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眼
□本報記者王成棟
MADE IN CHINA,FROM SICHUAN QINGSHEN(中國製造,來自四川青神)。
3月28日下午,日本山形縣新莊市,一處路邊紀念品店,記者再次在異國之旅中見到了四川元素——青神竹編。
「單賣800日元(約47元人民幣)一個,配上漆器餐具,4000日元(約240元人民幣)一份。」和店主三川哲夫交談的不到20分鐘時間裡,他先後做成了兩筆與青神竹編有關的生意。曾在家具廠工作的三川哲夫說,他從一份雜誌上見到了青神竹編後,便念念不忘。眼下銷售的青神竹編,就是他託朋友從中國帶來的。
精美、考究、耐用、實用、有創意……三川哲夫用日語夾雜著英文,不斷地誇讚著青神竹編。這也是他費盡周折從中國進貨的原因。
不過,朋友擔心竹編在日本銷路有限,只代購了200個,多數是餐具託盤、女式包掛件。但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店裡竟然賣出了150多份。
「賣完了我還要找朋友代購。」見他實在感興趣,記者開始跟他講述青神竹編的來歷與工藝。三川哲夫趕緊找出筆記本,一邊記錄,一邊嘖嘖讚嘆。
交談快要結束時,記者指著店裡的玩具區問:您這裡銷售的大熊貓藝術品也是來自於四川嗎?
三川哲夫搖搖頭,連說了三個不。怕記者不信,他拿來一個大熊貓布娃娃,上面的設計所、生產廠家一目了然——均來自於日本和歌山縣。
「玩具和竹編一樣,設計者和生產有沒有用心,我們和顧客都看得見。」三川哲夫一臉嚴肅,指著大熊貓玩具的每個部位,仔細地介紹如何辨別考究的玩具。
就在3月25日,東京上野動物園發布了一組數據:2017年3月—2018年3月下旬,因接連迎來大熊貓入駐和「香香」出生利好,截至今年3月20日,入園遊客同比增加10%。在全日本,同一時間段內,大熊貓相關產業銷售額接近1000億日元(約59億元人民幣)。
但這些「蛋糕」獨屬於日本企業。在旅日大熊貓所居住的上野動物園和白浜野生動物園周邊,真真正正做到了除了大熊貓形象原型,剩下的都是地地道道的「日本造」。
離開日本的前一天,記者再次提到這個話題。日本同行指了指不遠處的貨車,車身上正好塗了一隻大熊貓的形象。同行說,這家搬家公司為了設計出符合自己氣質的大熊貓形象,專門請人去動物園拍攝,最終的形象是從上千張照片中選出來的。
也許是巧合,回國當天的一張報紙上,一位日本知名企業家在其署名文章中寫道:文化差異固然存在,但民眾對於好產品的評價標準卻是一致的,諸如做工精細、耐用、設計獨特等。這種一致性,並不會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轉換而改變。
四川有近1400隻野生大熊貓,卻少有「爆款」大熊貓文創產品,藏在深山卻被人四處求購的青神竹編,或許已經印證了這位企業家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