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太晚,是貴人語遲、還是智力低下?「元兇」或在家長身上

2020-12-22 媽寶經

文/媽寶經,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寶們可以開口說話了,這對爸爸媽媽來說可是天大的事哦!

從無任何含義的咿咿呀呀,到能夠說出簡單的「爸爸」、「媽媽」,再到能夠說出一些簡短的句子來表達自己,這些都是寶寶們的成長進步。

有的媽媽看到別人家的娃娃,連古詩都能學著背上幾句了,自己的寶寶卻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不由得擔心起來,甚至有的家長會懷疑:是不是自家寶寶太笨了呢?

因為存在著個體差異,所以寶寶們開口說話的時間都有一些微小的不同。

但是如果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比別家的寶寶晚了太多的話,就需要引起家長的注意了。因為這很可能是寶寶的語言功能遲緩了。

雖然老一輩的人常常說「貴人語遲」,認為孩子長大了就好了,但是我們只能將它當做一句安慰的話來看待,因為孩子說話太晚了,確實是個不小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很有可能是家庭因素造成的。

寶寶開口說話晚,大部分都是因為家庭中以下這些原因導致的。

1. 孩子吃得太精細了

有的家長總是擔心寶寶吃的食物太硬了,導致寶寶不方便消化和吸收,從而會選擇把輔食做得非常的精細,但是要知道,這樣子做是不利於寶寶的咀嚼功能得到很好鍛鍊的,這會導致他們的口腔肌肉也不能很好的發育,進而會影響到語言的發育,從而出現說話較晚以及發音不準的問題。

2. 家庭環境中缺乏溝通交流

在說話方面,只有保證充足的輸入,才能有足夠的輸出。

但是很多家庭的語言環境並不是那麼的好,在和寶寶交流的時候,認為和寶寶說話,說了他們也聽不太懂,所以會選擇較少的交流,但是殊不知,這樣子與孩子較少的交流,會導致孩子語言功能受到影響。

3. 家長總是喜歡替寶寶說話

在一些家庭中,有著喜歡代替寶寶說話的情況。

因為是自家帶大的孩子,所以他們的一個眼神、一個微小的舉動,家裡人都能很好的理解寶寶想要表達什麼,需要什麼。

因此在孩子及時是剛想要說話的時候,大人麼就搶先一步替寶寶說了。

但是家長們可千萬不要為此感到「驕傲」。因為在說話這件事情上,家長們千萬不能替寶寶們「代勞」,這種「善解人意」的行為方式,最終會造成「說寶寶的話,讓寶寶無話可說」

4. 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時間太長

現在的小孩,才2、3歲,就盯著電視、手機屏幕看個不停,裡面各種好看的動畫牢牢地吸引住了他們的眼球,但是這些電子產品,都是單向的輸入。孩子只能被動的一直接收,而沒有雙向的互動,這對孩子的語言發育是有很大的阻礙的。

總而言之,孩子說話晚的原因,可以歸結於兩點:一是語言接受,二是語言表達。如果在孩子剛開始學習話話的時候,這兩點中有一點得不到滿足,那麼就很可能導致孩子說話遲緩。

但是前面也提到了個體差異的問題,因此,這還是要根據自家寶寶發育情況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說話時間,比如,在孩子1歲的時候,可以說一些「爸」、「媽」等簡單的詞彙,但是卻不能指望他們能夠來上一段三字經。

讓孩子在體驗中學會說話

我們已經知道,有輸入,才會有輸出。所以想要寶寶能夠開口說話,並且多說話,那麼就要先讓他們的腦海中有一定的詞彙儲存量。

孩子的詞彙來源,與周邊所接觸和體驗到的一切都相關。因此,我們可以多帶孩子去體驗。

例如,當帶孩子去動物園看到大象的時候,他們也許就會興奮地喊「啊啊啊」,在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說「大象」,然後給孩子一段反應的時間,接著重複幾遍,加強他們的語言學習,用這樣的方法,不僅能讓他們對於詞彙的匹配對象記憶加強,還能很好的引導他們開口說話。

對表達給出及時且恰當的反應

當孩子能夠說出一些簡單的詞彙的時候,家長要給予及時的反饋,這種反饋不僅僅只是誇獎孩子,還可以選擇將孩子說出來的句子擴展一下,比如當孩子拿著手上的玩具車的時候,能夠說出「車」這個詞,那麼家長這時候就能夠及時的補充到「紅色的玩具車」,這樣不僅增多了寶寶的詞彙擴展,還加強了孩子的語言表達。

所以說,當孩子出現了晚說話的情況時,不要覺得是孩子太笨了,也許只是因為我們自己沒有給孩子說話的條件和機會而已。

關注「媽寶經」,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育兒知識,做新時代好媽媽!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

相關焦點

  • 真的是「貴人語遲」嗎?寶寶說話晚,家長看過來!
    人們經常說「貴人語遲」,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鼎鼎有名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據說愛因斯坦3歲才開口說話。但是現實當中很多孩子說話晚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作為家長需要引起注意,接下來就跟家長分析一下孩子說話晚常見的幾個原因,還有家長該如何引導。
  • 寶寶不會說話,長大就好了?家長別被「貴人語遲」欺騙了
    文/囧爸育兒(專注於原創優質文章,歡迎大家轉發分享)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即「水深則流遲,人貴則語遲」。似乎只要身邊有些寶寶說話比較晚,或者到了說話的年紀還不會說話,周圍的親戚朋友便會用這句話來安慰寶寶的家長。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牛頓四歲才會說話,寶寶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
    真的有「貴人語遲」一說嗎,寶寶說話越晚越聰明?論語所謂的貴人語遲,是指不平凡的人往往不會輕易發言,謹言慎行,並不是指「貴人說話晚」。所以在孩子語言的發育出現問題時,別再聽信他人這是聰明的表現,並沒有實際科學依據!
  • 孩子說話晚,「貴人語遲」,一句貴人語遲耽誤了多少孩子
    ,甚至聽不清孩子說的什麼,會感到很焦慮,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說話晚是因為「貴人語遲」,所以有的家長覺得等孩子再大些就好了。關於孩子語言遲緩家長們了解多少?從咿呀學語到整句輸出,發展過程十分明顯。如果你的寶寶2歲了還只是會一些媽媽 簡單的疊詞,不會說簡單的短句。比如:喝奶 拉臭臭等。或者是能夠聽懂指令,但就是不開口,這就是語言發育遲緩的表現。
  • 寶寶不說話、說話不清楚?別再用「貴人語遲」坑娃了!
    說話,是孩子人生的第一道起跑線。有的孩子遲遲不說話、說話不清楚,家長卻常常以「貴人語遲」安慰自己。那遲遲不開口說話的孩子正常不正常?到底是「貴人語遲」,還是「語言發育遲緩」?雖然通常來說每個寶寶開始說話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但一般情況下,家長可以參照以下的兒童語言發展規律進行初步判斷: 10個月的時候,寶寶至少可以理解10個單詞,大部分的寶寶可以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單詞,比如說「吃」「不」;一歲左右的時候,孩子可以模仿說出大概10個左右的單詞;一歲半的時候,孩子的詞彙量就已經達到
  • 孩子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嗎
    現在很多孩子說話很晚,大多依靠肢體語言交流,長輩一般都會說沒關係,說孩子說話晚正是孩子聰明的表現,孩子說的越晚越聰明,以前民間流傳":貴人語遲。&34;貴人語遲」其實是大家的誤讀,這句話本出自《論語》,原句為「貴人語遲,敏於行卻不訥於言,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由此,僅可以分析出其原意是指有內涵有思想的人,是不會多說話,也不會搶說話。然而這個詞到了現代,以訛傳訛,常被人們誤讀為說話晚的人是「貴人」的意思。
  • 寶寶說話晚代表聰明?別拿「貴人語遲」當幌子,是語言引導沒到位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自打有了寶寶之後,當父母的都盼望著他有朝一日能叫一聲「爸爸」「媽媽」,那便是父母們最大的欣慰和回報了。寶寶張口說話這件事,存在著個體差異性,有些寶寶不到一歲就會咿呀學語,蹦出一些簡單的詞語,而也有的寶寶兩三歲了卻仍「守口如瓶」。
  • 遠離「貴人語遲」
    ,我們遇到過家長育兒意識特別強,孩子一歲左右,因開口發聲較少,抱來檢查語言發育的,也有4、5歲才帶著孩子來檢查的,按照正常發育規律來講,孩子在一歲開始叫「爸爸」「媽媽」,一歲半可以掌握基本常用的單詞,兩歲開始說兩詞短句,可是為什麼會有家長在孩子4、5歲還不開口說話才開始著急呢?
  • 寶寶一直不會說話是「貴人語遲」?家長小心錯過了他的語言發展期
    文|文兒孩子出生後,家長都非常期待孩子說的第一句話,是喊爸爸呀還是叫媽媽,這不僅是育兒的成就感,還是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之前在網上的育兒帖的討論中,就有關於孩子什麼時候會說話的詢問。有的家長說自己家孩子說話特別早,七八個月就能清楚叫爸爸媽媽了,有的家長很發愁孩子兩歲多了還什麼都不會說。這時候帖子裡就有網友安慰說話晚的家長,孩子說話早晚都是正常現象,到時候自己就開口說了,貴人語遲嘛,要把心放寬。這種說法不是沒有聽過,但是一味用「貴人語遲」這個說法來解釋這個情況,開解自己的情緒,顯然是不科學的,只是心理安慰。
  • 「貴人語遲」?超過這個年齡,孩子說話還不利索,家長就要留意了
    雖然孩子們說話有早有遲,但是在不少人眼裡,說話早的孩子勢必更聰明一些,智商更高,而那些說話晚的孩子,感覺反應比較遲鈍,看起來也笨笨的,但也有人說「貴人語遲」,說話晚的孩子很聰明。其實父母不需要因此而糾結,即便孩子在兩歲左右說話還是不利落,大家也不需要著急,家長可以仔細留意一下,即便很早就已經會說話的孩子
  • 寶寶說話晚,是貴人語遲還是發育遲緩?超過這個年齡就該注意了
    當周圍的孩子早已經說話說得清晰流利,而自己家的孩子卻「金口難開」時,作為父母心裏面肯定都是焦慮的。 而有些家長,對於寶寶說話晚的問題,卻還在盲目相信「貴人語遲」、「金口難開」這些安慰的話語,殊不知再不加以警惕,寶寶的語言發育開發就真的晚了。因此,作為家長,不要再一味的相信「說話晚的寶寶智商高」等沒有科學依據的說法,要知道世上可沒有那麼多的「愛因斯坦」。
  • 講話晚是「貴人語遲」,還是智力有問題?多大開口講話算正常?
    朋友家的小男孩到了兩歲還只會說幾個詞語,家長非常著急,總是擔心寶寶會不會智力上存在問題。可是家裡老人說了,小男孩原本就比小女孩說話晚,而且都說「貴人語遲」,可能說話晚是好事。說話晚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跟智力有關係嗎?
  • 別再相信貴人語遲了,孩子說話晚,可能是你做錯了這幾點
    看到一位寶媽的留言:我家寶寶已經兩歲三個月了,還不會說話。什麼都能聽懂,但是就不願開口說,想要什麼東西就用手指,或直接拉著大人的手去拿。現在只會偶爾發出爸爸媽媽的音,讓再多說點,就不肯了。婆婆說孩子「貴人語遲」又不是聽不懂話,也能喊「爸爸媽媽」,能有什麼問題?
  • 孩子3歲還不會說話,是「貴人語遲」還是語言發育遲緩?真相是……
    當寶寶出現以下情況: 「說話比同齡人晚」 「過了說話年齡仍不會說話「 「開始說話後比正常孩子發展慢或出現停滯」
  • 別把「貴人語遲」當真,寶寶這個年紀還不說話,可能是腦發育滯後
    現實生活中,有些爸爸媽媽很苦惱,說自己家孩子一歲多了還不會說話,擔心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或者擔心寶寶性格太過內向,不願開口;另外一些家長認為孩子說話晚是「貴人語遲」、「大器晚成」,孩子說話越晚越聰明……但是「貴人」真的就「語遲」嗎?
  • 寶寶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嗎?別錯過了黃金治療時期
    導語:寶寶說話的早晚成了鄰裡鄉親之間討論的熱門話題,周圍的同齡寶寶都已經會叫「爸爸媽媽」了,自己的孩子卻遲遲「不開金口」。父母著急的不行,老人卻說「貴人語遲」,你家寶寶代表以後很聰明呢!開口晚的孩子是否真的是「貴人語遲」很聰明呢?下面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別再說「貴人語遲」了,語言和智力相關,一定要引導孩子早說話
    導讀:別再說「貴人語遲」了,語言和智力相關,一定要引導孩子早說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別再說「貴人語遲」了,語言和智力相關,一定要引導孩子早說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開口說話的早晚,暗示了孩子智商的高低?老一輩人:貴人語遲
    但是,每個孩子的成長軌跡都不同,有的孩子開口比較早,9、10個月就已經能清楚地叫人了,但有的小傢伙開口則比較晚,一歲多了說話仍是磕磕絆絆的,而這時老一輩人就會說:「這時貴人語遲,別著急!」寶寶們開口說話的早晚,真的暗示了孩子智商的高低嗎?
  • 孩子遲遲不說話是「貴人語遲」?當心是語言發育遲緩
    老人們說『貴人語遲』,而且男娃說話一般都比女娃遲,就以為是正常的。」市民李芸(化名)的兒子3歲多了,最近幾個月來,一直在做語言康復的相關訓練。原來,孩子上幼兒園,念了一段時間後,老師反映他與同學們交流存在困難,建議去看一下醫生。後來醫生診斷說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儘管如今孩子的語言能力已有了進步,李芸還是後悔沒有早點帶孩子去看醫生,「早點發現,早點訓練,也許效果更好呢?」
  • 孩子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嗎?家長們可別再信了,要儘早幹預
    導讀:孩子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嗎?家長們可別再信了,要儘早幹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