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腰圍身高比更能判斷肥胖狀況

2020-12-20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很多人對於肥胖的認識停留在體重方面,其實,肥胖除了從體重方面考察,腰臀比也是一項重要指標。日前,專家稱腰圍身高比更能判斷是否肥胖。對於肥胖的認識你了解多少,一起來看看吧。

  研究證明:腰圍身高比更能判斷肥胖狀況

  目前,國際上普遍使用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衡量肥胖。身體質量指數等於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訪問學者,顧問公司的瑪格麗特-阿什維爾及其同事分析了31項相關研究,涉及30萬名參試者。結果發現,在預測各人種男女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危險方面,「腰圍身高比」比單獨測量腰圍和身體質量指數明顯更好。

  倫敦城市大學卡斯商學院完成的最新研究發現,如果一名30歲不吸菸男子的腰圍身高比為0.7或0.8,那麼其預期壽命會降低14%或33.3%。

  阿什維爾表示,將腰圍控制在身高一半以下是避免與肥胖症有關的多種疾病的關鍵,腰圍身高比對各種身高的人群都是公平的,這一測量方法適用於各個國家的不同種族。

  阿什維爾表示,雖然身體質量指數目前廣泛應用於醫學界,是判斷腹部脂肪的標準,也是心臟病診斷的重要參考指標。但與之相比,「腰圍身高比」在預測健康危險方面更準確,應該被當作醫生篩查疾病的一種「通用工具」。而且,更有助於提高每個人的預期壽命。

  人體身材常見四種評判標準

  1.BMI值

  BMI指數(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又稱體重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主要用於統計用途,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  

  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  

  例如:70kg÷(1.75×1.75)=22.86

  >>>BMI是什麼?

  >>>測試自己的體重指數(BMI)

  2.腰臀比

  腰臀比(WHR)是腰圍和臀圍的比值,是判定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標。

  腰圍是取被測者髂前上嵴和第十二肋下緣連線中點,水平位繞腹一周,皮尺應緊貼軟組織,但不壓迫,測量值精確到0.1cm。臀圍為經臀部最隆起部位測得身體水平周徑。

  理想的腰臀比例最小值應該是多少,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是,理想的腰臀比例最大值是多少,已經得到了眾多專家的確認。如果是女性,理想的腰臀比例大約在0.67~0.80之間。如果是男性,這一比例大約在0.85-0.95之間。

  關注腰臀比例,能讓你隨時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態,還可以給自己建立一個警戒線,是個很有效的健康指標。一旦腰臀比例過大,也就意味著健康風險的加大。糖尿病、高血壓就會很容易找上門來;對於男人來說,還更容易患上心臟病。

  一般來講,脂肪堆積在腰腹部比堆積在大腿和臀部,對身體的危害要大得多。腰腹部肥胖很容易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中風和高脂血症等疾病的發生,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腰帶長,壽命短」的原因所在,因此說腰圍臀圍比是健康風向標,但是體重指數只能看作是對體重及相關健康隱患的粗略測算。

  3.三圍

  標準胸圍=身高 X 0.51 ( 如:身高160cm的標準胸圍=160cmX 0.51=81.6cm )

  標準腰圍=身高 X 0.34 ( 如:身高160cm的標準腰圍=160cm X 0.34=54.4cm )

  標準臀圍=身高 X 0.542 ( 如:身高160cm的標準臀圍=160cm X 0.542=86.72cm )

  4.標準身材對照表

相關焦點

  • 研究︰女生的臀圍比腰圍更能預測肥胖程度
    通常,人們最常使用腰圍來作為衡量肥胖的指標,國內把男性90cm、女性低於80cm作為是否肥胖的標尺,超過這一限度,患「三高」等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病的風險就比較高。然而,男女堆積脂肪的部位天生會有所差異,澳洲研究發現,女性以臀圍作為肥胖指標,比腰圍更精準。
  • 英研究稱BMI指數不科學 應參考身高腰圍比例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日益增強,BMI指數(身高體重指數)成了不少人掛在嘴邊的專業名詞。它的計算方法很簡單,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正常範圍是18.5到24.9。不過,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BMI指數其實並不科學,因為它沒有考慮到骨量大或肌肉量多的人。要知道,同樣體積的肌肉比脂肪重得多。
  • 科普:判斷兒童肥胖不能只看BMI指數
    新華社倫敦6月17日電(記者 黃堃)體檢中通常用身體質量指數(BMI指數)判斷兒童是否肥胖
  • 判斷肥胖的三個方法
    判斷肥胖的三個方法01身高標準體重法02體質指數法03體脂率測量法00肥胖( obesity)是指人體脂肪過量儲存,脂肪細胞增多和(或)脂肪細胞體積增大,即全身脂肪組織增大,與其他組織失去正常比例的狀態。
  • 肥胖的標準是什麼?幾種方法讓你識別肥胖體態
    現代生活中,由於營養的攝入過多、營養的不均衡、三餐的比例搭配不當,加上運動量大大減少,肥胖的人群越來越多,可是要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在標準體重範圍,是不是屬於肥胖,下面來詳細說說肥胖的判斷方法。標準一、BMI值檢測是否為肥胖的方法有好幾種,國際通用指標是BMI值,BMI值的算法為: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比如某人的身高1.7米,體重為65公斤,那麼BMI值為:65/(1.7*1.7)=22.5,BMI值小於18.5為偏瘦,18.5-23.9為正常,24-27.9為超重,大於28就屬於肥胖了二、腰圍腰圍可以大致測出脂肪在體內的分布狀況
  • BMI、體重、腰圍,減脂到底該看哪個?
    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上秤稱體重,每天都要試一試牛仔褲的鬆緊……我們會通過很多方法來評估自己的體重和身材。而有關身體質量指數(BMI)、腰圍或其他完全不一樣的參照指數也是對身材的進一步監測。它的計算方法是用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成年人身體質量指數: 輕體重BMI<18.5, 健康體重 18.5≤BMI<24, 超重 24≤BMI<28, 肥胖 28≤BMI。
  • 兒童肥胖,到底會給孩子帶來什麼?
    而腰圍身高比,近些年來越來越受關注。腰圍這個數據可以用來評估中心性肥胖,而腰圍身高比又進一步考慮了身高因素,修正了這個數據,更具有指導意義。腰圍身高比計算公式:WHTR=腰圍(cm)÷ 身高(cm) 也有文獻提到針對不同年齡的兒童少年,可以採用同一個界值點進行劃分,非常方便。男生腰圍身高比大於0.48,女生大於0.46,就可以判定為腹型肥胖。
  • 忘記BMI指數吧 學家找到了衡量肥胖的新指標
    RFM的計算,只要參照腰圍與身高的關係,而不是你的體重。研究人員稱,這能更好地判斷一個人的身體脂肪是否處於健康水平。來自加利福尼亞西達賽奈醫療中心(Cedars-Sinai)的首席研究員Orison Woolcott表示:「我們都希望能有一個更可靠、更簡單和更便宜的方法,來評估體脂的水平,而無需使用複雜的設備。
  • 中國男性平均身高167 身高體重比例的標準
    2015年6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表示,全國18歲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別為167.1cm和155.8cm,平均體重分別為66.2kg和57.3kg,與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體重均有所增長。  王國強表示,居民膳食能量供給充足,體格發育與營養狀況總體改善。
  • 江西男孩十四歲體重三百斤 腰圍長過身高
    十年求醫未果近日來到廣州求醫 希望減肥成功後早日回歸課堂   14歲的江西男孩徐周磊,身高1.46米,體重近150公斤;腰圍149釐米,超過了他的身高;大腿圍90釐米,比一個正常成年人的腰圍還粗。父親稱從3歲起,孩子以每年長20斤的速度遞增。
  • 女性腰圍大於80cm男性腰圍大於90cm有健康隱患
    浙江在線05月24日訊 據《青年時報》報導健康勻稱的身材讓許多人夢寐以求,但如今,肥胖已成為國人健康的一大隱患,由此帶來的疾病更讓人擔憂。上周日,由浙醫二院主辦的「2012體重管理研討會」在杭州召開,國內不少專家參與研討。會議首次公布新數據:我國成人超重率已達22.8%,肥胖率為7.1%,人數分別為2億和6000多萬。
  • 央視節目引用「肥胖計算公式」,「胖子」與否靠這個自檢?
    節目裡說:體重(kg)÷身高(m)÷身高(m)得到的結果大於25都是胖子,真的嗎?圖片來自節目截圖字幕公式都錯了,做節目真得走點心!上面的公式其實就是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的公式,它是判斷健康體重的一個重要指標。
  • 西安成人肥胖者約98.4萬 腰圍超27寸男士超30%
    女性腰圍大於等於2尺5寸為肥胖,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大部分居民對自身腰圍、血壓、體重比較清楚,但不太了解血糖的狀況,可能是出於人們不太定期檢查血糖的原因,忽視了自身血糖的變化。高危人群知曉率達66.1%,居民對此都有認識,但不能清晰準確的指出哪些情況屬於高危人群。
  • 你真的屬於肥胖人群嗎?光看 BMI 遠遠不夠!
    而很多人恰恰是反過來的——雖然體重看起來正常,但體脂率高,說明體內沒什麼肌肉,反而有一堆厚厚的脂肪……這也屬於肥胖,而且是隱形肥胖。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真的肥胖呢?
  • 石家莊市中小學生身高體重狀況發布
    專家喊您關注孩子的身高體重莊裡小學生五分之一是小胖子與1985年相比17歲男女生平均身高分別提升了5.61釐米、5.40釐米,30年間孩子們的身高全面超越了父母一輩!●「四位一體」能長大個
  • 研究證實:腰圍是更合適的體脂評價指標
    蘇州大學醫學部放射醫學與公共衛生學院洛文書教授歷經5年時間,在大規模樣本調研基礎上得出結論,腰圍未得到控制時,即使體質指數(BMI)得到控制,高血壓發病風險仍會明顯增加。與BMI相比,腰圍是更合適的體脂評價指標。  體脂含量是肥胖相關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體質指數(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
  • 兒童肥胖比成年肥胖危害更大,別讓胖毀了孩子一生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胖一點沒關係,尤其是老一輩的人更喜歡用「白白胖胖」來形容孩子,覺得孩子長得胖乎乎的,說明健康,而且看上去更可愛。所以小孩子肥胖的原因除了平時缺乏鍛鍊外,與老人對孫輩的「疼愛過度」心理有很大的聯繫。
  • 還在用BMI計算肥胖程度?現在都流行BVI了
    體重指數(BMI)是通過身高和體重來衡量肥胖程度的指標,這種方法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三十年代。儘管BMI的普及程度很高,但現在人們卻認為這種衡量體質的方法並不準確。還好BMI的替代品終於出現了,它解決了BMI最嚴重的問題。
  • 14歲小胖300斤腰圍長過身高 3歲開始每年長20斤
    14歲的江西男孩徐周磊,身高1.46米,體重近150公斤;腰圍149釐米,超過了他的身高;大腿圍90釐米,比一個正常成年人的腰圍還粗。父親稱從3歲起,孩子以每年長20斤的速度遞增。  這個備受肥胖困擾的孩子近10年來跟著父親到全國各地求醫問藥,嘗試過在減肥中心治療,到武術學校練功瘦身……屢戰屢敗後,如今的小周磊只能輟學在家。
  • 判斷胖瘦,這些方法更好
    以腰圍法為例,中國人的腰圍警戒點是男性85釐米,女性80釐米。至於通過腰圍身高比判斷肥胖,目前仍處於假說階段,需要等待更多研究得出結論。查證者:王棟 | 博士,美國運動醫學學院認證私人教練。微信公號「王棟聊健身」(有更多健身問題求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