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很多人對於肥胖的認識停留在體重方面,其實,肥胖除了從體重方面考察,腰臀比也是一項重要指標。日前,專家稱腰圍身高比更能判斷是否肥胖。對於肥胖的認識你了解多少,一起來看看吧。
研究證明:腰圍身高比更能判斷肥胖狀況
目前,國際上普遍使用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衡量肥胖。身體質量指數等於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訪問學者,顧問公司的瑪格麗特-阿什維爾及其同事分析了31項相關研究,涉及30萬名參試者。結果發現,在預測各人種男女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危險方面,「腰圍身高比」比單獨測量腰圍和身體質量指數明顯更好。
倫敦城市大學卡斯商學院完成的最新研究發現,如果一名30歲不吸菸男子的腰圍身高比為0.7或0.8,那麼其預期壽命會降低14%或33.3%。
阿什維爾表示,將腰圍控制在身高一半以下是避免與肥胖症有關的多種疾病的關鍵,腰圍身高比對各種身高的人群都是公平的,這一測量方法適用於各個國家的不同種族。
阿什維爾表示,雖然身體質量指數目前廣泛應用於醫學界,是判斷腹部脂肪的標準,也是心臟病診斷的重要參考指標。但與之相比,「腰圍身高比」在預測健康危險方面更準確,應該被當作醫生篩查疾病的一種「通用工具」。而且,更有助於提高每個人的預期壽命。
人體身材常見四種評判標準
1.BMI值
BMI指數(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又稱體重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主要用於統計用途,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
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
例如:70kg÷(1.75×1.75)=22.86
>>>BMI是什麼?
>>>測試自己的體重指數(BMI)
2.腰臀比
腰臀比(WHR)是腰圍和臀圍的比值,是判定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標。
腰圍是取被測者髂前上嵴和第十二肋下緣連線中點,水平位繞腹一周,皮尺應緊貼軟組織,但不壓迫,測量值精確到0.1cm。臀圍為經臀部最隆起部位測得身體水平周徑。
理想的腰臀比例最小值應該是多少,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是,理想的腰臀比例最大值是多少,已經得到了眾多專家的確認。如果是女性,理想的腰臀比例大約在0.67~0.80之間。如果是男性,這一比例大約在0.85-0.95之間。
關注腰臀比例,能讓你隨時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態,還可以給自己建立一個警戒線,是個很有效的健康指標。一旦腰臀比例過大,也就意味著健康風險的加大。糖尿病、高血壓就會很容易找上門來;對於男人來說,還更容易患上心臟病。
一般來講,脂肪堆積在腰腹部比堆積在大腿和臀部,對身體的危害要大得多。腰腹部肥胖很容易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中風和高脂血症等疾病的發生,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腰帶長,壽命短」的原因所在,因此說腰圍臀圍比是健康風向標,但是體重指數只能看作是對體重及相關健康隱患的粗略測算。
3.三圍
標準胸圍=身高 X 0.51 ( 如:身高160cm的標準胸圍=160cmX 0.51=81.6cm )
標準腰圍=身高 X 0.34 ( 如:身高160cm的標準腰圍=160cm X 0.34=54.4cm )
標準臀圍=身高 X 0.542 ( 如:身高160cm的標準臀圍=160cm X 0.542=86.72cm )
4.標準身材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