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12月10日電 12月9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山東大學副校長吳臻介紹,山東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打造人才引進「立交橋」,注重「留得住、用得好」,營造人才發展「優生態」。2017、2018年高層次人才增量連續實現翻番,2019年省部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實現倍增。今年截至目前,共引育國家級人才68位。
山東大學堅持舉辦「齊魯青年論壇」,今年納入第十一屆海洽會暨首屆人才發展大會系列活動,更是提升了品牌效應和關注度。今年的「論壇」活動於2020年10月16日至20日成功舉辦,採取現場和線上直播相結合的方式,共吸引了來自24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0位青年學者參加,規模持續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搭建了山大與全球青年才俊的溝通交流平臺,展示了山東積極、開放、包容的聚才誠意。
近年來,山東大學搭建立體化引才育才渠道,下大力氣引進培育海內外優秀人才,持續提升人才隊伍整體水平,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方面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打造人才引進「立交橋」。
積極拓展引才渠道。充分利用校友會、華人學者聯誼會等平臺資源,多渠道廣泛宣傳山大的引才政策。定期組織重點學科和平臺開展引才活動。今年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新形勢下,積極創新工作方式,深度挖掘網絡資源,與Facebook等平臺合作,「點對點」向符合條件的人才推送引才需求,提升引才宣傳的精準度。同時,探索線上招聘「雲面試」,舉辦政策宣講全球直播,進一步提升引才效能。打造「齊魯青年論壇」品牌。「齊魯青年論壇」創建於2016年,面向全球邀請不同學術背景的青年才俊前來山東大學參會交流。
同時,注重「留得住、用得好」,營造人才發展「優生態」。一是搭建人才成長通道。構建「頂尖人才—領軍人才—青年人才—後備人才」四個層次銜接有序的人才體系,使不同學科、不同年齡階段的人才均能得到與其發展相匹配的支持培養政策,形成層次分明、行之有效的人才成長路徑。山大高度重視青年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出臺齊魯青年學者、未來計劃、破格教授等一系列針對青年人才的支持政策,為打破政策藩籬,鼓勵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創造了有利條件。
做好人才服務保障。近年來,山大致力於營造有利於人才創新的工作環境和拴心留人的生活環境。建立引進人才「一事一議」制度,協調有關部門一次性解決引進人才科研經費、實驗空間、大型儀器購置以及個人住房、子女入學等問題,解除人才的後顧之憂。為高層次人才配備服務專員,開闢山東大學高層次人才綠色就醫通道,加強人才生活條件保障,在全校範圍內營造尊重人才、愛護人才、服務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生態環境。經過多年積累,山東大學人才引育成效顯著,已經形成了規模宏大、梯次合理的人才儲備。2017、2018年高層次人才增量連續實現翻番,2019年省部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實現倍增。今年截至目前,共引育國家級人才68位。在當前新冠疫情深刻影響全球人才流動,以及國內人才競爭空前激烈的複雜形勢下,山東大學力爭轉危為機,實現人才引育工作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