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木離山水畫賞析:粗糲筆墨鑄就悠遠田園風採

2020-12-20 藝術青年ART

吳木離 | Wu MuLi

吳木離,曾用筆名墨漓。1960年出生於廣東海豐縣城。華南師範大學美術系首屆本科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師從賴少其、黃雲、羅鏡泉等名家。現為國家文化部特聘畫家、新加坡妙華藝術家協會中國區水墨畫顧問、新加坡宣和文物、大唐藝苑中國畫首席畫家。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中國傑出藝術家,新加坡《聯合早報》譽為大陸「船王」;曾獲「廣東省群眾藝術突出貢獻者」稱號、"世界華人傑出藝術家"稱號、文化部"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粗糲筆墨鑄就悠遠田園風採

吳木離的山水畫就像是一篇節奏舒緩的散文,在理性的行文脈絡結構中,表達著抒情浪漫的詩意內容。他遵從李可染的墨色應用,陸儼少的線條理論,東山魁夷的色彩美學,但並不是一味刻板的模仿,而是以自己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將這些表現形式融會貫通,將傳統中國水墨精神與現代視覺表現相融,形成獨屬於自己的畫面語言。尤其是他作品中所表達的線條語言,靈動多變,趣味無窮。

《脈動》180×90cm

如在《南山南》一畫中,其線條元素便極為豐富,變化萬千。表現海邊巖石時用筆連貫順暢,線條細長悠遠,墨色深淺分明,彰顯出巖石別具一格、錯落有致的風貌與韻味;表現海水部分時,用筆更為粗淡,線條更為迂迴婉轉,似乎有種張力向下的延伸感,呈現出水流與土壤交匯的流動質感;表現山巖石壁時,用筆由細長變得短促,墨色由溼潤變得乾澀,沒有規則的線條走向,生動呈現巍峨險峻的山崖,肌理複雜的地貌形態。

《南山南》180×90cm

走遍名山大川的吳木離,尤為青睞隱藏在高山之下的那一點人間煙火,那一些山村庭院。因他的筆觸粗糲,用墨深厚,又帶給人不一樣的田園感受。《魅》裡,瀟灑利落的線條和墨塊像是拼圖,拼成水色蜿蜒的梯田,拼成水光波瀾的平湖,拼成搖曳晃動的樹木,最終組成一幅日暮下的幽魅山影;

《魅》180×90cm

《秋到山村》裡,抑揚頓挫的墨色點染朦朧的山景,細密濃厚的線條勾勒深邃的竹影,蘊藉淡雅的色彩塗抹詩意的遠方山色。秋風掠過山嵐,吹黃了稻田,吹散了輕煙,吹動了滿紙畫卷的田園秋光。深淺的墨色滲入紙間,暈開的是深遠空靈的田園意境。

《秋到山村》180×90cm

用墨奇妙,章法奇特。吳木離的山水作品就像是其畫中所描繪的那些良田,一筆一畫間,是巧思妙想的天分表現,更是腳踏實地地勤奮耕耘。「藝術沒有捷徑,只有勤奮與堅持。」吳木離的堅持,將讓他的藝術之田收穫更多碩果。

其他作品欣賞

《北秋喜》180×90cm

《待到山花爛漫時》180×90cm

《誰持彩練》180×90cm

《湧》180×90cm

《綠園》180×90cm

《浮雲》180×90cm

《山中草木知幾年》180×90cm

《向著高峰》180×90cm

相關焦點

  • 紙上山水,精神表達的凝結——吳木離的筆下山水
    吳木離 | Wu MuLi吳木離,曾用筆名墨漓。1960年出生於廣東海豐縣城。華南師範大學美術系首屆本科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師從賴少其、黃雲、羅鏡泉等名家。紙上山水,精神表達的凝結——吳木離的筆下山水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在《山園小梅·其一》中這樣描述自己眼中所見的自然山河,有關疏影、黃昏等景象的描述,給人以清疏爽朗之感。讀知名畫家吳木離筆下之山水,亦有此感,蒼茫山水,蔚然成象,觀之,使人心胸自開。
  • 山靜水秀 淵深嶽峻——李長勝山水畫賞析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傳統情懷千百年來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山水畫家,他們的筆墨在點線之間滲透出濃濃地「以山為德,以水為性」的人文精神。畫家李長勝先生的山水畫在一動一靜的描繪之間,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巧奪天工。李長勝山水畫《山高泉聲》李長勝先生的畫中既有國畫筆墨線條變化、墨色分層的韻味,又有現代審美的積極向上與昂揚鬥志。
  • 今天我們如何欣賞山水畫:談山水畫的筆墨、程式、自然
    今天,一方面從宏觀的角度談一下我理解的中國山水畫;另一方面我想藉助山水畫作品的局部和細節的圖像,來談一下欣賞山水畫乃至中國畫的三個重要因素———筆墨、程式、自然。通過對這三者的解讀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來找尋欣賞、學習中國山水畫的門徑。
  • 推薦這些豎幅山水畫給你
    比如說山水畫,不僅僅是山水景致,經過代代人的創新繼承山水畫還有與中國的風水學原理緊密融合,相互參透,掛在走廊風水也很好。【精品】王寧青綠山水畫四尺豎幅《林泉高致》【作品來源:易從網】【賞析】王寧先生的這幅青綠山水畫作品《林泉高致》,水墨設色,典雅秀麗,筆墨蒼潤,畫風樸拙。
  • 傳統山水畫以筆墨為基,紮根於意境塑造,三大要素構成畫面生命
    傳統山水畫以筆墨為基,紮根於意境塑造,三大要素構成畫面生命文/秋香受儒家哲學思想影響深遠的中國傳統畫卷,有著文人骨子裡的那份底蘊,經過千年歲月磨礪經久不衰,展現出人與自然的關係。其情感與意向雜糅,飽含精神色彩,如果作畫時沒有情感,便容易讓畫作失去靈魂,稱不上中國山水畫,更談不上畫有意境。傳統山水畫以筆墨為基,紮根於意境塑造,在此程式化的基礎框架中,又有三大傾向構成畫卷生命,讓其能勃發於歷史之中,在時代更替中傳承與創新。
  • 山水情深融筆墨:著名畫家楊金書作品賞析
    中國山水畫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和成熟,形成的美學思想、繪畫理論、筆墨語言,具有相當的廣度和深度,我們通過學習,借鑑前人的筆墨語言、意境營造,構圖處理和審美追求,提高我們表現自然、抒發情感的能力。當代李可染則更提倡實地寫生,並身體力行,陸儼少默記山水於心,追寫於筆墨。因此,要掌握和提高表現自然,傳情達意的能力,需要「師古人」和「師造化」,更要「中得心源」。楊金書先生的山水畫,蘊涵詩的韻味。呈現和自然融合一體的氣息和返樸歸真的美。對於中國畫的山水傳統技法,他是稔熟於心,更尊重自然本體,不是一味守住傳統的皴法、染法、忘卻造化,任意閉門造車。
  • 美術研究|從寫生中體味山水畫「線」的筆墨語言創新!
    摘要:山水畫中「線」的筆墨語言,從最初對自然的模擬到歷經各代畫家的創新與發展,成為一種高度程式化的筆墨語言體系。在山水畫寫生和創作過程中,山水畫不同藝術風格的呈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多變的筆墨語言,也就是有什麼樣的筆墨語言,山水畫就呈現出什麼樣的藝術風格。
  • 初中美術《中國山水畫》教案
    中國山水畫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欣賞中國山水畫作品,能感受山水畫的意境之美,初步掌握山石、樹木的畫法,學習畫山水畫的方法步驟。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學習山水畫勾、皴、擦、染、點的表現技法。學畫一幅簡單的山水畫的小品。【難點】使所畫山水畫小品能體現筆墨和情趣。三、課前準備教具:多媒體設備,山水畫所需用具。
  • 品讀山水畫只會說「好」?掌握三方面賞析,讚美之詞更顯檔次
    掌握三方面賞析,讚美之詞更顯檔次文/風流佳畫山水畫為人物畫中脫離而成的一種傳統藝術,雖內含物為山水,但是更注重對於意境的鑄就,山水畫作為傳統畫作的一種重要形勢,其存在有其特殊意義,能夠展現中國文化和藝術精神。
  • 山水清音——吉林省博物院藏近現代山水畫作品賞析
    關山月 高山飛瀑圖《高山飛瀑圖》是一幅比較典型的關山月的山水畫作品。畫面瀑布從險峻的高嶺上奔騰而下,氣勢磅礴,水霧瀰漫,水流奔瀉時巨大的轟鳴聲仿佛就在眼前。山腳下雜草叢生,水流湍急,一人擔柴踏石在水流間經過。
  • 中國美院|山水畫博導張捷:無病呻吟的筆墨肯定是死的
    畫乃心印,人的情感在畫面中釋放出真實的一面,這個世界讓我感動,我才會通過繪畫來表達,只是借了筆墨這樣一種方式。無病呻吟的筆墨肯定是死的。山水畫之所以有著不同的筆墨指向,是因為山水畫家各自有著不同的「行旅」的態度,是主觀願望促使他們遊走於理想的精神家園,故自信而堅決。山水畫如果只是「行旅」的記錄而「快人意」,不能夠做到精神上的「臥遊」而「實獲我心」的話,它就失去了藝術創作的真正意義,也難以實現寄樂林泉而「苟潔一身」的境界理想。
  • 武晨明:85後山水畫畫家的佼佼者,筆墨通透畫風澄澈
    山水畫無疑是最能夠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繪畫門類,也是最能夠使人緣情舒嘯、寄情曠遠的門類,成就精神的引渡。青年畫家武晨明正是受到了山水畫這份感召力,放棄了他所熟悉西畫,與林泉為伴,與煙霞為伍,用筆底塑造的丘園去養天地之浩氣。武晨明對魏晉時人的瀟散曠達的風度,對王維寫景的澄明細膩等,都心嚮往之。
  • 秋景山水畫賞析:易從網帶你走進山水畫,品位秋色韻味!
    在這個秋高氣爽的時節,讓我們到山水畫裡,一起欣賞或清新、或唯美、或淡雅、或濃鬱的秋色風景圖。     王寧新品國畫山水畫佳作《秋染雲山》【作品來源:易從網】  這幅《秋染雲山》作品,畫家王寧用清潤筆墨渲染出一片靜謐的秋意,描繪了山中深秋的秀麗景色,畫面中峰巒斑斕
  • 鑑賞畫家王寧國畫作品,盡顯中國山水畫筆墨的精微之妙
    山水畫是色彩與水墨相結合的一種繪畫形式,顏色應單純而平穩,水與墨在紙絹上相混,滿紙菸霞,變幻無窮,寧靜與絢爛並存,淡泊與瑰麗共生,妙筆生輝,雅俗共賞,自然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山水畫家王寧就真正做到了用筆墨把自己的內心感受強化、表達出來,並在境界上有所升華。
  • 客廳中式裝飾畫,深受中老年人喜愛的淡雅古韻山水畫推薦
    曾經風靡一時的歐美風格裝飾畫的旋風已經颳走了,中國人民對本國文化的追求勝過了異國風採,用中式風格裝飾畫來裝飾自家的客廳,不必刻意雕琢就能獲得的質樸情調,顯得更有生活韻味和檔次。今天為您介紹客廳中式裝飾畫之山水畫篇,莊重與優雅並重!客廳中式裝飾畫,山水畫是最為典型的代表。
  • 王寧萬裡長城國畫作品欣賞 筆墨淋漓盡致 彰顯浩然正氣
    王寧萬裡長城國畫賞析:  龍抬頭之步步高升 王寧最新力作國畫長城《中華之魂》【壯麗山河,旭日東升,遼遠壯闊,萬裡長城是中國的文化象徵,歷史悠遠,昭示著中國的未來長盛不衰。】王寧的金色長城取景獨特,用墨大膽。畫家只用金墨二色和留白,便將長城的氣勢盡顯卷間,這份功力實在匪夷所思,層巒桑嶂,錯落有致,萬千雲煙,縱橫筆端,真大手筆,堪稱巨椽!
  • 創作談 ▏傳承創新 融鑄西北心像——大西北山水畫筆墨語言的傳承...
    我當以此為發端,在汲取傳統精華、傳承中華藝術精神的基礎上,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博採眾覽,創建西北山水畫筆墨語言體系,融貫時代風採,篤行精進,創構出地域特色與中華經典審美精神完整統一的新畫卷。於此行程中須牢記王陽明「為學大病在好名」的警訓,不跟風、不追求時髦、不慕虛名,腳踏實地地做下去。
  • 王寧豎幅山水畫:碧水青山彩墨繪 佳氣溢紙滿乾坤
    今天我們就從他的豎幅山水畫中解讀他對山水畫的理解。王寧豎幅山水畫賞析一、王寧最新力作四尺豎幅青綠山水畫《祥雲繞家山》王寧這幅《祥雲繞家山》,畫家選取平視的角度向對面的景色深情眺望,眼前層巒疊嶂,呈現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美妙意境。山底水邊,屋舍古樸,蒼松奇柏,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 兩宋山水畫技法方面最重要貢獻——筆墨的高度成熟!
    《細品名畫》系列叢書,以「筆墨」為核心、以精微視覺展現作者廣大藝術內涵的出版表現手法,逐步呈獻歷代大家們的繪畫世界。李成 讀碑窠石圖宋代山水畫的發展體現在技法方面的最重要變革便是筆墨的高度成熟。這一時期的山水畫筆墨技巧不斷豐富,從唐五代時期以線條勾勒再施以顏色填充的單純表現方式,逐漸增加了表現山石質感以及明暗體面的「皴法」。
  • 一首詩寫盡了田園村落的安寧和靜謐,王維《渭川田家》翻譯賞析
    接下來詩人飽蘸生動和親切的筆墨,滿懷激情地寫下了「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荊扉。」這種景象,在鄉村來說是極為平常的。但是,正是這種極為平常之事,才感染了詩人:慈祥的老人,心中惦念著孫兒,他步履蹣跚,拄著拐杖,倚門而望,迎候孫兒的歸來。這種爺孫之間的深情深深地感動了詩人。使人仿佛從中看到了這種野老候歸、爺孫相見那歡快的情趣。詩人從這幅恬靜、靜謐的圖畫中,尋找到了自己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