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業概況
拐棗形似萬壽符故又稱萬壽果
拐棗又名萬壽果、萬子梨、枳椇子、雞爪連、金鉤梨、拐棗兒、臭杞子、雞爪子、龍爪、彎撈撈、蜜爪爪等。因果實形態似萬字符,故稱其樹為萬壽果樹。果實熟透可生吃,果肉多漿,無果核,種子裸露在果肉之外,味漿甜略有甘澀,亦可做湯,湯味獨特醇香。果柄含多量葡萄糖和蘋果酸鉀,經霜後甜,可生食或釀酒,木材硬度適中,紋理美,供建築及制家具和美術工藝品等的用材。
拐棗分布很廣
拐棗分布很廣,在中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各地,都可以找到它的蹤跡,主要分布於甘肅、陝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和緬甸北部也有分布,日本、朝鮮、俄羅斯也有生長。
拐棗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果樹之一
拐棗在中國栽培利用的歷史久遠。早在《詩經·小雅》中就有:「南山有枸」的詩句。據《辭源》解釋:「枸即枳椇,南山謂之秦嶺」。《陸疏》中說:「枸樹山木,其狀如櫨,高大如白楊,枝柯不直,子著枝端,大如指,長數寸,啖之甘美如飴,八九月熟。今官園種之,謂之木蜜」。古語云:「枳枸來巢,言其味甘,故飛鳥慕而巢之」。另據《陝西通志》記述:「華州(即今華縣)有萬壽果,葉如楸,實稍細於箸頭,兩頭橫拐,一名拐棗,紫紅色,九月成熟,蓋枳棋也」。
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都對拐棗有濃厚的興趣。前蘇聯一位學者,對拐棗作過不少研究。他認為拐棗在地球上已有500~1000萬年的歷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果樹之一。
白拐棗和胖娃娃拐棗品種最佳
拐棗屬於野生水果,之後陝西旬陽開始規模種植,其主要品種有紅拐棗、綠拐棗、白拐棗、胖娃娃拐棗和柴拐棗(多為野生)等5種。以白拐棗和胖娃娃拐棗兩個品種較佳,果大、味好、產量高,耐貯藏。
產業鏈發展情況
二、市場分析
我國市面上的鮮拐棗銷售較少,但其加工品銷售廣泛
拐棗作為一種野生水果,其鮮果在規範的農貿市場尤為少見,主要在縣鎮的集市中售賣,均價在10元/斤左右。但是幹拐棗和拐棗的加工品在市場以及大多電商平臺上均可找到,旬陽枳椇子現在統貨價格是18元左右,淨貨價格在20元左右。
拐棗供不應求,價格還將持續上漲
目前我國只有陝西旬陽縣規模種植拐棗,拐棗已經成為旬陽縣的支柱型產業,我國拐棗產業鏈發展也主要集中在旬陽縣。
早期我國市場上的拐棗都是靠著野生採摘來維持,隨著市場需求的越來越大,野生的拐棗除了跟不上市場需求以外還在慢慢的枯竭,目前拐棗的缺口還有很大沒補上,仍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按目前拐棗樹的種植面積擴展速度和市場需求擴展速度來看,價格還有上漲的可能。
三、重點產區
旬陽拐棗產量佔全國的80%
拐棗在旬陽栽培歷史悠久,2004年開始規模化人工種植,截止2019年底,全縣拐棗保有面積36.9萬畝,其中掛果面積8萬畝,鮮果產量達8萬噸,佔全國拐棗總產量的80%以上。境內天正釀造有限公司、金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太極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率先開展拐棗深加工技術研發,年加工能力已經超過1500噸。拐棗果汁飲料、拐棗原漿酒、拐棗醋系列產品已進入市場,在旬陽本土市場已佔農副產品的半壁江山。
為了加快拐棗產業化水平提升,組建了旬陽拐棗國際研發中心,與西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陝西省農業協同創新與推廣聯盟、韓國慶熙大學等機構建立共同研發拐棗產業合作關係,拐棗新產品研發及資源轉化技術集成與推廣項目已啟動建設。計劃到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拐棗研究開發中心和全國最大的拐棗加工綜合產業園區,帶動全縣實現拐棗基地面積20萬畝、總產值50億元。
四、重點企業
太極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太極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4月,目前唯一一家進行拐栆種植,研發,濃縮,冷藏,罐裝全產業鏈的企業,位於旬陽縣省級高級技術產業園區,註冊資金3000萬元,佔地面積120畝,為了讓神奇野生富硒拐棗(萬壽果)走出深山,公司聯合西北瀕危藥材資源開發國家重點工程實驗室,通過多年研究,在國內頂尖果汁生產專家、博士生導師仇農學教授支持下,根據拐棗的特點,利用物理方法,最大限度保留拐棗(萬壽果)有效成分,完成了國內第一條拐棗(萬壽果)原汁生產線和低溫提取濃縮生產線。在陝西科技大學食品學院博士生導師董文斌教授的指導下,完成了國內第一條萬壽果灌裝生產線,制定了國內第一個拐棗(萬壽果)濃縮汁和飲料的標準。與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籤署了共同研發拐棗系列產品的戰略協議。
金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旬陽縣金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12月,位於城關鎮龍頭村。該公司以拐棗為原料, 生產無勾兌拐棗原漿酒,第一個通過並獲得了中國拐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是國內首家果香型營養白酒,已正式通過國家衛生部門備案,陝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質量安全認證,註冊了拐棗王、拐棗神、高昇起三個品牌,實現了年產原酒100噸。
五、知名品牌
旬陽拐棗
2016年旬陽拐棗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殊榮;
2017年第6屆中國品牌農商發展大會上,「旬陽拐棗」品牌被評為「2017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漢瀾萬壽果果汁
2016年5月經安康市富硒產業標準化學會,按照硒含量達到TB61/FXBZ1-2016《天然硒食品及其相關產品硒含量標準》和《中國安康天然硒食品專用標誌管理辦法》的規定要求,旬陽縣太極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萬壽果汁(拐棗)果汁飲料」獲準使用「中國安康天然硒食品專用標誌」,是目前我縣第一家使用天然硒標誌的企業。該果汁作為特產分布於旬陽各大特產連鎖超市。
發展前景
野生拐棗難以滿足市場,人工種植面積開始擴張
種植拐棗可專供鮮果或木材,也可以發展拐棗在食品和藥用領域的深加工製品,隨著拐棗的這些價值被不斷挖掘,它在市場上也有了一席之地。
也正是因為這些價值的湧現以及野生拐棗資源匱乏,所以人工種植面積開始擴張,而且隨著這一塊市場的開發,拐棗的價格還有上漲空間。現在成熟的種植戶,種植拐棗畝產收益可達萬元左右,中小規模種植即可獲得較高的收益。
種植10畝拐棗,收入100000+
拐棗樹的利潤還是很高的,一畝的投入成本控制在3000-5000元左右,這還包含了採摘的人工成本。每畝拐棗樹的拐棗產量在700-800斤左右,按目前市場收購價20元來算的話,一畝拐棗樹可以生產出14000-16000元的利潤,除去成本純收入也在9000-13000元/畝。
根據調查研究,每種植10畝拐棗便可獲利十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