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人才引育新突破

2020-12-22 人民資訊

海外網12月10日電 12月9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山東大學副校長吳臻介紹,山東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打造人才引進「立交橋」,注重「留得住、用得好」,營造人才發展「優生態」。2017、2018年高層次人才增量連續實現翻番,2019年省部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實現倍增。今年截至目前,共引育國家級人才68位。

山東大學堅持舉辦「齊魯青年論壇」,今年納入第十一屆海洽會暨首屆人才發展大會系列活動,更是提升了品牌效應和關注度。今年的「論壇」活動於2020年10月16日至20日成功舉辦,採取現場和線上直播相結合的方式,共吸引了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0位青年學者參加,規模持續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搭建了山大與全球青年才俊的溝通交流平臺,展示了山東積極、開放、包容的聚才誠意。

近年來,山東大學搭建立體化引才育才渠道,下大力氣引進培育海內外優秀人才,持續提升人才隊伍整體水平,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方面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打造人才引進「立交橋」。

積極拓展引才渠道。充分利用校友會、華人學者聯誼會等平臺資源,多渠道廣泛宣傳山大的引才政策。定期組織重點學科和平臺開展引才活動。今年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新形勢下,積極創新工作方式,深度挖掘網絡資源,與Facebook等平臺合作,「點對點」向符合條件的人才推送引才需求,提升引才宣傳的精準度。同時,探索線上招聘「雲面試」,舉辦政策宣講全球直播,進一步提升引才效能。打造「齊魯青年論壇」品牌。「齊魯青年論壇」創建於2016年,面向全球邀請不同學術背景的青年才俊前來山東大學參會交流。

同時,注重「留得住、用得好」,營造人才發展「優生態」。一是搭建人才成長通道。構建「頂尖人才—領軍人才—青年人才—後備人才」四個層次銜接有序的人才體系,使不同學科、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才均能得到與其發展相匹配的支持培養政策,形成層次分明、行之有效的人才成長路徑。山大高度重視青年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出臺齊魯青年學者、未來計劃、破格教授等一系列針對青年人才的支持政策,為打破政策藩籬,鼓勵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創造了有利條件。

做好人才服務保障。近年來,山大致力於營造有利於人才創新的工作環境和拴心留人的生活環境。建立引進人才「一事一議」制度,協調有關部門一次性解決引進人才科研經費、實驗空間、大型儀器購置以及個人住房、子女入學等問題,解除人才的後顧之憂。為高層次人才配備服務專員,開闢山東大學高層次人才綠色就醫通道,加強人才生活條件保障,在全校範圍內營造尊重人才、愛護人才、服務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生態環境。經過多年積累,山東大學人才引育成效顯著,已經形成了規模宏大、梯次合理的人才儲備。2017、2018年高層次人才增量連續實現翻番,2019年省部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實現倍增。今年截至目前,共引育國家級人才68位。在當前新冠疫情深刻影響全球人才流動,以及國內人才競爭空前激烈的複雜形勢下,山東大學力爭轉危為機,實現人才引育工作新的突破。

相關焦點

  • 山東大學2020年已引育國家級人才68位
    在12月9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山東大學副校長吳臻介紹,近年來,山東大學搭建立體化引才育才渠道,下大力氣引進培育海內外優秀人才,持續提升人才隊伍整體水平,取得了顯著成效。山東大學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打造人才引進「立交橋」。一是積極拓展引才渠道。充分利用校友會、華人學者聯誼會等平臺資源,多渠道廣泛宣傳山大的引才政策。
  • 聚焦「四新經濟」!嘉興南湖新區打造人才引育新格局
    一年半時間裡,引育企業近80家,其中領軍人才企業6家,培育已達到區規上企業規模2家;僅今年就已引進國家級高端人才1名、人才項目4個,目前共引進碩士及以上高級人才26人,其中博士4人……這樣的數據並非來自一個區域,而僅僅出自兩幢大樓
  • 山東大學搭建立體化引才育才渠道 「齊魯青年論壇」吸引了近500位...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9日訊12月9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十一屆中國·山東海內外高端人才交流會成效。今年,山東大學將「齊魯青年論壇」納入第十一屆海洽會暨首屆人才發展大會系列活動,提升了品牌效應和關注度。
  • 南寧市良慶區2020年引育高層次人才工作取得佳績
    近日,根據南寧市下發的2020年縣(區)、開發區引育高層次人才績效考評指標完成情況的通報獲悉,良慶區科技局超額完成了南寧市科技局下達的2020年高層次創新人才引進績效考核指標任務,完成率高達410%,在15個縣區(開發區)排名中位居第二。
  • 山東中醫藥大學青島中醫藥科學院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山東中醫藥大學青島中醫藥科學院自2016年成立以來,藉助「上合」峰會、省局共建東風,順勢而為,加快建設,緊密結合山東省「八大戰略」,聚焦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新舊動能轉重大工程,積極推進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蹚出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與地方政府產生了同頻共振、互利共贏的效應,已成為全國中醫藥院校校地融合的典範,成為中醫藥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先行區,成為落實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
  • 廣東中山啟動2020年人才引育計劃 吸納海內外博(碩)士3477名
    關注新華網   疫情期間,廣東中山啟動2020年「333」緊缺急需專業博(碩)士研究生引育計劃,以克服疫情影響,為穩定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持截止報名時間,該引育計劃共有3477人報名77個崗位,空缺崗位3個。  據悉,2020年引育計劃於1月20日發布,共招聘80個崗位106人。引進對象為緊缺急需專業的國內高校全日制博(碩)士研究生(優先考慮全國「雙一流」大學畢業生),以及國(境)外部分知名院校的優秀留學回國人員。
  • 廣東省中山市「333」博碩士引育計劃和選調生招錄宣講會舉辦
    宣講會前,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朱信凱會見中山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歐陽貴有一行。他指出,自建校以來,中國人民大學為新中國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人民大學師生積極務實投身祖國建設事業,學校一直重視引導學生紮根祖國大地,選擇基層、奉獻基層。他表示,中山市「333」博碩士引育計劃規劃明晰、條件優渥,充分體現了中山市委、市政府招賢納才的態度和決心,學校將大力支持中山市人才引育計劃的長期開展,積極向中山市推薦優秀畢業生,為中山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 太倉財政加大民生人才引育投入 助推全市高質量發展
    為進一步推動太倉民生領域高質量發展,市財政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優化民生人才發展生態,以人才匯聚推動民生事業跨越發展。一是加大資金投入,將民生人才獎勵、資助、安家補貼、薪酬補貼等納入市人才開發專項資金預算,按照「專款專用、注重實效」原則,加強人才開發專項資金管理,切實提升人才資金使用績效。二是完善制度管理,出臺《太倉市關於引育民生人才助推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引進與培養並舉、提質與增量並重、改革與創新同步的原則,構建更具競爭力的民生人才發展制度體系。
  • 【聚焦2020計劃】 清華大學電機系:「人才培養、師資引育、平臺...
    近年來,在清華大學「全球戰略」和「國際化能力提升計劃」(簡稱2020計劃)的引領下,電機繫結合電氣工程學科自身特點,積極構建國際化發展的新模式和新機制,有效聚集並充分利用國際化要素與資源,在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師生國際交流、國際科研合作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逐步打造了「人才培養、師資引育、平臺建設」多措並舉的國際化發展戰略。
  • 山東大學主辦山東省人才戰略論壇
    為全面開創「十四五」山東人才發展之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總體要求,12月13日,由中共山東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山東大學主辦的「優化人才生態,構築人才高地」——面向「十四五」的山東省人才戰略論壇在濟南舉行。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龔文東,山東大學黨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陳宏偉出席會議。
  • 中國高校之山東科技大學
    師資力量山東科技大學師資雄厚,現有教授297人,兩院院士4人,雙聘院士10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國家級工程人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20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6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
  • 山東科技大學,來了!
    山科近來的進步有目共睹,2020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山東科技大學共有12個學科上榜,其中礦業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兩個學科位列世界百強。USNews2020世界大學排行榜,山東科技大學位列中國大陸81名,世界排名925名。今年8月,軟科正式發布「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山東科技大學首次入圍全球500強。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所大學。
  • 山東大學工程學科突破ESI前1‰
    本次入圍意味著山東大學工程學科的轉型升級取得了階段性突破,該學科領域的國際學術影響力已經躋身世界一流。作為國內最早開展新工科建設的高校之一,山東大學充分發揮學科門類齊全、學術實力雄厚、辦學特色鮮明的優勢,注重文理工醫多學科深度交叉融合、協調發展,高度重視國家戰略需求與人才培養相結合,高度重視學科未來發展趨勢與專業升級、專業建設現代化相結合,積極探索並不斷推動應用理科和傳統工科向新工科發展。
  • 堅持不懈引育人才 真心實意服務人才 為當好建設「重要窗口」模範...
    本報訊(記者徐展新)昨日下午,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鄭柵潔主持召開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他強調,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不懈引育人才,真心實意服務人才,為當好建設「重要窗口」模範生提供人才硬支撐。    裘東耀、鐘關華、陳仲朝出席。
  • 山東科技大學:創新圖變 盡顯內生活力
    出臺《山東科技大學專業技術崗位聘任工作暫行辦法》《山東科技大學專業技術崗位職責與考核暫行辦法》,規範機構崗位設置和職責劃分,明確任務目標,健全考核制度,構建起正常晉升競聘、破格競聘、「直聘」、「特聘」等崗位聘用方式,實行學術教授、副教授聘任辦法,為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快速成長創造了條件。   引育並舉,增量提質。
  • 更進一步了解由山東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牽頭聯合研發的防疫機器人
    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C-FAIR已經在人才培養、人才引育、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它一次次用成績刷新著自己的記錄,也用實踐驗證著這家人工智慧研究院的「不一樣」。2019年9月,山東大學同意將人工智慧新工科創新實驗班升級為國際聯合培養創新實驗班。2019年10月,山東大學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山大地緯、章丘區政府籤署《AI+智慧社區研究及高端AI人才聯合培養交流計劃》,該計劃是C-FAIR成立以來首個四方合作項目。
  • 新動能人才收穫培訓大禮包
    本報訊(記者 廖晨霞)為培養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促進我市新動能引育和高質量發展,市人社局日前發布《關於印發2020年度天津市自主創新與新動能人才培養培訓工作方案的通知》,將依託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優質師資資源,統籌做好自主創新與新動能人才培養培訓工作,為我市新動能引育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 培養「芯」動能高端人才,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今年將招生170人
    說起微電子,很多人都會把他與晶片聯繫在一起,作為首批26家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之一,山東大學的微電子學院也承擔著培養晶片研究以及開發人才的重擔。北鬥系統也有山大微電子學院的技術突破在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大力推進微電子與集成電路的科學研究和產業化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6月23日,北鬥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成功。這個系統性工程中其實也有來自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的關鍵技術突破。
  • 培養「芯」動能高端人才,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今年將招生170人
    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是教育部首批26所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之一,多年來也一直是中國晶片領域人才培養的頂級學府之一。應國家戰略急需, 2020年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再次擴招50人,今年的招生人數將達到170人。
  • 山東壽光:正大防水與濟南大學籤署人才引進協議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於明效 見習記者 徐憲玉 濰坊報導11月22日上午,山東正大防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濟南大學人才引進協議籤約儀式在正大防水舉行。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博士、教授李春生,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高分子系副主任、博士、副教授劉繼濤,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碩士研究生龐祥波,國家建築防水質檢中心濰坊分中心主任陳文潔,臺頭鎮黨委副書記楊超,壽光市委組織部人才辦主任鄭長松,壽光市科技局管理科科長劉文國,濰坊市科技學院建築學院博士邵旭東,壽光市防水行業協會秘書長鄭家玉,山東正大防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月友,山東正大防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主任丁西海等出席籤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