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大家好,我是阿燕。今天阿燕主要給大家介紹一種農作物——茭白。不知道大家對於茭白這種作物了解多少呢?不了解沒關係,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茭白的植物學特徵,方便有種植想法的小夥伴們提前了解茭白。我們主要從茭白的根、莖、葉以及花和籽來分析。
一、根
腳背的根屬於鬚根系,主要生長在莖節上,不過成長數量並不固定。數量少的話在6條左右,數量多的話則有20條甚至更多。茭白新生的根顏色為白色,隨著時間的流逝,顏色逐漸變為棕色,並且根上會附著細小的側毛,但是沒有根毛,長度一般在20-80釐米不等。
茭白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地表15釐米上下的土層中,因此有種植茭白想法的小夥伴們,在選地的時候要注意選擇土層深厚,同時還要要求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豐富,最好是保水保肥能力強的粘壤土,這種環境下我們認為是比較適合茭白生長的。
二、莖
通常情況下茭白的莖是分為地上莖和地下莖兩個部分的。地上莖主要是由葉鞘抱合,並且呈短縮狀,有一部分是埋在土壤中的。並且地上莖節上有分櫱芽,能產生多數分櫱,並且處於一種叢生狀態。
莖的地上部通常情況下是十節,因為受到黑粉菌的寄生和刺激,會導致先端數節畸形發展,然後開始膨大,此時花序不再發育從而形成鮮嫩的肉質莖,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茭白。其中,茭白通常由五節組成,並且在底部的第二、三節是最肥大的,最底下一節表皮比較硬,品質相對來說也不是最好的。
地下莖主要呈現匍匐狀,匍匐莖在剛抽生的時候主要是白色,之後會逐漸由綠色變為褐色,直徑在1.5釐米左右,同時在土中大概可以橫伸70釐米,鑽入土中20釐米左右。匍匐莖上的芽,當年能萌發2次、甚至3次匍匐莖。並且匍匐莖的先端,向上生長能形成新分株,我們稱之為遊茭,這是茭白進行營養繁殖的主要器官。
三、葉
茭白的葉,主要是由葉片和葉鞘組成。茭白葉片最大長度大概在150釐米左右,並且葉鞘肥厚,長約50釐米,著生在莖節上,葉子表面為綠色,內部側面為白色,如果放在水中浸泡的話,內外部都是白色。茭白的葉鞘從地面開始往上相互抱合,形成假莖。
除此之外,我們把葉鞘和葉片相接地方的三角形葉枕稱為茭白眼,大家要注意的是這個地方的組織比較嫩,尤其是非常容易入侵病毒害,因此種植茭白的小夥伴們在灌水的時候要把控好深度,我們認為是不能超過葉枕部位的。
四、花和籽
我們要知道,如果茭白不被黑粉菌寄生的話,那麼它的花莖就不會膨大,不過對於正常拔節是沒有太大影響的。之後便會逐漸開花、結籽。在茭白受精後,會結成黑色的小果實,小果實的兩端比較尖,剝去外殼的話可以食用,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菰米。不過這種茭白植株在栽培的過程中最好還是要淘汰的,因為品質不是特別好,還是要注意淘汰劣株,有利於後代的培養。
總結:以上就是有關茭白的植物學特徵分析,大家對茭白應該有些了解了吧。茭白的根、莖、葉以及花和籽,在茭白生長過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可以說是茭白成熟與否的一些性狀特徵,小夥伴們在種植過程中便可以通過觀察茭白的部位發育特徵,來判斷茭白是否成熟等,幫助大家種植出更多更高質量的茭白。
好了,今天就到這了,如果你在觀看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問題,或是對茭白的植物學特徵還存在什麼疑問,歡迎留言評論。關注我還能看其他原創哦,我們下期再見!
本文由雪地裡的阿燕為您原創,禁止轉載!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