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幣研究院走進海南大學 展望區塊鏈技術應用與全球監管

2020-12-12 騰訊網

11月29日,火幣研究院受邀走進海南大學。火幣研究院副院長李慧以《區塊鏈行業發展前沿》為主題,受邀作為企業導師參與《區塊鏈導論》全校必修課的授課,為200餘名在校本科及研究生同學普及區塊鏈相關知識,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區塊鏈技術發展動態及全球區塊鏈監管趨勢。

火幣研究院副院長李慧在海南大學授課

區塊鏈應用分四大層次

李慧在授課中指出,當前,區塊鏈與5G、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加速和產業深度融合,正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石。而區塊鏈的行業應用可歸納為存證上鏈、數據上鏈、價值上鏈、資產上鏈四種類型,分別對應起到不可篡改、數據共享、價值傳輸、通證激勵的作用。

以存證上鏈為例,通過區塊鏈技術對電子數據進行存證,依託不可篡改的特性,從而生成法律證據的可靠性和可信性。2018年9月,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網際網路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指出:"當事人提交的電子數據,通過電子籤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區塊鏈等證據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術手段或者通過電子取證存證平臺認證,能夠證明其真實性的,網際網路法院應當確認。」目前,北京、杭州、廣州、吉林、山東、鄭州、成都等地均實現了結合區塊鏈技術的電子證據平臺。

「在大數據時代,數據上鏈則可以起到大數據產業流程優化、協同管理能力提高、數據共享和數據價值挖掘等作用。」李慧認為,目前數據上鏈主要分為四種方式:數據直接公開透明,或實現一部分數據面向一部分聯盟節點的公開透明。她指出,針對隱私性數據,則可以將隱私數據類似資產存儲起來,只有持有特定私鑰的人才可看見和使用。最後一種方式是通過可信計算實現數據可用不可竊取,即保證了數據隱私,也實現了數據上鏈和價值挖掘。

當前,區塊鏈技術在國際金融界受到廣泛應用,離不開它的第三類應用特性,價值上鏈。李慧指出,價值上鏈是實現信息流與價值流的統一,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可以實現用戶之間點對點交易,常用於銀行系統的跨境支付模式。例如,世界金融巨頭摩根大通發行的數字穩定幣JPMCoin,就可以實現摩根大通機構客戶點對點之間的定向傳輸,從而大大提高了金融結算效率。

在數字資產不斷發展的數字時代,資產上鏈也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李慧認為,資產數位化有降本增效、創新生態、強化監管等優勢,未來貨幣、股票、債券等傳統資產將通過「上鏈」實現資產數位化,從而有效降低資金成本和系統性風險。李慧指出,區塊鏈將實現網際網路和金融體系的一次大升級,助力實體經濟做優做強。

全球區塊鏈監管審慎前行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加速發展,全球主要國家對數字資產的監管在審慎中發展。目前國際上還沒有對數字資產統一的定義,對其定性也存在多種看法,但主要的兩種是將數字資產定位為資產或工具。多為監管機構出於監管的需要而對數字資產進行的分類。

針對發行數字貨幣,李慧梳理發現,目前世界範圍內大概有二十個國家或經濟體允許發行或使用數字貨幣;大多數國家針對數字資產及相關服務沒有提出明確的監管框架和要求;少部分國家禁止發行或使用私人數字貨幣和從事相關服務。

在數字貨幣和數字資產強監管的另一面,各國央行也將目光聚焦於法定數字貨幣CBDC(Center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是一種數字支付工具,以國家記帳單位計價。

授課中,李慧指出,各國央行和監管部門對於法定數字貨幣的關注度與日俱增。國際清算銀行近期發布的報告稱,截至7月中旬,全球至少有36家央行發布了央行數字貨幣計劃。隨著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試點的加速推進,全球各國以及國際組織關於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討論、計劃和落地也在不同程度地開展。

據悉,本次區塊鏈課程是海南大學第一次開設面向全校的區塊鏈課程。在全國範圍內,海大也是第一批開設區塊鏈的高校。「未來,火幣研究院將持續參與區塊鏈相關教育,助力海南乃至中國區塊鏈人才培養,為產業區塊鏈發展和經濟數位化轉型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李慧說。

(責任編輯:趙融)

相關焦點

  • 火幣大學全球區塊鏈領導者課程:2021年區塊鏈發展將進入與產業深度...
    12月3日-12月5日,在毗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達園賓館,火幣大學全球區塊鏈領導者課程(GBLP)第七期「產業模塊」正式開課。當前,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世界經濟格局。
  • 火幣大學在東京開課:全球合規意識將成區塊鏈3.0時代底線思維
    1月10日-15日,火幣大學全球區塊鏈領導者課程GBLP東京模塊開課,針對日本區塊鏈的行業監管體系、發展路徑與應用落地,以及背後的創新邏輯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析。本次課程師資陣容強大,日本金融廳綜合政策局政策立案總括審議官松尾元信,日本央行Fintech中心負責人副島豐,日本參議院原議員、原外務大臣政務官濱田和幸,日本JVCEA交易商協會事務局長福井崇人,節點資本創始人杜均,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火幣日本CEO陳海騰,火幣中國CEO袁煜明,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等進行了授課。
  • 火幣中國與金山雲「雲籤約」推動區塊鏈從1到100的飛躍
    「只有當區塊鏈與人工智慧、雲計算、5G等其他技術相互賦能,才能實現真正的數字經濟和產業融合。」火幣中國CEO袁煜明針對此次籤約表示,在區塊鏈從1到100的轉折點上,將很快迎來這種跨技術的融合,火幣中國與金山雲的合作就是順應趨勢的提前布局。
  • 火幣中國專家受邀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開設區塊鏈學分課程
    火幣中國組織了本次課程教學,邀請了火幣中國CEO袁煜明、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博士、騰訊研究院智慧產業中心副主任徐思彥博士、火幣大學顧問合伙人方軍、火幣研究院副院長李慧等多位區塊鏈行業專家為學生們授課。 當前,高校區塊鏈人才培養已經引起國家層面的關注。今年5月,多家高校官網發布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區塊鏈技術創新行動計劃》的通知。
  • 這家港股公司搭上區塊鏈,盤中暴漲67%!更名火幣科技成最...
    2018年9月28日,火幣中國總部正式進駐海南生態軟體園,在區塊鏈技術在賦能實體經濟方面進行了很多實踐。據了解,火幣中國與椰雲網絡、海南銀行一起合作研發基於區塊鏈的椰子積分競技平臺,實現積分發行的有效監管並提高了多方協作效率;與橫琴國際智慧財產權交易中心合作研究一站式智慧財產權服務平臺,實現區塊鏈、時間戳雙重存證,為原創者及其作品提供嚴謹的法證記錄,從知產誕生到申請、交易、租用、查找侵權、維權,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保護。
  • 前瞻區塊鏈產業全球周報第19期:「區塊鏈」入選2019年十大流行語
    2019年10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區塊鏈」已走進大眾視野,成為社會的關注焦點。
  • 火幣研究院「區塊鏈百家講壇」上新:區塊鏈+人工智慧將率先在六大...
    6月24日,火幣研究院推出「區塊鏈百家講壇」第九季課程《區塊鏈與人工智慧展望》。 「區塊鏈和人工智慧實現共存是最有價值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許志鋒,對區塊鏈與人工智慧兩個新數位技術的融合聯動以及未來趨勢進行了展望,並認為人工智慧和區塊鏈是目前兩種最熱門的數位技術,正隨著在生產和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應用,兩者的融合發展將帶來無限可能。
  • 幣安鏈參加臨港區塊鏈產業技術研究院線下行業沙龍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幣安鏈最新資訊 > 正文 幣安鏈參加臨港區塊鏈產業技術研究院線下行業沙龍
  • 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楊東:區塊鏈技術的成熟標誌著...
    12月9日,由平安集團和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主辦的平安大講堂活動在深圳舉辦,特邀多名金融領域權威專家齊聚於此,探討區塊鏈、數字貨幣等新銳話題,展望2021年中國金融及宏觀經濟走勢,一起解讀金融發展新趨勢!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長江學者 楊東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平安大講堂活動上,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長江學者楊東在題為《五中全會中區塊鏈、金融科技監管政策解讀和未來展望》的演講中指出,如果說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是河流,區塊鏈技術就是河床,沒有河床的底層基礎,就不會有河水的流動。
  • 火幣集團李林:區塊鏈行業面臨的三大機遇和三大挑戰
    火幣於10月27日~10月28日正式舉辦「無限未來——2020年區塊鏈大航海時代」行業峰會暨火幣集團七周年線上峰會。峰會邀請業界精英,共同論道行業發展,從行業先行者的觀察,產業區塊鏈研討,數字資產價值判斷,區塊鏈應用發展趨勢等多個角度研討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契機與挑戰。
  • 西安市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成立大會圓滿成功
    10月28日,由西安市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主辦,陝西萬家區塊鏈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西安紙貴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西電鏈融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大娛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企業單位共同協辦的「西安市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西部區塊鏈技術應用峰會」在西安市綠地假日酒店成功召開,共謀發展,探索未來。
  • 火幣大學攜手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用教育擁抱區塊鏈時代浪潮
    為了推動全球範圍的區塊鏈人才教育國際交流合作,7月14日,火幣大學校長、權威區塊鏈專家於佳寧博士作為授課講師,受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SUSS)邀請,在SUSS-SmartMesh區塊鏈研討課程&2020新加坡大學生區塊鏈創新大賽期間,以《產業區塊鏈浪潮來臨》為主題進行了全英文授課,系統介紹產業區塊鏈的浪潮與火幣中國的實踐案例。
  • 火幣研究院:區塊鏈資產總市值環比上漲4.35%,TOP100項目中61個項目...
    本報告由火幣區塊鏈研究院出品,報告發布時間2019年7月21日 ,作者:袁煜明、王蕊摘要本周區塊鏈資產總市值比上周上漲4.35%,TOP100項目中61個項目市值有不同程度上漲。本周全球區塊鏈資產TOP100項目分類組成穩定。2019年7月21日,在市值排名前100的項目中,新增1項應用類項目,減少幣類項目1項。市值佔比最大為幣類,佔比75.58%。註:火幣區塊鏈應用研究院根據區塊鏈資產代表權益屬性的不同將其分為「幣」、「平臺」「應用」和「實物資產代幣化」四類。
  • 2019中國數字經濟與區塊鏈應用高峰論壇圓滿落幕
    隨後方兆本還從支付入手,分析了區塊鏈行業廣泛的應用場景,他指出,目前全球有73億人口,其中20億人沒有銀行戶頭,區塊鏈支付所具有的安全、便捷、節省、包容、監管、KYC、AML等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此外,中國政府大學法律應用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楊錦炎主要圍繞風口和風險,對我國區塊鏈政策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和解讀,並從區塊鏈全產業鏈的高度著手,對各個板塊存在的機遇及法律監管風險進行了分享。精彩紛呈 企資縱論區塊鏈助力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經濟可行路徑區塊鏈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企業的努力,來自國內外的多家參會企業在會議現場就各自為區塊鏈技術應用創新進行了分享。
  • 國際區塊鏈組織BGIN構建行業交流平臺 火幣中國積極推進全球對話
    近日,BGIN組織了全球第二次線上討論會,就BGIN的理念、運作模式以及如何開展具體工作和學術研究展開了討論和分享。全球各地的60多位領域專家和學者參與了本次會議,火幣研究院副院長李慧作為BGIN的創始成員受邀參與。
  • 火幣研究院:區塊鏈開啟醫療健康新篇章
    然而,區塊鏈技術並不是萬能的,醫療健康產業除了產業環節錯綜複雜,還涉及到行政監管等方面的問題,行業具備一定的特殊性,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產業的過程中將面臨一定的困難,主要包括:(1)醫療數據標準尚未統一,信息收集與流通將受阻;(2)醫聯體之間體系難以打通,數據孤島現象仍存。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將有望推進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
  • 幣安中國區塊鏈研究院聯合中商北鬥供應鏈 開展供應鏈+區塊鏈應用
    6月29日,幣安中國區塊鏈研究院與中商北鬥供應鏈管理集團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基於「數字新基建」以及扶持並賦能中小微企業的為合作共識,幣安中國區塊鏈研究院今天與中商北鬥供應鏈管理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攜手在供應鏈+區塊鏈領域開展創新和應用合作,從產學研用多層次、多渠道、多方面推進區塊鏈技術研發與產業創新
  • 區塊鏈「發幣」 需「監管+真實貨幣基礎映射」
    很容易讓普通群眾誤以為區塊鏈就是「幣」。事實上,區塊鏈的獨特性在於激勵機制,發「幣」只是措施之一。「幣」僅僅是一種應用,既非區塊鏈技術本身,更非真正的貨幣。區塊鏈本身的技術是中性的,好壞在於使用他的人,就像人天生就不是惡人一樣,是後天養成的。在數字貨幣的世界裡,發行通證是一件低成本、低技術、高回報的行為。
  • 李夢宇、付宇航:區塊鏈技術在商業銀行的應用分析與展望
    目前,商業銀行應用區塊鏈技術的領域包括支付、清算、信貸、貿易及徵信等。全球監管現狀2019年上半年,全球65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出區塊鏈相關政策指引,其中近75%的政策立足於扶持區塊鏈技術。韓國、美國政策密集程度最高,日本、俄羅斯、德國、泰國等提出增加對區塊鏈技術的探索與應用。區塊鏈作為一種結合密碼學、分布式系統的技術,本身是中性的,受到各國監管的普遍認同。
  • 火幣晚報丨明星粉絲用區塊鏈技術「控評」
    火幣觀察據媒體報導,新浪微博明星社區某明星的超話,興起一股「區塊鏈」取證熱潮。在該明星社區中,粉絲互相指導如何使用某區塊鏈存證產品取證他人抹黑自己偶像的行為,併購買存證流量進行存證。粉絲稱,「產品採用了區塊鏈技術,生成電子證據,可供法院取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