金融市場,因為它直接關乎到每個人的生活狀況。

《得到》的香帥老師近日提到:

「從3月9號到現在,我們經歷了這十幾年來全球金融市場最「魔幻」的一段時間。先是石油價格暴跌,1991年以來單日跌幅的記錄;然後美股又破紀錄地在10天內熔斷4次,緊接著巴西、韓國等等7個國家股市陸續熔斷,就連相對穩定的黃金也暴跌。」

面對複雜系統問題,單靠某個國家或某個措施是無法解決的,需要基於系統內部的各個部分參與進來,且依靠系統思維、多元化、多維度的方法措施才有可能解決。

因此,雖然目前國內疫情已基本控制住,且全國範圍內已經基本全面復工了,但是在持續兩個月的停工、停業以及全球疫情的不斷升級,經濟復甦則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和時間,而這一切則取決於疫情全球擴散的情況,以及各國的防疫戰略

在國家或組織的宏觀層面,可能我們很難依靠一己之力來改變和解決這些複雜系統問題,但是在個人的微觀層面,我們除了響應國家的政策做好自我防護等措施外,還可以對當下和未來進行反思並做出一些改變。

過去已過去,未來還未來,當下就是當下。

因為幾乎所有的事情和問題最終都要回歸到我們自己身上,也就是和我們自身利益相關的東西,如何通過增強「反脆弱」能力來抗擊「黑天鵝」事件的打擊,既活在當下珍惜眼前,又不憂慮未來,而是發展未來。

比如,如何更好地去面對疫情並最大程度降低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和損失;

比如,如何讓自己以及家人的生活得到一定保障;

比如,如何從危機中發現機會;

比如,如何利用好這段時間提升自我;

……

俗話說:關注什麼就會獲得什麼!

專注,意味著不管任何時候都能盡最大努力做到持續和聚焦。

在忙碌的時候,能夠通過自我管理不做那些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排除幹擾做到專注;

在空閒的時候,也能夠通過自我管理做那些緊急特別是重要的事情,排除誘惑做到專注。

也就是說,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做到自我管理的,才是真正的自律!

有的人天天刷劇、刷抖音、玩遊戲,而有的人則利用這些「寶貴」的時間,反思、讀書學習、提升自我甚至拓展新領域。

都說,讀書是最好的自我投資,思考是洞察本質的最好策略,寫作是快速成長的絕佳方法,而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只關乎兩個字——成長

是的,一切只關乎成長!

任何時候都是如此,疫情期間更是如此!

不管是讀書、思考還是寫作,都只是手段和方法,目的都是為了更快、更好的成長,而成長意味著認知的提升和格局的拓展

而認知力,是一種非常重要卻往往被人忽視的底層能力。

所謂認知力,就是對世界萬物的判斷,你的認知力越高,你的判斷越接近事實,越接近事實誤判越少,進而犯錯就越少,那麼就更容易獲得成功。

其實,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往往是思維方式的差別,也就是認知力的差距

認知力決定效能的大小,也就是做正確的事情的概率,這比追求效率去正確地做事情重要100倍,因為方向錯了再努力也白費。

而提升認知力,單靠某個知識、某個方法論或某個思維模型或許就可以做到,但是往往很難或很慢。

因為面對這個世界,我們每個人就像「盲人摸象」一樣,所處的視角和立場決定了我們看待事物的不同和片面,另外我們也無法跳脫三維世界去擁有「上帝視角」

因此提升認知力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全面的知識體系、眾多的方法論以及多元思維模型等來獲得更多的視角和更接近的事實。

也就是說,自我成長路徑,至少包括了學習更多知識並建立體系,擁有更多高效的方法,掌握更多的思維模型以及自我管理矩陣,等等。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會成長,但是關鍵是我們成長的速度是否跟得上時代的發展,以及自己的「野心」

更何況在「隨波逐流」的當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因此,我們更需要構建出適合自己的自我成長路徑,才有可能讓自己在任何時候,特別是疫情時期,都能朝著目標堅定且正確地走下去。

關於我自己的「自我成長路徑」,算是基本構建好了(其實就是上面分享的四大版塊,當然還有一小部分沒有展示),但是對我而言,構建路徑僅僅只是開始,不斷完善和實踐才是關鍵,也是一個很大的系統工程。

後續我會在不斷完善和實踐過程中,慢慢分享我的一整套「自我成長路徑」,或者可以稱之為「自我成長地圖」

溫馨提示

相關焦點

  • 淺析職業院校教師自我成長路徑
    教師走向卓越既需要國家、社會、學校營造出有利於教師成長與發展的環境,更需要教師個人在持續積累、不斷自省的基礎上,借力發展環境,形成敬畏職業、學習管總、功底遞進、道術合一、研究管用的自我調適閉環機制,促進個人持續成長而卓越。
  • 疫情下To B類企業的發展路徑是什麼呢?
    今天簡單談談,在疫情的影響下,To B類企業會走向怎麼樣的一個發展路徑?首先先說一個基礎數據:目前「BAT」+「字節跳動」,在To B領域裡面的「股權投資」等在內的布局,已經遠遠超過了對To C類企業的對等重要程度。
  • 教師專業成長的三條路徑
    山東省臨朐縣從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的角度,設計了教師專業發展的三條路徑。路徑一:讓教師走個性化特色教學之路。近年來,各種課堂教學改革、教學模式「你方唱罷我登場」,教師在一輪輪的培訓與推廣中,被創新、被達標、被發展。統一性、齊步走忽視了專業化的內在特性,違背了教師個人意願和教學實際,背離了人的發展規律。臨朐縣鼓勵每個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長和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
  • 來自好奇說的感動——二胎職場媽媽的自我成長路徑
    然而,就在她無力地撿拾生活的一地雞毛時,有幸遇見了好奇說,魏珊學姐說:好奇說就像一本生命的解答之書,打開的不只是親子閱讀的興趣之門,更打開了我探索自我的人生價值之門。很喜歡魏珊學姐說的這樣一句話:真正的強大,並不是無所畏懼,而是不斷在困境中吸收光和熱,在人生各個角色裡都能永不疲倦地尋找方向,讓自己的人生熠熠生輝。
  • 怎樣看待疫情下的心理成長
    最近一項心理學研究發現:疫情發生以來,人們的情緒一度變得消極,但也有了更多成就感、投入感、意義感,寬恕、勇敢、自控、正直、公平、謙虛、好學、希望和善良等品格顯著提升。怎樣看待疫情下的心理成長?圍繞這一主題,我們專訪了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劉翔平、喬志宏、藺秀雲。
  • 「笨媽嘯天親子成長實錄連載」:讓孩子實現自我管理的妙招(15)
    笨媽在朋友圈小範圍實時公開這些記錄以後,引起眾多朋友的關注和喜愛,其中不乏專家、教授、高管,當然更多的是同樣面臨與青春期孩子共同成長的父母。真實的成長案例是最有參考價值的,而優質媒體則是傳播價值的最佳平臺。因此,於2020年6月18日正式入駐今日頭條,將疫情下親子成長的100天記錄,以及這些記錄背後的故事,以100篇連載的形式分享給大家。
  • 「面試」是網際網路人成長最快的路徑,沒有之一
    一、面試是產品經理/網際網路人成長最快的路徑 首先,為什麼說面試是產品經理/網際網路人成長最快的路徑呢? 這裡更多是來自切身的體驗和感受,也是跟多個經歷過面試的同行朋友們交流後的看法,而這些促進個人快速成長的核心關鍵點,很難從平時的工作中獲得,面試卻是最高效的一種獲得成長的方式。
  • 創設特色化校本路徑 促進新時代教師成長
    【摘 要】 為了創設具有學校特色的教師專業成長路徑,我校持續推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學校建設,努力創設一條特色鮮明、輻射廣泛的教師專業發展路徑體系。,為新時代背景下的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撐和保障。三、立足於崗位實踐的專業精進一是為全體教師精心設計了「目標引領—多維互動—綜合評價」的專業成長路徑,確保教師專業發展有方向、有舉措、有保障。
  • 網絡直播:自我價值實現的新路徑
    除非聖賢,芸芸眾生還不多是靠外在的價值體系來衡量自我價值,功名利祿、榮華富貴、出人頭地……這些詞彙,古往今來都與自我價值的實現捆綁在一起。然而時代不同,各時代價值體系的評定標準不同,自我價值實現的路徑也就互有差別。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擁有至上的聲望地位的,是具有超自然能力的聖人、英雄們。
  • 後疫情時代: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會有怎樣變化
    在疫情期間,很多線下培訓轉為線上培訓,一時間誕生了大量的個體網絡直播者,很多老師成為了網紅,這些老師的教學水平也得以大幅提升。後疫情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會有怎樣的新路徑。但是疫情突然來臨,需要在線教學,如果不會線上教學的軟體,你就無法適應當前的形勢。所以要學習,而且要做到持續學習。持續學習的意義不僅是這些,現在學生接觸的信息是全方位的,教師與學生獲取信息的路徑幾乎是一樣的,而且沒有時間差,教師沒有什麼優勢可言。所以原來教師以學識、信息取勝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你知道的資訊,學生也知道,而且比你知道的還詳細。教師怎麼辦?
  • 有一種力量叫自我喚醒——「內省」在教師專業成長中的路徑探問
    成長,是生命的規律,教師的成長,說到底是教育能力的積聚,其中,既包括經驗、學識、素養的提升,又包含內在潛能的發揮,自身甦醒。教師成長的基點在哪裡?特級教師於漪說:「教育的力量在於教師的成長,而教師成長的根本在於深度的內心覺醒。」教師需要「內在覺醒」,如何讓自己的內心真正「覺醒」?無疑,內省是實現教師自我覺醒的重要途徑。
  • 萊西一中李展飛——《淺議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路徑》
    細分目標則有比如新高考形勢下,探索對尖子生的個性化培養;比如探索研究新形勢下高中教師的專業成長路徑……暑假是一個很好的總結思考的時機,我會好好整理,爭取開學前形成自己的東西。這種內心的自我覺醒,是至關重要的。青年教師,一部分人是從入職開始就一直醒著的——這種佔的比例並不高,需要極高的悟性;一部分人則需要在外力的作用下才能被喚醒——這種往往是以某種代價為成本;一部分人是在一段教育生涯後由原來的沉睡狀態轉變為自我覺醒——實現了自我職業覺醒的大部分人是這類;當然,也有一部分,整個教育生涯都在沉睡狀態中——比例不低,終身不覺。
  • 教師自我提升!教師專業成長:認同、養成、生發
    其次,如果說教師職業認同是當好教師的心理準備和前提,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邏輯起點,那麼養成無疑就是教師專業成長持續的 「內塑」過 程。教師工作需要德性、知識、能力、情意等的整合作用,教師素養的獲得和提升要靠自我養成的路徑來實現。
  • 156.智慧型教師成長的路徑(一)
    我們怎樣使自己成長為智慧型的教師呢?或者說,智慧型教師的成長路徑主要有哪些?這裡特提出以下三個方面予以探討——1.學習——在汲取中激活智慧。人的智慧,也是人的一種自我發展、自我創造的潛能。我們如何激活自己的這種自我發展、自我創造的潛能呢?這就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汲取,從不斷學習、不斷汲取中實現自我的創新和創造,激活自己內在的潛能與智慧。
  • 從《傷仲永》一文,看父母教育孩子成長的3種路徑
    那麼,在成才的過程中,人們會以怎樣的路徑展開呢?雖然不同的人出身不同、家境不同、從師不同,但從個體成長、成才的根本來說,尚無法擺脫「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這三種。一、成才的三種路徑1.生而知之:罕見而夢幻的成長路徑一個人如能「生而知之」,做父母的該有多麼的欣喜啊!
  • 中國民營企業成長路徑與機制
    圍繞這三種企業成長理論,已經產生了大量經驗研究,但這些經驗研究很少把創業者的社會出身與企業成長聯繫起來,也很少在中國經濟改革的背景下討論三種企業成長路徑的變化。  綜上,精英流動研究關心創業者的社會來源與其創業結果的關係,組織研究則關心企業發展的過程。在我們看來,無論是企業創立還是企業成長,基礎都在於資源的匯聚與整合。
  • 面對疫情,如何在孩子的心裡種下一顆懂得自我保護的種子?
    面對疫情,家長們除了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孩子心理上微妙的變化一樣要重視。在這段特殊的時間裡,如何在孩子的心裡種下一顆堅強勇敢、懂得自我保護的種子?央視少兒頻道《快樂大巴》欄目推出《成長的煩惱——怎樣和孩子一起面對疫情》系列視頻,邀請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專家黃崢博士為家長支招。疫情中怎樣對孩子進行健康教育?
  • 從成長模式中探尋冰山下的自我
    如今,以這位女士的名字命名的成長模式———薩提亞模式正在被更多的人所認知、所體驗。  3月13日~15日,來自心理、法律、文化傳播等領域的20多位學員參加了北京薩提亞中心、北京齊家成長中心主辦的「薩提亞個性擴展工作坊」。導師為香港著名薩提亞治療專家、英國心理學榮譽學士、中國國際薩提亞學院創辦者蔡敏莉女士。
  • 自我提升的秘密:你的認知體系決定了你的成長空間!
    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被生活壓的直不起腰。還沒有結婚,家人天天催,自己越來越焦慮。工作沒有什麼進步,看著一波波年輕人步入職場,突然覺得有些恐懼,害怕被替代。疫情,被迫離職,天天跑招聘市場,一直沒有合適的工作。想要改變,卻不知道要怎麼改變,一直在迷茫。
  • 疫情下的留學——英國留學新機遇
    疫情hold不住?是時候該考慮下英國留學了最近一則1000多名中國留學生籤證被取消的新聞又刷爆了留學圈,這段時間受疫情以及美國大選的影響,不管是籤證受阻、川普政策朝令夕改麥肯錫最近發布的美國高等教育新生入學報告而正在準備留學申請階段的同學和家長們更是焦慮糾結…既然美國留學有諸多不確定性,我們何不考慮下申請英國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