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在國內疫情防控期間,教師們被迫學會了騰訊課堂、釘釘在線等軟體,線上教學成為教師的重要工作方式。
在疫情期間,很多線下培訓轉為線上培訓,一時間誕生了大量的個體網絡直播者,很多老師成為了網紅,這些老師的教學水平也得以大幅提升。
後疫情時代,教師專業發展會有怎樣的新路徑。
水木然在《個體崛起:未成生存法則》一書中提出個體崛起的三個路徑:一是持續學習,二是應用技術,三是轉換模式。
一、持續學習
當今資訊時代,教師之間的專業發展比的是什麼?比的是誰學得快。比如,在疫情期之前,我們很多教師都不知道騰訊課堂、釘釘在線等是什麼東西。但是疫情突然來臨,需要在線教學,如果不會線上教學的軟體,你就無法適應當前的形勢。所以要學習,而且要做到持續學習。持續學習的意義不僅是這些,現在學生接觸的信息是全方位的,教師與學生獲取信息的路徑幾乎是一樣的,而且沒有時間差,教師沒有什麼優勢可言。所以原來教師以學識、信息取勝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你知道的資訊,學生也知道,而且比你知道的還詳細。教師怎麼辦?除了有快速獲取信息的路徑和能力以外,要加強對教育學、心理學、哲學的學習,掌握育人、塑造靈魂的本領,真正實現由經師向人師的轉變。
二、借用技術
教師課堂教學的變化:最初是一本教案、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就可以上課了;到了疫情前,一個課件就可以把一節課拿下來。疫情期間,學生真正地坐在了虛擬教室裡,不和學生見面,教師與學生在線交流,信息技術對教育的支持作用尤為突出。
教師專業發展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聽專家講座,一定要到現場,疫情期間,大可不必。教師在家裡就可以聆聽專家講座,還可以隨時在網上聊天室與專家進行交流,不但聽得清,在共享屏幕後,看得也更清。有的教師還建立自己的個人主播空間,把個人的觀點、教育教學成果分享出去,成為教育網紅。
相信,即便疫情過去,教師對技術的應用也將成為非常重要的工作方式和教師專業成長的主要路徑。
三、轉變模式
原來教師專業發展的模式大體這樣:崗位實踐、手機閱讀、專家講座等。在疫情期間,又生發出一些新的發展模式,如問題導向、任務驅動、平臺助力。所謂問題導向,就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了現實問題,問題壓在身,如學生不到校如何保證教學質量?教師就要破解這個問題,所以學習在線教學軟體是繞不過去。任務驅動,有些事情不是誰教誰的問題,而是任務就在這兒,必須完成,沒得商量。於是在完成一個一個任務的過程中,教師的專業發展也就得以實現了。平臺助力,不同的平臺對教師專業成長的價值也不一樣,有的教師站在較高的平臺上,眼界就要開闊很多,發展就很快。如果處於一個很低的平臺上,其視野必然受限。疫情期間,有的教師把自己扔進網際網路中,自建平臺,放上自己的教學短視頻和微講座,一開始還有點兒蒙圈,但是堅持一段時間,也就如魚得水,專業得以高速發展。
就這個話題,您是怎麼看的?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