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富林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今起運營

2020-12-20 上海政務

  今天上午,廣富林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掛牌運營。它的落成標誌著松江社區文化服務陣地建設已經完成,自此,每個街鎮都擁有了自己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

  「文化活動中心的建成,是對群眾文化陣地和產品需求的回應。」據廣富林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富林街道於2015年7月從方松街道析出後,一直在籌備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建設,並向區發改委報送了項建書。為確保新建項目完工前各項文體工作的順利開展,今年,街道對上林社區綜合文化活動中心進行整體改造升級,作為廣富林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

  中心位於文翔路3588弄公建房40-41號,總建築面積3000餘平方米,集文化娛樂、教育培訓、作品展覽、體育健身、圖書借閱、團隊活動為一體,共有各類功能室14間,包括社區圖書館、小劇場、健身房、心理諮詢室、健康小屋、未成年人活動室、老年活動室、書畫室、古箏室等,另外還有室外文體廣場。

  社區圖書館建築面積接近270平方米,第一批圖書已經到位,共有4500冊,包含文學、藝術、醫療衛生、工業技術、政治法律等類別,還安裝了自助借還設備,可以全市通借通還。

  閱讀區域分為成人、兒童、電子閱覽室三部分,裝修風格清新自然,每臺書桌上還擺有乾花裝飾。兒童閱讀區域,桌凳切合兒童身高設計,每張桌子下面還鋪著印有卡通圖案的桌墊,保護桌椅不易挪動。凳子也採用紅、綠、藍等色調,童趣十足。

  二樓的走廊部分被設計為展廳,現場正在展覽廣富林第二屆文化藝術節攝影作品展,航拍廣富林、晨曦中的松江新城、高校雲集的松江大學城等,以影像記錄廣富林街道的新姿態、新面貌。

  沿著走廊繼續前行,就到了未成年人活動室,進門就能看到由阿拉伯數字1到10串聯起的垃圾分類小知識,每種類別的垃圾採用不同的顏色標註,將屬於該類垃圾的物體名稱框在格子裡,有點像小時候玩的「跳房子」遊戲。幾位家長正在陪孩子玩積木遊戲,而另一側準備了蹺蹺板、海洋球等玩具,這裡儼然就是小型的遊樂場。

  「知道這裡開了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我們都很開心,以後排練就有場地了。」廣富林街道冬冬水兵舞的領隊周龍珍說到。據她介紹,之前隊員排練由於沒有足夠大的場地,只能到室外廣場上,或者到小崑山等其他街鎮借場地,現在自己的街道有了文化活動中心,用起來就方便多了。

  廣富林街道表示,將利用好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這一載體,根據廣大居民的文化需求,進一步拓展服務項目,組織開展各類文藝演出、社區電影、展覽等群眾性文化活動,吸引更多居民參與享受社區文化。

相關焦點

  • 曲陽路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今起試運行!
    曲陽路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今起試運行!曲陽路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12月21日試運行啦!今天上午九點整,曲陽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試運行,開放一至三樓樓道內的展覽、圖書館、健身房、東方信息苑、桌球房(請提前預約場次)、網紅生態牆前留影打卡、新年許願樹祈福等活動。
  • 走進廣富林,走近一個6000年歷史的江南村落
    廣富林運營部部長黃勤向記者介紹,「同時我們也和上海博物館在合作開發定製專屬的紀念品。」 位於遺址中心湖畔的這個紀念品商店風景極好,幾乎就是貼著湖面,可以零距離欣賞兩側的建築風景,可以想見,黃金周期間,這裡會被遊客擠爆成怎樣的場景。
  • 奎文區廣文街道文化路社區開展母親節免費上門理髮活動
    奎文區廣文街道文化路社區開展母親節免費上門理髮活動在母親節來臨之際,5月11日上午,文化路社區開展了「薔薇花開公益服務項目」之 「溫情陪伴,愛在五月」 母親節系列活動。活動中邀請了「樹造型」的愛心志願者為社區高齡母親進行免費理髮,祝福他們母親節快樂。
  • 關於進一步提升上海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服務能力的建議
    在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方面,上海走在全國前列。2004年起,在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領導下,各區政府大力配合、支持下,上海對全市公益性文化設施做整體規劃並進行系統整合;經過逾10年建設,2015年底,上海已經建成226個標準化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覆蓋209個街道鄉鎮。上海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在市民文化藝術活動及市民文化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廣文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奏響「公共文化」五重奏 品味「魅力廣文...
    按照《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標準》《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辦法》等要求,廣文街道投資500多萬元,建成了1250平方米的街道社區服務中心(街道綜合文化站)。廣文街道6個社區全部建成集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普法教育、體育健身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築面積最小的為575平米,最大的為2120平方米,配套建設了不低於500平米的室外文化活動廣場,地面硬化並配有健身路徑、燈光等必要設施。
  • 上海松江廣富林郊野公園遊玩攻略免費預約+停車+交通+景點
    2017年12月28日,上海松江廣富林郊野公園開園啦 !  小夥伴們一定非常關心:  公園收不收費? 不收費!不收費!不收費! 免費不免票,預約入園!  廣富林郊野公園≠廣富林文化遺址!廣富林郊野公園雖然緊挨著廣富林文化遺址,僅一河之隔,但二者並不是一回事,而是兩個項目,郊野公園目前為免費開放,而文化遺址未來則是需要買票進入。  遠看青山旅遊,近看人文天地,下面小編帶大家,到廣富林郊野公園去看看。
  • 活動‖廣富林燈會美爆了,這場夜遊盛宴將持續到明年春節!
    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遊客可在富林塔前和園內街頭欣賞到 美妙的舞姿和悠揚的民樂 置身廣富林文化遺址古典雅致的自然景觀當中 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雋永、韻味悠長
  • @廣富林居民,街道需要做好哪些民生實事,熱忱歡迎你積極參與
    將開播,第五期做客嘉賓是廣富林街道主任莊壽雲。先跟著小松一起來了解下廣富林街道●街道概覽●廣富林街道位於松江新城北部區域,轄區內有松江大學城、廣富林文化遺址和廣富林郊野公園。街道轄區面積19.05平方公裡,實有人口約18萬,包括大學城10萬師生。街道下設15個居委會和1個管理站,有成熟小區25個,商業街區10條,建有睦鄰中心6個。
  • 市交通運輸局到廣文街道文化路社區開展「雙報到」活動
    12月17日,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於世文帶隊一行6人,到廣文街道文化路社區開展「雙報到」活動,區領導劉泮英、高永幹、劉英傑參加。座談會上,於世文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了宣講,對文化路社區堅持黨建引領,打造「紅色聯盟、文化家園」社區黨建品牌給予充分肯定。
  • 濰坊廣文街道各社區開展豐富多彩重陽節活動
    為慶祝傳統佳節重陽節,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給老年人提供增進感情的交流平臺,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把社區建設成為家庭和睦、鄰裡和諧、互助友愛的溫馨家園,連日來,廣文街道各社區紛紛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敬老、愛老活動,與老人一起共度重陽節。
  • 蘇州高新區社會福利中心今起運營!率先啟動養老服務
    12月24日,蘇州高新區舉行社會福利中心運營啟動儀式。儀式上,進行了福利中心運營籤約,並為首批入住老人代表遞交金鑰匙。蘇州市副市長曹後靈出席活動。近年來,蘇州高新區以養老服務載體建設為重點、以民生實事項目為要點,積極探索區域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此次啟動運營的福利中心養老服務板塊,由蘇高新怡養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全面運營。
  • 【周邊】2019廣富林燈會暨3D燈光秀來啦!
    2019廣富林燈會暨3D燈光秀來啦,這也是廣富林文化遺址首次開放夜場!進入廣富林文化遺址,你可以看到近10萬平米的燈會,從湖底車庫口一直到近朱雀門處,40餘套大型燈組,一路星河燦爛。據了解,燈會將開放至2020年2月9日,夜場開放時間為17:30至22:00,每到周五周六周日和元旦、春節等節日,還會有民樂、舞蹈等表演。
  • 廣富林考古...
    說起松江的廣富林文化遺址你是不是首先聯想到水面上的「大屋頂」今天的主角卻不是它!廣富林遺址發現於1958年1961年試掘1999年開始正式發掘本世紀初考古工作漸入佳境重要發現層出不窮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如今終於要跟大家見面!每一個考古學文化,都是由最先發現它的遺址命名的。
  • 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不允許其他商業用途
    青年報訊 記者劉昕璐  原本廣大社區居民可以用來看電影、練琴、打桌球、接受培訓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有的出租了,有的正悄然發生功能「變異」。針對這種現象,市文廣影視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張哲在昨天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眼下,正在快速完善其硬體建設和內容建設,同時,將對過去已經出租或者由個人承包經營的公共文化設施,通過制訂一系列的制度逐步加以收回。    據介紹,上海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建設,是市委、市政府便民、利民的實事工程。應該說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好了以後,對完善整個上海文化設施體系起到了拾遺補缺的作用。
  • 市民政局召開市主城區7個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運營工作協調會
    11月24日,市民政局召開主城區7個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運營工作協調會。貴池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平天湖管委會,貴池區民政局、開發區應急管理局、平天湖社會事務處,秋浦、池陽、清溪、清風街道和南馨園、城北、翠屏苑、平天湖社區等負責同志,以及項目承建單位、運營單位等有關同志參加了會議。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汪善清出席會議並講話。
  • 鹹安南昌路社區有個「三分鐘文化活動圈」
    對於鹹安區溫泉街道辦事處南昌路社區的居民來說,出門3分鐘就能滿足文化活動需求,因為這裡有個「三分鐘文化活動圈」。「小圈子」服務大社區什麼是「三分鐘文化活動圈」?南昌路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黃輝介紹: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圓心,在3分鐘服務半徑內,統籌設置公共文化設施。
  • 關於完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功能定位的建議
    根據我們的觀察與調研,我們認為:目前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僅僅作為文化活動「場所」的定位有偏頗。建設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目的是要為群眾的文化活動提供一個相對便利的場所。這是一個良好的初衷。問題在於:如果由政府承擔「辦文化」的職責,那麼毫無疑問我們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將包羅萬象,所謂「融文、教、科、體、信息服務等多功能於一身」——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但這樣發展的後果,就只能使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越來越大,而即使再龐大,恐怕也只能滿足一小部分社區居民的一小部分文化需求。更為重要的是,與偏鄉僻壤不同,在上海城市生活中,文化活動場所很大程度上是由社會或市場提供的。
  • 楊浦延吉新村街道舉辦2020年社區睦鄰中心十周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
    本次活動採取線下參與+線上直播的模式,通過嗶哩嗶哩、一直播等平臺進行現場直播,讓更多居民可以更直接地了解活動。  楊浦區副區長李雅平、上海勘察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武浩、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劉建軍、楊浦區社工協會會長、上海延澤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總幹事王秋月、延吉春之聲聲樂藝術團團長、社區居民代表劉惠文共同啟動社區睦鄰中心十周年系列活動。
  • 上海近年來行政區劃調整解析,成立6個街道對城市意義何在?
    在上海,鄉級的行政區劃主要有街道辦事處和鎮兩種,從本質上來說街道辦事處不代表城市化高,鎮也不代表城市化低。但是近年來,上海還是在近年來在城市化地區調整行政區劃成立了六大街道辦事處,它們是:普陀區真如鎮街道、閔行區浦錦路街道、松江區九裡亭街道、松江區廣富林街道、奉賢區西渡街道、奉賢區奉浦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