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15日,火幣大學全球區塊鏈領導者課程GBLP東京模塊開課,針對日本區塊鏈的行業監管體系、發展路徑與應用落地,以及背後的創新邏輯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析。
本次課程師資陣容強大,日本金融廳綜合政策局政策立案總括審議官松尾元信,日本央行Fintech中心負責人副島豐,日本參議院原議員、原外務大臣政務官濱田和幸,日本JVCEA交易商協會事務局長福井崇人,節點資本創始人杜均,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火幣日本CEO陳海騰,火幣中國CEO袁煜明,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等進行了授課。
此外,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區塊鏈實驗室主任楊東,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邢春曉等就區塊鏈和數字金融的合規發展、場景應用、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等進行了學術交流。
日本是全球第一個針對區塊鏈和加密資產全面立法的國家,法律法規逐步覆蓋區塊鏈產業鏈上的諸多領域,相關監管水平在世界範圍內處於相對領先地位。據松尾元信介紹,日本的加密資產監管以反恐怖融資、反洗錢、用戶保護三大目的作為出發點,重點針對八大問題進行監管,包括加密資產盜幣風險、虛假誇大宣傳、託管機構的應盡義務、操縱市場等不正當行為 、匿名加密資產的洗錢風險、交易平臺破產清算、保證金槓桿交易、加密資產發行等。
日本區塊鏈和數字金融監管體系,行業自律組織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JVCEA(Japan Virtual Currency Exchange Association)作為日本金融廳官方授權的加密資產交易業行業自律機構,是監管鏈條的重要一環。福井崇人介紹,JVCEA會員單位由日本22家合法持牌的加密資產交易所構成,參照《金融商品交易法》對日本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制定規則和標準操作程序,對各家加密資產交易所及其推薦的項目進行行業自律監管和資料審查,並有權對違反行業規則的公司採取行動。
日本國稅廳則將加密資產交易所得的收益歸入 「其他收入」欄目,這是全球首個在國家層面對於加密資產相關稅收進行明確的法律規定。日本上智大學法學院教授森下哲朗表示,這意味著日本的加密資產監管體系已經覆蓋加密資產的發行、項目的持續監控和信息披露、交易平臺,最後以稅收作為抓手,通過詳細的法律法規和金融廳、國稅局、JVCEA三大機構共同協作,組成了完整的監管閉環。
作為重要的金融監管機構,日本央行持續密切跟蹤研究區塊鏈相關應用。在火幣大學GBLP學習團參訪日本央行的過程中,副島豐表示日本央行目前暫不考慮發行央行數字貨幣,但是正在密切跟蹤研究區塊鏈技術。目前日本央行正在加快推進與歐洲央行合作基於Stellar項目的區塊鏈跨境支付系統。同時他透露,在用於小額支付的穩定幣方面,日本主要由商業銀行等民間機構進行探索,例如日本三菱UFJ銀行、瑞穗銀行等已經推出穩定幣。
日本等區塊鏈和數字金融監管對於全球的區塊鏈監管有著重要啟示和樣板意義。楊東在學術交流中表示,雖然日本政府對區塊鏈和加密資產持積極支持態度,但其背後的監管體系很嚴格。日本以交易機構為監管主要「抓手」,對交易所及交易者財物的區分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於佳寧表示,2020年代區塊鏈行業加速進入「區塊鏈3.0」階段,連結產業、賦能實體、納入監管、合規經營將成為區塊鏈行業的主旋律。有效合理的監管會成為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而全球化的合規意識也將成為全行業從業者的「底線思維」。通過觀察日本這一全球區塊鏈「合規模板」,可以有效判斷在合規環境下的經營戰略,從而提前布局把握「區塊鏈3.0」的時代先機。
據悉,本次日本東京課程為火幣大學推出區塊鏈行業頂級商學課程「全球區塊鏈領導者課程(GBLP)」,旨在通過區塊鏈的跨國交流學習推動亞洲區塊鏈行業交流,開拓產業區塊鏈的協作可能 。該全球課程已經成功開設五期,第六期將於2020年2月開課。
責任編輯:李萍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