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務 讓臺北市民清明掃墓變得輕鬆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4月4日,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清明節,也是清明假期第一天。8點40分許,臺北市長郝龍斌到動物園站,搭乘免費公車至富德靈骨塔,作為主祭人參加清明祈福法會。中新社發 鄭巧 攝

  中新社臺北4月4日電 題:便民服務讓臺北市民清明掃墓變得輕鬆

  中新社記者 鄭巧 董會峰

  近日,臺灣各地民眾紛紛開始掃墓祭祖。4月4日,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清明節,也是清明假期第一天,在這個「正日子」,掃墓活動達到了高峰。

  已有10多年歷史的臺北免費掃墓公車,一如既往,清晨5點半啟動。在臺北捷運(地鐵)動物園站2號出口,中新社記者看到,民眾排隊上免費公車,秩序井然。「每個座位都是博愛座」,是客運公司打出的口號。各轉運站裡,工作人員隨時奉上免費烏龍茶、咖啡,並提供掃墓工具。

  8時40分許,臺北市長郝龍斌到動物園站,搭乘免費公車至富德靈骨塔,作為主祭人參加清明祈福法會。

  富德靈骨塔安放了先人的骨灰,民眾祭祖儀式均在塔前的廣場上進行。寫著「祭拜參考流程」的海報隨處可見,並建議民眾在半小時內完成。

  2013年起,富德靈骨塔現場不再焚燒金銀紙,改為集中代焚。記者看到,民眾紛紛領取紙袋,填上往生親友姓名,再裝入金銀紙交給殯葬處服務臺,匯總後將被運至木柵焚化廠或北投焚化廠集中焚燒。

  便民服務、為環保簡化流程,臺灣民眾的掃墓活動輕鬆卻不失莊重。

  從富德靈骨塔再搭免費公車到附近的富德公墓。拾級而上,偶爾可見鮮豔的杜鵑花和飛舞的蝴蝶。

  60多歲的洪女士和先生拿著鏟子清除完雜草,就開始擺放鮮花、水果、麵包等祭品,並焚香鞠躬。

  墓碑上刻著「安徽桐城」字樣,表明了墓主人的祖籍地。「這是我父母親的墓,自1949年隨國民黨軍隊到臺灣後,父親在開放探親前一年去世,沒回過大陸」,洪女士告訴記者。

  也是在父親去世後,洪女士才開始清明掃墓。她回憶說,因為祖先的墓都在安徽,從小她只是聽同學們說要去掃墓,自己卻不懂,後來看電視才學到了相關流程。

  「開放探親後,我哥哥和弟弟回桐城找到了祖輩的墓,前幾天又去老家掃墓了。」洪女士說。

  告別時,記者問可否鞠躬致意。洪女士笑著說,「可以啊,你從大陸來的,我父母一定很高興」。

  在富德公墓漫步,不時看到刻著山東、浙江等字樣的墓碑,透露了主人生前的簡單信息。在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裡,看到敬祖睦宗的傳統在海峽兩岸間延續。(完)

相關焦點

  • 臺北寫真:清明前夕體驗臺北掃墓公車(組圖)
    臺北寫真:清明前夕體驗臺北掃墓公車(組圖) 2008年03月29日 23: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3月29日,清明節前的周六,臺北前往墓園掃墓的市民增多。圖為在臺北富德公墓掃墓的民眾。 中新社發 杜洋 攝
  • 北京清明掃墓需實名預約 市民也可選擇代掃服務或網上祭掃
    原標題:清明掃墓需實名預約   3月19日12時,清明現場祭掃預約登記將啟動。今年清明,預約祭掃需實名登記,每個墓穴每天只限預約3人,居家或集中隔離未滿14天者不能預約,全體同行人員須共同入園。   昨日,市民政局發布今年清明節祭掃須知。
  • 助人為樂丨陵園掃墓迷失方位 愛心助人情暖清明
    新聞資訊NEWS﹀﹀﹀4月2日,市民肖先生夫婦來到蔡甸區玉筍山陵園便民服務車隊辦公室,將一面印有「關注民生為民解憂」的錦旗贈送給車隊負責人,對車隊何師傅幫助其母親掃墓提供便利表示感謝。事情是這樣的,在4月1日上午,肖先生八十餘歲的母親獨自前來給老伴掃墓,進園後卻迷失在園區巨大的人流中,很長時間找不到墓地具體位置,車隊司機何克友剛好送客戶回程,看到焦急不已的老人,便上前詢問。在了解情況後,何師傅把老人扶上車,帶著婆婆到客服中心,通過電腦查詢找到了墓位編號,隨後何師傅驅車將婆婆送到墓區,幫助婆婆完成了掃墓後,又親自把婆婆送上了回程的公交車。
  • 2018清明掃墓祭掃高峰期時間是哪幾天?上海掃墓專線匯總
    據預測,今年清明祭掃活動集中在3月24日至4月7日,共計15天,高峰預計出現在4月1日、5日、6日、7日四天,屆時,上海將有492萬人次、54萬輛車次出行祭掃。  》》2018清明小長假哈爾濱掃墓祭祀專線公交  3月20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上海市運輸管理處獲悉,清明將至,為了方便市民清明期間掃墓出行,從3月24日起,本市將陸續開通23條清明掃墓定點班車(短駁線)。
  • 甘肅一市民清明掃墓引發火災,燒紙引燃60座墳頭,濃煙四起
    甘肅一市民清明掃墓引發火災,燒紙引燃60座墳頭,濃煙四起清明節是祭祀掃墓,緬懷故人的日子。然而,在以往清明期間,燒香燭紙錢等不文明掃墓現象,不僅汙染環境、破壞生態,甚至可能引發火災,造成經濟損失,而這,都背離了清明祭奠本來的意義。
  • 臺北陽明山清明祭掃即景:不變的是親情傳統
    不變的是親情傳統——臺北陽明山清明祭掃即景新華社臺北4月4日電(記者王昀加 何自力)雖未「雨紛紛」,卻也天陰沉,4日是清明節,記者前往臺北陽明山第一公墓,看到環保理念的推廣普及,雖然已為當地的墓葬及掃墓行為帶來變化,但撫今追昔、慎終追遠的意涵與情懷卻始終傳承。
  • YouTube直播拜祭服務 清明掃墓不用親自去?
    (原標題:YouTube直播拜祭服務 清明掃墓不用親自去?) 第1頁YouTube直播拜祭服務 清明掃墓不用親自去?臨近清明,相信很多人要忙著準備祭祖。日本現在就流行代掃墓服務,但以往此類服務是由和尚舉行法事後,才向你寄出報告,親人在留言板上留言即可。
  • 2020年北京清明節能掃墓嗎?
    2020年北京清明節能掃墓嗎?  能,但需要預約。  1、現場掃墓預約入口:市民可關注「北京社會建設和民政」微信公眾號,點擊「祭掃預約」按鈕,提前預約祭掃日期和時段  市民可關注,點擊「祭掃預約」按鈕,提前預約祭掃日期和時段。
  • 清明小長假祭掃潮中 那些難忘的城管人背影
    □記者 邊城雨  通訊員 陳澤州 錢星鑫 朱嬌嬌 沈豪彬    在過去的三天清明小長假中,我市城管全力以赴,為祭掃的市民提供了貼心而又細緻的服務,讓這個清明小長假因為他們而溫暖了不少。  城管義工連續四年提供服務  「小夥子,垃圾不要亂扔哦,都裝在這個袋子裡吧!」
  • 清明祭祖掃墓須知
    文:楊清華清明掃墓,是我們中華民族多年以來的傳統,也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一二、掃墓要穿戴肅靜點的衣服和飾品,以深色為宜,一個家族的人儘量要做到扶老攜幼,對年齡較大的人多點尊敬,要多給孩子講解如何孝老敬老之事,大人們儘量做到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實際上清明掃墓是個緬懷先人,教育後人的最佳時間,作為我們中華民族龍的傳人,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大好機會。
  • 清明祭掃商業味濃引爭議 有人掃墓時燒「小姐」
    中新社發 駱雲飛 攝 中新網北京4月4日電(夏涵) 由於路途遙遠或工作緊張,清明歸家掃墓對許多人來說已成「奢侈」。在此背景下誕生的「代客掃墓」,以及「IPAD」等奇葩祭品,引發人們對於清明祭掃商業化傾向嚴重的詬病。
  • 清明假期定了!但上海人掃墓怎麼辦?據說雲祭掃、代祭掃都有了…
    今天中午小坊剛跟大家說了今年各個假期的安排其實往年這個時候清明掃墓活動已經開始啟動了到四月初正清明達到高峰但今年受疫情影響清明如何掃墓?
  • 清明將至,掃墓、踏青,這些問題要注意!
    以往大家都會如期去掃墓、踏青,今年不巧遇上疫情,特殊時期很多市民想知道"清明節可以掃墓嗎?"「清明回老家返京還需要隔離嗎?"速速一起了解——  清明祭掃預約+雲祭掃為避免人員扎堆聚集多個城市叫停現場祭掃並開展以下實用服務☑預約祭掃
  • 福州清明掃墓有什麼規定 預約掃墓與網絡在線祭掃介紹
    福州清明掃墓有什麼規定 預約掃墓與網絡在線祭掃介紹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受疫情的影響,庚子清明 不似從前。  3月25日起,福州市民政局、福州市殯葬協會聯合開通「清明紀念」網絡祭掃平臺。  為廣大市民、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提供網上祭祀和代理祭掃服務。
  • 又是一年清明時,何時掃墓最合適?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快到來了,人們會選擇在清明節當天掃墓,以表達對故人的哀思以及對優秀文化傳統的傳承與尊重。然而,清明節掃墓一定要是在清明節當天嗎?你知道何時掃墓最合適嗎?在很多人的觀念裡,會認為清明節掃墓的最佳時間是清明節當天,然而這個說法未必完全正確,其原因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清明節當天,往往是掃墓的高峰期,人多車多,如果大家都選擇在這一天掃墓,那麼可想而知,交通會非常的擁堵,影響心情,出行體驗會大打折扣。因此,可以考慮在清明節前後左右的時間內去掃墓。
  • 北京清明祭奠首個高峰日57.7萬人掃墓
    京華時報記者王苡萱攝  昨天,北京迎來清明掃墓首個高峰日,截至昨天下午4點,全市163處掃墓點共接待掃墓群眾57.7萬人,同比增長13.4%。  □交通  祭掃車輛同比增16%  市殯葬管理處介紹,昨天是清明首個掃墓高峰日,截至昨天下午4點,全市163處掃墓點共接待掃墓群眾57.7萬人,機動車10.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3.4%和16.1%。
  • 關注清明·掃墓|「雲上」寄哀思!重慶多家陵園推出「代掃墓」定製...
    今年清明節似乎也與往常有了新變化,多地已明確暫停清明現場祭掃活動。記者調查了解到,重慶部分陵園已經推出代掃墓服務,一個周末就有20多單業務。除此之外,還有公司推出網絡「雲祭掃」服務,也讓不能去現場的人們有了寄託哀思的地方,在「雲上」的追思堂,依然可以上香、點燭、獻花,費用2元到百元不等。
  • 清明當天掃墓或達234萬人 建議上海廣大市民儘量錯峰出行
    據《勞動報》報導,記者從本市2019年清明工作聯席會議獲悉,預測今年清明期間全市公墓(骨灰堂)預約落葬總數1.05萬,將有642萬人次、83.6萬車次出行祭掃,人車流量集中在3月30、31日,4月5、6、7日五天。其中,4月5日清明節當天為極端高峰日,人、車流量預測將分別達234萬、30.5萬。
  • 佛山市民響應號召文明祭掃:別樣清明一樣情
    隨著全市暫停現場祭掃活動的通告發出,前往墓園祭掃的人零零星星,但墓園內的鮮花、追思小卡片、黃絲帶、千紙鶴等寄託市民對逝去親人的懷念物件卻並未減少。原來,佛山一些墓園紛紛推出了「代祭」服務。南海區獅山鎮的南海華僑永久墓園、長安園、福安園、永青墓園4個墓園於4月1日推出免費代祭鮮花便民服務,當天17時共免費代祭鮮花約2萬枝,預計4月5日前可為所有墓位完成代祭。「往年清明節前後3天,墓園人流量可達8萬人次左右,清明節當天超5萬人次,今年則舉行公益鮮花祭掃,免費為每個墓位、骨灰室獻上一枝鮮花。」
  • 網上祭祀、「代客掃墓」!這些清明祭祀方式,你怎麼看?
    又到一年清明時,市民紛紛前往墓園祭奠先人。4月2日,記者走訪發現,在文明祭祀觀念的影響下,過去燃放鞭炮等傳統祭拜方式正在悄然改變,鮮花祭奠故人等環保方式漸被接受。另外,隨著網際網路對人們生活的滲透,網上祭祀、「代客掃墓」等新興祭祀方式也在興起,讓緬懷先人的方式更趨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