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會有怎樣變化

2020-12-17 永慶談教育

2020年春季,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在國內疫情防控期間,教師們被迫學會了騰訊課堂、釘釘在線等軟體,線上教學成為教師的重要工作方式。

在疫情期間,很多線下培訓轉為線上培訓,一時間誕生了大量的個體網絡直播者,很多老師成為了網紅,這些老師的教學水平也得以大幅提升。

後疫情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會有怎樣的新路徑。

水木然在《個體崛起:未成生存法則》一書中提出個體崛起的三個路徑:一是持續學習,二是應用技術,三是轉換模式。

一、持續學習

當今資訊時代,教師之間的專業發展比的是什麼?比的是誰學得快。比如,在疫情期之前,我們很多教師都不知道騰訊課堂、釘釘在線等是什麼東西。但是疫情突然來臨,需要在線教學,如果不會線上教學的軟體,你就無法適應當前的形勢。所以要學習,而且要做到持續學習。持續學習的意義不僅是這些,現在學生接觸的信息是全方位的,教師與學生獲取信息的路徑幾乎是一樣的,而且沒有時間差,教師沒有什麼優勢可言。所以原來教師以學識、信息取勝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你知道的資訊,學生也知道,而且比你知道的還詳細。教師怎麼辦?除了有快速獲取信息的路徑和能力以外,要加強對教育學、心理學、哲學的學習,掌握育人、塑造靈魂的本領,真正實現由經師向人師的轉變。

二、借用技術

教師課堂教學的變化:最初是一本教案、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就可以上課了;到了疫情前,一個課件就可以把一節課拿下來。疫情期間,學生真正地坐在了虛擬教室裡,不和學生見面,教師與學生在線交流,信息技術對教育的支持作用尤為突出。

教師專業發展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聽專家講座,一定要到現場,疫情期間,大可不必。教師在家裡就可以聆聽專家講座,還可以隨時在網上聊天室與專家進行交流,不但聽得清,在共享屏幕後,看得也更清。有的教師還建立自己的個人主播空間,把個人的觀點、教育教學成果分享出去,成為教育網紅。

相信,即便疫情過去,教師對技術的應用也將成為非常重要的工作方式和教師專業成長的主要路徑。

三、轉變模式

原來教師專業發展的模式大體這樣:崗位實踐、手機閱讀、專家講座等。在疫情期間,又生發出一些新的發展模式,如問題導向、任務驅動、平臺助力。所謂問題導向,就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了現實問題,問題壓在身,如學生不到校如何保證教學質量?教師就要破解這個問題,所以學習在線教學軟體是繞不過去。任務驅動,有些事情不是誰教誰的問題,而是任務就在這兒,必須完成,沒得商量。於是在完成一個一個任務的過程中,教師的專業發展也就得以實現了。平臺助力,不同的平臺對教師專業成長的價值也不一樣,有的教師站在較高的平臺上,眼界就要開闊很多,發展就很快。如果處於一個很低的平臺上,其視野必然受限。疫情期間,有的教師把自己扔進網際網路中,自建平臺,放上自己的教學短視頻和微講座,一開始還有點兒蒙圈,但是堅持一段時間,也就如魚得水,專業得以高速發展。

就這個話題,您是怎麼看的?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推動未來學校教師專業發展——「數智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校長研討會舉行
    30位校長線下研討與5000位校長和教師線上共探數智時代未來校長與教師專業發展路徑。會上,張智副處長表示,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以為全國學校規劃建設發展提供服務為宗旨,是我國教育現代化監測、規劃、戰略研究和決策支持,產教融合和高等學校轉型發展,綠色校園、智慧校園、平安校園建設,科技後勤的核心單位和重要基地。
  • 數智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校長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辦
    當前,疫情防控是第一要務,本次會議採取線下+線上直播形式舉行。30位校長線下研討與5000位校長和教師線上共探數智時代未來校長與教師專業發展路徑。她表示,未來學校不是另起爐灶,是在當下學校發展基礎上,進行教育反思、教育復盤,期待藉助新技術、新方法、新手段,解決那些我們一直關注的關鍵問題,以及未來我們需要應對的種種挑戰。未來學校是面對它所處的時代,以新場景、新課程、新學習、新流程,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因此,我們要探索未來教育場域下的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由於AI、5G、腦科學等新技術的興起,現有的職業路線在未來會被顛覆。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職業院校教師專業發展路徑研究
    建立健全職業院校自主聘任兼職教師的辦法,推動企業人才與職校教師雙向流動。意味著職業院校教師結構將會產生變化,由企業技術人員與「雙師型」職業技術師範專業畢業生共同組成,對於不同的教師來源其專業發展需要關注的重點內容與發展的能力是不同的,如企業技術人員在入職後需要加強其教育教學能力,了解如何開展實踐教學;職教師資畢業生需要加強其專業技能與實踐能力,更好地開展專業教學。
  • 「數智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校長研討會舉辦
    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指導、未來學校研究院主辦、北京果果樂學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數智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校長研討會近日在京舉辦。30位校長與5000位校長教師通過「線下研討+線上共探」的形式聚焦數智時代未來校長與教師專業發展路徑。
  • 專家共討數智時代教師專業發展
    千龍網北京7月24日訊(記者 任夢婕) 7月23日, 「數智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校長研討會在京順利舉行。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研究與數據處副處長張智、中國教育智庫網總負責人、未來學校研究院執行院長鄭德林、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楚江亭、未來學校研究院助理院長張翔等出席了本次研討會。
  • 「數智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校長研討會」在京舉辦
    7月23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指導、未來學校研究院主辦、北京果果樂學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數智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校長研討會」在京舉辦。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研究與數據處副處長張智,中國教育智庫網總負責人、未來學校研究院執行院長鄭德林,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楚江亭,未來學校研究院助理院長張翔等出席了本次研討會。
  • 深圳福田「督學面對面」活動之「新時代教師專業發展的行動路徑...
    記者今天獲悉,福田區第四期「督學面對面」活動之「新時代教師專業發展的行動路徑」(中小學專場)現場會在福田區南園小學舉行。「督學面對面」活動旨在通過搭建督學與學校之間的溝通橋梁,為學校內涵發展提供交流平臺與智庫支持,本期主要圍繞新時代福田區教師隊伍專業發展的新任務、新舉措和新路徑等展開交流。1月8日,「督學面對面」活動之幼兒園專場將舉行。
  • 「數智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校長研討會在京舉辦
    人民網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 郝孟佳)「數智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校長研討會23日在京舉辦。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研究與數據處副處長張智表示,脫離教師談學生和學校的發展是無本之木、無水之源。教師和校長不僅是未來學校發展的引領者,更是需要不斷自我發展的學習者。
  • 5000餘位校長教師線上線下共話數智時代教師專業發展路徑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楊彤)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指導的「數智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校長研討會近日在京舉辦。本次會議採取線下+線上直播形式舉行,30位校長在主會場與線上5000位校長教師共探數智時代未來校長與教師專業發展路徑。
  • 2020年服貿會將展示後疫情時代教育服務新變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胡路鑫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寧)疫情期間,線上直播課的方式被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接受,即將於9月上旬舉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上,多家在線教育機構將組團亮相,共同展示後疫情時代,教育服務的新特點。另外,後疫情時代教育國際合作會發生哪些新變化、留學教育將怎樣以與網際網路相結合等話題,也將在服貿會上得到生動解答。
  • 後疫情時代,年輕人的金錢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在武漢「抗疫」結束後,王勝回到老家。回家前,他特意買了玫瑰花和戒指,給妻子補上一個遲到的求婚儀式。在武漢看過太多生離死別的故事,王勝越發明白家人的重要性。疫情過後,王勝對金錢的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他每個月只給自己留一點零花錢,餘錢都存著。而現在,他更加明白適當消費的意義。「賺錢很重要,但會生活也很重要,該花的錢還是要花。」
  • 疫情之下的教師專業發展
    這次的疫情,特殊時期的「上課方式」,讓許多的一線老師瞬間化身「主播」。在本次的「停課不停學」的階段,其實也暴露出了一些些的小小的問題。 這次的疫情是如此的突然,打亂了所有人的規劃的。老師之前是按部就班的上課的,一切都是那麼自然的。疫情來了,學生已經無法去教室上課,但是為了及時完成教學任務,也就有了這一次的「停課不停學」的活動,老師們開展線上教學。
  • 校長馬懷德寄語法大教師:後疫情時代教師的職責、操守與行動
    感念同事們共渡難關之餘,我也在重新思考:疫情對高等教育帶來的深刻變化,以及後疫情時代高等教育模式可能發生的變革、融合與發展,如果進一步追問:脫離了物理意義的課堂,大學教師的作用是什麼,教師職業的價值是什麼,未來的大學教育何去何從?關於大學教師應對後疫情時代的職責、操守與行動,我想同大家交流四點想法。
  • 後疫情時代執業藥師會有哪些新挑戰、新變化?
    執業藥師,在2021年又會面臨哪些挑戰與變化呢?藥店配備執業藥師有新規2020年6月29日,TOP醫藥零售連鎖企業一心堂創立一心堂醫養服務股份公司,並取得營業執照。至此,老百姓、大參林、一心堂、益豐藥房這四大零售連鎖藥店,都在近期完成了業務發展探索或深度轉型的步伐。
  • 後疫情時代,留學大趨勢是否會發生變化?
    在高等教育領域,受此次疫情影響和衝擊最大的,應該算是留學教育了。,當前,我國在海外有大量留學生,還有許多學子準備踏上留學之路。未來,留學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不久前,以 「疫情後的留學教育」為主題的全球名校長論壇舉行線上專題論壇。多位專家、學者就「留學」相關話題進行了分享。從他們的分享內容中,我們也可以對於後疫情時代我國留學教育的某些問題,找到一些答案。
  • 北大財政所舉辦「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教育』行業發展與體制內外...
    疫情期間和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教育」行業發展面臨哪些突出問題,有何突出需求?2020年11月14日,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簡稱「北大財政所」)組織舉辦了「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教育』行業發展與體制內外合作」專題研討會。根據疫情防控要求,本次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的會議模式。開幕式由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系主任楊釙主持。
  • 後疫情時代,「教書匠」將被淘汰
    而在信息化的新時代裡,中國的國際教育其實也面臨著必要的變化。有專家指出,中國的國際化教育不僅要有課程的優化,還要有課堂教學模式的變化。「怎麼學」也許比「學什麼」更重要。而對於教師而言,「怎麼教」也要比「教什麼」更需要被思考。
  • 【師說】戴智:教育科研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最佳路徑
    深圳新聞網訊 (記者 曹園芳)「1994年大學畢業進入湖南省衡陽藝術學校,從事專業舞蹈學科教學,帶著一群追夢少年心隨舞動,這是我教育之夢的開始。」戴智主任告訴深圳新聞網記者,教師需時刻葆有一雙慧耳和一顆慧心,根據學生的學情、學科特點設計出更多的預案,吃透教材,根據動態生成的音樂教學情境,抓住學生的興奮點和興趣點,做出智慧的反映。「我始終以課堂為育人的第一學習場,所以課堂應該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場所。」
  •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召開「數智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校長...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7月23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指導、未來學校研究院主辦、北京果果樂學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數智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校長研討會在京舉辦。30位校長線下研討與5000位校長和教師線上共探數智時代未來校長與教師專業發展路徑。
  • 萊西一中李展飛——《淺議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路徑》
    細分目標則有比如新高考形勢下,探索對尖子生的個性化培養;比如探索研究新形勢下高中教師的專業成長路徑……暑假是一個很好的總結思考的時機,我會好好整理,爭取開學前形成自己的東西。如何實現教師內心的覺醒,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也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話題,這會成為我未來十年乃至終身探索的一個話題。我知道這很難——因為喚醒一個裝睡的人,是很困難的。所以,寫這篇關於教師專業成長路徑的東西,是有一個大前提存在的,那就是,在教師初步實現了職業覺醒後,即有了專業成長的主觀欲望後,這篇文章才會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