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怎樣的家庭環境
我們都無法選擇
義烏姑娘發帖傾訴
受夠了當窮人家的孩子
從小除了給我生活費沒管過我任何事,更別提什麼學習,因為窮要賺錢養家我理解。中考估分覺得考差了也只是一頓臭罵,更不可能給我想什麼辦法,還好最後成績不錯,臉上長瘡(不是青春痘),斑禿不帶我去醫院看,家裡還不至於窮到看病都看不起,不關心我的健康更別說外貌,因為他們覺得沒必要,這些我都不說什麼。
但是現在自己賺錢了,自己花自己的錢都不舒服,我每個月不到5000塊錢,叫我每個月給他存2000。賺很少我沒用,我承認,我在這個年紀用這麼點錢到處說我花錢大手大腳?我每個月要交家裡的水電費,還要出去吃飯,社交,稍微買點東西。加上我們行業本來就年終發剩下的錢,我畢業第一年上班,沒錢有這麼難理解嗎。他們覺得我除了吃喝就不該花錢,每個月剩2000不是問題。
窮人的眼界就是這麼小,沒有自己的情趣愛好每天就是逼自己孩子過他們的生活,不談戀愛結婚就是有問題,男人在她眼裡不打你罵你就叫對你好。以前覺得從來沒管過我讀書上學的事成績還不錯覺得很驕傲,現在說後悔給我讀書太多讓我一天想太多,羨慕別人家孩子沒讀書一樣賺錢還能結婚生子。
我難道不想找個好人嫁了早點擺脫這一切嗎!那是我想就行的嗎!隨便找個人為什麼就比我一個人過好?我不想生孩子不想他來這個痛苦的世界有問題嗎?!
我必須要勤儉節約一分錢都不能亂花,再結婚生孩子,養孩子,過上他們過的一生,然後讓我的孩子又過我的生活,他們就滿意了!我不想被生下來,生下來我也不想過這種生活,逼我這樣過我真的不如去死。
窮人家的孩子真的不是沒錢那麼簡單,因為沒錢帶來的壓力真的太多了,隨意怎麼說我,我就是受夠了。
看了樓主的傾訴
體會到了樓主滿滿的壓抑
是日積月累積壓的負面情緒
既然出身不能決定
如何擺脫這種困境
十八腔心理導師團
為我們分析了她的心理
並提出了一些建議
↓↓
樓主你好,看了你的帖子,我看到了你心裡滿滿的壓抑和不舒服感。同時我也很感動,因為我看到了你正努力做出改變掙脫家庭帶來的牢籠,看到自己真實的感受和需要。曾經有一個媽媽,帶著自己的小孩去親戚家串門。孩子很可愛,引起了親戚的關注,親戚便想過去陪孩子玩。這時候媽媽說了一句:我們家小孩啊,聽話是聽話,就是有點害羞,太內向了。說完這句話的時候,媽媽腦袋裡面突然浮現了一個場景,自己小時候自己的媽媽似乎也是在親戚面前這樣說自己的。媽媽突然意識到了,自己在對孩子也在重複著自己媽媽對自己做的事情。這個故事發生在我們每一個家庭,小時候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認知都來自己爸媽,而爸媽的價值觀、認知則來自於爸媽的爸媽。這就像一個牢籠一層層嵌套下去。樓主所說的「窮人的眼界小」,其實並不是因為窮,而是爸媽從小就被教育著多花一分錢就是浪費、小病看醫生就是浪費、不結婚就是有問題、不打罵的男人就是好……就像你說的,爸媽正在要求著你過他們的日子,同樣當爸媽還是孩子的時候,他們也在被要求著過自己爸媽的日子。所以問題不在於窮,而在於對過往生活經驗的重複,不輪好壞對錯,僅僅是重複。應為從小到大都在告訴我們不重複爸媽的生活經驗,我們會被認為不乖、不聽話、不懂事,然後面臨著責備、懲罰等等。那麼我們將沒辦法在家庭生存下去,所以我們重複。爸媽正是這麼做的,因為不這麼做他們無法生存下去。所以樓主我們可能無法改變爸媽的認知,因為這是他們從小就學會的生存法則。我們也更加沒必要抱怨這些,畢竟這關乎到生存。不要浪費、不要自私、不要憤怒、不要表達真實的感受、要想父母那樣活著等等,這些東西就好像爸媽在我們腦海裡植入的一個大法官,在不停的指揮著你的生活,直到把你壓垮。但我感動的是樓主正在認識到這些,並試圖打敗這個大法官,告訴大法官,你的法規有些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生活了,你的法規需要更新,只有這樣我才能生存下去。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反抗父母,而是接納父母和自己的不同,適當地也為自己真實的感受和想法負責。我們沒辦法改變我們的父母,改變他們的生存法則等於要了他們的命,但我們可以決定我們自己想要怎樣的生存法則,也能決定我們可以成為怎樣的父母。或許許多年後我們的孩子也可能抱怨我們,但至少我們已經認識到生存法則是需要更新的,是需要思考對錯才可以重複的,至少我們也會告訴孩子你不需要為我的期待和人生負責,那只是我的生存法則,你可以看到你自己真實的感受,並和你的大法官好好溝通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