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禁止全文推薦三字經引爭議 學校稱難取捨

2020-12-17 中國江西網

  山東省教育廳29日發出相關通知,要求規範傳統文化課程教學,各地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等內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此消息一經報導,立即引起全社會熱議。本版撰文記者徐玉芹

  【現狀】   不少學校摸索著前行   如何取捨不知所措

  濟南市各中小學都在應要求推進傳統文化教育。至於教什麼、怎麼教、誰來教,都沒有個明確要求。因此,很多學校都在探索適合自己的方式。

  濟南市育賢小學張立校長告訴記者,考慮到小學階段孩子時間比較多,就從傳統文化角度,根據孩子們的年齡段特點逐漸接觸文言文,比如低年級從識字角度學習《三字經》、《弟子規》這種朗朗上口、內容淺顯的古文,到了高年級逐步添加小古文、詩詞,初高中階段的經典文言文等,從目前來看效果不錯。記者了解到,幾乎所有學校都像育賢小學一樣在摸索著前行。有的學校要求學生讀四書五經,有的甚至把整個校園都搞的一股「國學味」。

  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幾乎所有小學的經典誦讀都是由語文老師代課。「有的能講明白,碰到很生僻的詞,講了孩子們也不懂,乾脆就不講了。」有老師告訴記者。

  經典誦讀正搞得轟轟烈烈,現在又突然要「去其糟粕」,哪些算「糟粕」呢?一小學校長告訴記者,他翻遍《弟子規》,認為其中算得上糟粕的也只有「父母責,須順承」。但這句話到底算不算糟粕呢?他也說不清楚。

  【質疑】   何謂「糟粕」?怎樣甄別?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提了好多年了,但何謂「精華」?何謂「糟粕」?從事教育工作的何女士本身愛好誦讀經典,每個暑假也會帶著孩子去參加經典誦讀班。何女士說,早上看了報紙後,她翻閱了《三字經》和《弟子規》,不知道這裡面哪句才算「糟粕」。「要『去其糟粕』,應該先把『糟粕』圈出來,讓大家知道哪裡是『糟粕』。」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多年來致力於推廣「經典誦讀」活動的顏炳罡教授告訴記者,現在不僅山東,全國中小學都在推行,國學經典誦讀是很有意義的事。隨著經濟文化的崛起,出現這種現象是必然的。顏炳罡說,在全球化視野下必須問「我是誰」,「我是誰」正是一種民族性,就體現在文化傳統,也就是古聖先賢留下的經典中。「但有時候精華和糟粕是密不可分的。」顏炳罡說,要充分相信老師的辨別力,能夠用恰當的方式去引導。顏炳罡說,他接觸過一些中小學老師,對國學都有著清晰的理解。

  【正方】   應讓孩子   自選經典讀物

  對於山東的做法,一位天津網友表示贊成。他認為,《三字經》、《弟子規》他都讀過,雖說是道德上的東西,教你怎麼「做人」,但裡面的價值觀相對扭曲,裡面沒有多少自由選擇的權利,如果還拿傳統文化當大棒的話很明顯已過時了,但要禁止的話還不至於,應該把國外的中小學讀物和所謂傳統文化的精華全攤開讓孩子們自己挑選。

  一深圳網友也投了贊成票。他認為,傳統文化孔孟之道的儒家文化大部分都是糟粕,愚民思想,完全和社會脫節,書本上的知識根本解釋不了現在的社會現象,於是就用傳統文化去解釋,這樣培養出來的下一代就是社會進步的阻力。

  【反方】   不能斷章取義   孩子大了自有甄別

  有網友表示,既是誦讀經典,就應全文通讀,而不應任由孩子斷章取義。

  這名網友說,他身邊一個父母離異家庭的5歲小孩熟讀四書五經,這個小孩對「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這樣解釋的:「媽媽,爸爸不要我們了,是不是因為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網友說,單看「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一句話,稱不上是多大的糟粕,或許它是孔子對家務事的一句牢騷話,離開了原有語境,卻被一個五歲的小孩理解成那樣。

  網友董女士也表示,她的孩子是從幼兒園就開始報經典誦讀班,《三字經》、《弟子規》張口就來。

  「有些東西他現在不明白不要緊,長大了有了一定的閱歷回頭再讀時,自會有甄別。」董女士說。

  【支招】   請專家論證是個不錯的辦法

  濟南市最早推行國學經典誦讀的原大明湖路小學校長、現甸柳一小校長楊興勇告訴記者,當初他在大明湖路小學推行國學經典誦讀時,所選用的教材請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相關專家進行了論證。「當時主要是考慮選擇各家都有其精華的部分,怎樣選取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經典著作。」楊興勇說。

  「全盤肯定和全盤否定都不值得提倡。經典就是認可度更高一些。從歷史發展來看,大家都很認可的,像四書五經,更能夠經得起歷史推敲。」楊興勇表示,經典誦讀還必須和現實結合起來。因為現在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科技發展肯定比古代發達,因此經典如何結合實際非常重要。

  另外就是經典誦讀要適合小學生這個年齡段,同時又不能僅僅是未來背誦,要促進孩子的心智發展,使小學生一定程度上能夠聯繫到現實生活。

  「有的東西要以背誦為形式,背誦多了,有了積澱,隨著學習能力的提高,自己會解讀。當遇到事情之後,能夠更理性地結合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來理解經典,而不要盲目。」

  【部門回應】   省教育廳解釋新規背景   甄別不夠誤導了   孩子價值觀

  至於為何要發這樣一個通知,省教育廳有關人士透露說,的確是有的學校在推廣過程中做得有些過。由於甄別不夠,致使一些帶有糟粕性的內容流入學校,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腐蝕了中小學生的心靈,造成了很壞的負面影響,引起社會和家長的強烈關注。

  省教育廳表示,「要將那些體現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體現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體現正確理想信念和民族自尊自信、體現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的文化典籍推薦給學生。」原則上應以地方課程《傳統文化》規定的學習篇章作為誦讀的主要內容,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

  省教育廳還要求各地不得任意擴大學校課程開設範圍,對規劃建設較好的優秀學校課程可以宣傳推廣,但不得在區域內統一開設學校課程。學校課程不得編寫教材。

相關焦點

  • 山東禁止全文誦讀三字經和弟子規引爭議
    山東禁止全文誦讀《三字經》《弟子規》引發的話題新華網濟南1月5日電 (記者趙仁偉、陳灝)「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向全省中小學下發的一紙禁令引發爭議,一時眾說紛紜。
  • 山東禁止全文閱讀三字經 稱糟粕腐蝕孩子心靈
    山東省教育廳29日發出相關通知,要求規範傳統文化課程教學,各地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等內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此消息一經報導,立即引起全社會熱議。【現狀】不少學校摸索著前行如何取捨不知所措濟南市各中小學都在應要求推進傳統文化教育。至於教什麼、怎麼教、誰來教,都沒有個明確要求。因此,很多學校都在探索適合自己的方式。
  • 山東禁止全文閱讀三字經被質疑為推銷教材
    經典誦讀(資料圖)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出通知,要求規範傳統文化課程教學,各地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三字經》等內容,引起熱議,有人質疑,禁「三字經」是為了推銷山東省教育廳審定通過的
  • 三字經難理解 家長不怕三綱五常內容影響孩子
    三字經難理解 家長不怕三綱五常內容影響孩子 2011-01-17 15:53:00    作者:隋喬 盛堃   來源:大眾網   提起《三字經》,大部分小學生都能背上一段,甚至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對「人之初,性本善」毫不陌生。
  • 三字經 不能全文誦讀嗎?
    □楊於澤(湖北媒體人)山東省在中小學開設地方課程《傳統文化》,有些學校在課程內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據《山東商報》昨報導,山東省教育廳近日發出通知,指各地中小學由於甄別不夠,讓一些帶有糟粕性的內容流入校園,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通知要求慎重選擇學習誦讀內容,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三字經》等內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 禁讀全文《三字經》不能因噎廢食
    (12月30日山東商報)  《弟子規》、《三字經》和《神童詩》等等老祖宗留下的啟蒙教材,如果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別不夠,會使教學中莨莠不分,使一些糟粕泥沙俱下,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對此山東省教育主管發文禁止全文照搬古代經典,這是負責任的理性務實之舉,值得肯定,但不能「只破不立」,告訴下面這不能吃,那不能喝,卻拿不出「安全食品」來,讓學校無所適從,只能因噎廢食,放棄國學經典。
  • 山東禁止全文誦讀三字經和弟子規:腐蝕學生心靈
    山東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長塗可國說,《三字經》《弟子規》《神童詩》都是明清以來重要的啟蒙讀物,在道德勸誡、歷史文化知識普及、傳統語文教育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儘管中小學生一開始不明白其內涵,久而久之就能起到文化薰陶和思想潤澤的作用。「必須承認,這些文章中的確有強調繁文縟節、犧牲個性、男尊女卑等消極落後的內容,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相符合的意識形態,我們必須批判地繼承。」
  • 山東發布經典誦讀新規 禁止全文薦讀《三字經》
    但也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有的中小學在課程實施中沒有認真開設地方課程《傳統文化》,有的地方和學校在開展相關專題教育活動特別是開展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活動時,對誦讀活動的內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別不夠,致使一些帶有糟粕性的內容流入學校,造成了很壞的負面影響。
  • 誦讀《三字經》:與其爭論讀什麼不如教人怎麼讀
    誦讀《三字經》:與其爭論讀什麼不如教人怎麼讀 2011-01-01 09:07:00    作者:徐潔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山東省教育廳近日發出通知,要求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
  • 輿論關注山東省禁止給中小學生全文推薦《弟子規》等
    山東省教育廳日前下發通知,要求中小學開展傳統文化教育要認真甄別和篩選,原則上應以地方課程《傳統文化》規定的學習篇章作為誦讀的主要內容,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
  • 網友稱讀《三字經》應「和而不同」
    網友認為,讀《三字經》沒有一定之規,應「和而不同」   「取」與「去」,交由時間評定   山東省教育廳近日要求加強對傳統文化等專題教育內容的管理,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連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山東出「經典誦讀新規」 <三字經>禁全文薦讀
    但也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有的中小學在課程實施中沒有認真開設地方課程《傳統文化》,有的地方和學校在開展相關專題教育活動特別是開展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活動時,對誦讀活動的內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別不夠,致使一些帶有糟粕性的內容流入學校,造成了很壞的負面影響。
  • 《三字經》全文完整版
    三字經全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
  • 山東大學「學伴」項目惹爭議 學校師生:為友好交流
    山東大學留學生「學伴」項目惹爭議,學校師生:為友好交流    一個留學生配三個異性學伴?山東大學中外學生「學伴」( Buddy)項目引發爭議。  有質疑聲稱,2018年的山東大學「學伴」項目升級為一個留學生配三個校內學生,且校內參與學生以女生為主。
  • 輿論關注山東省禁止給中小學生全文推薦《弟子規》等_為人子女...
    誰能給《三字經》取「精華」去「糟粕」  新京報12月31日刊文:《三字經》這樣的精華並不是某個人或者某個機構自負地遴選、確定、告訴世人的。他們是在漫長的時間過程中,由無數父母、孩子、老師自發地選擇出來的。
  • 《三字經》傳了700多年,現代孩子該不該讀?易中天:它是毒藥
    性相近,習相遠」,這是《三字經》的內容。筆者先問一下大家,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只會背這前面的幾句。當然,背不全不能怪我們,畢竟我們上學時它並沒有入選課本。但現在大家隨便找一些小學孩子,就會發現他們中很多人能把這1145個字倒背如流。原因是什麼?因為他們從小就被學校要求背。
  • 山東明年「成績排前40%才可報考專升本」,引爭議
    山東明年「成績排前40%才可報考專升本」,引爭議 原標題:   2017年,山東省調整普通高等教育「專升本」政策,其中規定,2020年起,應屆專科生參加「專升本」考試,綜合素質測評成績排名不得低於同年級、同專業的前40%
  • 山東新規「更年期可申請調崗」 特殊勞動保護引爭議
    「更年期可申請調崗」 山東新規引爭議  症狀需醫療機構確診後才可申請;調崗需用人單位同意;專家表示會變相增加女性就業難度  1月3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官網全文發布了該《辦法》。文中就女職工勞動保護範圍、責任主體、細化勞動保護措施、強化防止性騷擾和衛生保健措施、損害女職工權益的權利救濟途徑等五個方面,作出規定。  記者注意到,該《辦法》在國家規定的孕期、生育期、哺乳期保護基礎上,增加了女性經期、待孕期、圍絕經期的保護措施。
  • 學校周邊開成人用品店引爭議
    學校周邊開成人用品店引爭議 來源:紅網 作者:李維坤 編輯:曾小穎 實習生 陳禮珍 2016-05-30 19:09:48
  • 廣東這村是《三字經》作者故鄉?遊客:粵語念《三字經》更押韻
    來佛山遊玩,一定要感受這裡的悠久歷史、人文薈萃……而讓佛山人引以為傲的是:佛山是中國古代經典的傳統兒童啟蒙讀本《三字經》的首撰作者區適子的故鄉,儘管目前《三字經》作者仍存在著爭議。今天,珊珊三丫頭帶大家走進廣東佛山順德陳村鎮登州村,參觀《三字經》首撰作者區適子的故鄉,主要看一看村中保留區適子曾教書場所的「區氏大宗祠」,即現三字經文化展覽館。