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正為小俊進行腫瘤切除手術。
南海網、新海南客戶端、南國都市報三亞5月7日消息(記者 利聲富)「出院了,回家嘍!」5月6日下午,在三亞市婦幼保健院,10歲小俊聽醫生說可出院後高興得跳起來。經瓊滬兩地醫生聯手,歷經7小時手術,切除其腹腔內直徑達20釐米腫瘤,在醫院治療一個月後,他終於可出院了。
去年8月15日前後,小俊經常出現排便不暢,晚上發燒現象。父母帶小俊到東方市八所醫院檢查後,醫生懷疑腹腔中有腫物。但因家裡經濟不是很好,父母一直沒帶小俊到醫院詳細檢查、做手術。直到今年4月7日,小俊左腹部疼痛實在太難受了,家人才送他到醫院詳細檢查。
腹腔中直徑達20釐米的腎母細胞腫瘤已完全侵蝕左側腎臟,大血管被推擠變形,而且擴張嚴重。看著診斷結果,小俊的父母不知如何是好。
「必須儘快做手術,否則後果越來越嚴重。」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派駐三亞擔任援瓊兒外科主任何蓉說,這麼大的腫瘤,一次性根治切除難度大、風險高。如果採取難度和風險較小的「先手術局部活檢——化療——再根治手術」的方案,對於經濟拮据的這個家庭來說,費用無疑是他們最擔心的。
4月10日,三亞市婦幼保健院兒外科醫生張軼男聯手何蓉,歷經7個小時手術後,成功將小俊腹腔中直徑達20釐米、重2斤多的左腎腫瘤和血管瘤栓完整切除。
「腎臟血管整個被瘤栓堵死,很多側支緊緊包在腎臟周圍,所以手術過程相當艱難。」何蓉說,手術非常成功,僅4天後小俊就可以下床活動,進食和排便等恢復良好,手術後10多天,體重就增加了2斤。
「手術後恢復不錯,可以出院了。」5月6日下午,聽張軼男醫生這一說,小俊一家人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腫瘤經病理檢查診斷證實為腎母細胞瘤後,醫生會根據病理制定下一步治療方案,小俊可回家短暫休養後,再接受下一步治療。
醫生提醒:腎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泌尿生殖系統胚胎性惡性腫瘤,常見於6歲以下兒童,可發生於任何部位,且可通過淋巴、血行轉移等。因此,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身體狀況,如果孩子常有腹痛,伴腹脹、腹塊、發熱、消瘦乏力,噁心嘔吐、便秘等,一定要及時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南海網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繫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智慧財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