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吉爾曾說過,你若想嘗試一下勇者的滋味,一定要像個真正的勇者一樣,豁出全部的力量去行動,這時你的恐懼心理將會為勇猛果敢所取代。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孩子能夠順利解決,而有的孩子則選擇了極端的做法。
2020年3月22日,桃園小區一名13歲的兒子半夜離家出走,民警經過大約1個小時的努力,在小區角落找到了男孩。
2020年3月21號,在潁川大橋上,兩名15歲的未成年少女同時從橋上跳下,被救後,已沒有生命體徵。
2019年12月16日,一名11歲的小學生離家出走2天未歸,父母報警後,民警耗時2天將孩子尋回,而孩子流浪的這4天,僅靠饅頭充飢。
孩子之所以會心理脆弱,從內部原因來說,是孩子面對挫折時,找不到解決辦法,記憶裡也搜不到相關的參照。從外部原因來說,他人對待自己的不當方式,強化了孩子的負面情緒。
在成長的路上,不妨給孩子讀一讀名人傳記,這樣可以讓孩子遭遇挫折時,在內心形成一個正面的錨點,用名人的經歷提示自己,遭遇挫折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學會找尋辦法,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同時,孩子們能汲取偉人們的精神力量,來滋養內心。
林肯小時候家裡很窮,但他非常喜歡讀書,從鄰居家借到《華盛頓傳》後,如饑似渴地讀完,這本傳記觸動了林肯的內心,為他日後的成功打下了基礎;華人創意教父包益民說過,他喜歡看大人物的自傳,他說,人家把他一輩子的經驗都寫下來,賣19元9毛一本,多划算;在《貝多芬傳》一書的前言裡,羅曼·羅蘭寫下:切勿過於怨嘆,人類中最為優秀的和你們同在,汲取他們的勇氣作我們的養料吧!
名人們痴迷閱讀名人傳記,是因為他們知道,榜樣的力量會滋養內心 ,能夠引領他們更好地前進。
首先,孩子遇到挫折時,選擇極端的做法,除了抗挫折能力差,更重要的是他沒有能夠參照的對象。這時候,需要家長給他們心中播下一個火種,而這個火種就是名人傳記。
讀到迪士尼,我們欽佩他不斷學習新知識的態度及決心,因此,他拍出了一部部優秀的電影,也有了令孩子們嚮往的迪士尼樂園;史匹柏小時候被同學欺負,通過拍電影成功與對方化敵為友,長大後,他又在別人的嘲笑聲中用更棒的電影來說話;讀到賈伯斯,我們看到他為了革新蘋果付諸的艱辛努力,他讓用戶體驗有了質的飛躍。
每一本名人傳記,都帶給孩子們不同的體驗。孩子們能夠通過偉人的經歷,來對比自己的人生,讓內心變得富足。當遭遇挫折時,孩子們可以以偉人作為參照,樹立勇面挫折的決心,塑造出更好的自我。
第二,名人傳記裡的人物,都是經歷了一番挫折才成就了偉業。這會讓孩子明白:挫折是人生常事,只要邁過去了,就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奧普拉曾說過,真正的勇氣,就是當你害怕時,依然能要勇敢向前,勇敢去做。在《世界頂級電視節目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一書中,溫弗瑞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卻遭遇了人生的黑暗時刻,一度變得自暴自棄,後來在父親的幫助下,她敞開心扉,與過往告別,為了讓自己變好,她一直不懈地努力。
她用自己的經歷,踐行了自己說過的這句話。奧普拉的經歷,讓孩子們知曉:偉人能正面挫折,走出陰霾,我們同樣可以!
最後,與孩子共讀名人傳記,可以加強親子聯結。
給孩子讀名人傳記,本身就是一件愉悅的事情,通過書籍,我們跟孩子互動,了解孩子的內心,讓自己成為孩子心中值得信賴的人。我給兒子讀過名人傳記後,在他困惑、難過時,我會提示他,給媽媽講一講林肯小時候的故事吧。等他給我講完,我開始引導他,林肯遇到困難,是怎麼做的?在孩子回答的同時,他也就找到了一份答案。
其實,閱讀名人傳記,不僅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對於成人而言,也非常有幫助。成年人的世界裡,從沒有容易二字,我們比孩子面臨更多的挫折,我們會難過,會沮喪,也可能會喪失信心,這個時候,我們同樣需要注入能量,想想名人們的人生經歷,再看看自己遭遇的這些事,便會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
關於名人傳記的選擇,著名教育專家尹建莉傾情推薦《我的第一本名人傳記漫畫書》系列,「這是一套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好書,也是一套保護孩子夢想和創造力的書。」著名電影導演周星馳曾說過,「正是因為史匹柏,我才立志要當導演。」
和孩子一起親子共讀吧,這份親子相處的時光,會鐫刻在孩子的心中,成為孩子記憶裡最美的畫面。
結語:讀名人傳記,就像是吃過的飯,表面看上去似乎沒什麼不同,但時間長了,會融入孩子的身體,讓孩子汲取更多的隱形力量,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