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頭條綜合訊 今日,位於北京市通州區雲景西路附近居民反映,K2玉蘭灣東門門口疑佔用市政道路墊高成大斜土坡,車輛、行人通行都要「翻山越嶺」,加重交通擁堵且存在安全隱患,也給附近居民出行造成困擾。
居民反映情況原文:
在偉大首都副中心的通州梨園鎮,八通線地鐵九棵樹站和梨園站之間有一條小路,位於新城陽光小區與孫王場小區之間,以前叫孫王場路,現在叫雲景西路。聽起來這條路和藍島、貴友雲集的雲景東路應該是一個級別的高大上的路,但實際情況卻令所有經過這條路的人都會搖頭苦笑,幾分憤怒幾分無奈。
自從幾年前該路西側的一個叫K2玉蘭灣的高大上的小區開工建成後,這裡就成了南邊雲景裡、孫王場幾萬居民的噩夢。施工那兩年各種大車將這條小路壓得支離破碎破爛不堪就不再提了,好在後來政府重新修過了,建成後該小區生活汙水竟直接排放到路面上,由於該路沒有下水管路,只靠路東側一條明溝排水,於是夏季汙水橫流,冬天遍地結冰,人們經過都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生怕滑倒弄一身臭水。後來經附近居民多次向北京市媒體反應曝光,才勉強將汙水用塑料管引到了八通線橋下的一個雨柵裡,於是那裡又成了臭氣燻天的所在。
即使是這樣,這個高貴的小區仍然沒有放過這條可憐兮兮的小路,最近又玩出了新的花樣,竟然將東門門口墊高成一個大斜土坡,從馬路西側一直延伸到馬路東側,就是說從西向東把整個路面都給佔上了,成了一個隔斷道路的大土堆!這條路是南邊若干小區居民去地鐵站的必經之路,現在無論是開車的還是騎自行車的還是走路的,全部要翻山越嶺爬上爬下!馬上過兩天就要有雨雪天氣了,這裡必然會是又泥又滑,不知會有多少人會在這裡摔倒,你們自己小區覺得出入方便了就可以不管其它人的死活了嗎?門前這條路是你家的嗎?難道市政允許你們這麼做嗎?
想不到堂堂首都副中心九棵樹梨園兩大商圈之間竟夾著這麼一條奇葩叢生的小路吧?
還有亂停車,該小區東門的南北兩側的人行道已全部被該小區亂停的汽車佔滿,原本只有5、6米寬的小路也只能勉強能雙向行駛兩輛車,馬路東側是排水溝不能走人(諷刺不?十多年了這條馬路居然沒有排水管道,全靠明溝!)只能走路西側,現在行人、自行車全都被迫在這條5、6米寬的小路上跟汽車擠著走,安全十分沒有保證,每次走這裡都是提心弔膽,生怕碰見個酒駕的司機小命可就交代了。
再往北幾十米,這條路與八通線在所在的九棵樹東路、家樂福羅斯福南面小路的三岔路口,橫亙著一個大坑,這個巨大的障礙物橫在路中間已經長達半年之久,用擋板圍地嚴嚴實實,裡面的泥土也捂得嚴嚴實實,絲毫沒有任何要動工的跡象。所有經過這裡的車都要向西繞過一個路面坑坑窪窪大彎才能過得去。本來這個三岔路口就既沒有紅綠燈還坑窪,周圍車流量還很大,沒挖坑的時候就經常堵車,這大坑一堵更是雪上加霜,堵得死去活來,而且拐彎的死角處兩面看不見極容易發生碰撞事故。不知道這個大坑是哪個市政部門負責,何時才能繼續施工還路於民,而不是這麼切開晾著半年多之久,給那麼多過完群眾造成巨大的不便!
這是挖坑之前的三岔路口,往西200米就是羅斯福家樂福九棵樹地鐵站,一對比是不是已經夠可憐得了?被這個大坑一堵,真是雪上加霜。
這條路周圍不到500米就是貴友,藍島,家樂福,京通羅斯福廣場等繁華的商圈及九棵樹梨園兩個地鐵站,然而沿著這條長600多米的小路走一趟,你就會覺得是走在十八線小城鎮的沒人管的爛尾路上,一路上各種讓人匪夷所思的存在。這樣的場景簡直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與通州長期以來大力宣傳的首都副中心的形象嚴重不符,更給周邊居民出行造成極大困擾,人們出個門就像紅軍爬雪山過草地一樣。雖然我們能看到這條路比過去已經有了好的變化,排水的明溝加了蓋,路西側雨水管道施工正在進行,再往南通往雲景南大街的路也修通了極大改善了此區域的微循環,但是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繼續切實解決百姓的出行困難,與通州大力宣傳的首都副中心形象相符,與政府應有的效率相符。希望引起相關管理部門的重視,及早解決玉蘭灣東門攔路土坡和北側路口大坑的問題,雲景裡孫王場幾萬居民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