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 受訪者供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我們最耳熟能詳的關於清明節的古詩詞,其實,除了杜牧這首傳唱千年的《清明》,關於清明節的詩詞還有很多。今日(3日)下午,渝中區青年之家·人和街社區市民學校開展了以「追憶先烈,築夢遠航,經典誦讀」為主題的清明節詩歌朗誦活動,轄區40餘名小朋友用中國詩歌呈現了古詩詞中的清明。
下午四點半,來自人和街轄區的小朋友身著校服,佩戴紅領巾整齊地坐在四點半課堂教室,一首葫蘆絲獨奏《侗鄉之夜》作為開場曲目,讓在場的觀眾們感受到了另一番獨特風情。
▲小朋友們用朗誦描繪古詩詞中的清明
現場,人和街社區青年工作者李秀娟率先走上舞臺,朗誦以「我們的節日——清明節」為主題的經典詩歌。接著,小朋友們開始上場了。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10歲的李偉新小朋友面帶笑容,一字一句地給大家朗誦了唐代詩人韓翃的一首七絕《寒食》。除了朗誦,李偉新告訴大家詩歌描寫了暮春時的長安城。
在中國古代,寒食節比較受重視,是在清明節前兩天的節氣,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緊接著,張天天小朋友走上舞臺,拿著朗誦本大聲朗誦宋代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佳節清明的西湖,被古人的詩歌描繪得像人間天堂,美不勝收。
小朋友們輪番上場,朗誦時特別起範兒,韋應物的名句「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宋代詩人的《清明日對酒》,「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此外,還有「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人和街社區四點半課堂裡朗誦聲和掌聲不斷響起。社區青年工作者朱琳也乘興朗誦了《破陣子·春景》,更是表現出清明時節,春天的活力。最後,五名小朋友組合朗誦的《緬懷革命烈士》將詩歌朗誦推向了高潮。
▲《緬懷革命烈士》將詩歌朗誦推向了高潮
人和街社區負責人陸遠秀表示,清明時節,利用清明節祭奠烈士詩歌朗誦教育為契機,不僅促進和諧社區建設,讓大家了解中國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激勵我們廣大青年團員、少先隊員緬懷革命先烈,以革命先烈為榜樣,以實際行動繼承先烈的革命遺志。
責編 歐鴻 審校 黃豔春 總值班 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