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的俗語。這些俗語流傳千年,有著不俗的大道理。在生活中,還能聽到不少建房子的俗語。
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俗語沒有「門前墳,屋後水」,什麼意思?這句俗語從字面上來看,就是說在給自己建造房子的時候,不要選擇門前有墳的地方,更要避開屋後有河流的地方。老祖宗為何要這樣說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先說說「門前墳「,在建房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會選擇修在墳地。門前有墳地,這是大忌,墳地就代表著埋死人的地方,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這都是非常不吉利的。每天一出門,看見一片墳地,是一種什麼感受?一天的好心情都會被擾了,再加上晚上睡覺的時候,周圍是墳地,難免會覺得陰森。時間長了,對身體的健康也不利。
再看看「屋後水」,為何不要把屋子建在有水的地方呢?這還是有一定現實因素在裡面,是生活中的經驗。我們都知道,以前修得房子一般都是木質結構,可是那邊又多雨,空氣潮溼,木頭容易開裂腐爛。如果再建在水邊,遇上連雨天氣,水位上漲,漫上來,房子就糟了水殃,會有危險。而房子是一個家存在的重要條件,為人們遮風擋雨,若是破了,不能再住人了,自然不再是溫暖的港灣。
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下半句才是重點,下半句就是:家敗人亡子不歸,既然家門前有墳墓或者房子後面有河流會有這麼大的壞處,自然是沒有人願意呆在這樣的房子裡,所以家敗人亡也是有可能發生的,至於子不歸也是同樣的道理。有些人受不了這種生活環境,一旦有機會外出打工,就不太願意回到老家。而且屋後有水,房子的牆體地基就容易受損,時間長了如果遇到一些自然災害,山洪順水而下,就會很容易出現家敗人亡的慘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