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見鬼去,為何一到清明就下雨?

2020-12-14 文化藝術大講堂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每當清明節,大部分人都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清明》,可謂所有寫清明詩詞中的壓卷之作。全詩無一生僻字,無一生澀典故,讀起來朗朗上口。詩中營造了一種悽清愁悶的氣氛,卻在惆悵憂懷中又見出含蓄淡雅的韻味,仿佛一幅冷峭孤麗的清明春雨圖。《清明》這首詩之所以滲透到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不光是有一種迷而又美麗的意境,也因為它蘊含著一種溫馨的人性。多數人提起清明,或者念到清明的詩詞,總會流露出淡淡的憂愁。清明的憂和愁,不是閒愁,它是實實在在有來由的愁,因為我們要在這個節日去祭奠祖先。

「清明」是24節氣中的第5個節氣,在古代只是一個傳統節氣,我們現在過的「清明節」,其實是清明、上巳、寒食這三個節日的「三合一版本」。

清明是一年之中萬物復甦、最具生機的時節。此時春暖花開,人們外出、踏青、放風箏、沐浴清新空氣、享受自然的樂趣。但是這個日子裡也有著深深的眷戀,人們常說:「每逢佳節倍思親」,清明本不算佳節,但「倍思親」再貼切不過了。清明時節,是個多愁善感的日子,也會不自覺地想起很多人,有的時候是一個名字,有的時候是一句話,或者是一首歌的旋律。不論記憶是關乎逝者還是生者,那些往事,早已隨風而逝了。

為什麼清明節前後經常是雨紛紛呢?

主要原因有三個,首先是清明前後冷空氣勢力逐漸減弱,海洋上的暖溼空氣開始活躍北上,冷暖空氣經常交匯,從而形成陰雨綿綿的天氣。其次春天低氣壓較多,低氣壓裡的雲走得很快,風很大,雨很急。每當低氣壓經過 一次,就會出現陰沉、多雨的天氣。最後一個原因是清明前後大氣層裡的水汽比較多,這種水汽一到晚上就容易凝結成毛毛雨。正是這些原因,導致清明時節雨紛紛的天氣比較多。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清明節是中華傳統節日,有很多習俗至今仍流傳著,比如踏青、放風箏、植樹、蕩鞦韆、打馬球、插柳條等。最重要的習俗是掃墓清、祭拜,人們會在祖先面前祈禱,掃墓,提供食物,茶,酒,筷子,神紙,祭奠祖先。這些儀式在中國有著悠久的傳統,有些人把柳枝戴在清明上,或把柳枝掛在門上或門上,他們相信柳枝可以幫助驅除在清明上遊蕩的邪惡靈魂。這個清明,你做什麼了?

相關焦點

  • 俗語「十年清明八年下」什麼意思?為何清明節總是下雨?答案來了
    俗語「十年清明八年下」什麼意思?為何清明節總是下雨?答案來了時光飛逝,2020年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了,而在四月初迎來了又一個節氣——清明。這是24節氣中的第5個節氣,當太陽到達了黃經15°就迎來了清明節氣了,同時也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
  • 全國清明掃墓禁忌 第五條要記住了
    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鍵,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這就是風水。提醒朋友們:咱們祖國遼闊,南北方對於掃墓的習俗略有不同,比如:南方通常兒女均前往掃墓,而北方一些地方,則通常女兒不前往掃墓,如果是出嫁的女兒則隨夫前往掃墓。4、清明節可以在家拜祖先嗎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麼也可以在家拜祖先。
  • 自古「清明時節雨紛紛」,2019年清明是哪一天?還會下雨嗎?
    導語:自古「清明時節雨紛紛」,2019年清明節是哪一天?還會下雨嗎?年後持續時間最長的寒冷已經過去了,進入三月份,萬物復甦,鶯飛草長,農村田野裡到處呈現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春分過後,就是清明了。清明節既是節氣,也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人們都在這一天回老家祭祖。自古「清明時節雨紛紛」,2019年清明節是哪一天?還會下雨嗎?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說起清明節,自然想到唐朝詩人杜牧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清明祭祖掃墓須知
    一是祭奠我們的祖先,二是言傳身教,教育我們下一代,記住我們的祖先,不要忘記先人們對我們的養育之恩。離清明節還有幾天的時間了,今天楊老師再詳細的和朋友們複習一下清明掃墓的一些注意事項,希望能給朋友們以幫助。
  • 清明掃墓回來就差點流產,孕婦真的不能去祭祖嗎?
    清明時節,相信很多孕媽都在苦惱該不該去給先人掃墓的問題,又怕出事情,又想儘自己的一份心意。在媽網經過調查,發現將近74%的寶媽都選擇了「不去掃墓」:更甚至有的寶媽說「去了之後胎停」,究竟孕婦該不該去掃墓呢?
  • 清明掃墓不可忽略的禁忌
    七、日期確定祭掃的日期,各地風俗均有不同,以中原傳統習俗來說,清明掃墓期間是前後各7天、共15天,大陸東南、臺灣一帶現還遵循此一傳統。八、時間限制掃墓不可在天未亮時或太陽下山時,更不可在晚上掃墓。掃墓時間最好在已午未時為恰當時間,此時陽光充足、陽氣最重。其它時間,陽氣消退,陰氣增長,不宜掃墓。
  • 清明掃墓有哪些禁忌?
    而在清明掃墓是必不可少的,那麼掃墓的禁忌有哪些呢?掃墓忌穿大紅大紫  一般穿得大紅大紫是在喜慶的節日,而掃墓是祭祀祖先的活動,所以不宜穿得大紅大紫。孕婦避免掃墓  傳統習俗都有說清明的陰氣較重,而孕婦為了小孩的安全一般要避免掃墓。體弱者,時運不濟避免掃墓  身體處於生病狀態或者運氣不佳時,最好不要參加掃墓活動。
  • 清明將至,祭祖掃墓的三十六個風水禁忌和避諱,你必須知道!
    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中國,有清明掃墓習俗,具有緬懷先人,禮敬祖宗的重要意義。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 清明掃墓對孩子的教育有什麼意義?
    清明節快到了,這是為了祭祖。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對中國來說,掃墓是一種祭祀死者的活動。祭祖和孝道是非常重要的。掃墓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在傳統的清明掃墓活動中,孩子的行為往往反映出他們的心態、是否懂得孝道以及如何對待長輩。
  • 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清明上墳祭祖的禁忌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清明上墳祭祖的禁忌 最近,隨著清明節的臨近,各種各樣的掃墓物品銷售得十分火熱.那麼,清明掃墓有什麼講究呢?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1、忌穿大紅大紫 為尊重亡者,掃墓應莊重著裝.通常來說,掃墓時要著深色衣服,最好不要穿得     原標題: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講究忌諱 清明上墳祭祖的禁忌     最近,隨著清明節的臨近,各種各樣的掃墓物品銷售得十分火熱.那麼,清明掃墓有什麼講究呢?
  • 清明祭拜祖先 這3類人不適合去掃墓
    原標題:清明祭拜祖先 這3類人不適合去掃墓   眼看清明節就要到了,在清明節的時候人們都回去掃墓。但是有些人清明節是不適合去掃墓的。你知道清明節哪些人不適合去掃墓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盤點一下!
  • 清明回鄉掃墓有感
    又是一年清明節了,因為工作緣故,不能像以前那樣每年都父母回老家掃墓了。今年難得我清明當天不值班,便決定帶著兒子陪父母一起回鄉下。父母十分開心,早早地把一切都準備妥當了。有掃墓的祭品、紙錢、元寶等,還有給七大姑八大姨準備的各種東西。
  • YouTube直播拜祭服務 清明掃墓不用親自去?
    (原標題:YouTube直播拜祭服務 清明掃墓不用親自去?) 第1頁YouTube直播拜祭服務 清明掃墓不用親自去?臨近清明,相信很多人要忙著準備祭祖。日本現在就流行代掃墓服務,但以往此類服務是由和尚舉行法事後,才向你寄出報告,親人在留言板上留言即可。
  • 解讀清明節:從寒食到清明 掃墓祭祖是不變的主題
    清明節是中國春節之後的第一大節日,但凡有華人的地方或受華人風俗影響的地方,都要在清明節前回家掃墓祭祖,除中國內地各省以外,港澳臺以及美國、印尼、新加坡等地的華人尤其重視清明節。新的時代時興網上祭奠,但網上祭奠並不被一些上了歲數注重傳統的華人接受。
  • 清明掃墓為何先祭拜后土,後拜先祖?后土究竟是啥來歷?
    清明掃墓為何先祭拜后土,後拜先祖?后土究竟是啥來歷?清明時節雨紛紛,但是依然阻擋不了人們緬懷先祖的熱情。大家仍然像往常一樣,聚上同村的兄弟姐妹,興高採烈地來到墓碑前,進行祭祀。不過,在這舉國祭祀的日子裡,筆者發現了一個奇怪現象:人們掃墓時,通常是先祭拜后土,後拜先祖。這種現象在小時候就有,大人們也沒有說是為什麼,一到墓地便叫人先在后土前燒香。那時候還是小孩,只能按照大人的話去做,然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種習慣。而且筆者發現,人們會把這種習慣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 「代客掃墓」讓清明祭奠更文明
    南京一公墓微信直播清明節前夕,這一南京最大的公墓推出「代客掃墓」服務,並在線直播全程。(新京報 2017-03-21)  慎終思遠,清明掃墓,是一種家國情懷和特別的「鄉愁」。每到此時,無論身在何處,人們都會不忘祭奠先人。當然,祭奠先人,傳統的方式就是上墳掃墓。因為生活方式的改變,此時總會有一些人或遠在他鄉,或工作繁忙難以脫身,再或是有其他情況,難以趕回家來掃墓,不免留下一些親情遺憾。  怎麼辦?
  • 又是一年清明時,何時掃墓最合適?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會認為清明節掃墓的最佳時間是清明節當天,然而這個說法未必完全正確,其原因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清明節當天,往往是掃墓的高峰期,人多車多,如果大家都選擇在這一天掃墓,那麼可想而知,交通會非常的擁堵,影響心情,出行體驗會大打折扣。因此,可以考慮在清明節前後左右的時間內去掃墓。
  • 2018清明掃墓祭掃高峰期時間是哪幾天?上海掃墓專線匯總
    據預測,今年清明祭掃活動集中在3月24日至4月7日,共計15天,高峰預計出現在4月1日、5日、6日、7日四天,屆時,上海將有492萬人次、54萬輛車次出行祭掃。  》》2018清明小長假哈爾濱掃墓祭祀專線公交  3月20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上海市運輸管理處獲悉,清明將至,為了方便市民清明期間掃墓出行,從3月24日起,本市將陸續開通23條清明掃墓定點班車(短駁線)。
  • 漳臺人農曆三月初三祭拜祖先 清明時節不掃墓
    文/圖 記者 朱亞聖 通訊員 林盛發  清明時節,全國各地的人們都去掃墓祭拜祖先。而漳臺一些地方的人們是個例外,他們清明時節不掃墓,掃墓時間推後到農曆三月初三 。那一天,他們稱之為「三日節」或稱「敬祖節」。  農曆三月初三那天,他們掃墓的方式和清明掃墓是一樣的:先是由後人「掛紙」(在墳墓上掛紙帛,後改為壓紙帛)作為上墳的標誌。
  • 便民服務 讓臺北市民清明掃墓變得輕鬆
    4月4日,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清明節,也是清明假期第一天。8點40分許,臺北市長郝龍斌到動物園站,搭乘免費公車至富德靈骨塔,作為主祭人參加清明祈福法會。中新社發 鄭巧 攝   中新社臺北4月4日電 題:便民服務讓臺北市民清明掃墓變得輕鬆  中新社記者 鄭巧 董會峰  近日,臺灣各地民眾紛紛開始掃墓祭祖。4月4日,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清明節,也是清明假期第一天,在這個「正日子」,掃墓活動達到了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