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行為主義理論主要的代表人物及觀點

2020-12-15 聯創世華

行為主義理論主要的代表人物及觀點

行為主義認為學習是刺激反應的聯結,有機體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後作出與此對應的反應,這種刺激與反應間的聯接就是所謂的學習,即S-R。

主要的研究者及其學說有

1)桑代克的試誤說

桑代克設計了貓開門的實驗,他根據實驗結果認為,所有的學習都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一系列細小的步驟按順序逐漸達到的。

認為學習是刺激-反應的聯結,學習的過程是試誤的過程。他認為動物的基本學習方式是試誤學習,人類的學習方式可能要複雜一些,但本質是一樣的。他提出的學習規律有:

準備律:

學習者是否會對某種刺激作出反應,同他是否已做好準備有關。

效果律:

只有當反應對環境產生某種效果時,學習才會發生,即刺激須對主體有意義。

練習律:

一個已形成的可變聯結,若不予以使用,這種聯結的力量會減弱,換言之,反應重複的次數越多,刺激-反應之間的聯結便越牢固。

其它的還有多重反應律、定勢律、選擇性反應律、同化律、聯想性轉換律等。

2)華生的刺激-反應說

華生把行為主義與刺激-反應心理學結成了一體。

華生認為應該把行為而不是意識作為研究的客觀對象,摒棄有關心智的內容。學習是塑造外顯的行為,而內部的心理狀態是不可知的;學習是刺激-反應的聯結,人的反應完全由客觀刺激決定的。

他提出的學習規律有:

頻因律: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條件下,某種行為練習得多,習慣形成得越迅速。

近因律:

當反應頻繁發生時,最近的反應更容易得到加強。

但在1919年出版《一個行為主義者的觀點看心理學》中,他又推翻了自己的觀點,不再把頻因律作為學習的一般機制。

3)斯金納的程序教學法

斯金納認為學習是反應概率的變化;理論是對所觀察到的事實的解釋;學習理論所要做的,是指出引起反應概率變化的條件。所以,研究學習行為的目的,是要形成一種分析各種環境刺激的功能的方法,以決定和預測有機體的學習行為。

他設計了斯金納箱進行實驗。認為可以用三種基本的實驗操作來控制環境:呈現刺激、安排結果、信號刺激。

斯金納的強化原理

他用操作性應用來解釋箱子裡動物的行為,以區別於巴甫洛夫的「應答性反應」。

區別了兩種強化,正強化與負強化。當在環境中增加某種刺激,有機體反應概率增加,這種刺激就是正強化;反之當某種刺激在有機體環境中消失時,反應概率增加,這種刺激便是負強化。

除此之外,他還區分了一級強化物和二級強化物。所謂一級強化物包括所有在沒有任何學習發生的情況下也起強化作用的刺激,如食物和水等。二級強化物包括那些在開始時不起強化作用,但後來作為與一級強化物或其化強化物配對的結果而起強化作用的刺激。

斯金納的程序教學理論

作為程序教學之父,斯金納對程序教學理論作出了貢獻。他提出的主要學習原則有:

積極反應原則:

主張以問題的形式呈現知識,使學習對每個問題做出積極的反應。

小步子原則:

將教學內容按內在聯繫分成若干小的步子編成程序。

及時強化原則:

一個操作發生後,緊接著呈現一個強化刺激,那麼這個操作力量就會得到增強。

自定步調原則:

以學習者為中心,不強求統一的進度。

低錯誤率原則:

在教學中儘量避免學生出現錯誤的反應,錯誤的反應會得到令人反感的刺激,過多錯誤會影響學習者的情緒和學習的速度。


相關焦點

  •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行為主義理論
    聯創世華統一客服熱線:4001105311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行為主義理論理論體系主要觀點行為主義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在研究方法上,行為主義主張採用客觀的實驗方法,而不使用內省法。主要觀點可以概括如下:(1)機械唯物主義決定論。
  • 2017廣東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學習理論—行為主義主要觀點
    2017廣東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學習理論—行為主義主要觀點
  • 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行為主義是教育心理學當中的一個重要考點,主要考查代表人物及其觀點,通常以單選、簡答和案例分析來考查,此部分知識點內容比較多,比較雜,今天中公老師就來給大家做一個梳理和總結,方便大家進行識記。):①正強化②負強化消退(減少行為)懲罰(減少行為)(2)程序性教學4、班杜拉:打布娃娃實驗(1)交互決定論(行為、認知和環境)(2)觀察學習(注意、保持、再現、動機)(3)強化①直接強化(我認真學習,老師表揚我)②替代強化(小明認真學習,老師表揚他
  • 心理學考點之認知學習理論主要人物觀點對比
    心理學考點之認知學習理論主要人物觀點對比認知學習理論流派認為:學習不是在外部環境的支配下被動的形成S—R聯結,而是主動地在頭腦內部構建認知結構;學習不是通過練習與強化形成反應習慣,而是通過頓悟與理解獲得期待;當有機體當前的學習依賴於他原有的認知結構和當前的刺激情境時,學習受主體的預期所引導,而不是受習慣所支配。
  •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和代表人物
    建構主義是我國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考試當中經常出現理解類的單選、多選和判斷題,接下來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楊佳老師就此知識點來進行解讀。主要觀點:1、知識觀:知識不是客觀的東西,而是主體的經驗、解釋和假設。(是人在實踐活動中面對新事物、新現象、新信息、新問題所作出的暫定性的解釋和假設)。
  •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基本簡介人本主義心理學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人本主義的學習與教學觀深刻地影響了世界範圍內的教育改革,是與程序教學運動、學科結構運動齊名的20世紀三大教學運動之一。基本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是建立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礎之上的。
  •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概念行為主義者認為,學習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他們的基本假設是:行為是學習者對環境刺激所做出的反應。他們把環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隨之的有機體行為看作是反應,認為所有行為都是習得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應用在學校教育實踐上,就是要求教師掌握塑造和矯正學生行為的方法,為學生創設一種環境,儘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強化學生的合適行為,消除不合適行為。
  • 教育心理學——四大學習理論代表人物詳析
    四大學習理論歷年來都是教師資格考試與教師招聘考試的重點內容與難點內容,四大理論分別是行為主義理論、認知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人本主義理論,在每一個理論流派中都有其典型的代表人物與主義觀點,不僅是對有基礎學員而言是學習的難點,同樣對於沒有教育學、心理學基礎的學員而言,基本上是盲點。
  •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
    2019教師招聘筆試輔導課程聯創世華統一客服熱線:4001105311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建構主義是一種關於知識和學習的理論,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基於原有的知識經驗生成意義
  • 教師招聘考試: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在《教育心理學》中,學習的理論是各地教師招聘考試的重要考點,在學習的理論中,一般我們會學習到四個主義的理論,其中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經常在考題中出現,下面為大家介紹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中的兩個重要理論。(一)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布魯納是一位在西方享有盛譽的人物,他提出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對整個教育心理學界有著深遠的影響。
  • 行為主義理論及其人物總結
    行為主義理論及其人物總結 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19-03-22 14:40 江西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2017安徽教師教師招聘考試: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主要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納(一)桑代克(Thormdike,E.L.)的試誤說1.桑代克把學習歸結為刺激(S)—反應(R)的聯結形式在桑代克看來巴甫洛夫利用條件反射的方法對人和動物的高級神經活動作了許多推測,發現了人和動物學習的最基本的機制(三)斯金納(B.F.Skinner)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學說斯金納宣稱自己的學習理論是一種描述性的行為主義,他認為一切行為都是由反射構成的。斯金納認為行為分為兩類,一是應答性行為,是由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應;一是操作性行為,是沒有可觀察的材料,而是由有機體本身發出的自發的反應。
  •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有哪些代表人物?
    心理學中關於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主要代表人物有華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納、班杜,那他們有對於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具體闡述是怎樣的呢?他們對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有哪些獨到的見解呢,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吧!華生:刺激——反應學說華生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建人,他認為心理學應該只研究行為,不應該研究意識。這一理論的核心觀點是一切學習都是通過條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應R之間建立直接聯結的過程。華生認為兒童是被動的個體,其成長決定於所處的環境。兒童成長為什麼樣的人,教育者負有很大的責任。
  • 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教育學》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內容梳理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教育學》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內容梳理,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教育學》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一直以來都是常考點,一方面考察較為簡單的具體知識點,例如:
  • 2020年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美國人物篇之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三大咖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年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美國人物篇之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三大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美國人物篇之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三大咖   認知主義,以反對行為主義思想的後起之秀,認為學習的過程是需要認知經驗參與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人本主義課程理論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人本主義課程理論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行為主義與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學習理論在教育心理學考查內容中,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大考點,涉及的知識龐雜,人物眾多,可以說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裡面的人物、專業術語經常使我們的腦細胞受盡折磨。在這裡就幫助大家理清這些內容。學習理論從心理學產生開始,它就是一個著重被研究的領域。
  • 心理學考點:認知學習理論主要人物觀點對比
    認知理論流派有幾個代表人物,關於這幾個人物,我們常常會混淆他們的理論思想,接下來我們就來對幾個著名人物的觀點做一下區分:計劃策略是根據認知活動的目標,在進行一項認知活動之前,進一步明確認知目標、確定認知過程和環節、預計認知結果、選擇認知策略並評估其有效性。
  • 教師招聘-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學習的基本理論有四大流派: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是我國新課改的理論基礎,是考試中重要考點,因此幫助大家梳理一下主要內容,從而輕鬆應對考題。一、建構主義的產生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從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後,在吸取認知等理論觀點後,朝著與客觀主義更為對立的方向發展起來的。
  • 行為主義流派人物梳理
    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心理學一直都是相對困難的部分,尤其是十分重要又容易混淆的各種不同流派的人物觀點,時常讓同學們感覺難以把握,因此在這裡就為同學們梳理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流派——行為主義的人物及其觀點。行為主義作為整個學習理論中較早也流傳較廣的理論,主要觀點認為學習過程是有機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繫從而獲得經驗的過程,故而有時也被稱之為聯結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