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重溫歷史、砥礪精神,這場戰爭中有太多閃亮的名字需要銘記、有太多英雄的事跡值得傳頌。而英雄,就在我們身邊。
「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當天上午,家住開發區(高橋街道)百福村的92歲退伍老兵陳永順,守在電視機前收看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心情十分激動。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時年22歲的陳永順,隨所在部隊奔赴朝鮮戰場。
陳永順說,戰鬥時敵方的炮彈正好落在他身後,巨大的衝擊力將他推出去好幾米遠,直接導致耳朵出血,聽覺失靈。由於情況緊急,他顧不得傷勢,依舊和戰友們堅守陣地。這一份堅守,便是「腿肚子不會抖、腰杆子不會彎」精神力量最樸素的體現。
說罷那段戰火紛飛的日子,陳永順一改嚴肅的表情,露出了笑容:「國家對退伍老兵很關心也很照顧,現在生活不用愁。」
91歲的退伍老兵楊金榮,同樣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還曾榮獲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
1952年3月,楊金榮所在部隊渡過鴨綠江,進入朝鮮戰場。楊金榮回憶,因為要躲過敵人的飛機轟炸,志願軍們是搭浮橋徒步夜行過的鴨綠江,誰都不知道下一刻炸彈在哪裡爆炸,下一秒又是哪個戰友會犧牲。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抗美援朝戰爭的金城戰役,我抱著機槍和戰友們一起往前衝,直到有人說我褲腿上都是鮮血後,我才意識到自己負傷了。」現在,一到陰雨天,楊金榮的腿都會隱隱作痛。
戰火無情,楊金榮彼時的很多戰友,都犧牲在了戰場上,這讓他至今都難以忘懷。
這些桐鄉人身邊的英雄事跡感動著我們,更激勵著我們。
當前,桐鄉正面臨著國家戰略與國際盛會優勢疊加、創新賦能與治理增效同頻共振的重大機遇,我們更加需要重溫歷史,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堅定步伐,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