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3歲的江蘇男孩,因為患上睪丸腫瘤,住進了浙醫兒院泌尿外科病房。
看到割下來的腫瘤4斤多重,有蜜柚這麼大,泌尿腫瘤科主任醫師徐珊說:「這麼大的腫瘤很誇張,很少見。我當醫生快30年了,沒見過類似的病人。」
男孩正處青春期,很內向,話不多,醫生問一句才簡單答一句。他說,陰囊裡的腫塊是今年8月份大起來的,走路蹣跚,以為是發育時的正常現象。因為不知道有這種病,前兩天,還在騎電動車上學。
直到男孩右側陰囊出血,父母才慌慌張張帶去醫院。聽到醫生說是睪丸腫瘤,父母愣住了,他們說腫瘤是前兩天才大起來的,以前從來沒有啊?
睪丸腫瘤病人一年十位左右
家長要關注孩子的生殖健康
小兒睪丸腫瘤,是在母體胚胎期形成的,發生率並不是很高。在浙江大學兒童醫院泌尿外科每年只有十例左右的睪丸腫瘤患兒。
「睪丸腫瘤在早期狀態治療,轉移可能性不大,所以早發現早治療效果就越好。如果錯過了早期治療的時間,等腫瘤發展到晚期,孩子可能會有生命危險。這個江蘇男孩可能到了腫瘤晚期,被拖得太遲了」。徐珊說。
睪丸腫瘤能夠被早期發現,小時候要靠父母去發現,到了青春期,生殖健康也需要和孩子多溝通。徐珊說,睪丸腫瘤症狀為一側陰囊腫大,並在短期內迅速增大,和另一側不一樣。睪丸腫瘤沒有明顯的疼痛,但有沉重和下墜感,少數可突然出現疼痛性腫塊,伴有發熱、局部紅腫等。有這些症狀要去醫院檢查,B超基本上都能檢查出來。
家長們注意,在孩子兩個階段中,小兒睪丸腫瘤最容易被發現——
3至5歲,腫瘤通過生長,在這個年齡段比較容易看出來。醫院臨床就診的小兒睪丸患者中,最多的就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青春期的激素分泌旺盛,刺激腫瘤生長,也是好發期。
隱睪患兒很多
建議一歲左右動手術
前陣子,一個退休的大學老師帶孫子來做隱睪手術,孫子才一歲大。
他對醫生說,自己的弟弟是睪丸癌去世的,聽說隱睪的人很容易發生睪丸癌,一定要帶孫子來做這個手術。
浙江大學兒童醫院泌尿外科有很多隱睪患兒。徐珊說,睪丸左右各一個,正常情況下都位於陰囊內。隨著胎兒的生長發育,一般在胎兒後期降入陰囊,如果在下降過程中受到阻礙,就會形成隱睪。其中,單側隱睪患者多於雙側隱睪患者,以右側隱睪多見。如果嬰兒到了6個月,睪丸還沒降到陰囊,需要在一歲時動手術。一歲時做睪丸手術既可以保存睪丸生殖功能,又能避免睪丸腫瘤的發生。
如果隱睪不及時治療,成年後將影響生育功能,發生睪丸腫瘤的機會比正常人大4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