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一條路難住幾萬居民 出行要「翻山越嶺」

2020-12-19 百家號

一帶一路頭條綜合訊 今日,位於北京市通州區雲景西路附近居民反映,K2玉蘭灣東門門口疑佔用市政道路墊高成大斜土坡,車輛、行人通行都要「翻山越嶺」,加重交通擁堵且存在安全隱患,也給附近居民出行造成困擾。

居民反映情況原文:

在偉大首都副中心的通州梨園鎮,八通線地鐵九棵樹站和梨園站之間有一條小路,位於新城陽光小區與孫王場小區之間,以前叫孫王場路,現在叫雲景西路。聽起來這條路和藍島、貴友雲集的雲景東路應該是一個級別的高大上的路,但實際情況卻令所有經過這條路的人都會搖頭苦笑,幾分憤怒幾分無奈。

自從幾年前該路西側的一個叫K2玉蘭灣的高大上的小區開工建成後,這裡就成了南邊雲景裡、孫王場幾萬居民的噩夢。施工那兩年各種大車將這條小路壓得支離破碎破爛不堪就不再提了,好在後來政府重新修過了,建成後該小區生活汙水竟直接排放到路面上,由於該路沒有下水管路,只靠路東側一條明溝排水,於是夏季汙水橫流,冬天遍地結冰,人們經過都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生怕滑倒弄一身臭水。後來經附近居民多次向北京市媒體反應曝光,才勉強將汙水用塑料管引到了八通線橋下的一個雨柵裡,於是那裡又成了臭氣燻天的所在。

即使是這樣,這個高貴的小區仍然沒有放過這條可憐兮兮的小路,最近又玩出了新的花樣,竟然將東門門口墊高成一個大斜土坡,從馬路西側一直延伸到馬路東側,就是說從西向東把整個路面都給佔上了,成了一個隔斷道路的大土堆!這條路是南邊若干小區居民去地鐵站的必經之路,現在無論是開車的還是騎自行車的還是走路的,全部要翻山越嶺爬上爬下!馬上過兩天就要有雨雪天氣了,這裡必然會是又泥又滑,不知會有多少人會在這裡摔倒,你們自己小區覺得出入方便了就可以不管其它人的死活了嗎?門前這條路是你家的嗎?難道市政允許你們這麼做嗎?

想不到堂堂首都副中心九棵樹梨園兩大商圈之間竟夾著這麼一條奇葩叢生的小路吧?

還有亂停車,該小區東門的南北兩側的人行道已全部被該小區亂停的汽車佔滿,原本只有5、6米寬的小路也只能勉強能雙向行駛兩輛車,馬路東側是排水溝不能走人(諷刺不?十多年了這條馬路居然沒有排水管道,全靠明溝!)只能走路西側,現在行人、自行車全都被迫在這條5、6米寬的小路上跟汽車擠著走,安全十分沒有保證,每次走這裡都是提心弔膽,生怕碰見個酒駕的司機小命可就交代了。

再往北幾十米,這條路與八通線在所在的九棵樹東路、家樂福羅斯福南面小路的三岔路口,橫亙著一個大坑,這個巨大的障礙物橫在路中間已經長達半年之久,用擋板圍地嚴嚴實實,裡面的泥土也捂得嚴嚴實實,絲毫沒有任何要動工的跡象。所有經過這裡的車都要向西繞過一個路面坑坑窪窪大彎才能過得去。本來這個三岔路口就既沒有紅綠燈還坑窪,周圍車流量還很大,沒挖坑的時候就經常堵車,這大坑一堵更是雪上加霜,堵得死去活來,而且拐彎的死角處兩面看不見極容易發生碰撞事故。不知道這個大坑是哪個市政部門負責,何時才能繼續施工還路於民,而不是這麼切開晾著半年多之久,給那麼多過完群眾造成巨大的不便!

這是挖坑之前的三岔路口,往西200米就是羅斯福家樂福九棵樹地鐵站,一對比是不是已經夠可憐得了?被這個大坑一堵,真是雪上加霜。

這條路周圍不到500米就是貴友,藍島,家樂福,京通羅斯福廣場等繁華的商圈及九棵樹梨園兩個地鐵站,然而沿著這條長600多米的小路走一趟,你就會覺得是走在十八線小城鎮的沒人管的爛尾路上,一路上各種讓人匪夷所思的存在。這樣的場景簡直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與通州長期以來大力宣傳的首都副中心的形象嚴重不符,更給周邊居民出行造成極大困擾,人們出個門就像紅軍爬雪山過草地一樣。雖然我們能看到這條路比過去已經有了好的變化,排水的明溝加了蓋,路西側雨水管道施工正在進行,再往南通往雲景南大街的路也修通了極大改善了此區域的微循環,但是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繼續切實解決百姓的出行困難,與通州大力宣傳的首都副中心形象相符,與政府應有的效率相符。希望引起相關管理部門的重視,及早解決玉蘭灣東門攔路土坡和北側路口大坑的問題,雲景裡孫王場幾萬居民感激不盡!

相關焦點

  • 北京通州:方便居民散步休閒,涼水河這段巡河路即將進行改建提升
    隨著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涼水河通州段治理工程也在不斷提速度、提標準為改善涼水河沿岸交通環境,方便群眾沿河出行,通州區水務局請示通州區政府後,決定啟動涼水河通州段(水南橋-新河閘)堤防巡河路工程。
  • 北京342路公交改線:居民乘車不便 公交集團作出回應
    342路(自新華大街至武夷花園)是通州東關附近大片區域連接朝陽常營地區唯一的直達公交,多年以來發揮著沿線居民「公交出行」重要的作用。但調整線路後,經過幾個月的體驗,沿線居民往返非常不方便。雖然常營有地鐵,但通州東關是地鐵盲區。
  • 【關注】通州區長今兒接了102個市民電話,涉及南街、教育、環保…
    市民來電反映,其家住通州區永順鎮潞園南裡珠江麗景小區,615路與667路公交車從小區口南門路過但不停車,小區居民每次需要走20分鐘才能坐上公交車,來電建議在小區南門外增設公交站點。市民來電反映,通州區金隅7090小區門前是淨水東路,此路是一條斷頭路,多年來未修通,對小區居民出行影響非常大。通州區領導表示,會核實處理。
  • 北京大興新開興940路公交車方便居民出行
    3月14日起,北京新國線客運公司將在沙窩店——興康家園新開興940路公交車,緩解居住在大興區採育鎮東南部一萬多居民的出行難題。該車共設置43站,市民可刷卡乘車,享受優惠票價。
  • 朝通嘉園居民面臨無處還車窘境 通州公共自行車進了朝陽就犯難
    家住通州區朝通嘉園小區的居民近日發現,小區外的便道旁新設了一處通州公共自行車存取點。這本是一件方便居民出行的大好事,然而在使用後,居民卻發現這些車輛面臨無處歸還的窘境。「小區每天都會有不少居民前往草房站乘坐地鐵6號線出行,兩地之間沒有公交車,步行距離長達2公裡。」朝通嘉園居民王女士說,自從小區外增設了公共自行車存取點後,前往地鐵站確實比之前方便多了。但是,因為地鐵站周邊沒有還車點,一些居民只能在計費狀態下將車鎖在車棚,等到下班時再取車回家。
  • 外地號牌車北京五環外更多 通州外埠車超三成
    家住通州區翠屏北裡西區的張先生發現,雖然是郊區,但通州的擁堵,一點不比城裡差,「這兩年許多人到外地上牌兒,結果車越來越多。」最近有一件事兒讓張先生印象深刻。今年5月初,小區東邊馬路上佔道7年多的違建市場拆了,長約600米的馬路一下子敞亮了,可小區居民高興了沒兩天,騰出來的馬路又被停放的車輛擠佔了,十多米寬的馬路又變成了五六米寬。
  • "優化"線路居民出行更不便 居民盼恢復原940路公交線
    2018年12月27日,家住大興區採育鎮鳳河營村的李女士向北青社區報記者反映,940路及926路公交改線之後,本可一趟車直達的路線,需中途再換乘一次,居民每次出行要多花一個小時用於等車。據了解,因926路後甫公交場站騰退,配合採育公交場站的啟用,自2018年12月24日首車起,調整926路、940路運營路線,並將940路改為X105路。
  • 北京城市副中心為什麼選在通州?
    此外,燕郊有四五十萬人在北京工作。「北京人口空間格局變動的結果,使得人口的重心東移。」王智勇說,在這種人口格局下,選擇通州作為城市副中心,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因通勤而導致的交通擁堵,促進職住平衡;另一方面,通州的地理位置介於京津冀之間,也可以作為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樞紐,有利於促進京津冀一體化發展。
  • 居民還叫苦連連!
    家住東南六環內的燕保馬駒橋家園的居民向北京日報反映:小區周邊沒有社區衛生服務站,居民看病難;周邊公交線路稀少,出行很不方便;配套的幼兒園從建成到現在,一直沒有開園。「這兩天,小區內唯一的一家超市也關門了,真愁人。
  • 北京豐西北裡小區多年沒物業,道路坑窪居民出行難,這事該誰管?
    道路多處坑窪,開車都顛得不行……」近日,有市民反映自家小區道路破損,坑窪難走。記者調查發現,該小區多年沒有物業公司。雖然一些居民樓前地面有過修補痕跡,然而也有主要道路破損嚴重。不少居民稱該路破爛的狀況已有好幾年,期待能夠早日維修。
  • 北京大興採育居民上班難:4種出行方式都不便,居民呼籲這種車
    2016年市民張先生入住大興採育鎮滿庭春小區,此後他每天都要乘坐政府的通勤班車到市裡上班,從單程距離45公裡左右。近年來,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深入,採育鎮常住人口暴增,居民的出行需要已嚴重超出通勤車的承運能力。
  • 北京通州:彰顯文明風尚 打造副中心特色背街小巷
    牆壁上的彩繪講述著大運河的歷史,因地制宜的口袋公園拓展了市民的休憩空間,宜居宜遊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街巷讓人流連忘返。蛛網一樣的架空線逐步改造入地,私搭亂建被一一清理,疏朗有致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街巷令人神清氣爽。2017年開始,通州區委區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工作部署,將第一輪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 公交改線致出行難,開「通勤班車」北京市民卻不買帳?
    自2月4日起,公交集團為方便大興採育居民、尤其是眾多上班族出行,開通了鳳河營站點直達麗園路公交場站的往返通勤班車。春節七天假,「新開通勤班車」這個話題成了不少採育家庭熱議的話題。不少居民無奈地向記者訴苦。至於為何要開通這趟通勤班車,就不得不提940路(麗園路公交場站——鳳河營)公交車了。這趟陪伴了大興人幾十年的公交線路,在去年年底被取消。
  • 全體北京人,接下來的日子還有這些消息您要知道
    本市城鄉居民醫保籌資標準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並將門診基金支出向慢性病和長期用藥負擔重的患者傾斜,同步調整門診封頂線。從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獲悉,2021年,北京將繼續優化城鄉居民醫保政策,調整籌資標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出行會更加的方便。3、北京地鐵3號線最新進展11月24日,歷經三年精心籌劃、新建的3號線東四十條站,正式「零距離」下穿2號線車站。雖說整座車站長度只有310米,卻是全線最難也最受關注的一站。3號線東四十條站這是一座基於上世紀70年代預留車站的結構改擴建而成的新站。
  • 北京通州這45條路有了新名字,有些寓意只有當地人明白
    因明清時期曾存放官鹽而得名「鹽灘路」,因曾是修建故宮木材的存放地而得名「北皇木廠北街」……通州運河商務區道路命名獲北京市規土委的批覆,45條規劃道路有了新名字,其中不少新名字都與通州的歷史有關。通州運河核心區 於建 製圖運河商務區地名規劃範圍北至潞苑六街,西至安順路和新華北路,南至新華大街和趙登禹大街,東至潞苑西路和北運河,規劃面積約3平方公裡。規劃分為三個地名組團,分別是商務北區地名組團、商務南區地名組團、東關地名組團。
  • 倉桑西延公路明年7月通車,通州至薊州通行只需半小時
    對於家住天津薊州桑梓鎮的於先生來說,儘管家門口的倉桑公路在2013年經過大修,但如今這條路已略顯「滄桑」。全長20公裡的倉桑公路起於上倉鎮津圍公路,止於桑梓鎮,是連接薊州和河北三河一條縣道。在桑梓鎮,這條7米寬的縣道行到終點,通過桑梓鎮鄉村公路與河北省連接。
  • 北京寶隆大廈東側「頭疼路」暢通了,居民上南三環不費勁
    早上8點,在南三環萬柳橋北寶隆大廈東側的一條無名路上,不少住在萬柳西園社區的居民開車從這裡駛上南三環,雖然車不少,可是道路很暢通。而在一個多月前,這裡卻是讓居民頗為頭疼的擁堵路。位於寶隆大廈東側的這條路,寬約5米,長約300米。
  • 11月8日起北京公交新開T114路、調整916路
    人民網北京11月4日電 據北京公交集團官方微博消息,11月8日起新開、調整T114路、916路等相關線路。 一、為更好的提升懷柔區公交服務水平,提高乘客出行效率,結合前期懷柔區相關部門對乘客調查及群眾徵詢意見反饋結果,根據懷柔區政府相關要求,北京公交集團將於2019年11月8日首車起,調整916路及調整916快、H55路、H56路、H61路的營業時間。具體如下: 1.調整916路。首末站:懷柔汽車站-東直門樞紐站。
  • 等了6年,打通30米斷頭路咋這麼難!濟南這小區居民苦不堪言
    這條東西道路與歷山北路僅30米之隔。鑫苑名家小區南側這條東西道路僅剩30米未打通。房子住了近6年,每次出行到歷山北路只能繞道而行,對此,家住鑫苑名家小區的居民苦不堪言。原來自從2013年入住以來,小區南側一段30米左右的規劃市政路遲遲未打通,居民不得不借道小區旁的誠信商業大廈停車場出行,生活十分不便。居民表示不解,等了快6年,打通這30米路咋就這麼難?道路「無人管」成了停車場市民王女士搬進鑫苑名家已經六年了。
  • 通州啟動老舊街巷改造 坑窪道路變平坦
    人民網北京6月10日 昨天上午,從外地旅遊歸來、家住葛布店北裡北區的劉阿姨還沒進家,就驚喜地發現,小區門口的坑窪老路搖身變成嶄新的柏油路。 原來,為提升通州老城區內網絡交通通行能力、方便居民出行,今年區市政市容委啟動了老舊街巷改造工程,劉阿姨家門口的協辛莊路就是其中被改造的道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