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城都市報訊(記者 周萱 章文靜 通訊員 周懸松)從你家出發,3分鐘能到哪?對於鹹安區溫泉街道辦事處南昌路社區的居民來說,出門3分鐘就能滿足文化活動需求,因為這裡有個「三分鐘文化活動圈」。
「小圈子」服務大社區
什麼是「三分鐘文化活動圈」?南昌路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黃輝介紹: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圓心,在3分鐘服務半徑內,統籌設置公共文化設施。
「三分鐘文化活動圈」裡有什麼?走進南昌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二三樓設有圖書室、書畫室、群藝館分館等。四樓排練室裡,社區體育舞蹈協會正在排練。協會副會長汪菁華說:「這裡場地環境好,我們有什麼需要,社區都會儘量服務到位。」
環繞黨群服務中心,新建的晨晚練廣場、文化大舞臺,與香城書房、國學中心、思賢文化廣場、淦河景觀長廊等居民活動場所串連成線,分布在社區各處。
「現在,晨晚練廣場是我們鍛鍊的好去處,旁邊的香城書房都成了網紅打卡點。」居民餘桔英高興地說,小區的環境和基礎設施越來越好了。
「我們社區常住居民有2734戶4008人,目前文化活動場所可覆蓋80%居民。」黃輝說。
「小圈子」融入大圈子
12月3日,家住體育中心附近的退休老人李學良,像往常一樣來到南昌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書畫室練習國畫。「我天天來,老伴也參加了這裡的模特隊。雖然我們不住這,但社區一樣歡迎。」李學良說。
像李學良一樣捨近求遠、慕名而來的文藝愛好者很多。大家都表示,南昌路社區文化活動場所多,服務也好。
在場地有限、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南昌路社區怎麼做到建設這麼多文化場館?
「我們社區地處城鄉結合部,老舊小區多,以前沒有像樣的活動場所。」黃輝稱,在鹹安區委組織部和溫泉街道辦事處的支持下,社區改擴建了黨群中心,幹部「下樓」辦公,把更多的空間留給居民。廣泛聽取民意「定製」服務,滿足社區居民文化活動需求。
社區還依託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整合場地、文化資源,將雜草叢生的空地「變」成晨晚練廣場、文化大舞臺。由溫泉街道辦事處籌集資金,借用閒置辦公樓建成綜合文化站。
與單位、群團組織聯合開展文化活動。例如:市科協每周五在香城書房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市婦聯「漂流書包」走進社區等。
溫泉街道辦事處綜合文化站站長周香玲說:「現在社區的文化活動參與面、輻射面更廣。『小圈子』正在慢慢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圈子,融入更大的文化圈。」
「小圈子」發揮大作用
「文明創建樹新風,消防安全不能松,整治火災除隱患……」11月6日,全市119消防宣傳月啟動儀式直播中,南昌路社區居民帶來的原創快板演出《消防奶奶》吸引了市民和網友的關注、點讚。
「我們社區有京劇、書法、舞蹈等各類社團13支,經常參與到區裡、市裡的活動中。」黃輝笑著說,社區引導57名黨員、300餘名有一定才藝才能的居民群眾組建社會組織服務隊,成立了「演藝大聯盟」,通過開展公益演出、文藝志願活動等方式,讓他們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
如今,各個社團熱情高漲,主動作為。書畫京劇協會率先成立了書畫京劇黨支部,黨建引領,文化助力,開展的免費講座、書法交流等活動受到居民歡迎。
溫泉街道辦事處幹部朱芳菲說:「南昌路社區文化活動特色鮮明,通過公共文化破題社區治理,發揮了以點帶面的示範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