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國的飛機為何不敢直飛太平洋?卻要繞道一圈
飛機是出國首選的交通工具,航空工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的飛機不僅載客量大,飛行速度快,而且更加安全,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乘客送向目的地。如果在航空公司的航空規劃圖上就可以看到各種飛機的飛行線路,使人對地球的航空線路更加好奇。
而航空公司保證公司的經濟效益,儘量選擇最優線路,除去天氣情況不適宜飛行的路線、帶有威脅性的線路,通常選擇地理位置最短、經濟效益最修,安全保證最佳的線路。
相信很多乘坐飛機去美國旅行時,想到乘坐十幾個小時就可以抵達太平洋對面的另一邊,但是飛機發明之前需要乘坐一個月輪船才能到達,而且安全完全沒有保證。想到這些內心多麼激動。
但是你真認為飛機是跨越太平洋飛行的嗎?
如果這樣想,那就恭喜你大錯特錯,飛機的飛行路線是在白令海峽上空飛行,有三個原因:
第一,大圓航線其實並不遠。
按照常規的地理知識認為,兩點之間的最短路徑就是所謂的直線距離,在我們固有的思維體系中是最短線路。
但是在地理學中最短線路是,通過這兩點和地心的平面與地球表面相交的一段劣弧,成為最短路線。也就是大圓航線。說人話就是,把地圖按照平面圖展開,我們就會發現,其實最短航線在平面圖像是一根劣弧。這就是為什麼從航圖上顯示中國到美國的航線是彎曲的。
第二,借力盛行西風,節省燃油。
從這條線路上來看,很多人就要問:「這不是繞遠路了嗎?」
說法的確沒錯,這樣飛的確會使得飛行距離變長,但是總的來說飛行時間會相應縮短。因為這是藉助了風力的緣故。
高中地理及格的同學,肯定會知道副熱帶高氣壓帶與副極地低氣壓帶之間有一股比較強勁的大氣環流,地理上稱之為盛行西風帶。
這股盛行西風帶速度非常快,平均時速在一百公裡以上,如果如果在冬季受西伯利亞高氣壓帶的控制,可以超過一小時200公裡以上。如果從上海飛洛杉磯,如果航線稍偏南可以藉助這股盛行西風,雖然距離較遠,但是從時間經濟效益上來說,卻是最好線路。
這時候不有人要問了,如果是從美國返航呢?那這樣豈不是來說增大油耗?
不過,從洛杉磯的飛上海肯定不會按照原路飛行,首先是因為路程過遠,二來他是逆風飛行,所以肯定不會選擇原來航線。正確的線路是從洛杉磯起飛後向西北方向飛行,途經阿留申群島和日本,然後抵達上海。
第三:安全方面有保證。
太平洋是世界最大海洋,而在海洋上空飛行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海洋氣流不穩定,而且天氣變化多端經常有惡劣天氣發生,在海洋上空飛行最大的危險就是天氣不確定因素。
而且太平洋不是中國領海,屬於公共領海,如果在他國領海航行,飛機失事有可能會引發國際糾紛。如果從太平洋上空飛行,還要經過相關國家的批准,所以說飛機不是想怎麼飛就怎麼飛,而是要經過一個公共陸地地帶,所以白令海峽就是最好的飛行路線。
所以航空公司優化路線首選的因素就是安全,其次才是經濟效益,而走白令海峽雖然路途增加,但是可以最大限度做到安全保障,同時兼顧到經濟省油,實在是明智之選。
文《去美國的飛機為何不敢直飛太平洋?卻要繞道一圈》轉載請註明來源於星空旅行。
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作者,如有侵權,請告知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