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華為發布2016年年報。年報顯示,去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5215.74億元,同比增長32%。吃瓜群眾驚呆了,5200億是什麼概念?相當於5個格力、5個中興、5個長虹、6個比亞迪、7個小米、20多個康佳!
但更引人關注的是,年報「洩露」了華為員工的收入。2016年,華為支付僱員費用為941.79億元,而華為現在約有18萬名員工。據此計算,去年華為員工的平均人均薪酬接近60萬元,著實令人羨慕嫉妒恨。
據了解,華為的薪酬主要包括三部分:工資、股票分紅和獎金;當然如若外派國外,還有外派補助+艱苦補助。另外,華為實行職級制度,一般本科和碩士畢業生進入華為職級是13級,2年升一級,海外升級速度略快,17、18級一般是基層和中層管理人員,21-22級則到了總裁、副總裁級別。
華為年終獎也非常高,畢業後來華為3年的,年終獎一般在15萬左右。入職10年,績效中等以上,職級16-17級,年薪稅前50-100萬。職級18級以上,考評中等以上,年薪稅前都超100萬,數目有數千人,加上海外常駐人員外派補助,年薪稅前超百萬人數估計超萬人。
春節剛過,網上有位華為員工匿名發了一篇文章:稱已到中年卻即將被公司辭退,面臨著失業,還不起房貸。隨後,網上也流傳一些帖子表示華為中國區將清理34歲以上員工。輿論一片譁然。
隨後,華為發布了一封內部郵件,內容為任正非的內部講話。
「華為是沒有錢的,大家不奮鬥就垮了,不可能為不奮鬥者支付什麼。30多歲年青力壯,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任正非呵斥。
此外,任正非還首次公開回應了關於員工提前「退休」的爭議,「網上傳有員工34歲要退休,不知誰來給他們支付退休金?我們公司沒有退休金,公司是替在職的員工買了社保、醫保、意外傷害保險等。你的退休得合乎國家政策。你即使離職了,也得自己去繳費,否則就中斷了,國家不承認,你以後就沒有養老金了。」
一直以來,任正非很討厭老員工坐享豐厚分紅而「怠惰」的情況。早在2011年4月,任正非與華為公司高層召開「如何與奮鬥者分享利益」的座談會,出臺具體措施去識別「奮鬥者」,如華為一位員工因為家庭原因拒絕調往國外,便不再是「奮鬥者」因而失去了配股資格。
對於被外界熱議的34歲被清退問題,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在3月31日也作出了回應。他表示,任何企業讓34歲年齡段的優秀員工離開公司是很瘋狂的事情,華為公司內部從來沒聽過「裁員」這兩個字。
雖然華為證實34歲員工被清退不實,但關於45歲即可提前「退休」的消息,卻一直在華為坊間口口相傳。
在華為看來,員工進入40歲後,由於年齡、體力的原因,會有一批人失去激情、進取心,失去戰鬥意志、奮鬥精神,這是沒辦法避免的現象因此,華為對其中一部分換血,但如果依然保有工作熱情、戰鬥力,這樣的優秀人才華為還是會保留。
對於創業公司來說,華為模式或許值得借鑑——定期換血,厚待元老、提拔新銳。或許,這正是華為「狼性文化」長久不衰的原因。
但「狼性帝國」的華為也遭到「詬病」。每日經濟新聞曾報導,華為人平時不準炒股不準打麻將不準KTV,除了工作就是家庭。很少有娛樂項目。所以華為人大多都有一個念想:儘快地掙到足夠多的錢,然後退休養老。這樣的人生,你願意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