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拜祖先 這3類人不適合去掃墓

2020-12-20 人民網湖南頻道

原標題:清明祭拜祖先 這3類人不適合去掃墓

  眼看清明節就要到了,在清明節的時候人們都回去掃墓。但是有些人清明節是不適合去掃墓的。你知道清明節哪些人不適合去掃墓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盤點一下!

  何時掃墓最佳

  最佳的拜山時間為寅時,也就是5-7點。不過由於墓地大多離居住地較遠,甚至不在日常生活工作的城市,通常都不會這麼早,不過最好是在下午三點前完成掃墓拜祭。

  掃墓之前需禁食嗎

  掃墓之前最好禁食:當你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這一條,很重要,但是對一些朋友來說可能需要委屈自己一下了。

  哪些人不適合去掃墓祭拜

  1、孕婦避免掃墓

  孕婦最好避免清明的掃墓活動,這不僅僅是陰氣重的影響。從別的方面來說,清明時節是非常擁擠的,為了胎兒的安全,並不建議孕婦去參加,再者掃墓的氣象和周邊的環境均不利孕婦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類活動。

  2、剛動手術的人不合適

  體弱是主要因素。民間傳說,剛動手術的人要是去了墳場,那是很容易被拉走的。手術傷元氣,元氣弱的時候,邪氣也就特別容易入侵,為了自身健康和家庭和美著想,剛動手術的人還是不要去掃墓的好。

  3、三歲以下的小孩不合適

  從科學角度上來講,3歲以內的孩子容易因為掃墓現場的各種條件限制不好攜帶,外出到一個相對汙染比較厲害的地方也容易讓孩子生病,也就是不建議帶去了,哺乳期的媽媽就更別帶自己嬰幼兒去了。

  清明養生其他注意事項:

  1、注意「病從口入」

  而多變的天氣容易使人受涼感冒,發生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此時又是呼吸道傳染病,如白喉、猩紅熱、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腦膜炎等的多發季節,因而要認真注意天氣變化,增減衣服,以及儘量少出入公共場所,尤為注意「病從口入」。

  2、換衣不宜過早

  俗話說「二月亂穿衣」,說的是清明節前後,因為氣候變化多端,早晚溫差大,應該準備一件可以隨便穿脫的外套。早上出門上班時穿一件風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熱時,可脫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這樣就會有效預防感冒。所謂「春捂」也是這個意思,直到清明過後,四月中旬才可換春裝。當然,「春捂」的過程也應因人而異,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決定衣服增減。一般來講,應根據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服,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體生發,抵禦外邪侵襲,才有助於身體健康。

  3、悲傷莫要過度

  清明節是重要的祭祀節日,通過祭祖和掃墓活動來緬懷先人,寄託哀思。當看到親人的墓碑,許多人難免睹物思人,悲痛萬分。此時此景,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不過,悲傷過度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是很嚴重的,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人更應控制情緒,以防舊病復發。另外,春季又是多種精神疾病的高發期,再加上清明掃墓容易使人情緒低落、抑鬱,誘發精神疾病。因此,清明前後人們不要過於悲傷,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和舒暢的心情。

(責編:曾璐、羅帥)

相關焦點

  • 漳臺人農曆三月初三祭拜祖先 清明時節不掃墓
    文/圖 記者 朱亞聖 通訊員 林盛發  清明時節,全國各地的人們都去掃墓祭拜祖先。而漳臺一些地方的人們是個例外,他們清明時節不掃墓,掃墓時間推後到農曆三月初三 。那一天,他們稱之為「三日節」或稱「敬祖節」。  農曆三月初三那天,他們掃墓的方式和清明掃墓是一樣的:先是由後人「掛紙」(在墳墓上掛紙帛,後改為壓紙帛)作為上墳的標誌。
  • 清明節掃墓有什麼忌諱, 掃墓祭拜上墳時間具體你是否知道呢?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掃墓有什麼忌諱, 掃墓祭拜上墳時間具體你是否知道呢? 明天,清明小長假即將開啟,祭掃、踏青、探親、旅遊今年清明假期,有哪些假日信息需要提前掌握?小長假開始,外出踏青旅遊的民眾,需要做哪些出行攻略?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講究忌諱呢?
  • 清明祭祖掃墓須知
    文:楊清華清明掃墓,是我們中華民族多年以來的傳統,也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一二、掃墓要穿戴肅靜點的衣服和飾品,以深色為宜,一個家族的人儘量要做到扶老攜幼,對年齡較大的人多點尊敬,要多給孩子講解如何孝老敬老之事,大人們儘量做到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實際上清明掃墓是個緬懷先人,教育後人的最佳時間,作為我們中華民族龍的傳人,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大好機會。
  • 清明掃墓為何先祭拜后土,後拜先祖?后土究竟是啥來歷?
    清明掃墓為何先祭拜后土,後拜先祖?后土究竟是啥來歷?清明時節雨紛紛,但是依然阻擋不了人們緬懷先祖的熱情。大家仍然像往常一樣,聚上同村的兄弟姐妹,興高採烈地來到墓碑前,進行祭祀。不過,在這舉國祭祀的日子裡,筆者發現了一個奇怪現象:人們掃墓時,通常是先祭拜后土,後拜先祖。這種現象在小時候就有,大人們也沒有說是為什麼,一到墓地便叫人先在后土前燒香。那時候還是小孩,只能按照大人的話去做,然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種習慣。而且筆者發現,人們會把這種習慣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 馬來西亞華人社團呼籲民眾遵守規定 清明勿去掃墓
    中國僑網3月30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網報導,馬來西亞政府宣布將行動管制令延長至4月14日,清明節上山掃墓受到影響,日前,各華人團體組織紛紛勸請人們在關鍵時刻,留守家中,保護自己,以另一種形式行孝道。魏家祥:在家祭拜祖先馬來西亞交通部長兼馬華總會長魏家祥指出,清明節上山掃墓或祭拜祖先是華人傳統習俗,不過,今年的清明節落在陽曆4月4日,也是在行管令期間,馬來西亞人民應該配合政府的政策,避免外出。
  • 清明掃墓時,年輕人牢記「4不要」,老人們才知道你懂規矩!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清明掃墓時,年輕人牢記「4不要」,老人們才知道你懂規矩!清明節就是下周了,這是一個沉重的節日,但同時也是一個家人團圓的節日。不少年輕人已經準備好了回家的車票,要跟家裡的老人一起回祖墳去祭拜祖先。這件事情對於很多家庭來說不是一件小事,它代表了我們對生命的敬重,代表了對已故先人的追思,是嚴肅的。
  • 中國人清明掃墓,外國人怎麼祭拜亡者
    [摘要]日本人過盂蘭盆節,韓國有寒食節,柬埔寨有亡人節,德國有萬靈節,剛果有掃墓節。「敬祖」精神不是中國人獨有。在中國,各地的清明習俗雖有不同,卻都以祭掃祖先為主軸。細細盤點,中國人一年到頭,祭祖的節日竟有清明、中元、寒衣和除夕四個之多,涵蓋春夏秋冬各個季節,對先祖的尊崇可見一般。然而,這是中國人獨有的「敬祖」精神嗎?外國人有哪些祭祀祖先的節日和活動?游離於東西方文化之外的非洲又有怎樣的祭掃習俗?日本盂蘭盆節
  • 清明,掃墓,見鬼去,為何一到清明就下雨?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清明節,大部分人都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清明》,可謂所有寫清明詩詞中的壓卷之作。詩中營造了一種悽清愁悶的氣氛,卻在惆悵憂懷中又見出含蓄淡雅的韻味,仿佛一幅冷峭孤麗的清明春雨圖。《清明》這首詩之所以滲透到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不光是有一種迷而又美麗的意境,也因為它蘊含著一種溫馨的人性。多數人提起清明,或者念到清明的詩詞,總會流露出淡淡的憂愁。清明的憂和愁,不是閒愁,它是實實在在有來由的愁,因為我們要在這個節日去祭奠祖先。
  • 4.5是祭奠祖先的日子,你們去祭拜的時候通常需要帶什麼東西呢。
    每當到清明節的時候大家的心情都是灰暗灰暗的,因為清明節是大家去祭拜祖先的日子!在清明節當天,連老天爺都被感動了~~一直哭個不停,本來掃墓的時候就非常困難了,在加上下著雨簡直就是難上加難了~~~~大家一定會問,清明節為什麼會下雨呢?
  • 清明掃墓5禁忌!去靈骨塔這件事最多人犯
    清明連假多數人會安排返鄉祭祖。命理專家表示,在慎終追遠前有些禁忌還是要注意,像是早點出門、墓地勿拍照、孕婦不宜上山掃墓、去靈骨塔要插香爐勿插供品、勿碰到其他人塔位等5項。    命理專家周映君在島內節目上提到,民眾清明掃墓時必須注意的5項禁忌。
  • 清明掃墓有五大禁忌,這五件事千萬不能做,現在知道還不晚!
    清明節快到了,很多人都會選擇在清明節去掃墓祭祖,以表達對已故去親人的追思之情。其實在民間,老祖宗們流傳下來了許多 關於清明節祭祖掃墓的說道與禁忌。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民間流傳的:清明掃墓時哪五件事不能做。首先,去掃墓時衣著不能太鮮豔。
  • 清明掃墓不可忽略的禁忌
    仲春與暮春之交,萬物皆潔,氣清景明,又是一年清明時節。清明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具有緬懷先人,禮敬祖宗的重要意義。鑑於這些年因為清明節交通擁擠,部分百姓甚至在三月就開始進行,即便行動不易,也要排除萬難,可見禮不可廢,國人之重視了。那麼大家在祭拜祖先的同時,可曾注意過一些禁忌和避諱呢。所以下面就為大家羅列出幾條掃墓的注意事項。
  • 清明節習俗風俗 清明節掃墓祭掃祭拜的禁忌與忌諱
    現在的人一般都會去墓園(공원묘지)進行掃墓,那麼像農村的可能會在在自家墳頭,或是在家自己做祭祀。  2.踏青  踏青,也叫春遊,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在小學(초등학교)、初中(중학교)的時候學校都會組織學生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생기발랄하다)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而現在我們仍舊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 2018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祭祀掃墓15條禁忌有哪些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
  • YouTube直播拜祭服務 清明掃墓不用親自去?
    (原標題:YouTube直播拜祭服務 清明掃墓不用親自去?) 第1頁YouTube直播拜祭服務 清明掃墓不用親自去?臨近清明,相信很多人要忙著準備祭祖。日本現在就流行代掃墓服務,但以往此類服務是由和尚舉行法事後,才向你寄出報告,親人在留言板上留言即可。
  • 農村清明掃墓講究很多,但這四種禁忌老人說要注意最好不要觸犯
    再過幾天就到清明節了,說到清明節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一個回鄉祭祖的日子,家家戶戶都會為逝去的親人祭拜,去祖先的墳上添土,其實上墳的時候是有講究和禁忌的,而且每個地方也是不一樣的,但是有些禁忌是普遍的,幾乎每個村子都要遵循。
  • 2019年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祭祀掃墓有哪些忌諱禁忌
    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 2、 清明節掃墓沒有有民族之分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也有些民族會在其他日子裡進行類似活動。
  • 清明節掃墓時間有什麼講究能提前幾天 清明節掃墓有哪些禁忌?
    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2、 清明節掃墓沒有有民族之分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 念先人懷桑梓 海外華人掃墓祭祖度清明寄追思
    中新網北京4月4日電 題:念先人懷桑梓 海外華人掃墓祭祖度清明寄追思  作者 婁曉  古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逢清明,情思倍濃。對於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來說,清明祭祖是一項重要的活動,以此表達對祖先的紀念,對桑梓的懷戀,對祖(籍)國的思念。
  • 全國清明掃墓禁忌 第五條要記住了
    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2、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