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時節是對逝去的親人緬懷,一種思念。
想起小時候,拿著玩具寶劍揮舞著把爺爺寶貝蘭花揮斷,爺爺氣的跳腳,放學回家,悄悄放著動畫片,把遙控器藏在冰箱,拿著手巾帕把爺爺餵養的金魚包住,回家時全部見「上帝」。每一次爺爺都不會對我發脾氣,充滿著溺愛,爺爺是位讀書人,據說當時日本侵虐中國時爺爺失去了父母親人來到我出生的城市,爺爺做過店小二,不甘於平凡,自學成才、一步一步考取當地某居局長,據說當時為了學習,去學校打雜,在窗戶邊聽課,每次都會把我叫進書房,教我讀書的方式,學習的技巧,以及興趣和愛好,高三時,爺爺也病重,臨終時還叫「我好好讀書」,親人的寵愛,親人的無私,在這刻回想起來多麼暖心,心酸。
小姨,從小帶我長大,帶著兒時的我學習遊泳,學習英語,學習搏擊,學習奧數,灌輸著「知識改變命運,棍棒出好人」的狼性教育,聽我母親說,小姨當年考大學時,一個人早早起床,爬到山頂讀書,半夜才回家,對自己最狠。我17歲生日時,小姨給我買了個書包、小姨就去醫院動一個小手術,此後再也天人兩隔。再也沒有人在你耳邊「嘮叨,知識的好處,狼性的教育」有時親人的嘮叨也成為了最好的安慰,也成就了現在的我。
小時候一家人聚會嘮嘮家常,說一些長輩的故事,聽到最多的就是我外公,外婆,雖然從出生就沒有見面,但是兩人在中國餓飯年代拉扯著6個孩子健康成長,也就是我的長輩們,外公是我們當地那個年代4大表匠之一,建立了鐘錶廠,也給日本人修過鐘錶,專用燈泡玻璃給日本人修鐘錶,燈泡玻璃很脆,稍微碰撞就會碎掉,「專業坑日」或許也是出於愛國情懷,還是生活所迫吧,外婆是女子中學高材生,那時蔣介石來到當地,外婆也給他帶過花環,具體是真是假我就不了了知,但是兩人拉扯6個孩子成長讀書,那個年代真的很偉大,無私,過度的勞累讓他們英年早逝,但他們的故事我一直銘記於心。
清明時節的到來,對於逝去的親人,充滿思念,敬意,回憶的碎片緩緩融入我們的內心,有些沉重,有些惋惜,也有些暖心,願天堂沒有疾病,沒有痛苦,也沒有時代帶來的痛苦,珍惜當下,珍惜現在身邊的親人,朋友,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昔日戲言身後事 今朝都到眼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